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五
高中三年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无论是文科的选择还是成为传媒艺术生的决定,都是为了上个好大学,这是所有家长、老师、自己的期许。至少高一高二的学习状态,我自认为还是蛮不错的,我并不是班上的名列前茅,但也不是班上的吊车尾,算是班上成绩的中游偏上吧,同我初中一样。我也依旧秉持着笨鸟先飞的理念,学习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程,只要我不放弃,说不定最后我便能像中考那样,惊艳所有人呢。
我们的英语老师长得很漂亮,但是有点毒舌,她怼人,骂人不带脏字,并且她的老公也是如此。有一回教我们的地理老师有事请假,她老公也是地理老师,便来代课,班上都是吐槽的声音,说他们两个不愧是夫妻,两个人一个样,不会好好说话,嘴巴臭得很,她老公讲课稀烂。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没做声,因为没分班之前,她老公就是我的地理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而且他又不是要一直教我们班。至于英语老师,虽然说话不好听,可是她讲课认真啊,我对她的这层滤镜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对我的学习比较关注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语老师教学有个特点,体现在点人回答问题以及点人课间去办公室背书上,她每次上课都会把最新一次的月考排名表带上,是各科成绩汇总的排名表,老师把它从中间一对折,点名就点排名表前半部分名字,后半部分的人她就不管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没分班之前我便是她的学生,她认识我,知道我的名字,加上我的排名在她手中那张表中偏上的位置,所以点人去办公室背书五次便四次就有我。她每次点名,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很期待她能点到我,虽然背书挺痛苦的,但我高兴大于这份痛苦。每次去背书,感觉老师既严厉又亲切,像老师,又有朋友感。被老师认可,关照怎么可能不高兴,这份高兴便化为了学习的动力,觉得英语虽然不好学,可是学起来又觉得有趣多了。可高兴之余,又有些难过与害怕。难过的是那些在排名表后面的同学,他们就像被英语老师放弃了一般,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英语成绩可好了,也是学传媒的,她的英语能考一百二三十分,我惊讶的是她并没有认真上课,其它成绩一言难尽,可独独这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老师的不关注而不好好学,还是因为自己本就不想学。但我在英语上是真的钦佩她,我总觉得如果她能好好学习,纵使其它各科不像英语成绩这般出众,也能上个不错的大学。我害怕的则是如果有一天,我的排名也跌落到后半页纸,大概率也会被放弃吧。为了防止这个结果的出现,我除了努力学习,别无他法。
我的语文从不会让我失望,让我不禁感慨,我不愧是中国人,语文是唯一一门我不用怎么耗时间,就能及格的一门学科。不要觉得我只追求及格,高中各科成绩及格真的挺难的,在我们学校挺难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学艺术,要不然怎会称我们学校为艺术学校。能全科都考及格了,大概只有年级前二十了。因为全部刚好及格就是四百五十分,而这些大神们是有拿手学科的,在语数外中,另外一两门考个一百二三十分,总分就有五百多分了,学校不是重点高中,没有考六百多分,至少我们这一届是没有的。可能我是中国人是我语文成绩好的一方面,我语文的语感好也是一方面,大概也有小时候基础打得好的原因。考试中有一个文言文大题,是三个选择加两句文言文翻译,考的不是语文课本上有的,是古时候的文坛大家写的文章。所以这个大题想要拿到分其实挺难的,毕竟古人惜字如金,很难拿捏把文章转化为现当代文的准确度,毕竟要想做对题,先得知道文章中讲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才能做对题。而每次考完试试卷下来,看着这一大题,我有些小骄傲,因为班上同学大多都拿不了几分,而我大多数时候就只扣了一两分,扣得多的时候扣的是四至六分,也能拿个百分之六七十的分。我觉得我对于语文的喜欢是良性循环,我喜欢那些有魅力的文字,所以会主动去学,而不像其它学科学得异常痛苦,不反感,便在考试的时候做题得心应手,成绩出来时,是各科成绩最好的,便更加喜欢了。但也不是完全顺风顺水,在写作这一块,我没了初中时的骄傲,甚至有些苦恼。
