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8章 考上大学(第1页)

三年级毕业,该上四年级的三姑,却非吵着想要跳级上五年级。

因为班里有个同学,每次考试,他和三姑俩人,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一的,还是都是落了其他同学一大截,俩人在学习上争得不亦乐乎。

那个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没时间照顾他,他住在姑姑家,才在我们村里上学。听说今年他父母都调回了县里工作,他也就跟他父母一起,回了县城上学。三姑觉得那个同学走了,学习上没了挣头,上学没意思了,就把自己跳级的心思说给了大伯。

大伯知道三姑的小骄傲,在班里,除了那个转走的同学能和她争争,她没有把其他同学放在心上。大伯想挫挫三姑的锐气,让她明白学无止境,不可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说你在咱班里,能考个第一第二不算啥本事,厉害的学生跳一级也能跟上课才算厉害。大伯本来就是想激励三姑一下,让她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没想到三姑直接去找校长,告诉校长自己想跳级去上五年级。

大伯告诉三姑要跳级,爷爷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好好的上个学,没听见说还能跳着上的。那时候小学五年制,三姑六岁上学,要是再跳一级,十岁就得上初中。要是上初中了,每天得跑到七八里地外的公社去上学,下午放学还得再跑回来。爷爷奶奶考虑到三姑太小,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恐怕身体吃不消。要是直接拒绝三姑的跳级要求,三姑不知道要闹腾几天,才能消停了。

为了能让三姑歇了跳级的心思,跳级考试的题目,是大伯出了给校长的,对三姑说是四年级的老师出的基本题目。毫无意外,三姑两门课都没有考及格,尤其是她擅长的数学,才考了48分。跳级的想法毫无意外的泡汤,三姑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窝在家里守着自己的书本看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家里接连来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张是刚高中毕业的大姑的,高中毕业顺利考取省城的师范学院,另一张,是偷偷参加了两年高考的大伯的。

原来,顾老师在回城后,通过高考考上了大学,就鼓励我大伯也考考试一试。怕考不上被村里人笑话,除了我爷爷,大伯谁都没有说。大伯去年夏天高考,离录取分数线差了十来分,铩羽而归。爷爷说:咱啥虫凿啥木头,你这样好好的当个老师也不赖,别瞎折腾了,村里人知道了笑话咱眼高手低。大伯不甘心,又暗暗复习了一年,今年被省城大学录取。

那时候刚回复高考才四五年,一个村里,几年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一家子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甭说在村里,我们家在十里八村都出名了。出门下地,村里人见了爷爷奶奶,都起哄说要喝一壶高兴高兴。那时还没有升学宴一说,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也就是家里人自己高兴高兴。爷爷奶奶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愁,家里一下子走俩劳力,地里活不好干。

以前大伯虽说是在学校教书,一早一晚和星期天,一点也不少干活。耕地种地这些大活,比我爷爷一点也不逊色,我奶奶只管锄锄草间间苗就行了。大伯一走,不到寒暑假是不能回来的,地里春种秋收的忙是一点也帮不上了。我爹虽然个子不小力气不差,有我大伯在前面顶着,使牲口耕地种地的活都没有干过。加上我爹也考上了高中,今年秋天开始,就要去县里上学,干活更指不上了。

还有就是钱的事儿,虽然大学里免学费,但生活费总的要花自己的。上中学能从家里带干粮,上大学总不能背着饼子窝窝去吧,再说也不能一下子背半年的干粮吧。听邻村的一个大学生说,他一个月要花十几块钱的生活费,这一个人一个月十几块钱的生活费,俩人在一起就是二三十。

分开地后,打的粮食多了,家里多多少少也攒了一些,要是一个月往外拿二三十块钱,用不了一年,家里的积蓄就会被全部掏干,那以后的日子就没法往下过了。

爷爷奶奶着急,大姑和大伯两个也不平静。爷爷奶奶顶着村里的风言风语,让大姑上到高中毕业,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大伯考了两年才考上,今年不去上,明年再考,考得上考不上还两说,就是明年考上了还是上不起。

