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节(第1页)

“不用了,爹爹,这个很轻,我拿得动。”沈璜拒绝,把两堆东西用大叶子包好,一手提着一包来到小溪边。

“二弟,弄好了没?就等你呢。”沈璧找了块石头,用茅草掸了掸,坐在上头,双手支着下巴朝后张望。

“还没,再等一会,大哥,你先把渔网支起来。”

“好,你快点弄。”沈璧立刻脱下鞋子,卷起裤脚,拉着渔网一边趟水而过,沈璋则立在另一头。固定好。

沈璜将草叶放在石头上捣成糊状,见差不多,便将地龙撒进水中,过了一会便示意两位兄长去上游赶鱼。

沈璋最喜欢做这些事,他拿着一根树枝,趟水趟得不亦乐乎。

“动作小点,衣服都被你弄湿了。”沈璧斜睨了二弟一眼,提醒道。

沈璋瘪下嘴,不是很乐意地放轻动作。大哥太没劲了,这么玩还有什么意思?

“好了,别动,就赶到这里。”沈璜把药糊朝渔网前几米处一抛,原先还争相进食的鱼虾蟹,没过多长时间便一个个翻了白肚,越小的起效越快,一些个头大的则影响不是很大,只动作迟钝了一点。

看来沈璜配的药药效确实不强,也就对小鱼小虾才起作用,稍大点就不管用了。

鱼虾身体不能自控之后,被水流带到渔网上,部分溪水卷不走的,也被沈璧沈璋给抓住抛到岸边。

“好多鱼!”沈璋小心翼翼和沈璧一同拉起渔网,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鱼虾,眼睛都笑成了一弯月牙。

鱼的确很多,不过大多都只有小拇指大,拢在一起顶多能有个两海碗。

沈家河当然不会泼冷水,确实收获不小,当即毫不吝惜地表扬了自家三个娃,末了对着小儿子说道:“偶尔这么做没事,多了,这边鱼虾可都要绝种了。”

沈璜欣然应下,这事他记得,爹爹阿父就是这么吩咐其他人的。山上砍树都要随时准备补种,鱼虾这些自是更得注意。

溪水虽然不冷,凉意还是有的,沈家河没让两个大的再下水,帮他们擦干净水渍,套上鞋袜后,便领着三个小家伙朝山下走去。

在山脚没见到方天林,沈家河也没等,让人留了话,直接驾着马车回家。

方天林在唐管事带领下,将几座小山头大致逛了一圈,最后返回到暂时圈养小崽子的地方去看了看,见它们精神都还不错,死亡率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便没再逗留,骑上马就走。

第131章

方天林一到家,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鱼香味,他使劲嗅了嗅,笑眯眯地问道:“在做什么?”

“阿父,爹爹在做好吃的烤鱼干。”沈璋拎起一条小鱼干,献宝般送到方天林面前。

“这么多?你们几个弄得?”方天林洗干净手,接过小鱼干轻轻嚼了嚼,味道不错,既香又脆,鱼身小,刺很软,几乎吃不出来,口感极佳。

“是我和二弟三弟一起抓的!”沈璧挺了挺小胸脯,脸上带着满满的骄傲,三言两语便把他们抓鱼虾的过程给讲述了一遍。

方天林越听眼中神采越盛:“过阵子等阿父有空,就把游乐场给你们整出来。”

“耶!”三胞胎立刻欢呼起来。游乐场,那可是个好东西,他们已经想好久了,这下子又能玩个尽兴。

本地野草基本不过冬,一到秋天就自然枯萎,方天林考虑到这点,将能过冬的牧草种子也带了一些过来,还是经过几代培养的那种,完全不用担心它们水土不服,长得蔫不拉几。

一等半放牧式的养殖场规划好,沈家河便把牧草种子交给唐管事,让他圈出一些地方休牧,等牧草长成之后再开放。

唐管事倒也没太过惊讶,苜蓿云州城一带就有人种植,不光牲畜能吃,人也能入口,味道还不错,伴着年糕吃别有一番滋味。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晒干储存,平日里作为牲畜口粮,灾荒年间,甚至能成为百姓的救命粮。

很多羊都会啃食草根,这会破坏水土平衡,沈家河从方天林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告知给唐管事知晓,让他多注意一点,一旦哪块地方出现这种状况,立马转移。

沈家目前放牧数量并不是很大,几个山头足够对羊进行轮牧,马就好许多,只要草料充足,它不会连草根都吃。至于牛,就养在山脚下,并不上山,压根就不用担心这事。

养殖场这边都已经就绪,农场那边更是早就种上第一批庄稼,第二批、第三批也快了。时间越晚,能种的作物种类就越少,再过些天,怕是只能种冬小麦这类能经得住霜打的庄稼。

方天林走在田间地头,看着一大片青翠的小苗,眼底泛起笑意。他们要在这边过上舒坦日子,粮食必须能自给自足,再一个便是要有足够的武力,只要做到这两点,日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方天林所在之处已经耕种完,基本看不到人,农户都在另一头忙活。

“天林,这就是你让我亲自盯着的试验田。”沈家河站在田埂上,指着前方说道。

方天林蹲下身体,详细对比相邻两块田里的作物。

试验田种植的已是第四代良种,成熟之后就是第五代。相邻的田地里种的是同一代粮食,唯一的区别便是,试验田作物用空间水浇灌,旁的都用寻常水灌溉。

如今苗子才一扎多长,就已经有了些微区别。

四代良种不多,最多也就够种个一两百亩,其余都采用三代良种。

空间水有限,方天林先得满足自家人饮用水,余下那些,作物还得跟牲畜一起分享,这导致试验田规模很小,仅有两三亩。

白管事只觉得田里庄稼长势很好,并不清楚这些是高产作物,就这般,脸上都乐开了花,要是让他知道真实亩产,还不得像个小孩子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见试验田一切正常,方天林直起身。

