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腊月二十三,小年甫过,年味如同浸了蜜的糖瓜,在清冷的空气里丝丝缕缕地化开,愈发浓郁起来。街头巷尾,炊烟裹挟着炖肉的醇厚、蒸糕的甜香,与扫尘时扬起的、带着阳光味道的土气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岁末图景。杏林堂内,今日却异于往常。惯常的捣药声、问诊的低语声暂歇,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加清新、馥郁、仿佛凝聚了百草精华的芬芳,在暖意融融的堂内静静流淌,沁人心脾。
堂中央那张宽大的紫檀木诊案,此刻成了临时的工坊。案上,十数个敞开的细白棉布布袋一字排开,旁边是几摞裁得方方正正的各色绸缎碎布——正红的如燃烧的火焰,翠绿的如初春的新叶,明黄的如成熟的麦穗,色彩鲜亮,透着浓浓的年节喜庆。祖父林济苍挽着袖子,正神情专注地将研磨得极细、色泽不一的药粉,按照心中默算的比例,用一柄小巧的象牙匙,仔细而均匀地混入一大盆新弹的、蓬松洁白的棉花中。他的动作舒缓而精准,仿佛不是在调配药材,而是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溪儿,过来帮手。”祖父头也未抬,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千金方》有云:‘辟瘟气,令人不染温病……’年节将至,走亲访友,舟车劳顿,人群熙攘,最易滋生、传播疠气。我等医家,职责非止于病已成而药之,更当防患于未然。缝制些辟瘟防感、醒脾开胃的香囊,赠与四邻乡亲,聊表寸心,亦是为这新岁,祈一份家家户户的平安康健。”
林闻溪闻言,立刻洗净了手,兴致勃勃地凑到案前。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混合的药香便钻入肺腑,清冽中带着甘甜,提神醒脑。他仔细辨认着案上几个青花瓷小盅里盛放的药末:“爷爷,这是苍术?气味雄烈……还有广藿香,香气清芬……这是白芷,辛香通窍……呀,还有冰片,这清凉之气好生醒神……”
“不错,眼力见长。”祖父颔首,手上混合药棉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那洁白的棉花渐渐染上淡淡的药色,香气也愈发融合、醇厚,“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健脾,其芳香之气最能辟秽恶,驱除瘟疫瘴气,是为君药。广藿香,芳香化浊,解暑发表,醒脾开胃,专治湿浊困阻中焦,年节饮食油腻,正可化解。白芷,辛温香窜,通窍止痛,祛风散寒。冰片(龙脑香),清香宣散,开窍醒神,其凉性能制诸药之温燥,使香气清透不腻。再佐以少许公丁香,温中降逆,助消化;以及陈年艾叶,温经散寒,防风寒侵袭。诸药相合,取其芳香辟秽、醒脾化湿、宣畅气机之共性,制成香囊,使药气缓缓散发,形成一个微小的清净气场,可防外感时邪,亦能助运化食滞。”
他让林闻溪亲手参与调配,教他如何将不同分量的药粉与棉花层层铺叠,再用双手轻轻抄拌均匀,感受那不同香气在指尖交融、升华,最终形成一种独特而和谐的复合气息。那香气,初闻清冽,如雪山松风;再品甘醇,似幽谷兰芷;细嗅之下,又有一丝温暖的药香底蕴,令人心神宁静,胸怀为之一畅。
接着,祖孙二人便正式开始了制作。令人惊讶的是,祖父那双平日搭脉开方、捣药称量的大手,拈起绣花针来,竟也如此灵巧娴熟。他选了一块正红色的绸布,对折,飞针走线,针脚细密匀称,不过片刻,一个饱满挺括、形似福袋的香囊便初具雏形,再穿上金色的丝绦,缀以小小的中国结,显得格外精致喜庆。林闻溪则负责将混合好的药棉,用一把小木勺,小心地、一点点地填入祖父缝好的布袋中。祖父在一旁指点:“分量需适中,塞得太满则气滞,香气难以散发;太少则气薄,效力不持久。以囊体饱满,触之柔软有弹性为度。”
