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李家班(第1页)

别说她了,李家上下连带杜橫也都被问住。这种感觉就像自己中招了,明明好不容易完美躲过去,谁知对面一个暗器,从一个杀死牛顿的角度就飞过来。

大家都在头秃呢,胡有德开口了。她挠挠脑袋,实在受不了这帮人了,尤其是自家那个钻牛角尖的先生。这回归正题的任务啊,还得是自己出马才能完成:“长了那么个脑子,不科举难道让蠢的去考?到时候当官的个个办傻事,这天下不就完啦。”

话音一落,那股诡异的沉默终于消失殆尽。胡迁若有所思,李家人也都点头,这书童字虽然写得不好,道理还是挺懂的。

于是胡有德又得意起来,今天两次都是她开口立的功,禁口令好像可以解除了。她意犹未尽地小声嘀咕道:“你自己不考,还拦着别人考,老糊涂了吧。”

致命三连问结束,张氏松了口气,总算能让娘子和小五她们好好吃饭了。堂兄们跑去架桌子,两位姑夫同爷爷郑氏笑着把菜肴端上桌,李蛛招呼道:“家里没什么好菜,可我这拙夫手艺还过得去,夫子且留下对付两口吧。”

胡迁从来不是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人,否则也不会生在绫罗不断的朱门,还坚持将衣衫穿破才换新的。她吃了大半辈子的山珍海味,有时倒觉得同胡有德争麦饼吃才香,朗声笑道:“今日收了这等佳徒,本心情激荡,不觉腹中饥饿。令夫好手艺,香溢院墙,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李家众人:听不懂,反正你也觉得香就对了。

原本冬日就需要些油水,先前腌制的五花肉便是家里最好的菜色,每日都会割下一些。刚才偷看五娘答夫子问时,虽然都听得不明所以,但只有女人们才兴致勃勃,而郑氏和三位女婿对视一眼,得加菜。他们前言后语都没听见,匆匆一瞥就往厨房走——尤其是那夫子,人家已经留到饭点了,不可能往外赶,得下点血本啦。

小姑夫赵氏家里母姐都是做纺织的,他身为男儿,哪怕不得沾手,耳濡目染也能看出布匹的贵贱。他见堂中与婆母年岁相近那位陌生妇人,衣衫虽旧却不破,更是上等面料,便知其必是高门出身。男人们一进了厨房,他便急急道:“阿爹,那人恐怕来头不小……”听他这么一说,为了招待贵客,郑氏不仅拿出浑身解数,还做主杀了一只半大公鸡。

菜一上桌,李晚庭的姐姐们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这什么日子,竟然还炒了一只鸡!只见那鸡肉嫩滑紧实,黄褐色的酱色在上面均匀包裹。整盆落在桌面时,浓稠的肉汁微微滴落到下层鸡肉上,再缓缓晕开来。猛火之下,小公鸡的肉熟得极快。一口咬到骨头边缘,能看到空了的血管都已完全变色,没有一丝带生,而骨头上的肉皮还微微透出几分粉来,以此使骨肉自然分离。

李晚庭还不能吃这种带骨肉,她自己独个儿坐在编好的草垫子上,面前是一个小板凳放着的一些菜泥和肉泥。主食还是母乳,已经趁刚刚摆桌的时候挤好放在碗里了,以前还要爹爹坐在边上一点点喂,如今她已经可以自己拿小勺子喝,就主动要求自己用餐了。

每顿饭对于她来说,都是很残忍的。因为爷爷的手艺实在太好,闻着已经很馋,李晚庭只能尽量加快进食速度。她又是吃饭又是写字,精细化动作练得多了,进步当然快。

李家吃饭没有那么大的规矩,只是有这厉害的举人夫子在,几位老人有些拘束。见孙女们拿起筷子就准备抢肉,李蛛便横箸去挡。当即,有如一代武林宗师,一招圆融如意,把围攻鸡肉的各派小辈全推下擂台。

胡迁见女孩们活泼可爱,有几个竟然还碰瓷,明明没被奶奶的筷子打到,还要“哎呀”一声委屈地看着对方,实在引人发笑。她不愿让孩子们久等,便主动拿起筷子:“不必拘礼,如往日那般就好。小五是我徒儿,犹如半女,今后亲如一家,何必见外?”