“哥哥,要不今年你先去吧,你考了两年才考上,不去就太可惜了。我年纪还小,我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复习,过年再去参加高考。”

明知道自己就是明年考上,家里还是一样供不起,大姑还是安慰着自己。大伯更知道离开学校后再复习的不容易,他在学校里,课间休息,晚上备课完了之后还有点空闲。大姑要是回家参加劳动,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有家务要做,针线活也要做,根本空不出时间来复习了。

“不沾,你没长期在家里待着,你不知道家里有多少事儿,咱娘一天到晚不闲着也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我要是走了,耕地种地拉牲口的活都压咱娘头上了,你在家里能眼看着咱娘忙不过来,自己还能坐着安心看书?我在学校里,能抽出时间来学习,再说我有老师的粮食挣着,还能给家里多一样收入。”

“不行,要是越过小子叫闺女去上学,村里人会笑话的。咱爹咱娘也不同意,他们觉得以后咱家靠你撑门面,你去上大学了咱家名声也好听。”

“你也是咱家人,上大学名声咋就不能给咱家撑门面了?”

大伯大姑争论不休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在一起犯愁。不过,他们现在愁的不是俩孩子谁去上学谁不去上学,他们愁的是用什么法子可以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家二婶子,带着她大闺女来家里串门了。

三年级毕业,该上四年级的三姑,却非吵着想要跳级上五年级。

因为班里有个同学,每次考试,他和三姑俩人,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一的,还是都是落了其他同学一大截,俩人在学习上争得不亦乐乎。

那个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没时间照顾他,他住在姑姑家,才在我们村里上学。听说今年他父母都调回了县里工作,他也就跟他父母一起,回了县城上学。三姑觉得那个同学走了,学习上没了挣头,上学没意思了,就把自己跳级的心思说给了大伯。

大伯知道三姑的小骄傲,在班里,除了那个转走的同学能和她争争,她没有把其他同学放在心上。大伯想挫挫三姑的锐气,让她明白学无止境,不可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说你在咱班里,能考个第一第二不算啥本事,厉害的学生跳一级也能跟上课才算厉害。大伯本来就是想激励三姑一下,让她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没想到三姑直接去找校长,告诉校长自己想跳级去上五年级。

大伯告诉三姑要跳级,爷爷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好好的上个学,没听见说还能跳着上的。那时候小学五年制,三姑六岁上学,要是再跳一级,十岁就得上初中。要是上初中了,每天得跑到七八里地外的公社去上学,下午放学还得再跑回来。爷爷奶奶考虑到三姑太小,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恐怕身体吃不消。要是直接拒绝三姑的跳级要求,三姑不知道要闹腾几天,才能消停了。

为了能让三姑歇了跳级的心思,跳级考试的题目,是大伯出了给校长的,对三姑说是四年级的老师出的基本题目。毫无意外,三姑两门课都没有考及格,尤其是她擅长的数学,才考了48分。跳级的想法毫无意外的泡汤,三姑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窝在家里守着自己的书本看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家里接连来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张是刚高中毕业的大姑的,高中毕业顺利考取省城的师范学院,另一张,是偷偷参加了两年高考的大伯的。

原来,顾老师在回城后,通过高考考上了大学,就鼓励我大伯也考考试一试。怕考不上被村里人笑话,除了我爷爷,大伯谁都没有说。大伯去年夏天高考,离录取分数线差了十来分,铩羽而归。爷爷说:咱啥虫凿啥木头,你这样好好的当个老师也不赖,别瞎折腾了,村里人知道了笑话咱眼高手低。大伯不甘心,又暗暗复习了一年,今年被省城大学录取。

