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雾中山道
(一)
晨雾像浸了水的棉絮,把山道裹得密不透风。李明远踩着湿漉漉的石阶往上走,草鞋早已被露水浸透,每走一步都能听见草绳摩擦脚底的“沙沙”声。他回头望了眼,英子正用锄头拄着地面,额前的碎被雾水粘成一缕缕,却依旧紧跟着,肩上的药箱晃悠着,出玻璃瓶碰撞的轻响。
“歇会儿?”李明远停在一块平整的岩石旁,从褡裢里摸出个干硬的窝头。
英子摇摇头,却还是靠着岩石蹲下来,从药箱里翻出块布,仔细擦着锄头上的泥——这锄头是她从工房顺手拿的,既能装作农具,危急时也能当武器用。“再走三里地就到鹰嘴崖了,”她喘着气说,“赵大哥说过,过了鹰嘴崖,路就好走些,能看见二龙山的烽火台。”
老郑在前面探路,此刻正对着雾气喊:“这边!石阶没断!”声音撞在雾里,散得七零八落,听着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李明远把窝头掰成两半,递过去一半:“垫垫肚子,不然一会儿没力气爬山。”
英子接过来,咬了一小口,干得刺嗓子,却慢慢嚼着,眼睛望着雾气深处。“你说,二龙山的人能信咱们吗?”她忽然问,“毕竟……咱们跟他们不算熟。”
“信不信,先把消息送到再说。”李明远望着被雾笼罩的山尖,“鬼子这次是奔着他们主力去的,一个小队带三挺机枪,他们未必能招架得住。”他想起赵领头的烟嗓,想起瘦高个拍胸脯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些萍水相逢的人,比某些所谓“自己人”更可靠——至少他们分粮食时,没把瘪的留给乡亲。
歇了约莫一刻钟,三人继续往上走。雾气渐渐薄了些,能看见路边的灌木挂着晶莹的水珠,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打在脸上凉丝丝的。英子忽然指着路边的石缝:“你看!破雪芽!”
石缝里挤着三棵细弱的绿芽,叶片上还沾着雾水,却比在坡上见到的更精神,像三个举着小旗的哨兵。“这儿的土更硬,”英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碎石,“它还能钻出来,真厉害。”
李明远没说话,只是帮着把压在脖子上的石块挪开。他忽然想起张大爷在煤窑地上画的麦田,想起王婶把孩子裹在麦种袋里的样子——这些看似柔弱的东西,骨子里都藏着股不认输的劲。
“快走!”老郑在前面喊,“雾快散了,得赶在日头出来前过鹰嘴崖!”
鹰嘴崖名副其实,一道窄窄的山脊像鹰的翅膀,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雾气在沟里翻涌,看着就让人腿软。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湿滑得很,英子把锄头别在腰上,手脚并用地往前挪,药箱的带子勒得肩膀红。
“抓住我的衣角!”李明远回头喊,声音在崖间荡开,带着点回音。
英子没说话,只是伸手抓住他的衣角,粗布衣裳被攥得皱。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地撞着胸腔,却没敢低头看两侧的沟——她怕一看就腿软,更怕拖累他们。
走到崖中间时,雾气忽然裂开道缝,露出远处的山影。老郑拖累那山影喊:“看见没?那就是二龙山!烽火台还没冒烟,说明他们还没现鬼子!”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几声枪响,闷闷的,被雾裹着,听不真切。三人心里同时一紧,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二)
过了鹰嘴崖,路果然好走了些。雾气散尽,日头挂在东边的山尖上,把山路晒得暖洋洋的。英子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解下药箱往腿上抹药膏——刚才在崖上蹭破了皮,血珠渗过裤腿,在石头上留下个暗红的印子。
“我看看。”李明远蹲下来,想帮她解开裤腿,却被英子躲开。
“没事,小伤。”她把药膏往伤口上抹,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强装镇定,“这药膏是张大爷配的,里面加了破雪芽的汁,说能止血。”
老郑在旁边啃着窝头,忽然指着远处的树林:“有人!”
三人立刻躲到石头后面,只见树林里钻出来几个穿灰布军装的汉子,背着步枪,警惕地往这边望。为的是个络腮胡,看见李明远他们,举起枪喊:“站住!干什么的!”
“自己人!”李明远举起手,慢慢走出去,“我们是柳林镇来的,找赵领头的有急事!”
络腮胡显然认识赵领头的,眉头皱了皱:“赵队长在山上,你们找他干啥?”
“鬼子往二龙山来了!一个小队,三挺机枪,寅时从炮楼出的!”李明远急道,“我们是来报信的!”
络腮胡脸色一变,对身边的人喊:“快!去烽火台报信!让队长带人准备!”又转向李明远,“跟我来!”
跟着络腮胡往山上走时,英子忽然拽了拽李明远的胳膊,指着路边的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二龙山”三个大字,字缝里长满了青苔,却依旧能看出笔锋的遒劲。“这字刻得真好,”英子轻声说,“像张大爷说的‘站得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明远点头,心里却想着鬼子的动向。按时间算,他们此刻应该快到山脚下了,三挺机枪要是架在山腰,二龙山的人怕是很难守住。
没走多久,就听见前面传来嘈杂的人声。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整的空地,搭着几十顶帐篷,十几个汉子正往步枪里装子弹,几个妇女在往麻袋里装石头,显然是准备当滚石用。赵领头的正站在块高地上,拿着望远镜往山下望,看见李明远,眼睛一亮:“真的来了?”