收学生和收徒大有不同。普通学生拜夫子,要交束脩,年节还需置办些礼物。如风蚀日,就得提些腊肉上门,为夫子家添风。而收徒,正如胡迁所说,其实比儿媳还亲许多,可以说是真正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女儿。

师母一词也由此而来。亦师亦母,母亲教女儿,难道还要收学费?女儿住母亲家里,逢年过节,全凭年纪与赚钱能力送礼即可。也无须讲究什么标准,难道母亲会因为女儿送的礼物单薄,便将女儿赶出家门不成?

黎安县人从来没有拜过师,能参考的只有学徒与匠师之间的关系。学徒们有的吃住在匠师家里,有的也回自己家,虽然也不收学费,但学艺期间的所有作品都属于其师。这种情况更像是聘请的伙计,只不过以工换艺。是否学成,那就要看什么时候为匠师赚够了钱,所以有时候一旦对方贪心不足,是有可能死不放人的。好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包吃包住,有家人的自然会为之讨回公道,孤儿们往往也把匠师当做自己的母亲,并不觉得受到了剥削。

李农、李工、李商三人前面看了最后半程,已经知道是在拜师,但孙辈是听胡迁这话才明白过来。

三位堂兄十分崇拜小五,他们知道小五不凡,同伙伴一起割猪草的时候常常炫耀,言必“我家妹妹今天”,好似亲妹妹一般。听那夫子说话复杂难懂,想来很厉害,都为小五感到高兴。

堂姐李拦和李推分别是两个姑姑的独女,名字取得可以说是相映成趣。两人都没有竹编的天分,早早定好了学艺的匠师,本来可以住在那边,只是舍不得爷爷这称霸黎安县的手艺,总在家中用饭。她们分不清这两种师有什么区别,反而有点同情:小五才这么点大就要学艺,可见聪明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晚庭开始还以为大堂姐名字里的拦,是兰花的兰,后来才知李家孙女取名都从动作出发。就这种起名规则,她大姐李飞作为长孙,难辞其咎。长辈们对新生一代总是抱有极高的期待,当时李飞一出生,李农便对母亲李蛛说:“这孩子不懂事,孕期闹我,落地也不安生,我看是挺能折腾的。”

李蛛笑着回她:“头胎都如此,后头就会顺利许多。孩子会折腾,将来才有出息,真要是憨呆呆的,那才有的你愁呢!我看这孩子不错,就叫李飞吧,咱家指着她一飞冲天说不上,飞到安庆应该有盼头。”

母亲如此说,李农当然不会反驳。

那时候她十九,觉得凭自己就够了,哪里用得上指望女儿。谁知李飞生下来,那性情用懂事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完,简直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守家还过得去,要她出去开拓是别想了。

李飞一直负责照顾妹妹们,小小年纪育儿经验就已经十分丰富,听说拜师的事,投向小妹的眼光中只有欣慰和慈祥。

二姐李跳在母亲肚子里时倒是老老实实,正像李蛛说的,头胎难些正常,后面就顺了。这个孩子看着就不太灵光,李农对她也没什么要求,只希望能活泼些,好让自己感受下做母亲最简单的快乐,所以取名为跳。

可惜上天偏要和她开玩笑,这老二别说跳了,让她走快些都难。你要说她傻吧,她也敏感得很,要是只招呼老大不带她,脸马上就挂下来,谁都能瞧得出不高兴。可论聪明,那可比老大还不如呢,成天就憋着瞎想,八棍子打不出来个响屁。哪怕老三没大几岁都知道带两个小妹了,这二女儿还是你戳一下,她才动一下。叫她去做也会做的,可不叫她,她是绝不主动。

李跳知道小五讨家里人喜欢,和她不一样。下午有老师来家,奶奶也只让小五出来见人。她瘪着嘴狠扒几口饭,感觉嗓子眼堵得都咽不下去,眼圈慢慢就红了,她想:谁要是问我怎么了,我就说是吃太快噎的。

然而左等右等就是没人来问她,人人都在看小五。她木木地嚼着,觉得饭又酸又涩,心里也苦,越发吃不下。索性把碗里剩余的米全拨给三妹,她自己下桌跑回房间去哭了。

张氏一看二女儿那样子就知道又别扭上了,也没办法,好在他早就习惯给她留饭。李农当着这么多人,没心思管教女儿,叹了口气:三天两头吃这么一点饭,还好不是只生了她一个,不然叫人看到了还以为李家闹饥荒。明明大了整三岁,个头却和阿采差不离,真怕哪天就饿病了。

