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60270(第13页)

“我还知道,厉王让人开田兴农,教百姓种高产的新粮食,每年的收成比以前翻了两倍都不止。”

“数年前传遍大梁的那个肥料方子,还有预防疫病的手册,不也是厉王弄出来的吗?两年前明州闹灾,多亏了那肥料让明州田产收获多了几成,咱们才没饿死,后来城里闹疫病,也是照着手册上的法子防治,才没死人。”

人群中的夸赞声此起彼伏,没有半分虚言,全是百姓们口耳相传的实情。

这些话语顺着风传到神武军耳中,士兵们脸上无不露出与有荣焉的神色,他们追随的王爷,不仅能在战场上护国安邦,更能在治地内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主上,当然值得所有人称颂。

步入明州城深处,方才城门口的热闹与欢呼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郁的肃杀之气。作为大梁边境的重要城池,明州素来繁华,城内十数万百姓中,除了世代居住的土著,便是戍边将士的家眷,以及往来于西域与大梁之间的商队。

往日里,主街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丝绸铺的锦缎在阳光下泛着光泽,香料铺的气息飘出半条街,商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讨价还价,孩童们在街边追逐打闹,一派热闹景象。

可如今,街边的商铺大多紧闭门窗,门板上还残留着战乱的痕迹。

城中那些有门路的大户商人,最是擅长从蛛丝马迹中嗅出危机。早在西域联军还只是围城时,他们便察觉到风声不对,暗中收拾了金银细软,托关系找门路,备好车马船只,只待局势不妙便立刻逃离明州。

如今联军虽退,这些人虽仍按兵不动,却不知是否真的放下心来,还是只待确认安全,便会带着家产远走他乡。

与他们不同,更多的平民百姓与军人家眷,却没有这般退路。平民们世代居住在此,靠着贩卖手艺、耕种田地为生,家业与根基都在明州,根本无法轻易舍弃,军人家眷们则牵挂着城墙上的亲人,哪怕心中恐惧,也只能守在家中,盼到家人平安的消息便心满意足。

若不是城中陶家镇着局面,明州城恐怕早已乱作一团。

府衙内,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后续事宜,清点伤亡、安抚百姓、加固城防,还要防备西域联军卷土重来。

“西域联军此番虽败,却未必会善罢甘休。”明几许语气带着几分冷意,“这群人全是一群被贪念驱使的恶狗。”

雁萧关闻言侧目,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笃定道,“他们还会再来。”

“定然会,明州城的富庶,大梁的沃土,早已成了他们眼中垂涎的猎物。”明几许点头,声音沉了几分,“此番虽被咱们暂时击退,可心中的欲望不会熄灭,反而会因失利的不甘愈发炽烈。”

“他们就像喂不饱的饿狼,也似那紧盯猎物不放的秃鹫,只要贪念不死,便永远不会停下掠夺的脚步。”乌信恨声道,“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定会卷土重来,甚至会纠集更多势力,带着更凶狠的架势,再次扑向明州。”

陶臻在一旁听着,深以为然地接话,“王妃说得极是,西域诸国本就民风彪悍,又素来觊觎大梁,眼下仗着火器加持,更是野心勃勃。”

第268章

隆冬腊月,天都被一场罕见的暴雪覆盖,太和殿的琉璃瓦上积着厚厚的白雪,连檐角的铜铃都冻得发不出声响。殿内虽燃着银丝炭,暖意却仿佛被殿外的寒气隔绝,只余下凝滞的压抑,压得伺候的宫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御榻旁,安神的汤药正冒着袅袅青烟,苦涩的药味成了近来太和殿最常有的气味。弘庆帝半靠在御榻上,脸色苍白,颧骨因病而微微凸起,原本锐利的眼眸此刻也蒙上了一层浑浊的水汽,只偶尔闪过一丝残存的威严。

“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突然袭来,弘庆帝猛地按住胸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元德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替他抚着背,又递上温热的参茶,声音放得极低,“陛下,慢点喝口参茶顺顺气,太医说要静养,不能劳心。”

弘庆帝摆了摆手,接过参茶抿了一口,苦涩的药味还在舌尖萦绕,可比起心头的烦忧,这点苦根本算不得什么。他示意元德将案上的奏折递过来,目光落在最上面那份火漆封口的急报上。

火漆上印着“岭水急报”四个字,鲜红得刺眼。

“打开。”弘庆帝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像是被砂纸磨过。

元德赶紧拆开火漆,展开念了起来,“启禀陛下,北疆于三日前举兵七万守将周方与北疆勾结,暗中助北疆军抢渡岭水,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流民四起……”

“够了。”弘庆帝猛地打断他,手中的参茶杯重重砸在榻边的矮几上,茶水溅了一地。

他气得胸口起伏,又是一阵咳嗽,“周方,朕待他不薄,没想到他也是宣毕渊的人。”

闻言,元德立即噤声,垂着手恭顺地立在原地,大气不敢喘。伺候弘庆帝多年,最是清楚他此刻的心境,他的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积了多年的郁结,终于在此刻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多年来,宣碧渊层层渗透朝中势力,近半年来,其势力在大梁朝堂上几乎称得上根深蒂固,大半江山俨然成了宣党天下。北疆新帝初立,太子数次在朝会上提出要加强北疆边防,警惕北疆野心,却屡屡被宣碧渊驳回。

“太子殿下未免太过杞人忧天。”每每提起北疆,宣碧渊面上总是一副凛然的神情,“北疆新帝刚登基,根基未稳,且自幼痴迷大梁文化。登基后更是三次遣使来朝,愿以骏马、皮毛换取我大梁的书籍、瓷器,甚至提出要派贵族子弟来天都求学,俨然是求和平的姿态,怎会是狼子野心之辈?”