“千真万确,”李明远走到他身边,“我们在鹰嘴崖听见枪响,怕是已经交上火了。”
赵领头的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人,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狗娘养的!早知道他们不安好心!”他转身对众人喊,“老三带一队守东坳,用滚石堵路!小马带二队去西坡,把机枪架在松树上!剩下的跟我来,咱们去山腰设埋伏!”
“等等!”李明远拦住他,“鬼子带了三挺机枪,硬拼吃亏,不如……”他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形图,“东坳的路窄,咱们先把滚石堆在上面,等鬼子进来就往下推,把他们的机枪卡住。西坡的松树密,能藏人,等鬼子乱了阵脚,再从后面包抄……”
赵领头的越听眼睛越亮,拍着大腿:“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他转向李明远,“李兄弟,你们跟我去东坳?”
“我去西坡吧,”李明远看向英子,“我带英子去,她枪法准,能帮忙架机枪。”
“那我跟赵大哥去东坳!”老郑立刻说,把担子往地上一放,抄起了步枪。
英子从药箱里翻出两包草药,递给赵领头的:“这个是止血的,这个是消炎的,敷在伤口上就行。”又塞给老郑一把匕,“当心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顾渐是个咸鱼美人,家族狗血的联姻落到他头上行叭,在哪儿躺不是躺结婚前夜,他误喝了酒,被迫与一个陌生人睡了翌日,昨夜的情人朝顾渐嘲谑地笑顾渐颓着漂亮至极的脸,上结婚证如同上坟奔丧协议婚姻的保质期三个月,旁人都说顾渐攀高枝了他们警告顾渐,认清身份,不要爱上程希觉,不要死乞白赖的不离婚却没想到,死乞白赖不肯离婚的是程希觉程希觉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婚离了上哪找这么漂亮迷人的宝贝?被逼急了的顾渐程总,如果你不肯遵守承诺,我要向法院起诉离婚程希觉捏紧笔杆,冷笑道离就离!等了许久,程希觉没等到追悔的顾渐,直到他杀上门去顾渐圆润鼓起的腹部托着键盘,悠哉地打游戏程希觉沉凝盯着他的肚子剁了签协议的手算不算废约?...
在江南长大的独生女陈显莹被发配东北去工作,发现自己的上司居然是高中时暗恋未果的白月光男神。她时刻告诫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不要留下任何牵绊,闭门念经,申请回乡。可是,何宇浩这一次,好像不是这麽想的。一个想留在南城一个想逃离南城同乡人,异乡情究竟应该如何长长久久?他们试探着掉入异地恋的陷阱,陈显莹又遇到了帅气多金的钻石王小五戚彧。意外撞破了戚彧的僞装之後,面对戚彧的深情和男友的挂念,她将如何抉择?内容标签都市业界精英甜文日常现实总裁其它重逢白月光异地恋...
这本是一段属于他们肆意挥洒青春的时光。这本应成为他们每个人最难忘的一段回忆。这本该作为一段传奇流传于各届学生之中。樱花树下,曾有五人相遇可毕业后,两人受命潜伏于黑暗之中,隐姓埋名,让这段时光被迫封存为绝密档案。谁料两场爆炸一场车祸,另外三人先后殉职自此,所有当事人全部下落不明,当年那些事迹似乎只是传言,无人再能求实。而五人组的名声也彻底被时间沉淀,鲜少被人提起直到黎明终至,这份档案才重见天日。可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五位青年,也只剩一人踽踽独行听说一次抓住三片花瓣,便能实现樱花的魔法但樱花五瓣,我想一次性全部抓住你们啊...
★全文已完结★预收文重生金丝雀总想跑,文案在最下,求收藏呀梁舟淮,江城梁家的二少爷,家世丶学历丶容貌样样出衆。追求者无论攻受都有,可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小梁总愣是看都不看一眼。外面人说他高冷矜贵,是赫赫有名的高岭之花。直到某天,他玩脱了满脸委屈的狗崽子堵在他酒店房间门口舟淮哥,我喜欢你,嫁给我!一夜风流,小六岁的狗崽子住进了他的大别野,一纸婚约,给他当起了二十四小时贴心小棉袄。他要谢陈往东,谢陈绝不敢往西。难道,他超爱放屁他骗我谢老爷子发话谁先搞垮梁家,谁就是谢氏下一任继承人。几个叔叔为了一个小项目和梁家争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传闻不学无术丶只会花钱的谢家长孙已经另辟思路当起了梁总裁的小娇夫。本以为自己是这场商业博弈最後的赢家,没想到他半路就拜倒在了小梁总的西装裤下。谢氏什麽谢氏商战商战哪有老婆香前情提示小剧场逗狗外面下着雨内容标签年下都市豪门世家破镜重圆先婚後爱追爱火葬场其它文案于2023年12月31...
容颜皇后本文已完结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博士,是最出色的外科医生,却因一场意外,穿越到千年前一个落难成女奴隶的毁容公主身上,从此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才华以及精湛的医术,一步步从奴隶到太子妃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奴隶市场初见她时一张面纱遮住那张据说丑陋不堪的脸蛋,露出一双冷列而清澈如水的冰眸,问她,一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