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熟读史书,常言应以史为鉴。结果自己年老之后,却欲要重演窦太后的过错。长孙皇后看着那句“既当爹又当娘”,心中亦是五味杂陈。皆是因她早逝,陛下爱子心切,才会这般进退失度。【秦念:好在你虽然晚年也癫,但还听得进褚遂良的劝谏,意识到“杀子传弟”这话不可信。加上李承乾也指控李泰觊觎皇位,于是你同时废黜李承乾和李泰,将没有参与夺嫡的李治立为太子。】对于这段历史,秦念只能感慨唐太宗确实爱子心切。爱使人盲目。“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这两儿子各树朋党,唐太宗只要不是瞎了就绝对看得见。但只要滤镜够厚,太宗就可以自我催眠,假装他们不是在夺嫡。直到李承乾控诉李泰继位,他和弟弟李治都不能活,太宗才不得不直面这个惨痛的现实。【李治:……】李治并不希望这六个点出现在天幕上。因为这必然会引起秦念的注意。他知道秦念是通过史书和“考古”了解历史。如果他不发言,秦念或许不会注意到他的疑点。但现在……【秦念:李治,你这是在表达你其实也参与了夺嫡之争,只是更加隐蔽,没被你爹发现?】宋朝修史时有明显抹黑唐朝的行为,秦念对《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都持保留态度。关于李治参与夺嫡,《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资治通鉴》中则记载,李治曾“忧形于色”,唐太宗追问,他回答是因为李泰威胁他。这段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参与夺嫡。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李泰作大死,李治纯捡漏。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宋史编造。但李治的扮演者发一串省略号,显然是表达他的人设就是参与了夺嫡之争。是将“李泰威胁李治”视作夺嫡?还是通过李治登基后的清除异己,反推十六岁的李治不可能不参与夺嫡?【李治:……】李治怎么也不可能承认。但他不能反驳,就已经是默认。【李世民:雉奴你……】【李世民:是朕之昏聩,才致使兄弟阋墙,非雉奴之过!】反应过来后,李世民为雉奴辩解。不被天幕视作谎言,这既是辩解也是真言。他若有足够的识人之能,又怎会没能早日看出雉奴才是最适合当太子的皇子?【李治:阿耶不应自责,此事是儿臣不孝!】【李世民:雉奴……呜呜……】秦念嘴角抽了抽。知道太宗高宗父子情深,但也不必感情如此充沛。她果断转移话题。【秦念:李治,你真没必要隐藏参与夺嫡这件事。藏得太深的结果,就是某朝改史的时候,说二凤曾觉得你过于仁弱,想要改立其他类己的皇子,这是在公然造谣你爹不爱你。】秦念觉得这一段绝对是宋朝史官编的。攻打高句丽时的快马传信已经说明李治极受他爹的宠爱,且知道怎么去巩固二凤对他的宠爱。更别说凯旋的这段——“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扶辇步从数日”。有这样的儿子,太宗怎么可能有易储之心?此外李治可能会隐藏夺嫡之举,但完全没必要在被立为太子后隐藏治政的天赋,“仁弱”之说纯属搞笑。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泰遗党、李恪李道宗等宗室牵连其中被杀,其实只看结果就知道这是李治在借机翦除异己。宋史为抹黑李唐皇室,就借机编了“李治仁弱”“长孙无忌因太宗欲要易储记恨李恪”“高阳公主私通辩机”等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谣言。【李治:赵匡胤!】只造谣他仁弱他都能忍,但李治绝不接受“你爹不爱你”这种谣言!【赵匡胤:朕真不知道后世会这么做……都是儒家改史之错,往后我朝修史,当任命非儒家出身的史官!】无数儒生欲言又止。他们实在没办法解释篡改史书。隐史还能解释为春秋笔法,但改史必然会遭受唾弃。崔杼弑杀齐后庄公,胁迫史官改写为病逝,为此连续杀了三位史官,第四位史官仍旧坚持如实记载。这些宁死不屈的史官一直受到儒家的赞誉,而崔杼背负“弑君”“屠杀史官”双重罪名,遗臭至今。如今却是儒家被天幕揭露改史。还不是一两处无关紧要的改史,而是为了谋取私利世代改史!【秦念:二凤,说到立太子,朕想起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以死逼重臣支持李治这个太子,这个行为……就很二凤。】秦念一开始是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故事,当时第一反应是:这怕不是出自《资治通鉴》?结果等她翻开《旧唐书》,她沉默了。原来李世民是这样的唐太宗?这事对秦念的冲击相当大,所以哪怕现在的气氛应该是继续骂儒家,但她还是忍不住插叙一下唐太宗这个离谱的行为。此外这段内容,也算是侧面佐证唐太宗没有易储的想法。【李世民:雉奴,朕真做了这种事?】面对皇后突然投来的目光,李世民只觉如芒在背。他不认为这是他做出来的事情!于是李世民决定询问雉奴——这一定又是赵匡胤一朝对他的毁谤!【李治:……】【李世民:……】【刘彻:采。】刘彻本以为李世民和儿子对着哭,已经足够丢皇帝的脸面。却不想还有“以死相逼”这般无法理解的行径。