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音绝唱 歌姬刘采春与啰唝曲的传奇浮沉(第1页)

元和十二年(年)暮春,江南苏州的阊门外突然热闹起来。漕运码头旁临时搭建的木构戏台上,挂着半旧的青布幔帐,帐角绣着褪色的莲花纹样——这是当地伶人班子“周家班”的记号。台下挤满了人,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乌篷船的船夫、穿着绫罗的商人妇,连苏州刺史府的幕僚也捧着茶碗站在后排。

“来了来了!”人群中一声骚动,幔帐被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拉开。一个身着月白襦裙、外披水红披帛的女子缓缓走出,她手中握着一支竹制拍板,鬓边斜插着一朵新鲜的晚樱。这便是周家班的台柱子,时年二十出头的刘采春。她没有像其他伶人那样浓妆艳抹,只在眉梢轻点了些许黛色,可当她抬起眼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那双眼睛像江南的春水,带着几分清澈,又藏着几分说不尽的温柔。

“今日为诸位唱一段新制的《啰唝曲》。”刘采春的声音不高,却像带着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她轻轻敲响拍板,节奏缓慢而悠扬,紧接着,一段婉转的曲调从她口中流出:“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歌声刚落,台下便爆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船夫抹了把眼角,喃喃道:“这唱的,不就是我家那口子的心思嘛!”旁边的商人妇也红了眼眶,握着帕子轻轻点头。此时的刘采春还不知道,这她为江南商妇所作的曲子,日后会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被收录进《全唐诗》,让她的名字永远留在唐朝的艺术史册上。

刘采春的出身并无详细史料记载,但从她早年加入周家班的经历来看,她大概率出身于江南的伶人世家。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北方经济凋敝,江南却因远离战乱,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随着漕运的兴盛,苏州、杭州、越州等地的市井文化日益繁荣,伶人班子成为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当时的伶人表演主要以“参军戏”为主,这种起源于北齐的表演形式,最初以讽刺朝政为主题,到中唐时逐渐融入民间故事与歌谣,形成了“唱念做打”结合的艺术风格。

刘采春的丈夫周季崇,便是周家班的班主,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参军戏演员。两人的结合,既是生活伴侣,也是艺术搭档。周季崇擅长扮演“参军”(戏中的官员角色),而刘采春则以“苍鹘”(戏中的民间角色)见长,两人常常在戏中饰演夫妻,他们的表演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很快便在江南一带打响了名气。

不过,真正让刘采春脱颖而出的,并非参军戏的表演,而是她的歌唱才华。据晚唐文人范摅在《云溪友议》中记载,刘采春“喉啭一声,响传十里”,她的嗓音清亮婉转,尤其擅长演唱民间歌谣。当时江南一带的歌谣多以“啰唝”为和声,“啰唝”本是船家摇橹时的号子声,后来逐渐成为民间歌谣的固定曲调。刘采春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结合江南商妇的生活场景,创作了一系列《啰唝曲》,这些曲子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恰好契合了中唐时期百姓的心声。

元和十四年(年),刘采春随周家班来到浙西节度使治所润州(今江苏镇江)。此时的浙西节度使是李绅,这位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不仅政绩卓着,还十分重视民间文艺。李绅听说周家班的刘采春擅长唱《啰唝曲》,便邀请他们到节度使府演出。

演出当天,节度使府的后花园里摆满了桌椅,浙西的文人雅士齐聚一堂。刘采春演唱的第一曲子便是《啰唝曲?其二》:“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当唱到“错认几人船”时,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似有泪光闪动。坐在主位的李绅不禁抚掌赞叹:“此曲只应江南有,中原哪得几回闻!”

演出结束后,李绅特意留下刘采春,与她探讨《啰唝曲》的创作。刘采春告诉李绅,她的《啰唝曲》大多取材于身边的真实故事。润州作为漕运重镇,每天都有无数商人乘船离开,他们的妻子只能在家中日夜期盼,有的甚至等到青丝变白,也不见丈夫归来。她曾亲眼见过一位商妇,每天都到江边眺望,有一次把别人的船当成了丈夫的,激动地跑过去,结果现认错人后,当场痛哭流涕。这些场景,都成了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李绅被刘采春的真诚所打动,当即写下一《赠刘采春》诗:“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秋娘度与千般曲,不及采春一曲多。”诗中不仅赞美了刘采春的容貌与舞姿,更称赞她的言辞堪比鹦鹉,文章不输凤凰,甚至认为当时着名的歌姬秋娘(杜牧曾为其作《杜秋娘诗》)的千曲子,也比不上刘采春的一《啰唝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得到李绅的赏识后,刘采春的声名迅传遍浙西。许多文人雅士纷纷前来拜访,与她唱和诗词。当时的着名诗人张祜也曾到润州与刘采春相会,他在《听歌》诗中写道:“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描绘的正是刘采春演唱时的情景——她手持玉钗轻敲台阶旁的竹子打节拍,清亮的歌声在月光下回荡,宛如寒霜般清冷动人。

