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6 逐粮天子(第2页)

会昌六年六月,武宗病入膏肓,王才人侍立榻旁,武宗瞪视良久,好容易说出一语道:“我要与你长别了。”王才人忍住泪道:“陛下大福未艾,怎么出此不祥之语?”武宗再想发言,偏喉中已是痰塞,不能再语,而两目注视不瞬。王才人揣透意旨后说道:“陛下万岁后,妾愿身殉。”武宗略有欢容,说了一个“好”字,从此再不复言,承统问题也不提及。未几驾崩,在位六年,止三十三岁。王才人悉取贮遗分给左右,接着解带自尽榻下,不愧烈妇。

光王在武宗灵前即位,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宣宗。当下尊生母郑氏为皇太后,追赠王才人为贤妃。阅数月安葬武宗,并将王贤妃附葬陵旁。王妃生前得宠专房,后宫嫔妃多怀不满;如今殉节捐躯大义凛然,宫人都为之感动,相率送葬同声一哭。

唐朝中晚期,宦官的权势极大,大到可以废立皇帝。宦官们觉得这个傻乎乎的皇叔为人愚钝,智商不高,拥立为帝后易于控制。谁知道李忱是个演技派,他的傻和憨都是装出来的,他可不是一个傀儡皇帝,在激烈的宫廷斗争

;中,他装傻只是为了自我保护罢了。

却说宣宗即位当天,看到武宗朝权相、李党魁首李德裕后对左右说:“刚才在我旁边的人是太尉李德裕吧?他每次看我,我都不寒而栗。”

李德裕曾在文宗朝和武宗朝两次为相,共7年有余。尤其是在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裁抑宦官,讨平藩镇,击破回鹘,使会昌政局为之一振,“王室几中兴”。史家因此赞誉李德裕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是可与姚崇、宋璟并肩而立的贤相。

这样的能臣,在唐宣宗的眼里,却是让他不寒而栗的人物。

即位不到一个月,唐武宗还未下葬,唐宣宗就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李德裕所提拔的一些官员也纷纷落马。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又被贬为东都留守。

大中元年(847年)二月,再次将李德裕由东都留守贬为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李德裕被贬潮州。

在大力贬黜李德裕的同时,宣宗又大力提拔被李德裕赶出朝廷的牛党等人,最后宣宗与牛党大臣团结一致,将李德裕直接贬往崖州。

就这样,李德裕一贬再贬,直到大中三年(849年)十二月凄凉地死于崖州。

以拿李德裕开刀为开端,唐宣宗对武宗朝的一切政策,不管好坏都进行反对。行动之快,基本上没留下缓冲时间。

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丽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会重现玄宗朝的故事,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你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给她毒酒一杯。”一名国色天香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宣宗的行为简直称得上恐怖。

武宗朝实行裁汰冗官政策,削减了一些州县官员。这本身是一个好政策,但唐宣宗不能容忍,他继位一年后,武宗朝裁减冗官的州县又增加了380多名官员。

灭佛是武宗朝非常重要的国策,从客观结果看,这一运动有利于释放社会劳动力,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但唐宣宗上位后完全反其道而行,原先被摧毁的寺庙纷纷复建起来,被用于铸造钱币的钟罄、佛像,又重新回铸成钟罄、佛像。晚唐的佛教政策表面是宗教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唐宣宗对武宗灭佛的矫枉过正,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困境。

宣宗尽反武宗之政,主要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拨乱反正”的合法继承人形象。

宣宗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树立自己统治的正统性。

宣宗极力渲染自己与唐宪宗的父子之情,甚至将唐宪宗神化,连选取宰相都要在宪宗的牌位前祷告。通过这拨操作,向朝野宣示自己的皇帝身份是直接继统于唐宪宗,具有十足的正统性。

武宗生前有五个儿子,但是史书上只有他们的姓名和封号,事迹以及薨年全无。武宗的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可能,就是宣宗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万无一失,对武宗的后代下了黑手。后来唐朝的皇位一直在宣宗一系流传,唐朝的后人也不敢对这一事件进行过多的探究与宣传。

在宣宗看来,穆宗是弑父上位的,他和他的三个儿子的统治都不具备合法性。唐宣宗因此指使下人将穆、敬、文、武四朝定性为“伪朝”,一度要把这四个皇帝赶出太庙。但因为这个认定波及面太大了,你想一个王朝四个皇帝、接近30年,突然被宣布处于伪朝统治,这对朝臣、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大?所以唐宣宗对于穆宗是逆党、四帝是伪朝的定性,最终未能获得群臣的支持,只能不了了之。

在此情况下,唐宣宗就通过尽反唐武宗之政的做法向朝野宣告,他要把穆宗以来的“伪政”通通纠正,这样他就可以将自己摆到对李唐王朝具有拨乱反正之功的位置上。

但是问题出现了。

如果唐宣宗反的是穆宗、敬宗或文宗朝的人事和政策,那或许是好事,因为这几朝均无大作为,反着干,兴许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偏偏唐宣宗接任的武宗朝,在权相李德裕的支持下,政治上多有改制和作为,取得了不俗的政绩,现在他为了反对而反对,出于树立正统性而反对,结果只能在政治和经济上开起了倒车。

关于宪宗的死因,现在都没有得出确定的答案,有的说宪宗是因为晚年服食金丹中毒而死的;也有的说宪宗晚年对宦官动辄打骂,结果宦官陈弘志不堪忍受铤而走险;还有的说是郭太后和穆宗指使宦官做的,反正一直没有定论。

唐宪宗死后,穆、敬、文、武两代四朝统治天下20多年,基本确立了穆宗一房为李唐皇室正脉的地位。

宣宗当上皇帝后,他的妈妈郑氏由叛贼的侍妾变成了皇太后;但是郭太后的存在让母子二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首先郭太后是宪宗的元妻,在天下臣民看来,郭太后所出的穆宗一系是宪宗的嫡系,郭太后是正统的象征。

其次郑太后曾是郭太后的婢女,这件事无疑

;是郑太后心中的一根刺,即使她当了太后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侍奉郭太后的日子。

最后宣宗继承的是侄子的位置,从名义上来说,郭太后还是太皇太后,比其母郑太后要高一个辈分。

可以说郭太后的存在使宣宗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她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提醒宣宗其来位不正与正统性不足,并且郭太后作为郭子仪的孙女,身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但是神奇的是,宣宗即位的第二年,郭太后就离奇地去世了。并且在她去世的当天,郭太后曾试图跳楼自杀,但是被侍女拦了下来,随后侍女将情况汇报给宣宗,宣宗大怒。紧接着郭太后就“暴崩”。

事实上宣宗对于郭太后十分不友好,几乎在慢慢消耗郭太后的生命。郭太后死后,关于其祔祭问题再次引发朝廷上的争论,宣宗坚决不允许郭太后陪葬宪宗,其原因便是如果郭太后陪葬宪宗,那么等于是在承认穆宗一系的正统性,并且郑太后也无法陪葬宪宗;只有郑太后陪葬宪宗,宣宗一系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宪宗嫡系。

郭氏一生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以及唐宣宗七代帝王,其中五朝居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之位。她完全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但是为了郭家的名誉,也为了大唐的江山,郭氏并没有这么做。

郭氏为大唐王朝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足以名垂青史,成为千古一后。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相逢不恨晚

相逢不恨晚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重生之逍遥唐初

重生之逍遥唐初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寡夫魔尊他又嫁了?!

寡夫魔尊他又嫁了?!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宋卿在古代的一生

宋卿在古代的一生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