初中时,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师作为范文要求我念给全班听,我是擅长写记叙文和散文的,每次写来得心应手。可上高中之后,学了一种新的文体——议论文。老师要求我们作文只得写议论文,说每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更适合写议论文,其它的问题很难写好,你写议论文就算写得不好,只要立意是对的,就不会扣太多分,可写其它文,写不好可能六十分你只能拿十来分。我觉得这种文体局限性太强,至少在高中学习与写作过程中我的感受是这样。老师教给我们的框架结构是三段式:开头引入、中间分段分析、结尾总结。中间部分也分为三个模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条框的设置,让我在写文章时觉得很生硬,拼命的往外挤内容,凑字数,不像散文、记叙文让我觉得在写作过程中是一种享受。议论文写多了,我现我就不会写其它文章了,我想写自己拿手的,提起笔来,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我的脑子已经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占据了。虽然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不断学习,尝试新的领域,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以有的知识,甚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何况我现在有种芝麻没捡着,还把西瓜丢了的感觉。现在已经如此了,便得好好写议论文吧,要是做个朝三暮四的小人,那可能我的作文真得拿十分了。至少现在每次考试,还能拿个四十五到四十八分。
曾经我自认为我的文采不错,但也有自知之明,老师说过,看的书多了,肚子里就会有墨水,写作的时候便不会空无一物,我相信老师说的话,因为在每读一篇文章,我就明显感觉到充实,是大脑的充实。我喜欢看书,但由于爸妈的管控,我看过的书其实屈指可数,记得小学有一次得知班长读过很多书,我便问他读过什么书,听着他细细数来,我真的满眼羡慕。现在高中班上的有个同学,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主要也是她同初菡和彭城是朋友,她们是初中同学,我很喜欢她的作文,她没有按照老师的教学议论文,她一直都是按自己的方式写,写的都是散文,语句优美且深奥难懂,她的文章不像高中生写的,就像是专业的作家,老师也让她在班上念过作文,那是一篇老师都无从扣分的文章的。同学们听完唯一的感受就是:写得很美,句子优美,但是听不懂,自己也写不出来。班上有这样一位作家,当然就是如获至宝了,老师推荐她去参加市里的作文,毫无悬念,她捧了个奖回来。优秀的人对自己都是不自知的,她比完赛回来时,我还问她,感觉怎么样,能拿奖不?她说,感觉大家都是大神,我就是去参与了下,拿不到奖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她谦虚,但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脑子还是太直了。
聊了那么多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不能忘了我是传媒生,毕竟现在的我非常笃定,我未来的人生是离不开艺术的,这可是刻在骨子里的灵魂。传媒机构在农业大学里,距离我们学校有二十多公里,单靠自己去确实不方便,于是机构老师便租了个大巴车,每周末七点会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我们这界所有学传媒的学生去农校学习。我很少坐大巴车,上次可能还是在小学春游时坐的。这种车封闭性太强,而且味道大,不大一会了,我就反胃了,胃里有翻江倒海的趋势,头也胀得很。我就觉得这路上的经历,我未必都能缓过来,因为以前晕车,我都会难受一整天。我都怀疑我到地方,还有心思和精力听讲吗?转头一想,在学习这方面,我从小就练就了无比强大的意志力,更何况,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便会很投入,我想我应该没问题的。教室在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十二楼的会议室里,这里就像一个酒店,一个高档酒店,我以前虽亲眼没见过,但电视剧里有啊。无论是教室还是走廊间,装修风格很欧式,偏原木色的那种,还有茶水间,但此时完全联想到国际两个字,也没细想这栋楼是干什么的。会议室嘛,就是中间有个大圆桌,老师说我们的课主打一个轻松,不用那么紧张,随便找位置坐下来就好了,于是大家就坐了下来。那个招生的老师,给我们了印有他们机构名字的播音书、编导书和作业本,说我们后期有作业,要写影评的,便把课堂交给了播音老师,一个长头的大眼睛美女。