那时候刚回复高考才四五年,一个村里,几年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一家子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甭说在村里,我们家在十里八村都出名了。出门下地,村里人见了爷爷奶奶,都起哄说要喝一壶高兴高兴。那时还没有升学宴一说,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也就是家里人自己高兴高兴。爷爷奶奶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愁,家里一下子走俩劳力,地里活不好干。

以前大伯虽说是在学校教书,一早一晚和星期天,一点也不少干活。耕地种地这些大活,比我爷爷一点也不逊色,我奶奶只管锄锄草间间苗就行了。大伯一走,不到寒暑假是不能回来的,地里春种秋收的忙是一点也帮不上了。我爹虽然个子不小力气不差,有我大伯在前面顶着,使牲口耕地种地的活都没有干过。加上我爹也考上了高中,今年秋天开始,就要去县里上学,干活更指不上了。

还有就是钱的事儿,虽然大学里免学费,但生活费总的要花自己的。上中学能从家里带干粮,上大学总不能背着饼子窝窝去吧,再说也不能一下子背半年的干粮吧。听邻村的一个大学生说,他一个月要花十几块钱的生活费,这一个人一个月十几块钱的生活费,俩人在一起就是二三十。

分开地后,打的粮食多了,家里多多少少也攒了一些,要是一个月往外拿二三十块钱,用不了一年,家里的积蓄就会被全部掏干,那以后的日子就没法往下过了。

爷爷奶奶着急,大姑和大伯两个也不平静。爷爷奶奶顶着村里的风言风语,让大姑上到高中毕业,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大伯考了两年才考上,今年不去上,明年再考,考得上考不上还两说,就是明年考上了还是上不起。

“哥哥,要不今年你先去吧,你考了两年才考上,不去就太可惜了。我年纪还小,我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复习,过年再去参加高考。”

明知道自己就是明年考上,家里还是一样供不起,大姑还是安慰着自己。大伯更知道离开学校后再复习的不容易,他在学校里,课间休息,晚上备课完了之后还有点空闲。大姑要是回家参加劳动,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有家务要做,针线活也要做,根本空不出时间来复习了。

“不沾,你没长期在家里待着,你不知道家里有多少事儿,咱娘一天到晚不闲着也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我要是走了,耕地种地拉牲口的活都压咱娘头上了,你在家里能眼看着咱娘忙不过来,自己还能坐着安心看书?我在学校里,能抽出时间来学习,再说我有老师的粮食挣着,还能给家里多一样收入。”

“不行,要是越过小子叫闺女去上学,村里人会笑话的。咱爹咱娘也不同意,他们觉得以后咱家靠你撑门面,你去上大学了咱家名声也好听。”

“你也是咱家人,上大学名声咋就不能给咱家撑门面了?”

大伯大姑争论不休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在一起犯愁。不过,他们现在愁的不是俩孩子谁去上学谁不去上学,他们愁的是用什么法子可以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家二婶子,带着她大闺女来家里串门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本座的师尊又乖又软

本座的师尊又乖又软

仙魔大战之时,折卿仙君以一己之力抵挡了魔军的攻击,最后败在入魔的弟子手上。昔日高高在上的仙君,一朝成了魔尊的阶下囚。众人都道,魔尊闻渊肯定是要报当年折卿的一剑之仇,指不定把人掳回去怎么报复欺辱。幽暗的魔域深处,仙君被欺负的眼睛红红的,拉着魔尊的衣袖小声道阿渊你不能这样。你又欺负我他红着脸扭过头去,骂道,流氓。底下的手指却悄悄勾了勾徒弟的手心。魔界论坛首页飘红#欺辱确实是欺辱了,就是不知道是怎么欺辱的##震惊,仙君居然被魔尊公主抱了!淦,果然撒娇男人最好命#多年后,山脚小院。魔尊堵着门口不让人出去,故意凶巴巴地道卿卿何时才愿意嫁给本座?折卿依你就是了。魔尊瞬间气急败坏仙君没有仙君的样子!别人家的师尊都清高的很,怎么本座一求婚你就答应!偏执狠戾日常心软魔尊攻x隐忍深情又乖又软仙君受食用指南排雷1师徒年下,1v1,HE2后期有生子3架空,架的很空,非典型修仙文,渣作者自己构建的世界观,一切全为感情服务。...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王朝争霸庙堂江湖单女主无系统(系统是经验包)杀伐果断种田穿越到这片世界的沈浪刚从军中退伍,加入了大楚新创建的精卫司任职。此时,女帝初登基,国朝内忧外患,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也就在这个时候,沈浪走进了女帝的生活多年后,女帝站在太极殿上,接受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心中很是感慨。回望一眼身侧的沈浪,想起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由紧紧抓住他的手。夫君,此生有你,朕才走到今日,愿我们余生能幸福相伴,再不分离。...

