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祭典当天的太阳格外慷慨,把广场的青石板晒得发烫。金珉周站在舞台侧幕时,听见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有人举着旧专辑封面,有人举着写着“LUmI”的灯牌,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举着妈妈的手机播放《星光》。
“紧张吗?”郑艺琳拍了拍她的后背,韩服的广袖扫过手臂,带着淡淡的艾草香。她今天梳了传统发髻,发间别着支银色簪子,是当年团体出道时公司给的纪念品。
金珉周摇摇头,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麦克风线。线是新换的,握着的地方缠着层防滑胶带,像极了当年那支被两人共用过的旧麦。
舞台总监的对讲机里传来“最后五分钟”的提示音。林砚抱着琵琶从旁边走过,琴身的漆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伽倻琴老师在候场了,”他朝侧幕尽头抬了抬下巴,“她说紧张得手心出汗。”
金珉周望过去,看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低头调试琴弦,手指在弦上轻轻跳跃,像在抚摸老友的手掌。旁边的小雅正帮她别耳返,嘴里念叨着:“您昨天录的solo太绝了,评论区都说像‘月光掉在了琴弦上’。”
观众席的喧哗忽然静了半拍。金珉周转头时,看见阿澈从控制台那边跑过来,手里举着个旧风扇——扇叶上还贴着张泛黄的LUmI贴纸,是当年练习室那台的同款。“刚从储藏室翻出来的,”他把风扇放在侧幕角,“给你们当‘声援团’。”
音乐前奏响起的瞬间,金珉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嗡”声。是那台旧风扇被打开了,风叶转动的声音混进前奏里,像时光踮着脚跑了过来。
郑艺琳率先走上舞台。当她开口唱《星光》的第一句时,台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举着手机照亮了全场,光点摇晃着,像把当年打歌舞台的星海搬到了祭典广场。
金珉周握着麦走到舞台中央时,看见林砚坐在舞台左侧的椅子上,正低头调整琵琶的音准。阳光穿过他的指缝落在琴弦上,弹出细碎的金芒。伽倻琴老师的身影在右侧亮起,指尖落下的瞬间,温润的弦音漫过整个广场,与琵琶声缠绕着升向天空。
唱到第二段副歌时,金珉周下意识朝郑艺琳的方向偏了偏头。就像当年那个耳麦失灵的舞台,两人的声音再次挤在同一个麦克风的拾音范围内,却比排练时任何一次都更默契。台下有人开始跟着合唱,声音里混着孩子的奶音和老人的沙哑,像无数条溪流汇入江海。
《锋芒》的间奏响起时,舞台突然暗了下来。追光灯骤然亮起,落在林砚和伽倻琴老师身上——琵琶的清脆与伽倻琴的绵长在空气里交锋,时而像刀剑相击,时而像细语呢喃。金珉周望着台下,看见那个修过麦克风的大叔正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两位乐器演奏者,眼里闪着光。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金珉周转身望向侧幕。阿澈正把那台旧风扇举得高高的,扇叶转动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台下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有人喊着LUmI的名字,有人喊着“再来一首”,还有人对着舞台中央的空气说“谢谢你们还记得”。
谢幕时,所有参与企划的人都走上了舞台。郑艺琳拉着金珉周的手,林砚站在她们身边,琵琶斜挎在肩上,琴头的雕花在夕阳下闪闪发亮。伽倻琴老师被孩子们围着,脸上的皱纹里盛着笑意。阿澈举着手机,对着全场拍了张合影,镜头里能看见青石板上的树影,能看见灯笼的红光,还能看见观众席里,有人正把润喉糖的糖纸折成小小的星星。
退场时,金珉周落在最后。她回头望了眼空荡荡的舞台,追光灯已经熄灭,只余夕阳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那台旧风扇还在侧幕角转着,风里带着广场上炒年糕的甜香,带着观众散去的脚步声,带着所有新旧交织的声响。
林砚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刚才看见台下有个老爷爷,”他忽然说,“在琵琶solo时抹眼泪了,他的拐杖上刻着‘1958’,说不定年轻时也弹过传统乐器。”
金珉周笑了笑。她想起郑艺琳说的“好东西会自己长脚”,想起自己加在宣传图上的那句“时光的糖”,忽然明白所谓回声,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旧声音遇见新耳朵,是老故事长出新尾巴,是所有被珍视的瞬间,在时光里一遍遍发芽、开花。