他的话引起不少官员附和,毕竟北疆与大梁对峙多年,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身处富贵窝的官员们自然早已厌倦了征战。

更何况宣碧渊势力庞大,朝中不少官员都不愿得罪他,再加上北疆新帝上位以来,确实做了诸多示好举动,如开放边境互市,释放多年前被俘的大梁士兵,甚至在边境隐隐流传出“北疆永不南犯”的传言。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宣碧渊“以和为贵”的主张,认为不该轻易再起兵戈,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唯有太子始终坚持,一次次在朝堂上与宣碧渊交锋,“北疆素来狼子野心,无论哪任皇帝在位,他们皆会数次撕毁盟约,南下劫掠,如今新帝示好不过是缓兵之计,待其根基稳固,必然会卷土重来。”

可太子的劝谏,终究抵不过宣碧渊的势力与朝堂上的和平呼声。更甚者,数月前西域联军进犯明州,宣碧渊更是以“西域告急,需重兵驰援”为由,力主调遣守卫岭水多年的乌信将军前往明州。

岭水乃是大梁抵御北疆南侵的门户,乌信将军在岭水驻守多年,熟悉岭水地貌与北疆部族习性,可谓是抵御北疆的必不可少的屏障。

太子自然极力反对,原因全在于虽岭水有多位守将,可乌信将军所部才是主力,岭水绝不可无主将坐镇。

却不料宣碧渊早有准备,数次私下求见弘庆帝。

太子对此一无所知,更不知弘庆帝最终是在何种心境下,下了调遣乌信将军的旨意。

元德倒是知晓内情,可他半个字也不敢泄露。想到此处,他忍不住在心底叹息一声。

弘庆帝垂着眼,眼中思绪纷乱。他并非被宣碧渊蒙蔽,而是心存侥幸。他何尝不知道北疆的野心?只是大梁近来内忧外患不断,他实在不愿再添北疆战事,盼着对宣碧渊的妥协,换得几年安宁,以安内乱,稳朝局。

可侥幸终究抵不过现实。

乌信将军被调走后,岭水守军群龙无首,防备日渐松懈。短短几日,边境城池接连失守,如今北疆大军已尽数渡过岭水。

岭水失守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弘庆帝的心上。

想到此,弘庆帝声音里满是悔恨与自责,“是朕……是朕心存侥幸,害了岭水百姓。”

元德见状,赶紧上前半步,替弘庆帝顺着后背,急切道,“陛下别自责,当务之急,是赶紧调兵支援岭水啊。”

弘庆帝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苦笑着反问,“调兵?往哪里调兵?”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无奈,“乌信将军远在明州,西域大军压境,他一时半会根本回不来,禁军的兵马轻易动不得,若是天都兵力不足,焉知宣碧渊不会趁机做些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穿成恶嫂拒嫁人,摆小摊致富

穿成恶嫂拒嫁人,摆小摊致富

种田美食发家致富现代孤儿慕清清胎穿到古代农家。第一世她是团宠小姑子的恶毒大嫂,跟着夫家全家被小姑子趴着吸血,受尽磋磨。结果娘家人接连出事,她还被夫家嫌弃,最後年纪轻轻就跟着夫家一同被仇家灭口。重生回到媒婆上门说亲的那一天,这一次,她不愿不走前世的老路,选择拒绝这门婚事。谁能料到竟意外绑定了美食系统,完成美食制作就能获得银两和积分。小吃车在手,暴富我有!恶毒後奶上门纠缠?赶走!叶家人学她摆摊?天下美食千千万,不行咱就换!这一世,她要凭借厨艺和勤奋的双手,带全家发家致富吃香喝辣!...

空

有一天,黄煜问你会不会觉得痛苦,跟我这样一个人。秦岭清会黄煜眼神里尽是落寞。只听他道看着你每天都在折磨自己,我很痛苦。内容标签都市天作之合婚恋励志暖男其它救赎?...

难言之欲

难言之欲

因为这意义不明的亲吻,心脏几乎要从嘴里跳出来,身上微微发抖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加彦,身为强奸犯儿子的关系,从小被大家冷落嘲笑,长大后还被债务逼得去跳河,却被好友肖蒙一把救回。肖蒙以为两人上了床,加彦就完全属于自己了,不料加彦只把这段关系当作男人间的互相抚慰肖蒙快疯了,想要加彦的念头强烈得无法克制,更说不出口的是,他想要的,不只是拥抱想到加彦最在意的第一位是女人,第二位是钱,然后才勉强能排到他,肖蒙就有放火烧钞票的冲动。更憋气的是,即使这样,根本用不著加彦开口索要,他就自动黑著脸买礼物,恶狠狠剪标签,凶巴巴送出去,还持续不断。弄得好像他在追求那家伙似的。如果哪天加彦真的大大方方伸手向他要钱,当他是人肉提款机,搞不好搞不好他也会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