随着名气的增大,周家班的演出场次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足迹遍布浙西、浙东的各个州县。在杭州,刘采春曾在西湖边的画舫上为游客演唱,她的歌声与西湖的美景相映成趣,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聆听;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她在兰亭的曲水流觞宴上演唱《啰唝曲》,让在场的文人雅士纷纷提笔作诗,称赞她的歌声“能使江山增秀色”。

不过,成名也给刘采春带来了烦恼。当时的伶人社会地位低下,即便声名远播,也难免受到权贵的轻视与骚扰。有一次,浙西的一位富商想以重金邀请刘采春单独到家中演出,遭到刘采春的拒绝后,便派人到周家班的住处闹事,甚至砸坏了他们的乐器。周季崇为了保护刘采春,与富商的手下生冲突,被打得遍体鳞伤。这件事让刘采春深刻地意识到,伶人即便拥有再高的艺术才华,在权贵面前也如同蝼蚁般渺小。

长庆二年(年),元稹调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这位曾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人,向来喜欢与民间艺人交往,早在年轻时,他便与蜀地的歌姬薛涛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来到越州后,他听说了刘采春的名气,便派人邀请她到刺史府演出。

初次见面时,元稹便被刘采春的气质所吸引。他在《赠刘采春》诗中写道:“采春歌罢花垂泪,公远诗成月上楼。”在他眼中,刘采春的歌声能让花儿垂泪,她的才华与当时的着名诗人顾况(字公远)不相上下。而刘采春也对元稹的才华十分敬佩,元稹的诗歌在当时广为流传,她曾多次在演出中演唱根据元稹诗歌改编的曲子。

两人很快便成了知己,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诗歌与音乐,分享彼此的人生经历。元稹向刘采春讲述他在官场的沉浮,从监察御史到被贬江陵,再到如今调任浙东,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刘采春则向元稹倾诉她作为伶人的无奈,虽然拥有无数粉丝,却始终摆脱不了社会的偏见。

有一次,元稹与刘采春在越州的镜湖泛舟,湖面波光粼粼,远处青山如黛。元稹触景生情,写下了一《刘采春》诗:“选词能唱《望夫歌》(《啰唝曲》又名《望夫歌》),不见当年秦罗敷。若使君为周郎顾,至今谁肯效秋胡。”诗中把刘采春比作汉代的美女秦罗敷,称赞她的《啰唝曲》无人能及,甚至说如果当年周瑜能听到她的歌声,恐怕也不会再关注其他女子。刘采春听后,当场以《啰唝曲》的曲调为这诗谱曲,轻声唱了出来,歌声悠扬,让元稹不禁为之沉醉。

不过,两人的交往也引起了外界的议论。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元稹作为朝廷命官,与出身伶人的刘采春频繁交往,难免会遭到同僚的弹劾与百姓的非议。有一次,越州的一位官员向朝廷上奏,指责元稹“沉迷声色,荒废政务”,要求朝廷将其罢免。元稹得知后,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得不减少与刘采春的交往。

刘采春也深知两人之间的差距,她曾对元稹说:“君为青云士,我为红尘女,此生难相守,唯愿忆相思。”这句话道出了她的无奈与深情。尽管如此,两人的友谊却并没有因此中断,元稹依然会在闲暇时邀请刘采春到府中演唱,而刘采春也会将自己新创作的《啰唝曲》唱给元稹听,征求他的意见。

在与元稹的交往中,刘采春的创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的《啰唝曲》不再局限于商妇的离愁别绪,而是融入了更多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比如她的《啰唝曲?其六》:“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这诗以船夫的生活为背景,既写出了船夫的艰辛,也暗喻了人生的坎坷,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得到了元稹的高度评价。

