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路易莎见他不懂,指了指纺车底部空落落的地方,说:“这里可以加一根两排锭杆一样的竖杆,也通过大转轮传动。这样纺出一段纱线到纱锭上后,牵扯出一段来,分别系到这两排竖杆上,之后接着纺线……”
“下面两排竖杆可以看作是纱线暂存处……竖杆完全可以做成时插入式的,取的时候直接摘出来就行,而不用费力去取绕得牢牢的纱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用总是起头加捻。取下竖杆后,换新的竖杆,线头系在新竖杆上就行。”
“当然,这只是顺带的好处,真要讨厌起头加捻,还可以取纱线的时候留长一些。非要加一个纱线暂存处,还是为了调节纺纱线时的‘松紧’。”这样说着,路易莎还给莱昂示范了一下:“您可能从未纺过纱,所以不容易想到这一点……”
这个时候纺纱机的纱锭因为绕线的原因,是越来越粗了,但因为最开始每根线就粗细不均,导致的结果就是最粗的纱锭比最细的纱锭要粗了不少。路易莎让莱昂来看,从‘小走车’之间牵扯出来的纱线松紧,有的和纱锭之间已经绷紧了,有的却松松垂着。
“随着纱锭粗细变得不一样,同样带动转一圈,卷的线长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有的线就会卷多变紧,有的则有‘多余’……虽然这跟横杆可以模仿人手捋线,调节这种差距,但还是不如人手灵活,所以……”
“如果有一个存线的地方就不用了,纱锭上绕不了几圈就会转移到存线竖杆上。虽然存线竖杆和纱锭之间,也会因为绕线粗细发生松紧不同的情况。但一来,这时候已经纺线完毕了,松紧问题不大会影响到纱线质量。二来的话,存线竖杆和锭杆相互分担绕线粗细带来的问题,就是增加‘容错率’。”
“原本可能会导致卡顿,甚至断线的问题,这样就能缓一缓了,说不定就缓过来了。只有比原本更大的绕线差异,才可能导致出问题……”
纱线松紧是明摆着的,莱昂又不蠢,立刻理解了路易莎的意思,并开始思考怎么用大转轮传动底部存线竖杆。想了想说:“这样就需要加宽大转轮了,不然根本无法容纳那么多的绳套。那些连接锭杆和竖杆的绳套是要各行其是的,不能够绞缠、覆盖,不然传动就会不顺畅,甚至卡死。”
路易莎点点头:“可以加宽,不过也可以想办法让同样宽度的大转轮容纳更多的绳套。比如,可以在转轮上刻出凹陷的‘轨道’,这样每根绳套都有自己的轨道,即使离得近,也不会那么容易混在一起。另外,可以加一个‘分线板’。”
路易莎觉得说的不直观,干脆给莱昂画了出来。所谓‘分线板’也很简单,就是一个比大转轮略宽的弓形木框,木框上下相对打孔,可以上下系绳子——就像弓一样,只不过弓只有一根弓弦,这个分线板可以有多根‘弦’,绳套就从弦与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一根绳套钻一个缝隙,这样的分线板安在大转轮与锭杆之间,确保它们更不容易在传动的过程中交错绞缠。
莱昂点了点头,表示这些都会照做……其实这些他不一定都想不到,但肯定没办法像路易莎想的这么快、这么多。毕竟路易莎是现代人,很多东西对她是常识、本能一样的存在,她都不一定能意识到那些现代培养出来的‘见多识广’‘举一反三’,在古代有多么不一样。
也因此,莱昂对路易莎是真心佩服的,不是因为路易莎是他的雇主,他的主人,而单纯是因为路易莎在机械上的‘天赋’……莱昂又不知道路易莎来自未来,肯定是只当是天赋了。
“……嗯,这样还可以在纱锭前方加一根横杆,就像前面有横杆可以捋线一样,这也能协助捋线。这就不用木制了,用一根金属横杆吧,这样更光滑,垂下来更自然,不会卡住……毕竟这里不方便手动上下调整,完全就是纱线抵着的。”
路易莎看了一会儿,又增加了一个建议。这个小设置既能协助捋线,也能帮忙调节小走车与纱锭之间的纱线松紧。要是太紧了,有一个金属横杆以自重压下来,扯动对面的羊毛,就可以让较紧的纱线纺出加快。要是松了一些,金属横杆垂得就更低,等于是帮助扯紧纱线了,也有利于纱线更均匀。
也是因为要求这根横杆足够灵活,不会卡住(卡住的话,就不可能根据纱线的松紧上下起伏调节了),所以才说要金属的。这样接合处阻力比较低,自重也更好根据需要调整……为此即使增加一些成本也是必须的。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小走车上的张力杆也用金属的,理由和这根横杆用金属的差不多。但张力杆到底可以人手控制,人费心一些,效果也还可以,所以不是必须的——说到底,还是这时人力价值不高,相比较之下,一个不算小的金属构件,增加的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