走出广场时,暮色已经漫了上来。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大概是清晨下过场小雨,空气里浮着泥土的腥气。郑艺琳正被老成员们围着说笑,有人提议去吃紫菜包饭,有人说要再去唱次练歌房。
金珉周拿出手机,点开“旧声新响”企划的后台。最新一条留言来自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妈妈:“我女儿说,要学伽倻琴,也要学琵琶。”
她回复了个笑脸,抬头时看见林砚正低头拨弄琵琶弦。一串轻快的音符跳出来,混着远处的笑语和灯笼的光晕,像有人在时光的琴键上,轻轻按下了下一个和弦。
;祭典当天的太阳格外慷慨,把广场的青石板晒得发烫。金珉周站在舞台侧幕时,听见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有人举着旧专辑封面,有人举着写着“LUmI”的灯牌,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举着妈妈的手机播放《星光》。
“紧张吗?”郑艺琳拍了拍她的后背,韩服的广袖扫过手臂,带着淡淡的艾草香。她今天梳了传统发髻,发间别着支银色簪子,是当年团体出道时公司给的纪念品。
金珉周摇摇头,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麦克风线。线是新换的,握着的地方缠着层防滑胶带,像极了当年那支被两人共用过的旧麦。
舞台总监的对讲机里传来“最后五分钟”的提示音。林砚抱着琵琶从旁边走过,琴身的漆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伽倻琴老师在候场了,”他朝侧幕尽头抬了抬下巴,“她说紧张得手心出汗。”
金珉周望过去,看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低头调试琴弦,手指在弦上轻轻跳跃,像在抚摸老友的手掌。旁边的小雅正帮她别耳返,嘴里念叨着:“您昨天录的solo太绝了,评论区都说像‘月光掉在了琴弦上’。”
观众席的喧哗忽然静了半拍。金珉周转头时,看见阿澈从控制台那边跑过来,手里举着个旧风扇——扇叶上还贴着张泛黄的LUmI贴纸,是当年练习室那台的同款。“刚从储藏室翻出来的,”他把风扇放在侧幕角,“给你们当‘声援团’。”
音乐前奏响起的瞬间,金珉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嗡”声。是那台旧风扇被打开了,风叶转动的声音混进前奏里,像时光踮着脚跑了过来。
郑艺琳率先走上舞台。当她开口唱《星光》的第一句时,台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举着手机照亮了全场,光点摇晃着,像把当年打歌舞台的星海搬到了祭典广场。
金珉周握着麦走到舞台中央时,看见林砚坐在舞台左侧的椅子上,正低头调整琵琶的音准。阳光穿过他的指缝落在琴弦上,弹出细碎的金芒。伽倻琴老师的身影在右侧亮起,指尖落下的瞬间,温润的弦音漫过整个广场,与琵琶声缠绕着升向天空。
唱到第二段副歌时,金珉周下意识朝郑艺琳的方向偏了偏头。就像当年那个耳麦失灵的舞台,两人的声音再次挤在同一个麦克风的拾音范围内,却比排练时任何一次都更默契。台下有人开始跟着合唱,声音里混着孩子的奶音和老人的沙哑,像无数条溪流汇入江海。
《锋芒》的间奏响起时,舞台突然暗了下来。追光灯骤然亮起,落在林砚和伽倻琴老师身上——琵琶的清脆与伽倻琴的绵长在空气里交锋,时而像刀剑相击,时而像细语呢喃。金珉周望着台下,看见那个修过麦克风的大叔正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两位乐器演奏者,眼里闪着光。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金珉周转身望向侧幕。阿澈正把那台旧风扇举得高高的,扇叶转动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台下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有人喊着LUmI的名字,有人喊着“再来一首”,还有人对着舞台中央的空气说“谢谢你们还记得”。
谢幕时,所有参与企划的人都走上了舞台。郑艺琳拉着金珉周的手,林砚站在她们身边,琵琶斜挎在肩上,琴头的雕花在夕阳下闪闪发亮。伽倻琴老师被孩子们围着,脸上的皱纹里盛着笑意。阿澈举着手机,对着全场拍了张合影,镜头里能看见青石板上的树影,能看见灯笼的红光,还能看见观众席里,有人正把润喉糖的糖纸折成小小的星星。