新颖的课堂环境,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有趣,这大概是艺术的魅力吧,播音里的声调同我们小学学的不一样,不是一二三四声,而是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平常说的普通话其实一点都不标准,我们口腔是放松的状态,播音则需要把口腔立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做口部操的练习。一开始的学习都是基础的,我们平常说话实际上是并没有咬字清楚的,但大家都听得懂,而在播音上则需要把每个字音要完整的出来,不能吃字。现在只是字的练习,都让我兴致勃勃,不禁让我感慨,原来学习也可以不是一件那么痛苦的事,甚至我还是自内心愿意主动去学。我突然意识到,我是真的很喜欢文艺的东西,或许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但还得努力的去学,结果成绩也还是差得很。虽然对自己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但学习却不能放松,高考、高考、高考,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我能坚持下去,无外乎所有人都告诉我,只要上了大学,好日子就都来了,以后就能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了。这大概就是我坚持的动力吧,上了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是自由的味道。
我和宋锦习惯于说方言,我们的方言还不是江城话,是因为我们那边有很多外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方言便融合了其它地方的味道。
课间休息时,我们用方言聊天,被张老师批评:“你们说的哪里话呀,要说普通话,既然学了传媒,就要时刻说普通话,时刻练习。”
我们就开始用普通话交流,有了一种怪异的陌生感,少了那么一分亲切,这份怪异让我们不禁笑了起来。之后我们便在机构学习的时候说普通话,其它时间还是说的方言。
编导一开始是影视业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对新闻的理解与评论,老师说编导是要不仅要考面试,还要考理论知识,面试和播音一样都有自我介绍,不一样的是,我们考的是广告创意和讲故事,而笔试则要考其实播音老师还没同我们说要考什么。我翻着编导的书,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人的名字还挺好记的,可国际电影史,那些人名那么绕口,怎么记得住。编导应该更偏理论,也注重思维,是一个能体现想法,创意的行业,这就是电影幕后工作的魅力吧。哎呀,反正在我这,只要和文艺相关的什么都是好的。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每天都要看焦点访谈,每周写三篇观后感,每篇四五百字,我感觉这比议论文好写多了,每次写的时候,唰唰的,行云流水,。我之前跟朋友说过我喜欢画画,而现在我又说我喜欢传媒,大概也没人会相信,或许会觉得我是个朝三暮四的人,说不定赶明儿又喜欢别的了。但以前的我在认真画的时候,就是觉得很沉浸,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喜欢,便从未和他人说过。现如今我同朋友说我喜欢传媒,便也无人反驳。甚至于高中三年我说过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从不后悔选择了传媒,即使最后我没考上本科我也不后悔,因为我是真的喜欢。另一句便是我大学绝不会选择跟经济、政治有关的专业,以后也绝不会从事跟经济、政治有关的工作。因为高中政治分四个板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哲学。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那些文字有些枯燥,一点都不如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但是为了高考,我不得不去背它们,去战胜它们。我不敢说我就是一个为文艺而生的人,因为我五音不全,柔韧性不行,看上去就是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但我热爱,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相信我能学好传媒。
五
高中三年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无论是文科的选择还是成为传媒艺术生的决定,都是为了上个好大学,这是所有家长、老师、自己的期许。至少高一高二的学习状态,我自认为还是蛮不错的,我并不是班上的名列前茅,但也不是班上的吊车尾,算是班上成绩的中游偏上吧,同我初中一样。我也依旧秉持着笨鸟先飞的理念,学习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程,只要我不放弃,说不定最后我便能像中考那样,惊艳所有人呢。