立个太子,还需要这般“威胁”重臣?【秦念:朕想起另一则极为恶劣的伪史。】【李世民:请直言。】能略过此前那个话题,李世民求之不得。甚至认为秦念是在帮他解围——哪怕“以死相逼”这件事也是秦念所挑明。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谣言的恶劣程度。【秦念:儒家为诬陷李唐皇室为荒淫无道,还编造了“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太宗将辩机腰斩”、“高阳公主在太宗死时无哀容”的谣言。】秦念觉得宋朝史官造唐朝公主黄谣的行为极度费解。就算这是先于民间流传的野史,但宋史吸纳这部分伪史的目的,也一定是为了抹黑唐朝。——将明显带有恶意的伪史载入正史,与编造伪史无异。房遗爱谋反案的最初,是高阳公主想为驸马房遗爱谋夺房玄龄的爵位,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可见高阳公主有心机、在乎驸马或者说在乎权势。《新唐书》中却记载:高阳公主狩猎时巧遇辩机,在草庐中私通,送给辩机的金宝神枕被盗贼窃取,御史审理盗窃案时发现了这个枕头。槽点实在太多。一位公主,出门狩猎时带着金宝神枕,对和尚一见钟情,跟人在草庐睡了,事后还把“金宝神枕”这种极富辨识度的东西送给和尚?一个和尚,跟公主偷情得来的金宝神枕被偷了,居然敢直言是公主偷情送的?为什么不编一个“讲经太好,公主所赠”的借口?虽然这话也很扯,但御史去核查时,高阳公主肯定会帮他遮掩。这次秦念没有隐去“高阳公主”“辩机和尚”的名字,因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被造黄谣的妃嫔有可能遭受无妄之灾,但公主只会得到太宗更多的疼爱,毕竟和他同病相怜。而且唐朝的公主也不需要太过在意声誉。【李世民:儒家安敢如此!儒家的礼义廉耻何在?!】李世民现在并没有将公主封在高阳,以后也不会将任何公主封在高阳。但无论这是哪位公主,李世民也绝对无法容忍这种谣言!他甚至宁愿秦念说他的窘迫之事,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儒家如此造谣。为了造谣李唐皇室荒淫无道,儒家的改史,竟是远比他想象中还要无耻!【李治:高阳公主未行此事,均为后世伪史。儒家所造伪史令朕憎厌!】李治对高阳的感情并不深厚。才会任由长孙无忌诬告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以借机诛杀异己。政治上的谋划,李治可以不择手段。但谣诼公主与和尚私通、甚至谣诼高阳不孝、父死无哀容,这就已经跌破底线!【朱元璋:……这居然也是儒家所编造?此谣流传甚广,远胜李治“仁弱”之说。】【朱棣:如此毁谤,实在令人不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重生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 简介 艺高人胆大纯爱女配ampampamp伪善装瞎黑莲花 1 姜以禾死後穿书,还是狗血缠绵最後主角团全嘎完的烂尾书! 除了每天看男女主们「相爱相杀」外,她还意外和书中黑莲花反派绑定了攻略任务。 不过,被攻略的不是黑莲花,而是她自己! 命悬一线间...
叶怀昭是修真界三大宗门之一长风门的大小姐,天赋异禀,性子娇纵。重伤被救后,她醒来忘记了大半事情,只依稀知道她似乎有一个死对头,名叫谢迟云。他是长风门剑修首席,是修真界人人称颂的乘玉仙君。也是叶怀昭的大师兄。他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地温和以待,唯独面对她避之不及。看上去,他也很讨厌她。叶怀昭她冷哼一声,转身就走爱喜欢不喜欢,谁稀罕。然而未曾预料的是,谢迟云跨越千里将她堵在了秘境。金乌西坠,萤虫挑亮乘玉仙君眉心似是白瓷染血的赤红一点。他轻轻抬眼,声音温和师妹,你要逃到哪去?叶怀昭还是没能摆脱她这个死对头。因为他们中了连魂蛊。这蛊虫有两种效果其一,中蛊之人灵识相连,情绪激动时可感知到对方的所思所想。其二,蛊虫二百天成熟之时,中蛊之人需情意相通,以灵识相融相交,否则两人便会被蛊虫啃食灵识,沦为废人。叶怀昭的师尊说此蛊双修可解。叶怀昭一开始只想和他解开蛊虫,此后两人桥归桥,路归路。后来她又想算了,好歹师兄这张脸很好看,多看几眼也无妨。再后来她想闭嘴,我有自己的节奏。再再后来,意识到不对的叶怀昭沉思等一下,这真的是死对头吗?死对头为什么吵架时会亲嘴?...
郑言,一个封建时代父母双亡的双儿,他最大的愿望是嫁个汉子,生个可爱的宝宝,有一个自己的家。一朝穿越到星际时代,孤身一人的他遇上了落魄失忆的他。郑言嗯~,这麽俊,这麽高,这麽壮,肯定是种田好苗子,正好和我凑一家。...
...
言瑾穿书多年,每个世界的主角都被她喷的半死不活,被系统惩罚了。系统这个世界,你想说脏话就会变成掉眼泪。言瑾嘤?!言瑾(沉思)(选择狗带)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原主拉踩蹭挂黑料漫天,荣登最期待退圈明星榜第一位,受邀参加直播综艺。全员恶人综艺真的是误会第一季三人塌房四人退圈,节目抓马撕逼不断。第二季开播即爆火,观众们搬板凳坐等审判。言瑾眼一睁,就在恶人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