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姐说,昨天白天在干活,脱不开身。俺大屋里乱的啥子似的,我来收拾收拾,又怕你做不好饭,我怕俺大饿哩。
刘中义说,我收拾好了。我在家做饭做得多呢,弄个早餐太容易了。俺大想吃稀饭青菜。
大姐嫁得近,在马路边隔了一个村,2里多地。她和大哥一样,因为不识字而长年在家。目前,在家带着孙子上学。只要附近有杂活干,腿拿得飞快。
刘中义问,姐夫不回吧?大姐说,俺大没确诊,不知啥情况啊,如果是不行了,肯定得回啊。刘中义说,吃过早饭我送俺大去医院检查。
“大哥同意了?”大姐显然很意外,“俺大晕过几次了,村里议论得乱糟糟的,大哥就是不检查,说是浪费钱,没用。他是老大,我是嫁出去的,不好说。”
“干吗非得他同意?我也是儿子。大哥是怕花钱?”
“要不然呢?还怕啥?怕俺大死在他手上了?如果这么想,太好笑了。”大姐洗着青菜,“你二哥和二姐三姐今晚上能全部到齐,不商量商量?”
“没有必要,看病哪能等啊。确诊一下心里踏实,对俺大对邻居对自己都有个交代。”
“嗯,那费用算公账。我也去。”
“花不了多少钱,做脑cT检查55o,救护车2oo块,剩下的就是挂吊水的钱,几百块吧。医生在电话里说,俺大这情况可能不用住院,可以在家里挂吊水,请后村诊所的张医生弄一下就行了。”刘中义说,“我打电话问得很细,全程平躺着,有医生跟着,很方便。俺大刚才头脑清醒得很,不妨碍检查,医院肯定接收。”
稀饭好了,大姐端在风扇下吹了又吹,试了试不烫了,把父亲的上身支起来,把饭端给父亲。
“吃饭时得坐着才行,这样不是办法。我买的摇床过几天就到了。”刘中义说,“不能老躺着,把床摇起来可以半坐着。”
“算公账,到时候一下子结。”大姐说。
“小事,不贵。”
“对你是小事,你有生意做着……俺大买感冒药,都是自己掏钱。”大姐扭过头,小声地递话给刘中义。
父亲的耳朵背的时候背得很,不背的时候却很灵,这句话他偏偏听到了。他责怪大姐道:“莫说闲话,你大哥腿瘸了,搞不到一分钱,可怜哩。”
刘中义听出,大姐憋着好多话。
救护车的叫声惊动了全村。二里庄的53户人家,除了老村子还有几户坚守着,其余的都搬到了马路边。房子分布在马路两侧,一条线摆开。谁家在门口骂天骂地或者是来了个要饭搞杂耍的,全村都能轻易听见、看见。
果然有几个邻居来探视,表示关心,多是年龄大的。大哥大嫂却还没到。
“这就对了,早该检查的。”
“老三早回来就好了……”
他们偷偷说着,却传进了刘中义的耳朵。他意识到,自己长年在外,对父亲的照顾太欠缺了。置身事外,给再多钱,抵不上邻居的一句话有分量。
救护车上2男1女,穿着县医院的白大褂。女护士先对父亲进行测试。问床边站立的刘中义,这是谁?父亲说是儿子。又问大姐,父亲说是大女儿。然后掐父亲左腿,又掐右腿,问父亲的反应。最后说,上担架吧。
原来这么简单!大哥口口声声地说医院不接收,这么简单地测试一下不就拉走了?
两个男医生麻利地把父亲抬到担架上,上了车。救护车属于专用作业车,担架放在车内毫不动摇。刘中义叫大姐上了救护车,他开车带大哥。正说着,大哥到了。
救护车在前面开路,刘中义在后面跟,大哥坐在副驾驶座上。他上车后才扔掉烟把:“不知道要不要住院?”
“检查完再说吧。”刘中义淡淡地说,“早该检查的。”他觉得大哥好陌生,不是曾经的大哥。
大哥没吱声,吐烟圈似的慢悠悠吐出两个字:“甩钱!”
刘中义没接话。他跟着前面的救护车,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大哥往年的形象。
大哥虽大字不识一个,却有独特之处。村里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大哥买的,是个二手的,他记得是3o块钱,当时他才几岁,还没实行土地承包制。
后来,大哥就骑着这辆自行车跑遍了附近的几个县,甚至骑到了市里。他做着各种各样的小生意,贴补着家用,帮着父母抚养一众弟妹。
几年后的一个夜里,他大哥从外面回来,急急敲开了家门。父母见儿子满脸鲜血,登时吓傻了。
刘中义当时读了小学,他被吵醒了。爬起来一看,大哥脸上的血直往下滴,像菜刀刚刚割开的鸡脖子。
原来,大哥骑着自行车回来,在村子西面的马路上被两个流氓拦住,他们想抢大哥的自行车。大哥想着就快到家门口了,心里不怕,他奋力反抗,和对方厮打起来。自行车是他的命,他舍不下。
那两个流氓见大哥势猛,抢不了自行车,气急败坏,拿石头砸破了大哥的头,逃之夭夭。
大哥一手捂着头,一手扶着车把飞骑回家。
村后有个赤脚医生,父亲陪着大哥去止了血,包扎好。父亲埋怨大哥:“自行车不就是3o块钱吗,比命还重要?”
大哥叹口气:“5个弟妹,要吃要穿要上学,离了自行车咋行?”