我们的英语老师长得很漂亮,但是有点毒舌,她怼人,骂人不带脏字,并且她的老公也是如此。有一回教我们的地理老师有事请假,她老公也是地理老师,便来代课,班上都是吐槽的声音,说他们两个不愧是夫妻,两个人一个样,不会好好说话,嘴巴臭得很,她老公讲课稀烂。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没做声,因为没分班之前,她老公就是我的地理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而且他又不是要一直教我们班。至于英语老师,虽然说话不好听,可是她讲课认真啊,我对她的这层滤镜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对我的学习比较关注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语老师教学有个特点,体现在点人回答问题以及点人课间去办公室背书上,她每次上课都会把最新一次的月考排名表带上,是各科成绩汇总的排名表,老师把它从中间一对折,点名就点排名表前半部分名字,后半部分的人她就不管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没分班之前我便是她的学生,她认识我,知道我的名字,加上我的排名在她手中那张表中偏上的位置,所以点人去办公室背书五次便四次就有我。她每次点名,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很期待她能点到我,虽然背书挺痛苦的,但我高兴大于这份痛苦。每次去背书,感觉老师既严厉又亲切,像老师,又有朋友感。被老师认可,关照怎么可能不高兴,这份高兴便化为了学习的动力,觉得英语虽然不好学,可是学起来又觉得有趣多了。可高兴之余,又有些难过与害怕。难过的是那些在排名表后面的同学,他们就像被英语老师放弃了一般,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英语成绩可好了,也是学传媒的,她的英语能考一百二三十分,我惊讶的是她并没有认真上课,其它成绩一言难尽,可独独这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老师的不关注而不好好学,还是因为自己本就不想学。但我在英语上是真的钦佩她,我总觉得如果她能好好学习,纵使其它各科不像英语成绩这般出众,也能上个不错的大学。我害怕的则是如果有一天,我的排名也跌落到后半页纸,大概率也会被放弃吧。为了防止这个结果的出现,我除了努力学习,别无他法。
我的语文从不会让我失望,让我不禁感慨,我不愧是中国人,语文是唯一一门我不用怎么耗时间,就能及格的一门学科。不要觉得我只追求及格,高中各科成绩及格真的挺难的,在我们学校挺难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学艺术,要不然怎会称我们学校为艺术学校。能全科都考及格了,大概只有年级前二十了。因为全部刚好及格就是四百五十分,而这些大神们是有拿手学科的,在语数外中,另外一两门考个一百二三十分,总分就有五百多分了,学校不是重点高中,没有考六百多分,至少我们这一届是没有的。可能我是中国人是我语文成绩好的一方面,我语文的语感好也是一方面,大概也有小时候基础打得好的原因。考试中有一个文言文大题,是三个选择加两句文言文翻译,考的不是语文课本上有的,是古时候的文坛大家写的文章。所以这个大题想要拿到分其实挺难的,毕竟古人惜字如金,很难拿捏把文章转化为现当代文的准确度,毕竟要想做对题,先得知道文章中讲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才能做对题。而每次考完试试卷下来,看着这一大题,我有些小骄傲,因为班上同学大多都拿不了几分,而我大多数时候就只扣了一两分,扣得多的时候扣的是四至六分,也能拿个百分之六七十的分。我觉得我对于语文的喜欢是良性循环,我喜欢那些有魅力的文字,所以会主动去学,而不像其它学科学得异常痛苦,不反感,便在考试的时候做题得心应手,成绩出来时,是各科成绩最好的,便更加喜欢了。但也不是完全顺风顺水,在写作这一块,我没了初中时的骄傲,甚至有些苦恼。
初中时,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师作为范文要求我念给全班听,我是擅长写记叙文和散文的,每次写来得心应手。可上高中之后,学了一种新的文体——议论文。老师要求我们作文只得写议论文,说每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更适合写议论文,其它的问题很难写好,你写议论文就算写得不好,只要立意是对的,就不会扣太多分,可写其它文,写不好可能六十分你只能拿十来分。我觉得这种文体局限性太强,至少在高中学习与写作过程中我的感受是这样。老师教给我们的框架结构是三段式:开头引入、中间分段分析、结尾总结。中间部分也分为三个模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条框的设置,让我在写文章时觉得很生硬,拼命的往外挤内容,凑字数,不像散文、记叙文让我觉得在写作过程中是一种享受。