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 续黄粱(第1页)

在福建,有一位曾孝廉,当他在京城的会试中成功考中之时,满心欢喜,与两三个同年考中的好友一同到城外去游玩散心。途中,他们听闻在毗卢禅院里住着一位算命先生,据说颇为灵验,于是几人兴致勃勃地前往,想要一探究竟。

他们走进禅院,见到算命先生后,纷纷作揖行礼,然后坐下。算命先生一抬眼,看到曾孝廉那副意气扬扬、春风得意的模样,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于是便先对他说了些阿谀奉承的话语。曾孝廉手持折扇,面带微笑,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请问先生,我可有穿蟒袍佩玉带的福分?”算命先生一听,眼珠一转,信口胡诌道:“您呐,能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曾孝廉听了这话,心中大喜过望,那股子自傲之气更是高涨了几分。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他们几人赶忙跑到附近的僧舍中避雨。这僧舍里有一位老僧,眼睛深陷,鼻梁高挺,正端坐在蒲团之上。他看起来潦倒失意,对于曾孝廉等人的到来,也没有起身行礼。而曾孝廉他们也不在意,抬手就登上了床榻,自顾自地聊起天来。众人纷纷以曾孝廉将成为宰相来向他道贺。曾孝廉此时心气极高,颇为得意地指着一同前来的伙伴说道:“等我当上宰相,定会推举张年丈去做南方的巡抚,让家里的表亲担任参将、游击之类的官职,就连我家的老仆人,也能当个小千总。如此,我的愿望就算达成了。”他的这番话引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声如注。曾孝廉渐渐感到疲倦,便伏在了榻上。恍惚之间,他突然看见有两个宫中的使者,手里拿着天子的手诏,前来召唤曾太师去商议国家的重大事宜。曾孝廉完全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荣耀与恩宠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不过是虚幻,满心欢喜地急匆匆入朝去了。

到了朝堂之上,天子竟然移座向前,态度亲切温和,与他交谈了许久。随后,天子下令,三品以下的官员,都任由曾孝廉进行贬黜或提拔,不必向朝廷上奏。不仅如此,还当即赏赐给他一套华丽的蟒袍,一条精美的玉带,以及两匹名贵的骏马。曾孝廉满心欢喜地穿戴整齐,恭敬地叩拜谢恩后走出了朝堂。

当他回到家中,却惊讶地现这里已不再是原来那熟悉的住所。眼前所见是雕梁画栋,奢华壮丽到了极点,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怎么会突然有了这样的巨变。然而,当他稍微拈须轻声呼唤时,四周立刻响起如雷般的应答之声。

没过多久,朝中的公卿们纷纷送来了来自海中的奇珍异宝,那些弯腰屈膝、态度恭敬至极的人络绎不绝,不断出现在他家的门口。六部尚书来访时,他急忙起身相迎;侍郎们前来,他只是作揖交谈;而对于级别更低的官员,他仅仅是微微点头示意罢了。

山西巡抚为了讨好他,送来了十个美丽的歌女,个个都是容貌出众的佳人,其中最为出色的要数袅袅和仙仙,这二人尤其受到曾孝廉的宠爱。每当他不戴帽子休假的时候,就会每日沉浸在这莺歌燕舞之中。

有一天,曾孝廉忽然想起自己在微贱之时,曾经得到过邑绅王子良的周济。如今自己已然身处高位,而王子良却还在仕途上艰难前行,他心想,何不在此时拉他一把?于是,一大早就呈递了一道奏疏,推荐王子良做谏议大夫。没想到,马上就奉到了谕旨,王子良被立刻提拔任用。

接着,曾孝廉又想起郭太仆曾经与自己有过嫌隙。于是,他暗中传话给吕给谏和侍御陈昌等人,授意他们对郭太仆进行弹劾。过了一天,弹劾郭太仆的奏章如雪片般纷纷呈上,郭太仆奉旨被削职赶走。就这样,曾孝廉心中的恩怨一一得以了结,心中感到无比畅快。

