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1章 棉田吐絮经纬织梦(第5页)

“等结了棉桃,我们就可以学纺纱了。”太子妃带着宫女们来视察,手里拿着一架小小的纺车,“这是李青织坊新做的,专门给孩子们用的。”

小皇孙眼睛一亮,立刻要试试。太子妃教他把棉絮搓成棉条,再绕在纺车上,可他的小手总也抓不稳,棉条要么断了,要么缠成一团乱麻。

“别急,”太子妃握着他的手,慢慢转动纺车,“纺纱要心细,就像对待朋友,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松。”

棉条在纺车上渐渐变成了细细的棉线,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小皇孙看着手里的线,忽然说:“原来一根线,要费这么多功夫。”

“是啊,”太子妃说,“一件棉衣要几千根线,一件锦袍要几万根线,哪一样都离不开耐心。”

秋天,棉田变成了白色的海洋。棉桃咧开了嘴,露出雪白的棉絮,风一吹,像漫天飞舞的雪花。小皇孙带着小伙伴们摘棉花,小手被棉壳扎得通红,却不肯停。西域的孩子说要把棉絮带回草原,给牧民做更暖和的毡房;中原的孩子则说要送到织坊,织成布送给北疆的士兵。

“我们分工吧,”小皇孙提议,“你们摘,我来弹棉絮,就像书里说的那样。”

他找来一把小小的弹弓,学着弹棉匠的样子,把棉絮弹得蓬松。棉絮飞起来,沾了他一脸,像个白胡子小老头,逗得大家直笑。萧煜和沈清辞坐在廊下看着,萧煜的拐杖上挂着个棉铃,是小皇孙用棉壳做的,摇起来叮当作响;沈清辞手里正缝着一件小棉衣,用的就是新收的棉絮,针脚里藏着阳光的味道。

“你看这棉絮,”萧煜轻声说,“白得像雪,却比雪暖。”

“因为它见过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风,”沈清辞说,“还见过孩子们的笑。”

新棉送到李青织坊时,李青特意让人织了一块“三代棉”布,用萧煜种的棉花,沈清辞弹的棉絮,小皇孙纺的线,上面织着祖孙三人在棉田劳作的图案,针脚细密,像一幅流动的画。

“这布要送给皇上和娘娘,”李青说,“让天下人都知道,好日子是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小皇孙把布铺在坤宁宫的桌子上,看着上面的图案,忽然说:“明年,我要种桑树,学养蚕,因为蚕沙能肥田,蚕丝能织布,这样就什么都不浪费了。”

萧煜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想起自己年轻时总想着“开疆拓土”,到老了才明白,能让土地长出棉花,让孩子学会纺纱,让百姓穿上暖和的棉衣,才是最实在的功业。

“好啊,”他说,“爷爷陪你种桑树。”

窗外的月光,透过棉田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三代棉”布上,像撒了一层银粉。沈清辞拿起布,贴在脸上,柔软得像云朵,温暖得像岁月。她知道,这布上织的不只是图案,还有一代代人的接力——从播种到收获,从纺纱到织布,从宫墙到天下,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对“安稳”二字最朴素的向往。

;开春种棉花的主意,让小皇孙兴奋了好几天。他从西域商队那里讨来了最好的棉种,用锦盒装着,每天睡前都要打开看一眼,说要让它们“在梦里也记得中原的土地”。

播种那天,沈清辞特意穿上了当年李三郎织坊送来的混纺布衣裳,浅蓝色的,上面织着细密的棉桃图案。萧煜则找出了许久不用的木犁,虽然有些陈旧,却依旧结实,他说要“亲手给棉花翻土,让它们知道老骨头还有力气”。

小皇孙扛着比他还高的锄头,跟在后面,学着爷爷的样子刨地。棉种比稻种小,他生怕撒不均匀,用手指一粒一粒往土里放,指甲缝里全是泥,却笑得一脸灿烂。

“棉花要多晒太阳,”沈清辞蹲在他身边,教他盖土的技巧,“根要扎深,才能长出雪白的棉絮。”

“就像人要站稳,才能做大事?”小皇孙仰起脸问。

沈清辞笑了,摸了摸他的头:“是啊,我的小殿下长大了。”

棉田很快冒出了嫩绿的芽,像一群怯生生的小娃娃,挤在田埂上晒太阳。萧煜每天拄着拐杖去看,用拐杖拨开叶片,检查有没有虫害;沈清辞则把家里的蚕沙收集起来,做成肥料,说“蚕和棉是亲戚,能互相帮衬”;小皇孙则把《天下农桑录》里关于棉花种植的章节抄下来,贴在田边的木牌上,逢人就讲“棉花如何从种子变成棉衣”。

初夏时,棉株长到了半人高,开出了淡粉色的花,像撒在绿毯上的星星。小皇孙的小伙伴们常来帮忙除草,西域的孩子说这花像他们草原的格桑花,中原的孩子则说更像碎玉轩的海棠,争着争着就笑成一团,顺手把草除得干干净净。

“等结了棉桃,我们就可以学纺纱了。”太子妃带着宫女们来视察,手里拿着一架小小的纺车,“这是李青织坊新做的,专门给孩子们用的。”

小皇孙眼睛一亮,立刻要试试。太子妃教他把棉絮搓成棉条,再绕在纺车上,可他的小手总也抓不稳,棉条要么断了,要么缠成一团乱麻。

“别急,”太子妃握着他的手,慢慢转动纺车,“纺纱要心细,就像对待朋友,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松。”

棉条在纺车上渐渐变成了细细的棉线,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小皇孙看着手里的线,忽然说:“原来一根线,要费这么多功夫。”

“是啊,”太子妃说,“一件棉衣要几千根线,一件锦袍要几万根线,哪一样都离不开耐心。”