长庆四年(年),元稹接到朝廷的调令,调任尚书右丞,需要即刻返回长安。得知这个消息后,刘采春心中充满了不舍,她特意为元稹创作了一《啰唝曲》:“君今向长安,妾心随君去。江水千万里,相思无绝期。”在元稹离开越州的那天,刘采春亲自到码头送行,她站在江边,望着元稹乘坐的船渐渐远去,忍不住唱起了这曲子,歌声中充满了离愁别绪,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元稹离开后,刘采春的生活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元稹的赏识与支持,她在浙东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加上当时新的歌姬不断涌现,周家班的生意也大不如前。更让刘采春伤心的是,她与周季崇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周季崇一直对刘采春与元稹的交往心存不满,只是碍于元稹的身份不敢作。如今元稹离开,他便常常与刘采春争吵,甚至限制她的演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摆脱困境,刘采春决定带着周家班离开浙东,前往扬州展。扬州作为中唐时期的繁华都市,商业达,娱乐需求旺盛,本是伶人展的好地方。然而,此时的扬州却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节度使李琦拥兵自重,对民间艺人百般压榨。刘采春到扬州后,虽然也有过几次成功的演出,但大部分收入都被李琦的手下搜刮殆尽,周家班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在扬州的那段日子里,刘采春常常想起与元稹在越州的时光,她写下了许多思念元稹的诗句,可惜这些诗句大多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寄元稹》诗被收录在《云溪友议》中:“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总向秋风撩乱处,不能清泪滴胭脂。”诗中以长安的柳树比喻离别,表达了她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大和三年(年),李琦动叛乱,扬州陷入战乱之中。刘采春带着周家班四处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的乐器和衣物大多被叛军抢走,周季崇也在一次冲突中受了重伤。无奈之下,刘采春只好带着周季崇和班子里的其他人回到江南苏州,回到了她最初登台的地方。

回到苏州后,刘采春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她的艺术生涯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巅峰。此时的她已经年近四十,嗓音不如年轻时清亮,加上常年的奔波劳累,身体也大不如前。不过,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是开始培养新人,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她的女儿周德华。

周德华继承了刘采春的歌唱才华,嗓音清亮婉转,尤其擅长演唱《啰唝曲》。刘采春将自己毕生的艺术经验都传授给了女儿,从声技巧到情感表达,再到舞台表演,她都亲自指导。在刘采春的悉心教导下,周德华很快便在江南一带崭露头角,成为晚唐着名的歌姬。

刘采春的晚年生活并无详细史料记载,据推测,她可能在苏州安度晚年,直到去世。尽管她的生平记载有限,但她的《啰唝曲》却流传千古,成为唐朝民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全唐诗》收录了刘采春的《啰唝曲》六,这些曲子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反映了中唐时期江南民间的生活场景与百姓的情感世界。

从艺术角度来看,刘采春的《啰唝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将江南民间的歌谣与参军戏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演唱技巧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需求调整嗓音,或婉转悠扬,或悲怆动人,让听众身临其境。同时,她的《啰唝曲》还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每一曲子都像一个小故事,能够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历史角度来看,刘采春的《啰唝曲》是研究中唐时期江南社会的重要史料。这些曲子中提到的漕运、商业、婚姻等问题,都是当时江南社会的重要议题。比如《啰唝曲?其一》中“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反映了当时江南商人常年在外经商,夫妻长期分离的社会现象;《啰唝曲?其四》中“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则反映了百姓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些内容都为我们了解中唐时期江南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视角。

此外,刘采春作为中唐时期着名的女性艺术家,她的艺术成就也打破了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在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尤其是伶人出身的女性,更是被视为“贱籍”。但刘采春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不仅获得了文人雅士的赏识,还得到了百姓的喜爱,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她的成功,为后世的女性艺术家树立了榜样,也为唐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刘采春的形象也多次出现。晚唐诗人韦庄在《菩萨蛮》词中写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有人认为这里描写的便是刘采春;宋代的话本小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也提到了刘采春的《啰唝曲》;甚至在现代的戏曲、影视剧中,刘采春的故事也被多次改编,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

