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实不仅是找不出非儒家出身的史官。甚至可以说是找不出不受儒家影响的文官。连李世民自己都是自幼学儒。他该如何确保史书不再被儒家所篡改?【秦念:你要是实在找不出能够公正记录的史官,就安排多名史官独立记载,皆为正史,互相印证。】【李世民:此策甚好。】这时李世民想起了秦念说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司马迁的史书现在想来也不算“公正”。但与《史记》之后的诸多史书相比,司马迁虽贬抑张汤,却也没有隐去张汤的廉洁爱民。褚遂良是秦念“盖棺定论”的忠心耿耿,却会隐去房玄龄的“小错”,只录劝谏之语。“儒家的传道者”。早已失去史家之公正。【秦念:下一位功臣,你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人之镜:魏征。】魏征亦在此次凌烟阁设宴邀请的重臣之列。见到天幕言及自己,魏征面不改色。他自认对国家没有大的功劳,只是陛下愿意兼听纳谏,他才能参与决策。亦是深受陛下厚恩,方能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魏征确为朕之人镜,多次谏诤朕之得失!】史官之事告一段落,及至魏征,李世民低落的心情有所回升。很多人都觉得魏征举止疏慢,但李世民觉得他妩媚。与秦念交谈甚久,李世民已对这位后世帝王有所了解,认为其必然与自己一般喜欢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臣子。【秦念:但你推倒了他的神道墓碑,抹去了亲自为其所作并书写在石上的碑文。】此前面不改色的魏征骤然色变。哪怕陛下未曾赐碑,都好过推倒墓碑、抹去碑文!………《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李世民仆碑毁铭,《新唐书》才有仆碑的记载。但秦念查阅资料,得知魏征墓的神道墓碑就是无字碑,表面有明显的人工打磨痕迹。如果李治没有反对,那他的剧本就是采纳这一史实。如果他反对,秦念也能找赵匡胤背锅。【李世民:朕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若是魏征谋反,李世民自认不可能在他死后亲制神道墓碑。既然是在魏征离世后亲制墓碑,又为何要在功臣离世后仆碑毁铭?李世民完全不能理解!【秦念:魏征墓是距离昭陵最近的功臣墓,是唯一获准建在山上的陪葬墓,更是唐朝唯一一座墓碑蟠桃纹碑首,寓意旷世贤臣。】【李世民:朕为何要仆其碑?】李世民并不为魏征的殊荣而感到奇怪。诸多臣子之中,其实最受他信任亲厚的就是魏征。哪怕魏征最喜直言上谏,且毫不避言。也正是魏征的毫不避言,让李世民认为魏征才是最信任他的臣子。君臣如此互信,何其难得?【秦念:大概是因为他让你失望了。你对他的期待太高,以至于你无法容忍他的过错——不过你就算气疯了,也没有迁走他的坟墓。】既然李治没有发言,那他的剧本就认可仆碑毁铭这个历史事件。至于迁坟——魏征墓的墓址没有迁移痕迹。也就是说唐太宗虽然愤怒于魏征的“欺骗”,但也只是仆碑毁铭,坟还是留在身边。但唐太宗对魏征的愤怒显而易见:取消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剥夺魏叔玉袭封的郑国公爵位。后来可能没那么生气,就把碑又立回去了。但既没有重新刻铭文,也没有恢复魏征长子的爵位。——到神龙初,唐中宗李显才继封魏叔玉的儿子魏膺为郑国公。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怒火至死未消。很多人觉得这是唐太宗小心眼,但秦念认为恰恰相反,唐太宗对魏征可真是太宠了。但凡换个皇帝,魏征绝无可能只是被推倒通往墓地的道路入口处的神道墓碑。………魏征茫然。他让陛下失望了?自己做错了什么?【李世民:什么过错?】【秦念:他把多次谏诤的言论及与你的对话,亲自誊录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秦念都要心疼二凤了。魏征这个行为相当于什么呢?那就是你最信任的朋友私自把私下的聊天内容、而且是指责你过错的聊天内容,发到了你不能看、但后世所有人都能看的社交平台。哦,还得加个前提:“你”是当代顶流,这些内容必然会为后世所有人所知。再代入君臣关系,就能想象二凤当时有多愤怒。此外还有一层负面状态:那时李承乾谋反案发,魏征曾向二凤推荐有宰相之才的杜正伦和侯君集都牵连其中,二凤怀疑魏征结党才去查他。结果查出了魏征与褚遂良私下的往来。………“魏卿,你觉得这么做没有错?”发现魏征脸上毫无悔意,李世民都要气笑了。魏征思索大唐律法以及先贤圣言,确定没有任何一条是不得私授谏言给史官。“未有臣子不得私示谏言于史官之说。”房玄龄扶额。只能感叹还好褚遂良还未迁任起居郎,魏征还没有这么做。李世民伸手指着魏征,竟是不知该怎么骂。这竟然是个迂直的蠢物!他之前一定是瞎了,才会觉得魏征妩媚!【秦念:不过你后来气消了一点,又把碑立回去了,但没重新刻铭文,成无字碑了。】【李世民:……】【秦念:坏消息是,某朝儒生根据你这个行为,给你编了个征高句丽未果,若是魏征在就能劝你不征,于是痛改前非把碑立回去的伪史。】