农活繁杂,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他得想个办法,把劳力尽可能多的从农务中解放出来。方天林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农用机械,显然目前条件暂时不允许,不过耧车等简单器具还是可以的。

耧车属于播种农机,兼有挖沟播种覆土多重功能,能大为节省人力。这不是方天林的发明,这种器具靖朝早就有了,只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没能推广开。

林山县这边就没有这种简单方便的小农机。

耧车能播种小麦等颗粒状旱田作物,正适合现在使用,方天林一回到家,就钻进书房中,开始从乾元族传承翻找相关信息。

沈家河没有打搅他,带着儿子们也投入到工作中。

目前荒谷分不出人手做其他事情,等谷口城墙一建好,书院就会开启,白天教孩子,晚间教大人。谷中只有一个落魄夫子,还是沈家从云州城那边带过来的,林山县这边,却是不好请人。夫子在这边比其他地方还要金贵,能考中秀才的,但凡有点能力都出去了,不会留在林山县发展。

教育不行,秀才得中率就逐年降低,先生们又大都被地主乡绅雇佣,平民百姓供不起学子,这更加剧了这一过程。毕竟地主乡绅家的孩子不用狠命拼搏就能过上足够富裕的生活,同样资源下,贫寒子弟成材率要远大于富家子弟,这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启1991

重启1991

重生回到了1991年,儿子还没死,自己也没走上那条古惑仔的不归路。他决定洗心革面踏实做人。顺道捡回来当年被自己欺负的同学,要不,咱们凑合过吧?糙汉攻X乖巧受。日常种田风,主攻。提示本文主打浪子回头,养娃养媳妇种田向的文,所有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均为杜撰,感谢阅读。...

终予归

终予归

一场带有谋略的杀戮,将这个王朝战场杀敌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害了,他的家人皆被送上断头台。她身为慕氏皇族的长公主,行的是张扬跋扈,做的是守护天下苍生,她虽被人认为是疯子,但人人都记得她在战场上是如何的英姿。她漠视感情,但对于恩情有恩必偿。她实力强大,可对于一些东西却又不得不放手。她在布局,布一场天下人畏惧的棋。(我是个写作废,真的不会写简介,但是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这是篇爽文)这文女主没有喜欢的人,番外也没有,但会碎好几次。内容标签朝堂...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2024年12月,重啓更新,这是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温暖故事。在命运面前,顾佳雪向来随波逐流,机缘巧合下,她拿到了逆转遗憾的门票。有人对她说做你自己,凌驾伤痕。有人对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什麽,一定要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有人对她说参加比赛是所有赛车手不可逃避的宿命在飞速向前的跑道上,顾佳雪体会到了命运的真谛。当帷幕缓缓拉起,在时间的漩涡中,她能否与他重逢?求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我的完结文四驱兄弟重塑现实,请戳我专栏!内容标签少年漫励志甜文正剧其它休米,卡罗,米海尔...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末世第三年,靳迟的名字成了中部基地不可言的恐怖。S级异种末日最强人形兵器。同时,也是临城基地最成功的实验品,多次从地狱里归来复仇的污染物。更惨无人道地闯入临城,将当年负责实验的唯一一名治愈系异能者生生掳走。有知情者传言,那个异能者在靳迟手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最开始,被抓走的异能者本人叶溪闻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看看碗中被仔细剔除尖刺的鱼肉,再看看三室一厅还附赠一个大院子的住处,以及被塞了一柜子的高级异种晶核。靳迟信心满满我准备这么充分,他肯定能感受到我的心意!叶溪闻陷入沉思你们对俘虏都这么好的吗?后来,临城基地来人,想要将叶溪闻带走。人前,靳迟冷冷淡淡,连眼神都懒得给一个。人后,靳迟一脸阴沉,将人打得满地找牙,又在叶溪闻找来时,飞速转身撇清关系我不是我没有我没动手,是他自己摔倒的!叶溪闻?胸口开了个大洞的受害人?再后来,红月低垂,异种躁动,狰狞的腕足撼动高楼,遮蔽天日。异能者们战战兢兢守在城楼,满心悲愤只待赴死。却无人知晓,湿泞触手缠绕之下,叶溪闻正伸出手,挣扎着送出一个轻轻的吻。下一秒。靳迟陡然清醒,一脸慌乱,后退三尺我还没表白我们就做这种事情不太好吧!叶溪闻?那你的触手倒是放开?成功骗到亲亲的触手双c彼此都没有对不起过对方攻有触手属性应该不长(我努力),主要想练练人设和感情线,剧情线可能会一笔带过...

道诡异仙

道诡异仙

诡异的天道,异常的仙佛,是真?是假?陷入迷惘的李火旺无法分辨。可让他无法分辨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他自己,他病了,病的很重。...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滇地的天在一年四季中总是黑的比别的地方要早,郁郁葱葱的林子和那无处不在的瘴气让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而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九黎部族来说,这里无疑是美丽的净土,虽然生活苦了点,但是因为没有外界的打扰,所以这里的人仍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当然,或许他们的某些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有些伤风败俗。在滇地深处靠近滇池的一片地方,有着一座竹屋,那是上代白莲圣母安碧如当年盖的,现为当代圣母依莲闭关居所,虽然有些旧了,但是清净的环境总比部落中那日夜的喧闹要好太多了。酉时方过,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在池边,缓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