议论文写多了,我现我就不会写其它文章了,我想写自己拿手的,提起笔来,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我的脑子已经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占据了。虽然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不断学习,尝试新的领域,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以有的知识,甚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何况我现在有种芝麻没捡着,还把西瓜丢了的感觉。现在已经如此了,便得好好写议论文吧,要是做个朝三暮四的小人,那可能我的作文真得拿十分了。至少现在每次考试,还能拿个四十五到四十八分。
曾经我自认为我的文采不错,但也有自知之明,老师说过,看的书多了,肚子里就会有墨水,写作的时候便不会空无一物,我相信老师说的话,因为在每读一篇文章,我就明显感觉到充实,是大脑的充实。我喜欢看书,但由于爸妈的管控,我看过的书其实屈指可数,记得小学有一次得知班长读过很多书,我便问他读过什么书,听着他细细数来,我真的满眼羡慕。现在高中班上的有个同学,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主要也是她同初菡和彭城是朋友,她们是初中同学,我很喜欢她的作文,她没有按照老师的教学议论文,她一直都是按自己的方式写,写的都是散文,语句优美且深奥难懂,她的文章不像高中生写的,就像是专业的作家,老师也让她在班上念过作文,那是一篇老师都无从扣分的文章的。同学们听完唯一的感受就是:写得很美,句子优美,但是听不懂,自己也写不出来。班上有这样一位作家,当然就是如获至宝了,老师推荐她去参加市里的作文,毫无悬念,她捧了个奖回来。优秀的人对自己都是不自知的,她比完赛回来时,我还问她,感觉怎么样,能拿奖不?她说,感觉大家都是大神,我就是去参与了下,拿不到奖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她谦虚,但当时的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脑子还是太直了。
聊了那么多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不能忘了我是传媒生,毕竟现在的我非常笃定,我未来的人生是离不开艺术的,这可是刻在骨子里的灵魂。传媒机构在农业大学里,距离我们学校有二十多公里,单靠自己去确实不方便,于是机构老师便租了个大巴车,每周末七点会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我们这界所有学传媒的学生去农校学习。我很少坐大巴车,上次可能还是在小学春游时坐的。这种车封闭性太强,而且味道大,不大一会了,我就反胃了,胃里有翻江倒海的趋势,头也胀得很。我就觉得这路上的经历,我未必都能缓过来,因为以前晕车,我都会难受一整天。我都怀疑我到地方,还有心思和精力听讲吗?转头一想,在学习这方面,我从小就练就了无比强大的意志力,更何况,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便会很投入,我想我应该没问题的。教室在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十二楼的会议室里,这里就像一个酒店,一个高档酒店,我以前虽亲眼没见过,但电视剧里有啊。无论是教室还是走廊间,装修风格很欧式,偏原木色的那种,还有茶水间,但此时完全联想到国际两个字,也没细想这栋楼是干什么的。会议室嘛,就是中间有个大圆桌,老师说我们的课主打一个轻松,不用那么紧张,随便找位置坐下来就好了,于是大家就坐了下来。那个招生的老师,给我们了印有他们机构名字的播音书、编导书和作业本,说我们后期有作业,要写影评的,便把课堂交给了播音老师,一个长头的大眼睛美女。
新颖的课堂环境,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有趣,这大概是艺术的魅力吧,播音里的声调同我们小学学的不一样,不是一二三四声,而是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平常说的普通话其实一点都不标准,我们口腔是放松的状态,播音则需要把口腔立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做口部操的练习。一开始的学习都是基础的,我们平常说话实际上是并没有咬字清楚的,但大家都听得懂,而在播音上则需要把每个字音要完整的出来,不能吃字。现在只是字的练习,都让我兴致勃勃,不禁让我感慨,原来学习也可以不是一件那么痛苦的事,甚至我还是自内心愿意主动去学。我突然意识到,我是真的很喜欢文艺的东西,或许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但还得努力的去学,结果成绩也还是差得很。虽然对自己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但学习却不能放松,高考、高考、高考,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我能坚持下去,无外乎所有人都告诉我,只要上了大学,好日子就都来了,以后就能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了。这大概就是我坚持的动力吧,上了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是自由的味道。