女警沉沦之夜莺俱乐部

女警沉沦之夜莺俱乐部

叶安琪a市警察局新来的实习生,2o岁的警校学生。拥有天使般清纯的美貌和完美迷人的性感身材。私下里被评为a市第一美女。是局里年轻警官新一代的梦中情人。外表拥有绝世美貌的她,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欲望。  安琪自己对此也深感羞耻。而正是由于这一弱点,她被夜莺俱乐部的老板谢文娜捕获,受到了让她彻底放弃自尊的屈辱调教。...

连理枝

连理枝

公孙霁从小就知道他是庄朔的童养媳,所以当别人还在为婚姻大事烦恼时,公孙霁已经绣好嫁衣,只等庄朔回京来娶他。庄家是簪缨世家,不是公孙这等小家能比的,公孙家也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侥幸攀上了这门亲,却不敢多想。公孙家一直教导公孙霁做一位知书达礼的夫人,不能善妒,要为夫君着想。公孙霁将这些话记在心里,和庄朔成亲后,他更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可当公孙霁替庄朔选了几位模样上等的少年,让他娶回家做侧室,庄朔却生了好大一通气,不仅将那几位少年赶出府,还狠狠教训了他一顿。公孙霁想不明白我都给他选侧室了,庄朔为什么还要生气?阅读指南先婚后爱的小甜饼,1v1无炮灰...

共鸣法则[哨向]

共鸣法则[哨向]

强强腹黑闷骚哨兵vs清冷倔强向导设定见第1章作话夏野有个秘密。作为百年难得一遇的黑暗向导,他有两个精神体。凶悍的雪豹无往不利,在入学考核中以一己之力撂倒了所有新生,在联盟军校一战成名。所有人都说,夏野独来独往,是一匹独狼。只有夏野知道,他真正的精神体毫无杀伤力,是他不能让人发现的软肋。直至他在地下格斗场撞见池昼。人类史上首位黑暗哨兵,数十年从未有过败绩,光是被他的黑龙注视,就已经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然而,黑龙在夏野面前低下头颅,请求他的触碰。池昼神情散漫看来它很喜欢你。夏野还未说话,一只小雪貂已经从他身后钻出来,灵活的扒住了池昼的肩膀,摊开了毛绒绒的肚皮。池昼勾起唇角看来你也很喜欢我。夏野他的软肋暴露了。新一届联盟匹配交流会,两个从不参与匹配的人同时出现,惊掉了众人的下巴。看着黑龙头顶的小雪貂,朋友半天说不出话这这是你的精神体?夏野脸色微红,声音却比神情更冷淡看什么看,没见过小动物么?阅读指南①本文设定基本沿用哨兵向导百科设定②有部分私设,会在文中剧情解释③谈恋爱为主搞事业为辅...

幼崽攻略:大佬她靠卖萌发家

幼崽攻略:大佬她靠卖萌发家

叶霜一时不慎,竟因为自身功法,身体缩水成小孩模样。还好满身的法宝没丢,修为也可以重新修炼回来,只是周围怎么这么多看不惯她的人?这些区区无知的凡人,竟将她堂堂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