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却说石敬瑭依靠契丹夺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也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称子称臣,其实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十岁。契丹太后、太子、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也都有贿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别殿拜受诏敕,契丹使者稍不如意,多出不逊之语。对于这一切石敬瑭只能默默忍受,但朝野上下咸以为耻,有的大臣因此拒绝出使契丹。如兵部尚书王权,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其主献徽号;王权耻于向契丹主跪拜,宁愿丢官,也不愿充使。
石敬瑭为人辩察,多权术,好自矜大,所聚珍异穷奢极丽,宫殿悉以金玉珠翠为饰。他对契丹百依百顺,对百姓却如虎狼一般凶恶狠毒,用刑残酷。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入专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靠兵变起家,聚敛财富不遗余力。他先后历任十余镇,所到之处,开设邸店,经营商业,积财巨万。他在宋州任上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不久有诏移镇永兴,百姓听到后欢欣鼓舞,互相庆贺说“此人若去,可谓眼中拔钉子,何快哉!”赵在礼听到后恼怒异常,特意上表请求再留任一年,昏庸的后晋王朝竟然同意了。于是他下令境内按户每年增收一千文钱,谓之“拔钉钱”,并且严令各地官吏催督,如不按数交纳严刑拷打。
泾州节度使张彦骄横不法,慕僚张式直言相劝,张彦欲加杀害,张式逃走。朝廷为安其心,竟将张式判处流刑。但张彦还不满足,公然威胁说“若不得张式,恐致不测。”言下之意如不按其意办,将会举兵谋反。后晋朝廷姑息藩镇,全然不顾朝廷颜面,竟将张式押回送给张彦,结果张式被以“决口、割心、断手足”等非常残酷的手段杀害。
后晋的将帅们也多有不服石敬瑭者,他们也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天子之位。比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他一直在观望中原王朝的变局。经过李嗣源的细心打理,中原王朝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李嗣源刚死,他的儿子、养子、女婿就打得不可开交。
公元935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不过石敬瑭兵力不足,特别缺乏具有攻击性的骑兵。于是石敬瑭派人到多个藩镇联络,大开空白支票拉人。在振武军呆够了的安重荣,觉得老石这个人不错,就率领手下1000骑离开振武赶赴太原,投入石敬瑭的麾下创业。
后来石敬瑭如愿登上皇帝宝座,他也没有辜负安重荣这员猛将,命其担任成德军节度使,承担着巩卫北疆的重任。
安重荣通晓做官的事务,下面的人不能骗他。有一对夫妇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安重荣拔出剑交给那位父亲,让他自己杀掉儿子,那位父亲哭着说“我不忍心啊!”妇人在一旁大骂,夺下他的剑追杀儿子。安重荣听说妇人是继母,呵斥妇人出去,最终没杀他们的儿子。
众所周知,石敬瑭的上位是依靠契丹扶持的。契丹人本着无利不起早的原则,收获远远超过支出,他们不仅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州,还当上了石敬瑭的爸爸,每年变着花样索要干儿子的孝敬。
对此安重荣坚决反对。他曾经上表直斥"诎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之耻也"。他的表章引起不少朝臣的共鸣,可是石敬瑭却置之不理。
对于安重荣这个人,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很有点意思。先是在石敬瑭只有兵不满万,地只有太原一处的情况下,押宝石敬瑭,和他一起反后唐末帝李从珂。后面石敬瑭上位,他又打着抗辽的旗号反石敬瑭。要知道,李从珂就是他跟着辽人一起赶下台的。他以此旗号反晋,颇为吊诡。可以说,安重荣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充分体现了五代武人的投机性。他们可以为了一二机会,就赌上身家性命。不是在谋反的路上,就是在准备的路上。骄横不能治。
安重荣力大无比,擅长骑马射箭,府署立有幡竿,高数十尺,尝挟弓矢自诩道“我若射中竿上龙首,必得天命。”说着即将一箭射去,正中龙首。投弓大笑,侈然自负。嗣是召集亡命,采买战马,意欲独霸一方,每有奏请辄多逾制,朝廷稍稍批驳,他便反唇相讥。指挥使贾章一再劝谏,重荣诬以他罪推出斩首。章家中只遗一女,年仅垂髫,因此得释。女慨然道“我家三十口俱罹兵燹,独我与父尚存。今父无罪见杀,我何忍独生!愿随父俱死。”
重荣也将该女处斩。镇州人民称之为烈女。
老实说,作为粟特人的安重荣和作为沙陀人的石敬瑭都不是汉人,但安重荣不甘臣伏,而石敬瑭却甘当孝子,这就决定了二者对待契丹大相径庭的态度。
契丹认为后晋皇帝是自己一手扶持的,那么就可以毫无压力地予取予求。石敬瑭本着将儿子做到底的坚定决心,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契丹权贵的各种无理要求。竭中华之物力,结契丹之欢心。
这让安重荣非常光火,决定出手惩治不可一世的契丹使者。当契丹使者路过镇州时,一旦被安重荣见到,他不仅不会远接高迎,反而对使者箕踞谩骂,如果使者非要和他较劲,他正好可以借
;机杀之。一来二去,契丹使者都不敢正视镇州。