偶然有一次,曾孝廉出城到郊外去,一个醉酒之人不巧冲撞了他的仪仗。他立刻派人将其绑了起来,交给京兆尹处置,结果这人当场就在杖下被打死。那些拥有大片田地、房产相连的人,都因为畏惧他的权势,纷纷献上肥沃的产业。从此,曾孝廉的财富之多,几乎可以与国家相媲美。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袅袅和仙仙相继去世。曾孝廉为此日夜思念,心中烦闷不已。忽然间,他回想起早年曾经见到过东家的女儿,那真是美若天仙。当时,他每次想要买下她来做妾,却总是因为钱财不够而未能如愿。如今,他心想,自己已位高权重,总算可以如愿以偿了。于是,他派遣了几个能干的仆人,强行送钱到东家。不久,一顶藤轿就将那女子抬了过来。曾孝廉仔细一看,这女子比过去他见到时还要艳丽绝伦。回顾自己这一生,曾孝廉觉得自己的愿望都已经实现,心中满是满足。

又过了一年,朝廷中的官员们开始在私下里议论纷纷,似乎对曾孝廉颇有微词。然而,曾孝廉仔细揣摩他们的心思,认为这些人不过是些敢怒不敢言的胆小之辈,所以他依旧趾高气扬,根本不把这些议论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有一位龙图学士包拯向皇上呈上了一道言辞激烈的奏章。奏章的大致内容是:“我私下认为,曾某原本不过是一个沉迷于饮酒赌博的无赖之徒,一个市井小人罢了。仅仅因为一句话迎合了圣上的心意,就得到了圣上的恩宠。他的父亲身着紫衣,儿子身着朱衣,恩宠可谓达到了极点。但他不仅不想着舍身报效朝廷,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回报都没有,反而放纵自己的私欲,肆意妄为,擅作威福。他所犯下的那些该死的罪行,简直多得数都数不清!如今,朝廷的名位爵禄,在他眼中竟然成了可以买卖的奇货。他衡量官职的肥瘦,定出价钱的高低。正因如此,朝中的公卿将士们,都纷纷奔走在他的门下,为了攀附他而费尽心思,算计不停,简直就如同商贩一般。他们对曾孝廉仰人鼻息,望尘莫及,这样的人数都难以计数。那些杰出的贤能之士,如果不肯阿谀奉承、依附于他,轻的就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毫无作为;重的则直接被革职,成为普通百姓。甚至有人只要稍有不顺从他的意思,就会被他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地诬陷;稍有冒犯他的言语,就会被流放到偏远的豺狼之地。朝中的官员们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寒心,朝廷也因此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不仅对平民的肥沃土地肆意侵占,还强行将良家女子纳为姬妾。整个社会充满了怨恨之气和冤屈之氛,简直暗无天日!只要是他的奴仆一到,当地的太守县令就得立刻奉承讨好;只要是他的书信一投,司院就得枉法办事。有的甚至是他仆人的儿子、远房的亲戚,出门就乘坐驿站提供的车马,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一旦地方上的供给稍有迟缓,立刻就会遭到他的鞭挞。他如此残害人民,奴役官府,他的随从所到之处,田野里连一根青草都难以留下。而他自己却气焰嚣张,依仗着圣上的恩宠,不知悔改。在朝廷上,他当面接受圣上的旨意,背地里却进献谗言;刚刚从办公的地方退下,后苑里就响起了歌舞之声。他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日夜荒淫无度;对于国家大计和民生之事,却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世上难道会有这样的宰相吗!如今,朝廷内外都为之震惊,人心惶惶。如果不赶快对他用斧钺进行诛杀,势必会酿成曹操、王莽那样的祸乱。我包拯日夜为此担忧,寝食难安,今日冒死罗列他的这些罪状,敬呈给皇上。恳请皇上砍断这奸佞之人的头颅,没收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产,以此来平息上天的愤怒,顺应百姓的意愿。如果我说的这些话有虚妄不实之处,甘愿承受刀锯鼎镬之刑。”等等。

这道奏章呈上之后,曾孝廉听说了此事,顿时惊恐万分,整个人就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了脚。幸而皇上还算宽容,把包拯的奏章留在宫中,没有立刻作。但紧接着,朝中的科、道、九卿等官员,也纷纷上奏弹劾曾孝廉。就连过去那些曾经拜在他门下、口口声声尊称他为义父的人,如今也都翻了脸,与他针锋相对。最终,皇上奉旨对曾孝廉进行抄家,并将他配到云南充军。他的儿子当时担任平阳太守,朝廷也已经派遣官员前往审问。