我和宋锦习惯于说方言,我们的方言还不是江城话,是因为我们那边有很多外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方言便融合了其它地方的味道。
课间休息时,我们用方言聊天,被张老师批评:“你们说的哪里话呀,要说普通话,既然学了传媒,就要时刻说普通话,时刻练习。”
我们就开始用普通话交流,有了一种怪异的陌生感,少了那么一分亲切,这份怪异让我们不禁笑了起来。之后我们便在机构学习的时候说普通话,其它时间还是说的方言。
编导一开始是影视业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对新闻的理解与评论,老师说编导是要不仅要考面试,还要考理论知识,面试和播音一样都有自我介绍,不一样的是,我们考的是广告创意和讲故事,而笔试则要考其实播音老师还没同我们说要考什么。我翻着编导的书,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人的名字还挺好记的,可国际电影史,那些人名那么绕口,怎么记得住。编导应该更偏理论,也注重思维,是一个能体现想法,创意的行业,这就是电影幕后工作的魅力吧。哎呀,反正在我这,只要和文艺相关的什么都是好的。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每天都要看焦点访谈,每周写三篇观后感,每篇四五百字,我感觉这比议论文好写多了,每次写的时候,唰唰的,行云流水,。我之前跟朋友说过我喜欢画画,而现在我又说我喜欢传媒,大概也没人会相信,或许会觉得我是个朝三暮四的人,说不定赶明儿又喜欢别的了。但以前的我在认真画的时候,就是觉得很沉浸,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喜欢,便从未和他人说过。现如今我同朋友说我喜欢传媒,便也无人反驳。甚至于高中三年我说过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从不后悔选择了传媒,即使最后我没考上本科我也不后悔,因为我是真的喜欢。另一句便是我大学绝不会选择跟经济、政治有关的专业,以后也绝不会从事跟经济、政治有关的工作。因为高中政治分四个板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哲学。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那些文字有些枯燥,一点都不如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但是为了高考,我不得不去背它们,去战胜它们。我不敢说我就是一个为文艺而生的人,因为我五音不全,柔韧性不行,看上去就是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但我热爱,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相信我能学好传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往事难追忆,不负今朝游远离京城案件频发,北上路线困难重重,相逢故人却不得善终,江湖故人藏有故事,苏菱以一只破簪探十几年前旧案真相,偶遇青琳和叶辰希,三人探案京都,解开十几年前旧事。内容标签幻想空间成长热血...
贺南朝穿书了,但他心情复杂。在这本充斥着万人迷修罗场的狗血乱炖小说里,他居然是下场最为凄惨的炮灰攻一号。故事中的主角受家境贫寒,心性薄凉又生得精致漂亮,眼尾那点如墨泪痣分外勾人。他利用着身边环绕的优质攻们,一路向上攀爬,逐渐成为被A市各种大佬放在心尖儿上争抢的人物,勾勾手指便能肆意搅动风云。而炮灰攻一号,就是最初那个心怀怜悯将主角受领回家,让他有机会接触各路大佬的头号冤种!贺南朝我跑还不行吗?我拔腿就跑!为了避免被渣受骗身骗心骗感情,陷入正攻们的争风吃醋修罗场贺南朝打起领带谁也不爱,继续当他的平平无奇富二代。可是为什么,主角受看向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不对劲了?沈央,A市首富家的矜贵小少爷。性别男,爱好男,由于太有钱不敢找对象,只好一心扑在事业上。他最近发现,贺家的那个草包二代,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不,不仅是不太一样,更像是摔坏了脑子!贺南朝你别乱花钱,这顿饭我请。沈央?贺南朝冬天家里冷不冷?要不我给你买床蚕丝被。沈央??贺南朝那是你的第几号男朋友?看上去不好惹啊,我先溜了!沈央???食用指南受追攻,攻宠受是的,攻穿错书了阳光温暖大帅哥攻x找不到对象的美人受1v1,he,纯甜口...