退场时,金珉周落在最后。她回头望了眼空荡荡的舞台,追光灯已经熄灭,只余夕阳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那台旧风扇还在侧幕角转着,风里带着广场上炒年糕的甜香,带着观众散去的脚步声,带着所有新旧交织的声响。
林砚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刚才看见台下有个老爷爷,”他忽然说,“在琵琶solo时抹眼泪了,他的拐杖上刻着‘1958’,说不定年轻时也弹过传统乐器。”
金珉周笑了笑。她想起郑艺琳说的“好东西会自己长脚”,想起自己加在宣传图上的那句“时光的糖”,忽然明白所谓回声,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旧声音遇见新耳朵,是老故事长出新尾巴,是所有被珍视的瞬间,在时光里一遍遍发芽、开花。
走出广场时,暮色已经漫了上来。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大概是清晨下过场小雨,空气里浮着泥土的腥气。郑艺琳正被老成员们围着说笑,有人提议去吃紫菜包饭,有人说要再去唱次练歌房。
金珉周拿出手机,点开“旧声新响”企划的后台。最新一条留言来自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妈妈:“我女儿说,要学伽倻琴,也要学琵琶。”
她回复了个笑脸,抬头时看见林砚正低头拨弄琵琶弦。一串轻快的音符跳出来,混着远处的笑语和灯笼的光晕,像有人在时光的琴键上,轻轻按下了下一个和弦。
;祭典当天的太阳格外慷慨,把广场的青石板晒得发烫。金珉周站在舞台侧幕时,听见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有人举着旧专辑封面,有人举着写着“LUmI”的灯牌,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举着妈妈的手机播放《星光》。
“紧张吗?”郑艺琳拍了拍她的后背,韩服的广袖扫过手臂,带着淡淡的艾草香。她今天梳了传统发髻,发间别着支银色簪子,是当年团体出道时公司给的纪念品。
金珉周摇摇头,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麦克风线。线是新换的,握着的地方缠着层防滑胶带,像极了当年那支被两人共用过的旧麦。
舞台总监的对讲机里传来“最后五分钟”的提示音。林砚抱着琵琶从旁边走过,琴身的漆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伽倻琴老师在候场了,”他朝侧幕尽头抬了抬下巴,“她说紧张得手心出汗。”
金珉周望过去,看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低头调试琴弦,手指在弦上轻轻跳跃,像在抚摸老友的手掌。旁边的小雅正帮她别耳返,嘴里念叨着:“您昨天录的solo太绝了,评论区都说像‘月光掉在了琴弦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小说简介(排球少年同人)非典型追求黑尾作者仙枝完结番外文案新手时期作品,慎入在某次偶然的机会中,玉山白获得了时间回溯的能力。于是,接下来,为了和喜欢的黑尾在一起,她制造了无数次回档重来后的偶遇和对方同时踏入小卖铺选中只剩下一件的零食在拐角时‘莽撞’地撞入他的怀中寻找话题,特意制造误会等待他的反应眼看着...
某天,某直播平台游戏频道入驻了一位新人主播陆栖。直播标题本人长相如封面,在线求个野王小哥哥带飞,有英雄海的来。由于封面照片实在太帅,在首页看到的人全都点了进去,很快把他送上了当日流量第一。一进直播间,就看到了屏幕上的寻人启事,难度堪比征婚。本人长期在线求一位野王,要求如下1英雄海2喜欢给我让红3会抓人,绝不能让我被对面抓死4人头和经济都是我的,必要的时候要会打工具人5还有很多,以后补观众看得拳头硬了。您怎么不找个爹?有人留下看热闹,没想到把脸看肿了。这种水平的人还需要人带?就尼玛离谱!至此,蹲在陆栖直播间看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某日,闻息在比赛里一打四的精彩操作秀翻联盟。当天晚上,陆栖直播屏幕上的寻人启事里多了一条5要能一打四。有粉丝发弹幕主播不如直接报闻息身份证?也不是不行。陆栖放下手机,笑着看向摄像头,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怎么,你要把他请过来吗?观众不用人叫,闻息自己来了。他进来的瞬间,弹幕刷屏。主播,你征婚对象来了!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我同意这门亲事。闻息滚,我是来找他算账的。栖息CP粉群嗑到了。粉丝以为他们磕的是天降,没想到人家是竹马(电竞磕cp限定,不是常规竹马),还是有娃娃亲(电竞磕cp限定)的那种。陆栖(攻,射手)vs闻息(受,打野)...