曾孝廉刚一听到这道旨意,就被吓得惊慌失措,魂不守舍。紧接着,马上就有几十个身强力壮、全副武装的武士,手持长剑和长戈,气势汹汹地直接闯入了他的内室。不由分说,就粗暴地剥下了他的衣帽,将他和他的妻子一同捆绑了起来。

不久,曾孝廉就看见有几个人在庭院中忙碌地搬运着他家中的财物。那些金银钱钞堆积如山,足足有几百万之多;珍珠翡翠、玛瑙玉石等各种珍宝,装了几百斛;还有帐幕帘子、床榻之类的物品,更是多达几千件。甚至连小孩的襁褓、女子的绣鞋,都遗落在了庭院的台阶上。曾孝廉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酸楚,眼睛被刺痛得几乎要流出泪来。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蛮横的人强行将他的一位美妾抢掠了出来。那美妾头散乱,哭得梨花带雨,花容失色,惊恐万分。曾孝廉心中悲愤交加,却又不敢出声阻拦。

不久之后,他家的楼阁仓库,都被贴上了封条。那些负责的人立刻大声呵斥着曾孝廉,让他赶紧离开。监押的人粗暴地拉扯着他往外走,曾孝廉和他的妻子只能忍气吞声,踏上了这艰难的流放之路。他们试图请求一辆稍微差一点的马车,作为代步工具,却也未能得到应允。

走了大约十里路之后,曾孝廉的妻子因为脚力太弱,身体摇摇欲坠,几乎要跌倒。曾孝廉不时地用一只手搀扶着她,艰难地前行。又走了十多里,曾孝廉自己也感到疲惫不堪,气喘吁吁。

忽然,他们看到前方有一座高山,高耸入云,直插天际。曾孝廉心中暗自担忧,自己和妻子恐怕难以翻越这座高山。他不时地拉着妻子的手,相对而泣,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

而那监押的人却在一旁瞪着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们,丝毫不允许他们有片刻的停留。

又过了一会儿,曾孝廉看到夕阳已经渐渐西沉。他心想,无论如何,今晚总得找个地方投宿。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夫妻二人只能相互搀扶着,艰难而又缓慢地继续前行。

当他们走到山腰的时候,曾孝廉的妻子力气已经耗尽,再也走不动了。她瘫坐在路边,伤心地哭泣起来。曾孝廉也只好停下来休息,然而却只能任凭那监押的人在一旁不停地责骂。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四周传来一片嘈杂的声音。曾孝廉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强盗各自手持锋利的武器,气势汹汹地跳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那监押的人见此情形,吓得大惊失色,转身就逃走了。

曾孝廉见此情景,连忙长跪在地,向强盗们禀告说:“我如今孤身一人被远谪他乡,口袋里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苦苦哀求强盗们能够饶他一命。

然而,那些强盗们却个个瞪大了眼睛,愤怒地说道:“我们都是被你这奸臣贼子迫害的冤民,今天只要得到你这奸贼的头颅,别的东西我们一概不取。”

曾孝廉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大声斥责道:“我虽然如今获罪待罚,但毕竟还是朝廷的命官,你们这些贼子怎敢如此放肆!”

强盗们被他的这番话彻底激怒了,其中一个强盗举起大斧,朝着曾孝廉的脖子用力砍去。只听得“咔嚓”一声,曾孝廉只觉得自己的头颅掉落在地,出一声闷响。

就在曾孝廉的魂魄正处于惊恐和疑惑之时,忽然有两个面目狰狞的鬼走了过来,反绑住他的双手,驱赶着他往前走。

他们走了好几刻钟,终于进入了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不久,曾孝廉就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宫殿之上,坐着一位相貌丑陋的大王,正靠在几案后面,判定着人们的祸福。

曾孝廉见状,赶忙向前匍伏在地,苦苦哀求大王饶他一命。大王拿起卷宗,开始翻阅起来。才看了几行,就愤怒地吼道:“你这等欺君误国的罪人,就应该被扔到油锅里受刑!”

