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祁镇挺了挺胸:“我就是觉得,他们守着粮仓,自己得先吃饱,不然咋挡瓦剌。”
“陛下说得在理。”杨士奇捋着胡子,“这就是‘君恤其民,民忠其君’,陛下慢慢就懂这些道理了。”
他没太懂“君恤其民”是啥意思,却知道是夸他的,心里美滋滋的,又想起案上的小竹粮仓,拿起来递给杨士奇:“杨大人,你看这个,太皇太后给我的,像宣府的粮仓不?”
杨士奇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点头:“像,比臣见过的宣府粮仓,还精致些。陛下要是喜欢,臣让工部的匠人,再给您做个大的,能装下您的竹兵。”
“真的?”他眼睛亮了,“要能装下十个竹兵的!让他们都在里面站岗!”
“成,十个竹兵都装得下。”杨士奇笑着应下,又说起正事,“对了,宣府总兵递了塘报,说大同的兵到了之后,瓦剌的人就没再靠近独石口,估计是怕了。”
“怕了就好。”太皇太后点点头,“只要他们安生,开春就不用打仗,兵卒们也能好好歇着。”
从仁寿宫回去的路上,雪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得宫道亮堂堂的。朱祁镇怀里揣着竹兵,手里抱着小竹粮仓,脚步轻快。
“王振,”他忽然问,“你说,开春瓦剌要是不来了,宣府的兵是不是就能回家了?那姓王的老兵,就能再见到他娘了?”
“能。”王振帮他挡着夜里的风,“等开春草绿了,瓦剌不敢来,大同的兵就撤回来,老兵们就能回家
;往仁寿宫去的路上,朱祁镇怀里揣着双枪竹兵,手里抱着小竹粮仓,走得小心翼翼——雪下得密,他怕滑倒,把俩宝贝摔了。
王振在旁边扶着他,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陛下慢点儿,太皇太后说了,鹿肉炖得久,不着急,等您到了再开锅。”
“我不是急着吃鹿肉。”他脚下没停,“我想跟太皇太后说大同兵到宣府的事,还有老兵带馒头去队里的事。”
“知道,都记着呢。”王振帮他拂掉肩上的雪,“到了暖阁,慢慢说,没人跟您抢话。”
进了仁寿宫,暖阁里果然飘着鹿肉的香。太皇太后坐在锦垫上,见他进来,赶紧招手:“快过来,冻坏了吧?先喝碗热汤。”
他把竹兵和小粮仓放在旁边的小几上,挨着太皇太后坐下,刚端起汤碗,就迫不及待说:“祖母,大同的兵提前到宣府了!老兵们都见着家人了,还带了家里的馒头、咸菜,跟弟兄们一起吃!”
“哦?这么快?”太皇太后笑了,摸了摸他的头,“是好事,说明老兵们心里记着朝廷,没耽误事。”
“嗯!”他喝了口热汤,暖到肚子里,又说,“我让小厨房多盛了碗鹿肉,给兵部的李主事吃,他跑了两趟,肯定饿了。”
太皇太后眼里的笑意更浓了:“我的孙儿,知道疼人了。该给,让他吃,辛苦他跑前跑后。”
说话间,宫人把鹿肉端上来,红亮亮的,炖得软烂,撒了点葱花。太皇太后给他夹了一大块:“快吃,补身子,冬天冷,别冻着。”
他咬了一口,鲜得眯起眼——比羊肉汤还香,肥的地方不腻,瘦的地方不柴。吃着吃着,忽然想起宣府的老兵:“祖母,宣府的兵,冬天能吃到鹿肉不?”
“怕是吃不上。”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宣府冬天冷,物资难运,兵卒们大多吃干粮、喝稀粥,能吃上热馒头就不错了。”
朱祁镇手里的勺子顿了下,鹿肉忽然没那么香了:“那……那我让小厨房做些馒头,送到宣府去,给他们吃?”
“心意是好的。”太皇太后放下筷子,“可从京师到宣府,得走十几天,馒头早坏了。不如让户部多拨些粮食,让宣府的小厨房给兵卒们蒸热馒头,比送现成的管用。”
“对哦,馒头会坏。”他点点头,又问,“那户部能拨多少粮食?够他们天天吃热馒头不?”
“够。”太皇太后叫来旁边的宫女,“去跟户部说,从通州的粮仓里,拨两千石粮食,送宣府,专门给守独石口的兵卒做口粮,让他们冬天能顿顿吃热的。”
宫女应着去了,朱祁镇心里松了口气,又夹了块鹿肉吃——这回吃得香,觉得自己帮宣府的兵做了件事。
晚膳快吃完的时候,杨士奇来了,手里拿着个折子,见了朱祁镇,笑着说:“陛下今日做了两件好事,臣得跟太皇太后说说。”
“啥好事?”他放下碗,有点好奇。
“一是恩准老兵回家,二是让户部拨粮给宣府兵卒。”杨士奇把折子递过去,“臣刚从户部过来,户部尚书说,陛下体恤兵卒,他们这就安排运粮,绝不耽误。”
朱祁镇挺了挺胸:“我就是觉得,他们守着粮仓,自己得先吃饱,不然咋挡瓦剌。”
“陛下说得在理。”杨士奇捋着胡子,“这就是‘君恤其民,民忠其君’,陛下慢慢就懂这些道理了。”
他没太懂“君恤其民”是啥意思,却知道是夸他的,心里美滋滋的,又想起案上的小竹粮仓,拿起来递给杨士奇:“杨大人,你看这个,太皇太后给我的,像宣府的粮仓不?”
杨士奇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点头:“像,比臣见过的宣府粮仓,还精致些。陛下要是喜欢,臣让工部的匠人,再给您做个大的,能装下您的竹兵。”
“真的?”他眼睛亮了,“要能装下十个竹兵的!让他们都在里面站岗!”
“成,十个竹兵都装得下。”杨士奇笑着应下,又说起正事,“对了,宣府总兵递了塘报,说大同的兵到了之后,瓦剌的人就没再靠近独石口,估计是怕了。”
“怕了就好。”太皇太后点点头,“只要他们安生,开春就不用打仗,兵卒们也能好好歇着。”
从仁寿宫回去的路上,雪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得宫道亮堂堂的。朱祁镇怀里揣着竹兵,手里抱着小竹粮仓,脚步轻快。
“王振,”他忽然问,“你说,开春瓦剌要是不来了,宣府的兵是不是就能回家了?那姓王的老兵,就能再见到他娘了?”
“能。”王振帮他挡着夜里的风,“等开春草绿了,瓦剌不敢来,大同的兵就撤回来,老兵们就能回家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