秦念之所以认为这是伪史,是因为《旧唐书》没一个字写唐太宗对征高句丽感到后悔。他的继任者李治更是彻底平定高句丽,哪里看得出半点悔意?而宋朝的《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还军后,感叹魏征若是还在,他就不会去攻打高句丽,于是“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但魏征的碑铭没重新刻字,郑国公的爵位没还给魏叔玉——这是哪门子的“恩礼加焉”?此外魏征压根就没劝过唐太宗不要征高句丽,因为他死得太早。反倒是房玄龄临终前曾经上表,希望唐太宗不要征。唐太宗真要后悔,也应该是悔不听房玄龄之谏。分明就是儒家的主和派编造伪史,想要证明对外征战是连唐太宗都会感到后悔的过错。巧了,《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就是割地求和派。【李世民:赵匡胤!】之前的高句丽战败伪史就已经足够让李世民生气。如今是魏征负他,后世史官还要编造他“痛改前非”的伪史?【赵匡胤:……本朝必禁儒生参修前朝国史。】赵匡胤也很绝望。唐太宗的声望至今犹在,每次秦念说出大宋给唐太宗编造的伪史,他的民心都会往下跌。【秦念:现在是贞观四年,魏征还没把谏诤透露给史官,你可以下令禁止他和史官私下往来。】【李世民:……朕还能信任他吗?】【秦念:倒不必嘴硬。魏征真这么做了,你都继续让他的坟墓留在距离昭陵最近的地方,何况他还没做呢?】甚至还悄悄把墓碑立回去了。其实唐朝的史书也没记载是谁复立神道墓碑,但秦念觉得就是唐太宗干的。如果他真的从愤怒转为厌恶魏征,魏征的坟墓早就被迁走了。坟墓还在,就是情谊还在。那总不能真让魏征的神道碑一直趴着。………魏征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能那么做。他过于坦荡,不觉得有什么不能与人言。但他不至于看不出陛下不喜他将谏言示于史官。听到陛下这句满是失望的问话后,他更是明白这么做是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信任。“臣知罪!”见魏征跪地认罪,李世民立即就心软了。“起来吧,往后不要将与朕私下之言示于他人。”【秦念:你的诸多臣子中,最敢直谏也最能劝住你的就是魏征,这可是难得的人之镜。】【李世民:朕何尝不知魏征是朕的镜子?只是一时气恼,让秦皇见笑。】【秦念:那你往后会被魏征劝住的过错朕就不提了,反正他也会劝住你。不过他要是再谏言柔远人这种腐儒入脑的话,可千万别听。】秦念不打算提的是唐太宗也有封禅的打算,且就在贞观四年的两年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穿越重生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 简介 艺高人胆大纯爱女配ampampamp伪善装瞎黑莲花 1 姜以禾死後穿书,还是狗血缠绵最後主角团全嘎完的烂尾书! 除了每天看男女主们「相爱相杀」外,她还意外和书中黑莲花反派绑定了攻略任务。 不过,被攻略的不是黑莲花,而是她自己! 命悬一线间...
叶怀昭是修真界三大宗门之一长风门的大小姐,天赋异禀,性子娇纵。重伤被救后,她醒来忘记了大半事情,只依稀知道她似乎有一个死对头,名叫谢迟云。他是长风门剑修首席,是修真界人人称颂的乘玉仙君。也是叶怀昭的大师兄。他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地温和以待,唯独面对她避之不及。看上去,他也很讨厌她。叶怀昭她冷哼一声,转身就走爱喜欢不喜欢,谁稀罕。然而未曾预料的是,谢迟云跨越千里将她堵在了秘境。金乌西坠,萤虫挑亮乘玉仙君眉心似是白瓷染血的赤红一点。他轻轻抬眼,声音温和师妹,你要逃到哪去?叶怀昭还是没能摆脱她这个死对头。因为他们中了连魂蛊。这蛊虫有两种效果其一,中蛊之人灵识相连,情绪激动时可感知到对方的所思所想。其二,蛊虫二百天成熟之时,中蛊之人需情意相通,以灵识相融相交,否则两人便会被蛊虫啃食灵识,沦为废人。叶怀昭的师尊说此蛊双修可解。叶怀昭一开始只想和他解开蛊虫,此后两人桥归桥,路归路。后来她又想算了,好歹师兄这张脸很好看,多看几眼也无妨。再后来她想闭嘴,我有自己的节奏。再再后来,意识到不对的叶怀昭沉思等一下,这真的是死对头吗?死对头为什么吵架时会亲嘴?...
郑言,一个封建时代父母双亡的双儿,他最大的愿望是嫁个汉子,生个可爱的宝宝,有一个自己的家。一朝穿越到星际时代,孤身一人的他遇上了落魄失忆的他。郑言嗯~,这麽俊,这麽高,这麽壮,肯定是种田好苗子,正好和我凑一家。...
...
言瑾穿书多年,每个世界的主角都被她喷的半死不活,被系统惩罚了。系统这个世界,你想说脏话就会变成掉眼泪。言瑾嘤?!言瑾(沉思)(选择狗带)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原主拉踩蹭挂黑料漫天,荣登最期待退圈明星榜第一位,受邀参加直播综艺。全员恶人综艺真的是误会第一季三人塌房四人退圈,节目抓马撕逼不断。第二季开播即爆火,观众们搬板凳坐等审判。言瑾眼一睁,就在恶人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