还有一件事,刘中义清楚地记得,在他7岁那年,大哥骑着自行车带他逛街,买了8个贼甜的大梨。大哥叫他瞧一会儿自行车,然后去办什么事。大哥走后,他一口气把梨吃了5个。
大哥现后说,梨是按人数买的:爸妈各一个,大哥大嫂各一个,二哥一个,二姐三姐和他各一个(大姐已出嫁)。
大哥没斥责他,只是笑笑说,你是没吃过好东西,嘴馋哩。每每忆及此事,刘中义又惭愧又心酸。童年的幸福是蜜,可以甜一辈子;但童年的伤疤是皱纹,愈老愈深。
前些年,农村到处盖新房,大哥不甘落后,买了“五征”牌三轮车,东奔西驰地拉砖拉沙。
后来,车越来越多。大哥不识字,不会计帐,全凭记忆,常常把张三的记成了李四的,有些东家不老实,就吞吃大哥的劳动成果。大哥也确实说不清楚——如果有个小本本,记着年月日和拉货的数量,效果肯定不一样。于是大嫂叫他卖了车,学起了砌墙,直到摔瘸了腿。
大哥算得上能干,但家庭琐事从来不问,从没洗过一次鞋,一次衣服,几乎不摸锅铲,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村里都说他是最享福的人,感叹他怎么那么好命,娶了一个媳妇啥子都干。
大哥在瘸腿以前,完全是官老爷做派,在外面干完活回家,把衣服一脱,往凳子上一坐,吩咐大嫂:“炒盘花生米,我喝酒。”
喝舒服了,开始吹牛。大嫂听不惯了,讥讽他几句。偶而,大哥会一下飚,说大嫂说话难听,大嫂不服,两人就抬杠,最终吵起来,必定以大哥拍桌子摔凳子结束。
那个时候的大哥是霸道的,蛮横的,腰杆是直直的。但现在的大哥,不但腿瘸了,连腰也瘸了,心也瘸了。
他每次春节回来,父亲都会和他聊很多,说大哥太自在,说大嫂太累。大哥在家里的各种形象早就堆在他脑海里。
“老三,我跟你说件事,你谁也别说。”大哥忽然有点神秘地靠近他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饮不尽的杯中酒,割不完的仇人头。美人恩重,纵酒狂歌,横刀跃马,踏遍江湖。陈棠定睛一看,却见刀身末端赫然刻着两行小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为保护绝密资料壮烈牺牲的高级军事工程师冯轶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会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古代。好消息是胎穿,还穿越到一户侯门的嫡小姐身上,外家更是声名显赫的镇国大将军府。坏消息是前不久外家所有人已经阵亡在战场上,母亲受惊早产,为了生她难产濒死,濒死之际竟还得到一个消息,新皇为了安抚她母亲,预备给刚出生的她设郡主之位,而冯轶那个未曾谋面的倒霉催的生身父亲,竟然想要掐死冯轶,用宠爱的外室孩子取而代之。冯轶的生母临死前费尽最后的手段,让乳娘将她带离这个危险之地。面临追杀,母亲乳娘将她放在一家农户,不顾危险独自引走追杀之人。冯轶被农户收养,从侯门千金沦落成了农家女。只是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农户,并不是普通农户。她更不知道,在她降生这个世界之前,皇宫天降异象,将她的壮阔生平一一展示在刚登基的新皇及心腹眼中,她成了求贤若渴的新君眼中的神女。司天台与皇帝曰神女降世,得神女可定天下。为寻神女,皇帝命暗卫倾巢而出...
...
小说简介(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作者伴生樱完结番外文案少女漫画家野崎同学对转校生前桌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越发现越觉得这是个宝藏。身份转校生,年级第一,前水泳选手,现水泳部经理,和水泳部长cp感满满牙白,设定集get!野崎发现降谷爱画画也很好,他看着面前人画笔落下,目光从欣赏满满变成疑惑不已。肌理分明的线条跃然纸上,蓬勃而美...
喜欢的可以点个收藏,会不定期掉落番外的昆曲女小生×当红原创歌手双c,he男主暗恋成真二十六岁之前,楚君的世界里只有昆曲,一辈子都呆在舞台上是她最大的梦想。她爱昆曲,爱自己演的每一个人物,爱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只是,当热爱带有功利,演戏不再纯粹楚君迷茫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很多年之後,楚君还是会想起沈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楚君,你只要热爱你热爱的。不要有顾虑,大胆地向前走。二人恋情还未公布时有记者问楚君您觉得歌手这个职业怎麽样,有兴趣转行吗?楚君朝那人笑笑。没兴趣转行。不过,歌手和戏曲演员好像很搭。一直到两人官宣了恋情,那记者才知道自己被塞了一嘴的狗粮。抱着一雪前耻地目的又采访了楚君谈了恋爱後和之前有什麽区别吗?没有太多区别,我还是练戏演戏。听到这儿,沈时的粉丝开始无脑喷了。但听完了最後一句话,他们都变得哑口无言了。但是,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个我爱的人记者表示,很好,这波狗粮我先吃为敬。楚君出现在了沈时最黑暗狼狈的那一年,自此之後便成为了他放在心尖尖上想着的人。她热爱她的事业,他就倾尽全力去支持她丶保护她。她有不愿开口的往事,他也愿意倾尽一生去等待丶去陪伴。他人都道沈时是个温润如玉的淡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到底藏着多麽汹涌的爱意。他想把这世间所有最好的一切都捧到楚君的面前,希望她得偿所愿。宝子们看了之後可以给点建议吗,真的想知道文章哪里有问题,接受批评,会认真对待。内容标签强强都市情有独钟甜文成长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