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唐代宗下诏表扬郭昕和曹令忠。但就算代宗有足够的兵力,面对长达千里的河西走廊,援军也进不了西域。
安西兵基本上都来自中原,朝廷规定四年一换,其实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的情况。士兵虽然无时不思念家乡,不过郭昕擅长用兵,把士兵当成亲兄弟,大家都愿意为大唐而战,为郭将军而战。
吐蕃要想控制西域,就必须先拿下都护府所在的龟兹。郭昕以微弱的兵力,独自抵抗吐蕃大军。
后来的唐德宗,能给安西将士做的,只有加官晋爵,实质性的帮助等于零,河西走廊根本过不去。西域的唐军,后勤、兵源的补充都成了大问题。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曹令忠去世,北庭在吐蕃的攻击下风雨飘摇,791年为吐蕃攻陷。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时郭昕依然坚守在龟兹,在失去北庭的犄角之势,兵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继续和吐蕃人死磕到底。
吐蕃拿下北庭后,等于把安西通往中原另一条远路也给堵住了,真成了“瓮中捉鳖”。
郭昕有机会向吐蕃投降,但他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侄子,绝不能给郭家人丢脸。郭昕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他义无反顾,大唐的旗帜依然孤独地在龟兹城的夕阳下飘扬。
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都成了历史,满头白发的郭昕依然屹立在龟兹城头,孤独地向东眺望。唐宪宗李纯虽然英武,可他的重点是平定中原地区的军阀叛乱,无力向西援救郭昕。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大唐的武威郡王郭昕在龟兹已经坚守了四十二年,最终还是倒下了,吐蕃人呼啸着进入了龟兹城。至死,郭昕都没有等来大唐的援军。
郭昕战死在龟兹,而他的那些老兄弟,没有一个投降吐蕃,全员战死。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四十载,怎敢忘大唐。
自安西四镇沦陷后,常有边将捕获从西域来投唐的汉人充当吐蕃俘虏,邀功请赏。其中一个从吐蕃人手中逃回的唐军老兵,也被当作俘虏押解回中原,机缘巧合下与诗人元稹相遇。元稹耐心地听他讲述一路的遭遇,并写下了《缚戎人》。这位所谓的“戎人”,根本就是汉人。
万里虚劳肉食费,连头尽被毡裘暍。华裀重席卧腥臊,病犬愁鸪声咽嗢。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少年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这个老兵先是向元稹诉苦,说自己的老家本来长城脚下,从小随父亲戍边,一口流利的乡音未改,在安西陷落后,他又是如何颠沛流离,才回到中原。
半夜城摧鹅雁鸣,妻啼子叫曾不歇。阴森神庙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这四句说的是,苦守多年的安西将士及其家属,在一个冬夜遭到吐蕃大军突袭,走投无路,四处逃散。据学者薛宗正考证,此处的“阴森神庙”应是库木土拉千佛洞,“脆薄河冰”则是渭干河,这两个地方正是地处当时的安西都护府。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近年如此思汉者,半为老病
;半埋骨。常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从贞观十四年唐太宗灭高昌开始,到安西都护府陷落结束,唐朝对西域的经略共经过了一个半世纪左右。
大唐失去了西域,可西域早已印刻在大唐的记忆中。
安西、北庭如擎天之柱傲立于天山南北,羁縻州府如点点繁星分布在葱岭东西。
侯君集、高仙芝、封常清、郭昕、杨袭古……那是镇守西域边陲的名臣战将,他们统领着千军万马,纵横捭阖,红旗漫卷入梦来。
骆宾王、李白、岑参、王昌龄、王翰……那是书写大唐情怀的迁客骚人,他们赞颂着山川关隘、胡乐胡姬,饮酒赋诗踏歌行。
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西域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有人说,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暂时的分别,一定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盛唐梦已远,西域今仍在。