李采是全家最喜庆的孩子,每天都乐呵呵地爱玩爱笑,话也多。看到二姐又给自己加餐,还比往日更多些,心想:二姐果然对我最好,知道爷爷今天做得格外好吃,怕我不够,快把整碗都给我了。

她满足了李农对二女儿当初的要求,活泼又单纯。生下来的时候还不觉得,只是前两个起名都是“大动作”,效果不好。既然步子太大不如意,这个就得反其道而行之,叫采。李采也很应景,两三岁的时候就知道给长辈采花采草,有时候还采些蘑菇来。虽然多数都有毒不能吃,但孩子孝顺,做母亲的只有高兴的理。

谁知没过两年,李农的快乐就变成了烦恼。一开始是挺好的,可这孩子学的话越多,说得也就越多,成天娘亲娘亲地没个完。有时候忙了一天下来,就想单独待着安静会儿,哪来的精力逗孩子。

怀四娘李言的时候,李采每天像只快乐的小蜜蜂,在李农耳边嗡嗡,一会儿喊妹妹一会儿喊弟弟,满口许诺要带肚子里这个玩遍黎安县。李农夜里摸着肚皮,给老四发布任务:好好陪姐姐玩,尤其是多聊聊天,把她的话给娘聊干。

胎教应该是很成功的,取名李言之后孩子果然很爱开口,即便这婴语全家上下都听不懂,也不妨碍李采兴致勃勃地与她对话。两个娃娃一个爱说,一个爱回应,语言不通完全浇不灭她们的热情。

李晚庭得知自己原本要叫李停的时候还感慨,命运果然爱开玩笑,投胎到哪我都逃不过这个谐音。也好在到我这“停”了,再生下去,李家的动词姐妹花就够凑成一个李家班了。我娘真会取名啊,失敬失敬。

李言今年三岁半,得益于三姐每天做口语私教,学说话的进度比老大老二小时候都快很多。虽然能说会动,但李言还是孩子思维,很多事抓不住重点。正当大人们以为老四很聪明的时候,李晚庭来了,一下把李言比了下去。如果李言长大了知道个中细节,可能要哀叹——既生四,何生五!

三姐李采还埋头只顾着吃呢,小四姐听到胡迁的“半女”二字,已经拍手笑道:“小五有一个半娘!”

李采差点没把饭喷出去,刚才因为天降黍饭分了神,现在才想起来这回事,打断道:“不是一个半娘,是小五要跟阿拦阿推她们一样,去学……奶奶,小五要去学什么来着?”

李蛛很乐于解答这个问题:“科举。就是去读书,考试,我们小五呀,以后是要当官的。”

胡迁经过两次滑铁卢已经知道,自己与李娘子交流有壁,也不去纠正。如果自己此时说些读书但求明理云云,恐怕听着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白丁对于文化人的认知往往停留于此。且不论能不能做官,读书认字就是很厉害的了。李拦和李推知道妹妹要去学那么难的东西,对她同情之余还有些佩服。李言不懂,而李飞早就心中有数,都不以为怪,唯有李采执着地问道:“像周夫子、王夫子那样吗?”

李采在黎安县的活动范围可能是全家上下最广的了,没人防着她一个小女娃,那信息来源真是庞杂,角度还往往很刁钻。要是给她一个江湖封号,百晓生就很合适,无论什么消息都能被她说出个花来。如果胡迁到县门口时先遇见她,可能不聊个三五小时都舍不得进院门。

她对许多信息都有自己的理解、总结和处理方式:在她眼中,县里人人羡慕的周王二人,关键词不是识字、功名、读书人,而是早起、无聊、出远门。

现在奶奶说,小五也要去读书考科举了,李采急了:“那小五也会很长时间不着家了吗?”