如今,当我们再次唱起刘采春的《啰唝曲》,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那婉转的曲调,质朴的语言,仿佛将我们带回了一千多年前的江南水乡,看到了那位手持拍板、眼含柔情的歌姬,听到了她用生命演唱的动人歌声。刘采春虽然早已逝去,但她的《啰唝曲》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唐朝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尽管刘采春是中唐时期着名的艺术家,但关于她的史料记载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云溪友议》《唐才子传》《全唐诗》等文献中。这些文献虽然对刘采春的艺术成就与生平经历有所记载,但也存在一些矛盾与争议,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先,关于刘采春的生卒年份,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云溪友议》的记载,刘采春在元和年间(o-o年)成名,长庆年间(-年)与元稹交往,大和年间(-年)仍在演出,由此可以推测她的生卒年份大致在公元o年至o年之间,但具体年份仍需进一步考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次,关于刘采春与元稹的交往,史料记载也存在差异。《云溪友议》中说元稹与刘采春“交往甚密,情同知己”,而《唐才子传》中则说元稹“与采春相恋,后因调任而分手”。对于这些记载,后世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元稹与刘采春之间确实存在爱情关系,这从元稹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两人之间只是艺术上的知己,并没有爱情关系,《唐才子传》的记载可能是后人的虚构。

另外,关于《啰唝曲》的作者,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全唐诗》将《啰唝曲》六归为刘采春所作,但也有学者认为,其中部分曲子可能是民间歌谣,刘采春只是对其进行了改编与演唱。不过,从现有史料来看,刘采春作为《啰唝曲》的主要创作者与传播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但刘采春在唐朝艺术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她的《啰唝曲》不仅是唐朝民间诗歌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遗产。通过对刘采春及其作品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还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女性艺术家的智慧与才华。

在当今社会,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刘采春与《啰唝曲》。一些音乐学者对《啰唝曲》的曲调进行了复原,让这千年古曲重新焕生机;一些戏曲演员则将刘采春的故事改编成戏曲,搬上了现代舞台。这些努力,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刘采春的传奇人生,也让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展。

刘采春的故事,是唐朝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女性追求艺术理想的一段传奇。她用自己的歌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刘采春的世界,感受她的艺术魅力,传承她的文化精神。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dududu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明冬仍有雪(下)

明冬仍有雪(下)

究竟要怎样才能让戴辰辰明白,就是因为太爱了,才要费尽心思丶用尽手段把她留在身边,不能没她而活就是想保护心思单纯的她,不想她看见自己难堪黑暗的过去,怕她为自己难过,只好和她若即若离,不让她靠近怎知身体如何缠绵,仍然抵不过心底的孤单,在一起让彼此伤痕累累,他终于领悟,单向的感情只是伤害,付出的她无法接收,她需要的他给不了,原来结为夫妻,不过是自己做了一场以为是幸福的梦而已他们之间没有白头偕老的结局,只有分手道别的终曲,可是爱已成习惯,现在,他要怎麽过一个人的生活~~...

魔尊他念念不忘

魔尊他念念不忘

1池牧遥穿书后曾被迫和大反派奚淮一起关小黑屋,奚淮被锁链禁锢着,灵力被封印。他的处境极为尴尬,需要他修炼到筑基期打开洞穴的禁制,二人方可获救。可他是合欢宗男修啊啊啊啊啊啊!难不成拿大反派来修炼吗?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拿奚淮修炼的那个炮灰死得格外凄惨。跑!破开禁制后他立即跑得无影无踪!奚淮得救后突然着了魔,发了疯的在三界寻找一个人。不知道名字,不知道相貌,只知道那人是合欢宗的男弟子。想来,找到那个拿他修炼了整整三年的小子,必定会杀之为快。2池牧遥入了修真界最没有前途的御宠派,还是三系杂灵根。众人都说,他空有美貌,却没有实力,不配被称之为三界第一美人。3仙界大会上,魔修们不请自来。那个一身魔焰的青年立于人前,传闻中他暴戾恣睢,跌宕不羁,现如今已经成了名门正派的噩梦。此行,必有阴谋。众人防备之时,却见奚淮突然靠近池牧遥,微眯着双眸看着他你的修为并没有什么精进,可是没有我协助的缘故?池牧遥装傻道友何出此言?4修真界的疯子奚淮突然安静了,热衷于在洞府里折磨池牧遥。夜里池牧遥只能苦苦哀求不能再修炼了,我的修为快超过宗主了5本以为在被追杀,没成想竟成了魔尊的白月光?独占欲极强偏执魔尊攻×前合欢宗唯一男弟子美人受『老婆老婆你在哪里呀』×『跑呀跑呀我跑呀』又名小魔尊找媳妇没错,我就是那个和反派关过小黑屋的炮灰本该是炮灰却意外成为了魔尊的白月光不正经仙侠年下注1受软,攻恋爱脑攻受皆有缺点。2是纯爱,受是合欢宗唯一男弟子。门派服装粉色。门派武器团扇。3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成仙,私设多。...