高亮!!!未来全息背景略微涉及一点游戏设定的主爽文剧情流,非职业竞技类游戏文,非职业竞技类游戏文!!!星际2033年,以提升精神力声名远扬,能与精神力链接的全息游戏第二世界正式开服,期待已久的玩家们蜂拥而至,齐聚新手村。一场势力的角逐,资源的倾轧,眼见着要以一股血雨腥风之势拉开帷幕时,游戏系统全服通报叮恭喜玩家xxx触发开服奇遇暮色出逃,获得暮色星匙×1,光辉象灵x1叮恭喜玩家xxx击败世界boss深渊赤龙,获得龙血之剑×1,头衔屠龙骑士叮恭喜玩家xxx荣获勋章,获得高级精神药剂×10,头衔最强王者还在新手村迷路的玩家???这是哪位大神,这么不给人活路?藏匿了游戏名的景枫,掩盖掉自己NPC的操控面板,从一众新手玩家的身边路过,重生一世,再次踏入了这熟悉的世界,这一次,这场游戏,将由他来掌控。景枫(惊木)受vs厉丞(粒粒橙)攻阅前提醒!!1本文是全息为背景,主爽文剧情,游戏设定只为剧情服务。2文案有过多次变动,以开文时文案为主。3游戏设定凭空捏造,可能存在不合理,游戏大佬慎点!!!4双洁无副cp。5自割腿肉,看不满意请轻骂谢谢。ps因为喜欢重生成全息里NPC这种剧情设定才会写这篇,有珠玉在前那我肯定是无法超越,只是单纯满足自己文荒。也很努力想要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我今年31岁,妻子比我大2岁。找个比我大的女人做妻子,原因是年龄比我大的成熟女性才能引起我性趣。 但婚后不到一年,原本在我眼中成熟性感的妻子却越来越不能吸引我了,并不是我不再爱她了,而是我心中的那个障碍越来越大,只比我大2岁根本满足不了我变态的性感受。...
白殊的妈妈出生在偏远的远达寨。传说生在寨子里的孩子会接收到神明的祝福。白殊妈妈胎位不正,怕孩子不能平安出生,连夜赶回远达寨。远达寨地方偏远,白殊妈妈到了寨子当天就动了胎气大出血。命悬一线时,白殊妈妈听从寨民的建议,向远达寨世代供奉的神明祈愿终于,白殊平安降生。祈愿需要祭品。阿婆说白殊能平安出生就是当做祭品供奉给神明换的,他必须留在远达寨生活。白殊在远达寨生活了三年,直到对他思念无比的妈妈偷偷跑到寨子里看他。她看到小小的白殊手腕上缠绕着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白殊不仅不怕,还叫它阿憬。白殊妈妈吓坏了,当即不顾阿婆的劝告偷偷将白殊带出了寨子。白殊一路平安长大,考上了大学,却在二十岁当晚,梦到了一条足有一人高色彩斑斓的毒蛇。那晚过后,身边发生了很多古怪的事。白殊从来没听说过,却在学校是风云人物的校草不经意碰到他的手,凉凉的光滑触感,像条冰冷吐着信子的蛇。在篮球场差点被篮球砸到,篮球社社长抱着他躲开,力道大得像要缠绕让他窒息而死夜晚宿舍安静,所有人都陷入沉睡,只有白殊眉头紧皱,冷汗津津,做着恐怖噩梦。这一切诡事止于宿舍新转来的叫乌憬的苗疆少年。大二寒假,白殊和宿舍其他人跟着乌憬去他的家乡做客。一夜舟车劳顿,来不及参观就睡在了寨子里。半夜白殊口渴起床,透过昏暗的灯光,看到白天慈祥和蔼的寨民在连夜缝制着一件红嫁衣。他们说。祂找回了祭品。...
小说简介卧底警校的我职场危机作者雨小狐文案我的预收普通路过米花町居民咒术高专魅魔饲养指南,文案在最下面浅早由衣有个秘密。谁也不知道,警校上岸的她其实是黑衣组织派入警方的一名卧底。她卧薪尝胆,她凿壁偷光,终于擦线考入警校,没有辜负大哥的期望!入学第一课,擒拿术。情报人员浅早由衣躺在医务室的病床上,深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