众鬼听到大王的命令,齐声附和,那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耳欲聋。

立刻,就有一个身形巨大的鬼将曾孝廉抓到了宫殿的台阶下。曾孝廉抬眼望去,只见眼前有一口巨大的油锅,足有七尺多高。油锅的四周燃烧着炽热的炭火,锅脚都被烧得通红。

曾孝廉吓得浑身颤抖,不停地悲哀啼哭,想要逃窜却现根本无路可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骑虎

骑虎

骑虎难下,恃爱行凶。东境有一秘境,名为黑漩,祸乱三界千年,众生饱受其苦。作为最出众的人修弟子,谢明渊被宗门寄予众望,拥有无上荣光,只待将来他一剑破万法,覆灭黑漩,还三界清平。然而,谢明渊遇上了一只猛虎,猛虎剖走他的金丹,换成了妖丹。意气风发的少年从此跌落云端,沦为笑柄。宗门驱赶他,世人嘲弄他,唯有一人,白衣负雪,清眉冷目,朝他伸出了手白戎跟我。谢明渊从未见过像白戎这样神秘的人,极弱,却又极强,藏有无数秘密,深不可测。可就是这样的人,在所有人抛弃他的时候拉起了他,收他为徒,教他抵御万法,带他一步步接近黑漩。直至某一天烈酒浇身,于月光下,谢明渊亲眼看着白戎化身成了他永生也忘不掉的剖走他金丹的那只猛虎。白戎救了他,可也是白戎毁了他。谢明渊堕魔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白戎抓进魔宫。他将白戎的下巴抬起,凝望白戎的眼眸,轻声问师尊用自身妖丹换我金丹,只是为了利用我救出困在黑漩秘境里千年的魔尊,是吗?师尊对我好,只是为了拿我当魔尊的替身,是吗?师尊,你现在再想逃,晚了。但谢明渊不知道的是,魔尊竟然是他自己。ps病美人白虎受,orz受人形出场很晚,33章才出来。...

山形依旧枕寒流

山形依旧枕寒流

这部小说的构思,最早应该能追溯到2o18年初,当时用马甲写了个征文,大家反响不错,心里当时就有了点构思,正好就把情节写出来,以飨读者,也满足自己一下。大概写了两年多一点吧?应该是去年七八月份完稿的,一直扔在那里没有校对,直到近日才腾出手来,校对排版,也对一些内容进行填补,对角色进行进一步完善,目前大概是一天十章左右的进度,没办法,总要生活,加上身体在这里,看多了也扛不住这次对自己是个突破,无论是篇幅上还是人物刻画上,都比以前进步很多但老毛病依然没怎么改,对情节的刻画还是弱项,很挠头。...

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后世青年魂穿红楼世界中宁国远亲之上,为了免于被贾府牵连之命运,只好步步为营,然而茫然四顾,发现家国天下,乱世将临,为不使神州陆沉,遍地膻腥,只好提三尺剑,扫不臣,荡贼寇,平鞑虏,挽天倾!这一切,从截胡秦可卿开始...

我不做妾

我不做妾

沈澜穿成了扬州瘦马。云鬓花颜,瑰逸绝伦,当得起江南第一美人之称。正因这份美貌,她要被送去给巡盐御史裴慎做妾。沈澜不愿意做妾,千辛万苦逃了出去。阴错阳差,成了裴慎的丫鬟。对丫鬟这份工作,沈澜尚算满意。虽然全年无休007,但薪俸极高,常有外快。更让她满意的是裴慎快要成亲了。只等裴慎成婚后,她便能销去奴籍,靠着自己积攒的人脉钱财,快快乐乐过完这辈子。就在她满心欢喜,只等放良之时,忽然发现,裴慎想纳她为妾。沈澜我不做妾。裴慎三年前就想纳沈澜为妾,只是因为守孝不得已忍了三年。越隐忍,越克制,想得到她的心思就越强烈。如今三年已过,将要成亲,正是纳妾的好时候。裴慎一生顺风顺水,官路亨通,遇到沈澜,才知道世间唯情爱二字,最是摧心折肝。阅读指南1强取豪夺,带球跑,追妻火葬场文学2本文会出现两次时光大法3女主很美,所以文中会出现很多描写女主美貌的句子4男主很狗5请大家友爱看文,不要人身攻击,也不要去别人文下提我的文,谢谢大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