重荣上表晋廷,略言“。。。。。。陛下臣事北虏甘心为子,薄海臣民无不惭愤。何不变计誓师北讨,上洗国耻下慰人望,臣愿为陛下前驱”云云。晋主览奏却也心动,屡召群臣会议。刘知远劝他毋信重荣;桑维翰调镇泰宁军,闻知消息亦密疏谏阻,略云
陛下得有天下,皆契丹之功,不可负也。今安重荣恃勇轻敌,吐谷浑假手报仇,皆非国家之利,不可听也。臣观契丹数年以来,士马精强,吞噬四邻,战必胜,攻必取。割中国之土地,收中国之器械,其君智勇过人,其臣上下辑睦,牛马蕃息,国无天灾,此未可与为敌也。今天下粗安,疮痍未复,府库虚竭,兵民疲敝,静而守之,犹惧不济,岂可妄动乎?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曾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不喜欢桑维翰的姓氏,认为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一直得不到录用。后来他的父亲向张全义极力推荐,桑维翰在27岁的时候才取得进士的功名。
桑维翰进士及第后,投奔到石敬瑭的门下。后来支持石敬瑭与契丹勾结,同时为石敬瑭办理各项事宜,使得石敬瑭顺利地灭了唐朝,从而建立了后晋,所以桑维翰颇得石敬瑭的重用。
桑维翰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契丹势大不可图,现在虽然屈辱,但是固本练兵,以待天时。可以说,相当务实。至于七条不可与契丹冲突的理由,也是比较充分的。为了照顾石敬瑭的面子,他还列举出唐太宗李世民,汉家和亲求发展的故事。宽慰石敬瑭忍辱负重。
在阐述不开边衅,深固根本的大方针后,桑维翰紧接着的第二个观点就是让石敬瑭北巡河北邺都防备安重荣。这么做是因为邺都是北国重镇,户口殷实。但是,此处的节度使杨光远正在汴梁叙职,而且此人同样骄横,不可托付此战略要地。万一,安重荣起兵谋反,夺了此地,就会成为汴梁大患。所以,桑维翰建议石敬瑭亲自坐镇此处,这样或剿或抚都比较灵活迅速。
收到这封秘奏后,石敬瑭一下子就安稳了。他深知,不把安从荣办了,他的位子就不稳。于是,他任命心腹元从刘知远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作为西面藩篱。然后留自己的侄子石重贵为汴梁留守,坐镇后方。自己亲自带着杜重威移军河北邺都。杜重威这人是五代武将贪鄙暴虐的典型代表。有个绰号叫“瘟侯”。意思是百姓见他如瘟疫,避之不绝。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系列“骚”操作。
石敬瑭诏谕安重荣道
尔身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难,弃君与亲。吾因契丹得天下,尔因吾致富贵,吾不敢忘德,尔乃忘之。何耶?今吾以天下臣之,尔欲以一镇抗之,不亦难乎!宜审思之,毋取后悔!
大意你作为我的心腹,不为我排忧解难就算了,还和我作对,这是忠吗?你有老母,不想着孝顺,让她为你操心,这是孝吗?还有辽国助我得了天下,我待之如爸爸。我这是多讲义气。你呢?没有我,你安重荣现在还在北国戍边做大头兵,能坐到节度使?你现在叛我,可见你多么恩将仇报,狼心狗肺。最重要的是,你以一镇而抗天下,是不是傻!所以,我劝你不要做后悔莫及的事情。
安从荣收到这个诏书后,气得发抖。万没想到,石敬瑭屈身事夷,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骂他。
安重荣以为石敬瑭认契丹做干佬儿不过是权宜之计,一俟中原王朝稳定之后,石敬瑭一定会幡然悔悟。哪知道历经风雨才登上宝座后的石敬瑭早已是"苍然老贼,皓首匹夫",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皇位不失,一切国家利益与荣誉皆可出卖。这让安重荣失望至极,也坚定了谋反的决心。
安重荣一语道出皇位争夺赛的真谛"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与当年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异曲同工,都是催人的战斗口号。
安重荣对石敬瑭彻底失望了,正当壮年的他不甘心像个孙子似地拜倒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他要为那些惨遭契丹压迫的各族百姓张目,也要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于是,谋反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饶阳令刘岩,献五色水鸟,重荣妄指为凤,畜诸水潭。又使人制大铁鞭,置诸牙门,谓铁鞭有神,指人辄死,自号铁鞭郎君,每出必令军士抬鞭作为前导。遂收聚亡命,收市战马,屯积粮草,准备起事。又联合契丹境内的吐谷浑等族以为援,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率本族三万人内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实力。
此时的石敬瑭也没闲着,他一手捧着契丹干佬儿的圣旨,一手掂量着如何对付安重荣。
垂垂老矣的石敬瑭知道皇位来之不易,断然不敢违拗给他戴上皇冠的契丹,但是他也不想和手握重兵的安重荣翻脸。他只想安安生生地做几年皇帝,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面传出圣旨,嘱咐安重荣对契丹依令而行;一面派出殿前供奉官张澄率兵2000,将已南下至并、镇、忻、代州的部族百姓驱逐回原地。可是,这些老百姓好不容易逃离契丹魔爪,如何愿意回去受罪呢?于是他们相约来到成德军治所,希望能够
;得到安的庇护。
此时的安重荣已经心生反意,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部族百姓,立刻汰弱留强编成部伍,进行训练准备起事。对于老弱他也没有放弃,而是尽可能地妥善安置,一时间百姓归者如潮,谁也不再搭理石敬瑭的诏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