秋天,棉田变成了白色的海洋。棉桃咧开了嘴,露出雪白的棉絮,风一吹,像漫天飞舞的雪花。小皇孙带着小伙伴们摘棉花,小手被棉壳扎得通红,却不肯停。西域的孩子说要把棉絮带回草原,给牧民做更暖和的毡房;中原的孩子则说要送到织坊,织成布送给北疆的士兵。

“我们分工吧,”小皇孙提议,“你们摘,我来弹棉絮,就像书里说的那样。”

他找来一把小小的弹弓,学着弹棉匠的样子,把棉絮弹得蓬松。棉絮飞起来,沾了他一脸,像个白胡子小老头,逗得大家直笑。萧煜和沈清辞坐在廊下看着,萧煜的拐杖上挂着个棉铃,是小皇孙用棉壳做的,摇起来叮当作响;沈清辞手里正缝着一件小棉衣,用的就是新收的棉絮,针脚里藏着阳光的味道。

“你看这棉絮,”萧煜轻声说,“白得像雪,却比雪暖。”

“因为它见过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风,”沈清辞说,“还见过孩子们的笑。”

新棉送到李青织坊时,李青特意让人织了一块“三代棉”布,用萧煜种的棉花,沈清辞弹的棉絮,小皇孙纺的线,上面织着祖孙三人在棉田劳作的图案,针脚细密,像一幅流动的画。

“这布要送给皇上和娘娘,”李青说,“让天下人都知道,好日子是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小皇孙把布铺在坤宁宫的桌子上,看着上面的图案,忽然说:“明年,我要种桑树,学养蚕,因为蚕沙能肥田,蚕丝能织布,这样就什么都不浪费了。”

萧煜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想起自己年轻时总想着“开疆拓土”,到老了才明白,能让土地长出棉花,让孩子学会纺纱,让百姓穿上暖和的棉衣,才是最实在的功业。

“好啊,”他说,“爷爷陪你种桑树。”

窗外的月光,透过棉田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三代棉”布上,像撒了一层银粉。沈清辞拿起布,贴在脸上,柔软得像云朵,温暖得像岁月。她知道,这布上织的不只是图案,还有一代代人的接力——从播种到收获,从纺纱到织布,从宫墙到天下,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对“安稳”二字最朴素的向往。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渣攻不进火葬场,攻二又争又抢

渣攻不进火葬场,攻二又争又抢

某天,谢乐游被天降弹幕刷了屏。原来他是渣贱小说里即将开启追爱火葬场剧情的渣攻,注定要和贱受发展出一段九曲回肠的绝世虐恋。好,渣攻这个名头他认。虐恋的前因后果,他也很有兴趣和人玩玩。问题是,这个本该恋来恋去的对象怎么老跑偏到攻二身上?原来比和情敌无意贴贴更可怕的,情敌是他前任。而他记得不记得的前任,光是通讯录联系人就起码有一打!累了,倦了,世界毁灭吧。(无慈悲)...

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珍珍刚戴上男友送的戒指就穿越了。哪成想,新家的姐姐成了嫔妃,生了个儿子竟然叫爱新觉罗胤禛!她正准备体验躺赢人生,实现自己清朝大地主的梦想。谁料康熙爷把她塞进了大清第一豪门家族,成了国公夫人。新婚之夜,珍珍是悲喜交加郎清,你怎么也穿越了!新郎官却一脸菜色老婆,再过三十年你要守寡,我要被鞭尸,你准备好了吗?没过多久,街坊中到处流传小道消息。那个只知道打架的钮钴禄氏少爷,那个纨绔子弟,如今被媳妇踩在头顶啦!街坊邻居纷纷表示祝贺,恨不得买几挂鞭炮来放。不省心的妯娌?不听话的熊孩子?朝堂混乱?九龙夺嫡?有了未来的记忆,再也不怕站错队!看她一路高歌猛进,做大清最幸福的贵妇,走向人生巅峰!本文必读注意事项1女主历史上是胤俄舅舅阿灵阿的福晋故事在女主出嫁后主要发生在钮祜禄氏府中,所以本文叫钮钴禄氏日常。2女主对清朝的了解仅限于康熙王朝之类的老电视剧,对九龙夺嫡只知道康熙王朝里的惠妃容妃大阿哥太子3清朝半架空,考据不考据随作者,私设很严重4男女主1v1,男主没有出轨的胆子5慢热宅斗日常小甜文,部分配角下线较晚6包衣可以识字,吴雅氏有翰林掌院学士。...

孳生

孳生

文案正文已完结,番外陆续更新中。欢迎收藏。作为一只森罗,汐冥生命中最致命最迫切最紧要的事就是繁殖。繁殖成功,他会拥有自由漫长的生命。繁殖不成功,他不光自己会被肚子里的卵吃成蚕蛹皮,卵发育成的孳生体还会吃光他所在星球上的所有活物。要命,焦虑,天天谨慎小心地吃好多人类脑子。但是吃脑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只得一边吃人类脑子,一边努力在人类的世界寻找合适的繁殖搭子。然後他遇到了来自地下omega格斗场的绯刃。一万只眼睛冒出来闪闪发光生命又有了希望!外星域拟态生物意外落入人类星系,为了平安繁殖正常後代而努力当人,追求伴侣的故事情绪稳定非人感僞A美攻X洒脱坚韧自我物化丧O强受排雷受曾为了生存在各种意义上出卖□□。攻老是吃人脑子内容标签生子惊悚星际ABO赛博朋克汐冥肖绯刃其它猎奇,非人一句话简介拟态爱情,也是爱情立意心怀希望,认真生活...

神级制药师

神级制药师

二本大学制药专业毕业优秀生获得祖上遗失的奇书之一药经,从此踏上逍遥之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