“此香囊之妙,在于其气可透过布帛,持续缓缓散发,盈于方寸之间。”祖父一边熟练地缝制第二个香囊,一边娓娓道来,“悬挂于车轿之内,或置于厅堂、书房,可净化空气,避秽防病;佩于孩童衣襟,或置于卧榻帐中,其芳香之气可扶助正气,抵御外邪,兼能避蚊虫侵扰;尤其适于年节期间,旅途劳顿、脾胃滞塞、或素体虚弱易感风寒之人,随身携带,有未病先防之效。”
林闻溪学得极其认真,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填装得又快又匀,小脸上满是专注与创造的喜悦。他看着一个个色彩鲜艳、鼓鼓囊囊、散发着清雅药香的香囊在案头越堆越高,如同结出了一树象征健康与祥和的果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施予的温暖期待。
午后,冬阳暖煦。祖孙二人提着一只硕大的竹篮,里面装满了精心制作的香囊,走出了杏林堂。他们沿着熟悉的街巷走去。首先来到隔壁经营豆腐坊的张婶家,张婶正忙着磨豆子,满屋豆腥气。祖父递上一个翠绿色的香囊:“张婶,年下操劳,给您一个,挂在灶间,醒脾开胃,这豆腥气也能冲淡些,闻着清爽。”张婶在围裙上擦擦手,惊喜地接过,凑到鼻尖一闻,笑道:“哎呦,真香!谢谢林老先生,谢谢小溪儿!这可比啥年货都贴心!”
又来到常来看病的李木匠家,李伯正在院子里劈柴,准备年货。祖父送上一个明黄色的香囊:“李伯,年节走亲访友,车马劳顿,带一个在身边,提神醒脑,防着点风寒。”李伯放下斧头,憨厚地笑着
;,双手接过:“让您老费心了!年年都记挂着我们!”
巷口几个孩童正在追逐嬉戏,小脸冻得通红。林闻溪拿出几个小巧的红色香囊,蹲下身,递给其中一个叫虎子的男孩:“虎子,来,哥哥给你个香囊,挂在新棉袄的扣子上,闻着香不香?保佑咱们虎子来年身体棒棒的,不生病!”虎子好奇地接过,放在鼻子下使劲闻了闻,眼睛亮晶晶的:“香!真香!谢谢小溪哥哥!”
他们一路走去,将香囊分赠给相熟的街坊、常来的病家、路口清扫积雪的老叟、甚至倚门闲聊的妇人。收到香囊的人们,无不满面笑容,连声道谢。那清雅而持久的药香,仿佛一缕春风,提前将健康、平安的祈愿,悄无声息地送入了每一个门楣,温暖了每一颗期盼团圆的心。这小小的香囊,承载的已不仅是药石之功,更是林家医馆世代相传的仁心仁术,一份根植于社区邻里间、最质朴也最深沉的关怀。
走在归途上,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满青石板路,将祖孙二人的身影拉得悠长。寒风依旧料峭,但林闻溪的心中却暖意融融,仿佛被那药香和人们的笑脸烘得热乎乎的。他回头望去,只见不少人家门楣上已贴起红艳艳的春联和福字,窗户上也透出温暖的灯光。而那由他亲手参与制作的、带着祝福的药香,也正丝丝缕缕,融入这弥漫着炊烟、饭菜香和爆竹火药味的浓浓年味儿里,成为一份独特、温暖而坚定的守护。
“爷爷,”林闻溪仰起头,望着祖父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慈祥的侧脸,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以后每年小年,我们都来做香囊,送给街坊邻居,好不好?”
祖父停下脚步,低头看着孙儿那充满期待与真诚的小脸,伸出手,轻轻抚了抚他的头顶,脸上绽开一个欣慰而深沉的微笑,眼角的皱纹如同盛开的菊花:“好。医者之道,仁心为本。能以此微末之技,护佑一方乡亲岁岁平安,便是我们杏林堂,最好的新年贺礼。”
那一篮香囊看似空了,但那份由药香和仁心交织而成的温暖与祝福,却早已沉甸甸地装满了林闻溪幼小的心田,也弥漫在了整个街巷的年关空气里,经久不散。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