论乙游和规则怪谈的适配度

论乙游和规则怪谈的适配度

中原理见,一名乙女游戏狂热爱好者,在通宵三天打出了第99次be时,一封奇怪的入校邀请函让她穿越,并给出了以下规则咒术高专学生守则如下1晚上十点后所有师生都会回到自己的宿舍,不会有人在这时选择拜访,请不要在门禁后回应门外的敲门声,即使ta会在下一刻破门而入。2我校只有一名自称最强的教师,如果你遇到自称老师的黑发袈裟男人,请及时逃跑并向五条老师寻求帮助,接受救助时请不要向最强老师描述黑发老师的模样,那会导致最强老师■■。3高专没有擅长咒言的学生,如若遇见,请警惕诅咒师的陷阱,并在脱困后前往校医室接受治疗。4食堂里没有任何一道带脑花的菜品,如果它开口向你搭话,请寻找五条老师或者黑发袈裟男人的帮助,但不要同时寻找他们两人。5请不要相信任何一个势力的一面之词,不要加入,不要触怒,不要变成■■。9东京都立咒术高等专门学校师生已经全员■■。10来自祂的提醒以上守则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是错误的,注意甄别。看着处处都透出不妙气息的提示,提着行李箱准备入学的中原理见在进行短暂思考后恍然大悟这不正是一个打出he的好机会吗!她明白了,如果想攻略成功的话就要反其道而行!半夜敲门?那一定是出任务回来被卡门禁的同学!我直接热心收留!不能让白毛老师知道黑毛老师的存在?那晚上偷偷去找黑毛老师是不是就能刷好感了!我冲冲冲!认识的新朋友害羞内敛不爱说话?总爱挡住自己的下半张脸?没事!对待这种男孩子,只需要更热情的贴贴!唔,虽然感觉处处都透露着阴森气息,总有种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死掉的奇怪错觉,还有来自暗处奇怪的觊觎视线,但应该没问题的吧?在中原理见坚持不懈的求爱下,攻略角色们的态度终于软化。热衷于玩猫鼠游戏的白发教师将逃跑的她堵进漆黑的小巷子里,在绝对的体型差压制下用指尖暧昧的摩挲着她的下唇不乖的学生是会受到老师惩罚的~背着染血太刀的阴郁少年埋在她颈间喘息,环在腰间的手收紧,语气带着病态的迷恋缱绻这身制服很适合你,再试试那条我和里香为你挑选的裙子吧?身处着火的房间里,穿着高领银发紫眸的男生将她困在怀里抚摸手腕上的铁链,浑然不在意唇边渗出的血液,与她耳鬓厮磨,轻声诅咒道永远归属于我。攻略好像成功了。但是好像哪里不太对?与此同时,刚收到妹妹去上学的消息于是急匆匆赶回国的某橘发重力使按照信上的合照地址来到了东京,却只看见一地废墟时发出尖锐爆鸣声你根本不在东京!你到底在哪儿!最终cp是某个麻辣教师哦~...

斩神:缨子,你这是要谋杀亲夫啊

斩神:缨子,你这是要谋杀亲夫啊

一觉醒来,刘景尘现自己穿越到了斩神世界,而且还成为了林七夜的同桌,无系统无禁墟的他正打算混吃等死的时候,放学路上竟然碰到了鬼面王。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完蛋的时候,终于觉醒了,新手大礼包更是开出了召唤焰之拿瓦铠甲的能力。并且刘景尘现只要不断猎杀神秘和搞抽象就能解锁更多能力,于是画面朝着抽象古怪的方向展。焰之拿瓦,吞噬猛焰的力量。神秘就该老老实实受死!你求我我也不会放过你。一天是神秘,你这辈子都是神秘。我懒得跟你说道理,你不配听。缨子,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砰!!!只见红缨冷哼一声拎起长枪,眼中似乎不掩饰杀意,直接一招轰向刘景尘。卧槽,缨子,你这是要谋杀亲夫啊!一年后,当神明入侵沧南之时,少年利于天穹之上,嘴角微微上扬。雷霆雅塔莱斯,你将代表世间的正义力量,合体。那一日,诸神黄昏。原名...

在成为西门吹雪的日子里

在成为西门吹雪的日子里

宅女林晓因为今生投胎时欠了地府穿越司的债,被要求在幻想界扮演因时空裂缝被卷走灵魂的主要剧情角色来还债,在穿越司把剧情角色救回来前,她的任务就是顶着他们的壳走剧情,在穿越女们改变剧情时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