十四岁的解元郎,订亲衍圣公的外孙女冯俏。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青葱走向白头。在官海沉浮,和变化莫测的皇权斗争里,章年卿不断平步青云,为了成为冯俏的保护伞。站在权利的顶峰是为了保护所爱之人。不重生不穿越,纯土著小儿女的官场爱情关键词标签原生土著的爱情我是孔子的曾孙孙孙孙孙孙女婿从婚前甜到婚后~﹡~﹡~﹡~﹡~﹡~﹡~﹡~﹡~﹡~﹡~﹡~﹡~一句话简介男主从举人到首辅,女主在后院吃吃喝喝的故事官场名言把握时机十分重要。太早被旧帝仇扁,太晚被新帝轻视。ps1朝代架空,请勿认真。21v1向没有小三。...
豪门温柔爹系dom感攻A×破碎漂亮小猫诱受O信息素猫薄荷×奶油09是个劣等omega,被改造基地收养后,融合了白猫基因。他生出蓬松柔软的猫尾巴,长出外白内粉的猫耳朵。他知道自己的作用有钱人消遣的玩具,提供信息素的工具。拍卖前夕,他冲进大雨里,意图逃跑,却被发现,面临死亡。情急之下,他闯进了一位来访者的怀里。被雨淋透了的白色小猫,衣着淋成半透明的实验服,又纯又媚。求您求您救救我,我什么都会,做也会,我会让您满意的。过去所有的不幸换来了此刻的幸运,暴雨中全身湿透的小猫,遇上了一个温柔的主人。小猫的主人叫他宁玖。慕景逸从小闻不到自己信息素,但他救下的小猫宁玖特别喜欢他信息素的味道。他的信息素只有他的小猫能闻到。他以为自己遇上了命中注定。宁玖对他的信息素特别兴奋,经常缠在他的身上贴贴蹭蹭,索要更多信息素。每次特殊时期,小猫就算晕过去了,也咬着他不松口。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人形猫薄荷?小猫眨眨眼,疑惑地看着他。可是,Daddy的信息素就是猫薄荷的味道呀小猫的Daddy很好。他用爱意覆盖宁玖所有的痛苦,用温柔包容宁玖所有的缺点。他温柔成熟,善解人意,带着宁玖重识世界。他把小猫重新养了一遍。他让宁玖明白什么是喜欢,让宁玖认可自己值得被爱。年上者的温柔与魅力,让破碎小猫被宠爱包围,重新长大。先生什么时候愿意标记我呢?等你认可我是你的alpha的时候。在离开改造基地那一天,宁玖注射过Daddy的信息素,他们的信息素匹配值为100。但是,Daddy一直等到他在宁玖心里也是100的时候,才标记了他。本文作者提示1受猫塑,非人的人外感很重,慢慢被救赎长大,恋疼属性注意避雷。攻养受,攻宠受乖,双向奔赴,双向救赎,尊重作者喜好,不建议极端kk阅读。2温馨日常向很多,主打宠宠宠3年龄差(30×18),体型差(186×172),双洁1v1甜宠向4考完试的发疯之作,拒绝爱好审判...
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寡妇,风情万种欲望强烈的少妇。饱受虐待却是最美的村妇,犹如卡通人物好萌的萝莉。相貌相同性格各异的姐妹,美丽动人充满知性的老师。童颜巨乳犹如芭比的女警。红杏出墙的美艳的女主播。在乡下的李文强现,原来乡村是个大花园,让他流连忘返,他的目标是把它变成自己的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