我们一定不可辜负,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对西域的守护。
却说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支,唐灭西突厥后,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其境,沙陀部落主动归顺,唐政府把他们安置在北庭的金满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贞观年间,沙陀首领朱邪金山归附唐朝,被安置于甘州(甘肃张掖)。
沙陀人挺知足,反正和西突厥又没什么感情,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没事儿打打猎、放放羊,小日子过得挺舒坦的。
可惜好景不长,玄宗天宝年间,回鹘归附唐朝,打着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名义在北庭一带定居,沙陀部落不得不依附在回鹘治下,而回鹘人不讲理,对治下部落横征暴敛,沙陀人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安史之乱(755年)后,唐朝抽调西域驻军平叛,导致河西走廊空虚,吐蕃趁机攻陷北庭都护府。沙陀部在首领朱邪尽忠带领下被迫依附吐蕃,成为其侵扰唐朝边境的“先锋骑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实力一天不如一天,对西域的控制也日渐松弛,到了唐德宗贞元年间,回鹘衰落,受够了压迫的沙陀人在部落首领朱邪尽忠的率领下,投奔南面的吐蕃,吐蕃人则趁机北上攻占了整个北庭。之后,将沙陀部落南迁到了甘州,朱邪尽忠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没曾想还是奴隶社会,沙陀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能打仗的奴隶而已。打仗就得死人,朱邪尽忠看着自家部队一天天减员,那叫一个心疼,早知道就不跟吐蕃人玩了。
没多久回鹘人杀了个回马枪,从吐蕃人手中抢回了几座重镇,吐蕃人担心朱邪尽忠转投回鹘,便想将沙陀部落迁到远离回鹘地盘的漠北地区。朱邪尽忠得知后不干了,就跟儿子朱邪执宜商量,干脆去投奔唐政府得了,朱邪执宜说好,两人便带领全族三万多人往大唐地界跑了。吐蕃人得知后大怒,派兵追击,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顺理成章地继承父位,成为沙陀部落的新一任领导。
朱邪执宜带着沙陀老少爷们跑到了大唐朔方灵州。时任节度使范希朝一看大片野蛮人要到大唐避难,立即请示领导。朝廷批示说:沙陀人属我大唐子民,只因回鹘、吐蕃双方争斗,才流离至此。为维护大唐形象,特命范希朝妥善安置。
范希朝接旨后将沙陀部落安置到盐州。还为沙陀步骑兵专门设立了军府,名曰阴山府,朱邪执宜为兵马头头。范希朝亲自出面给沙陀部落买牛买羊买骆驼笼络其心,沙陀人都很感激他.
后来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皇帝下令让沙陀军队随其前往河东。范希朝从沙陀军中精挑细选了一千二百人组成强骑兵,号曰沙陀军,由朱邪执宜率领。朱邪执宜和他的沙陀军跟随唐军四处征战,并参与平定吐蕃、回鹘等边患。沙陀军以骁勇著称,成为唐末重要的军事力量。
朱邪执宜死后,儿子朱邪赤心继承了其官爵,此时的沙陀军早已不是范希朝时期的一千了,而是发展成一支拥有一万余骑的独立团,战斗力之强傲视同规模的大唐军队。在朱邪赤心的带领下,沙陀军协助唐军主力御外敌、平内乱,立下汗马功劳,朱邪赤心也得到朝廷提拔,当上了蔚州(今河北蔚县)刺史。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各镇节度使,地方财阀等相继逐鹿中原。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
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后改名李漼。次年二月正式即位,也就是唐懿宗。
唐懿宗在位十年,也没有册立皇后,独宠号称长安第一美人的郭淑妃。郭淑妃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李梅灵。李梅灵很多年不能说话,有一天忽然开口说道:“今天终于活了。”懿宗大为惊异,等到长大成人,虽然相貌平平,却深得懿宗喜爱,封为同昌公主。
女大不中留,唐懿宗无论怎么钟爱同昌公主,也不能把她永远留在身边。咸通七年秋天,在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