这个问题李蛛还真没想过,她以为读书嘛,在哪不是读?可确实拜了师的人,行踪皆由师长做主。她把目光投向胡迁:“胡夫子,这小五跟着您学,是个什么章程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排球少年]猫猫男友他太会

[排球少年]猫猫男友他太会

文案竹下未奈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跟运动搭上关系,从来没有日常体测跟体育课除外。她最恨的就是运动了!本以为同为盟友的孤爪研磨会一直在。岂料一朝叛变,研磨他丶加入丶排球部了。竹下未奈好的她懂了,排球是真爱。孤爪研磨别在那里自说自话了,未奈是经理吧,走了。顺手牵走。→封面是来自阿饭的手工绘画呜呜呜呜爱她→排球预收排球少年需要饲养员吗宫治短篇内容标签体育竞技少年漫甜文排球少年轻松孤爪研磨x竹下未奈音驹乌野其它小排球一句话简介甜甜甜立意人生就是要轻松愉快...

靠天眼系统在古代抓猫(探案)

靠天眼系统在古代抓猫(探案)

从寻人抓猫,到捉奸育儿,甚至驱邪抓鬼,这瓦肆里,只需百文,没有谷欢清解决不了的难题。谷欢清穿到戏园花旦身上,唱念做打,只会打军体拳,眼看要被便宜发卖给富商。她决定借着天眼系统,做个解决问题杂事铺的老板。从恋爱脑闺蜜,到扮鬼的出家尼姑从还债的伏弟魔姐姐,到争夺皇位的公主。十文钱谷欢清能解决她们所有的问题。至于登朝拜相,那是顺手的事情。谷欢清的梦想只是和姐姐妹妹吃个清晨的甜豆花。但好端端地,她突然就被人绑架了。以为接了一笔大单,结果进了一个大坑。和齐思微两人忙了一大圈,案子还没查清,一个下了大狱,一个被罢官回家。最终得出结论,她和齐思微八字不合,事倍功半,该是前世冤家,趁早散夥。但他竟然开始从鬼畜知州,化身温柔人夫。她身子不好,他便钻研药方,日日煎药。她觉得屋子里闷,他便抚琴助兴。她想留下月亮,他就引一池荷花。其他人那个满腹算计,喜怒无常的知州呢?谷欢清完蛋了,内容标签欢喜冤家穿越时空系统悬疑推理市井生活经营其它古穿,系统,日常...

绊星

绊星

现代情感绊星作者弥萝完结番外  文案  冷矜太子爷x温柔大美人  1)温宛,云端之月。人气鼎盛,横扫整个娱乐圈,身上的荣誉标签多不胜数。一提到她的名字,皆是赞誉有加。  商栩活成了她的对照组。  真天才,也是真难搞。再加之家世显赫盛极,圈子里的人基本都避着他的锋芒走。  2)一年春天一场官宣,两大顶流相...

甜宠:小丫头揣崽跑了

甜宠:小丫头揣崽跑了

甜宠团宠萌宝宠妻多对CP短篇凌知知一觉醒来後,发现她把从小玩到大的邻家哥哥给睡了卧槽卧槽,这位哥哥可是不言茍笑,身上会散发冷气的冰块要是让他知道了,自己玩到大的小丫头对他图谋不轨,那他们家绝对会在两个月内破産,然後她带着老父母一起去街边要饭咋办?跑呗!!顾辞卿跑了?他好不容易拐来的小丫头,居然跑路了。...

医生说我只能吃软饭

医生说我只能吃软饭

电竞冠军娱乐圈影帝一代明君无限世界通关者他们拼搏半生,历经艰难才在各自领域登顶。重活一世,他们不想努力了,只想吃软饭。电竞世冠FMVP重生成路人高手(FMVP我本想拒绝,但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娱乐圈娱乐圈影帝重生成18线(影帝总裁,医生说我胃不好,只能吃软饭。)摄政王一代明君重生成傀儡皇帝(皇帝摄政王,无卿相伴,朕夜不能寐。)末世S级异能者大佬重生成普通人(异能者丧尸皇,来贴贴蹭蹭亲亲。)九千岁九千岁重生成总管太监(九千岁陛下,臣不缺金银,只缺个对食。)星际和亲小王子重生成落跑人鱼(人鱼元帅,快来接我回去,我不跑了。)无限流无限世界通关者重生为新人(通关者BOSS,饭,饿,懂?)待定食用指南☆迟阮凡攻,锦竹受☆类似于单元故事集,每个世界的主角都是迟阮凡和锦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