路易莎这又不是造一个纺纱机,一个纺纱场就不知道多少台了,然后那么多庄园都建立纺纱场……今后后要传播纺纱机,考虑一下机器成本就很有必要了。
说完了对初版纺纱机的改进建议,路易莎这才拿了梳毛机的设计图给莱昂看:“这是两种梳毛机,一种负责粗梳,一种可以进行精梳。”
莱昂仔细去看,发现粗梳的梳毛机类似一个秋千,木头的‘秋千架’上挂着弯曲的‘秋千板’。
‘秋千板’的底部是斜向下的金属梳齿,然后下方是梳毛机底板,上面钉着斜向上的梳齿(斜的方向与秋千板上斜向下的梳齿相反)。所以只要放一些羊毛在底板上,再抓住‘秋千绳’(其实是木制的)或‘秋千板’的后端,摇动‘秋千’,就能完成粗梳工作了。
摇动‘秋千’是,前端底板是敞开的,梳通的羊毛被带起,很容易就会掉落,所以下面可以摆一个接羊毛的篮子……相比起用梳毛板或者刺球,这要省力的多,也有效率。
莱昂会由此联想到秋千是路易莎不知道的,因为她是想着海盗船做了这样的类似的设计。毕竟这个‘秋千板’可长了,而且还真就是船形——下面相对的梳齿底板也是一样的船形,相错梳毛时间隔始终相等,充分利用了齿板面积,而且摇多高都无所谓,不会磕着。
莱昂心里想了一下这个梳毛机,又想了一下现在大多数梳毛工用的梳毛板,一瞬间就明白梳毛机的好处。心里暗暗赞叹后,才去看路易莎说的专门用于精梳的另一种梳毛机。
这种梳毛机外形就完全不同于前一种了,它的主体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滚筒组成的。这两个滚筒是可传动的,摇动一侧大滚筒旁的把手,两个滚筒就会一起向内或向外转动——梳毛时是向前摇动把手,这样滚筒都会向外转动。
滚筒向外转动时,可以向小滚筒下方塞入粗梳好的羊毛。向外转动的小滚筒会把羊毛带进去,带到两个滚筒之间,一般最终是大滚筒上会缠绕上梳得很分明的羊毛纤维,小滚筒上也有,但总不如大滚筒上多。
嗯,大小滚筒上都有非常密的金属钉齿……不过,相较于粗梳机上的梳齿,精梳机上的梳齿又细又密,还要短很多,这也是为了适应精梳的需求。
等到大滚筒上的羊毛纤维缠得足够多了,快要盖过梳齿了,就可以揪起一小撮羊毛,穿过一个穿孔板——这类似金匠用来拉金银丝的那种穿孔板,只不过现在拉的是羊毛。有这样的穿孔板,可以保证精梳羊毛的均匀,也方便后续纺线。
从穿孔板上拉啊拉的,就能把缠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羊毛扯得七七八八,最后绕城一扎扎的绵条。至于剩下不好车的,就用棍子从滚筒上特意空出的一道上穿过,撬起来羊毛,剪开后取下来——滚筒上都是金属梳齿,但刻意留了一道一指宽的空,没有钉上梳齿,就是为了方便这个操作。
这个精梳机也很不错,莱昂脑子里过了一下就做出了判断。很快回去之后,就让学徒照着图纸做了出来……主要是图纸已经很完善了,根本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徒来做也是一样的。至于他自己,当然是把精力都放到了纺纱机上。
初版纺纱机需要改动的地方还挺多的,一些地方甚至需要经过一番试验才能直到最佳设计是怎么样的。所以,路易莎再次看到送来的纺纱机,就是一个礼拜之后了,可比见初版机器要等的更久。
当然,等待是值得的,再次上手的纺纱机好用了不少。路易莎用的依旧不熟练,但能感觉到操作上更顺畅了,想来只要习惯一段时间,纺处合格的纬线是不难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下终于有十几个纱锭同时运转了!
准确地说是16个纱锭。
“不错,很不错……只可惜,不能脚踏转动,如果像脚踏式织机一样就好了。这样空出两双手,就能更专心于面前的纱线,粗细不均或者断线,都能及时弄好……”路易莎对纺纱机很满意,但站在后世人的高度,无论怎么满意,还是会有不足之感。
对此莱昂只能道:“殿下,这很难办,我是说。您之前说的,将大转轮竖起来,方便操作的想法,小人还能想想办法达成。是的,这需要更多精细的传动零件,但还在能力内,最多就是增加一些成本罢了。可是要脚踏带动转轮,还要有实用性,这非常难……”
从设计上来说,这并非做不到。但以此时的零件加工、可用材料情况等来说,要以此制造出实用平价的机械,这是想也别想。
路易莎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她上辈子看蒸汽纺纱机以前纺纱机,都说是‘手摇纺纱机’,就没有说‘脚踏纺纱机’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大家都知道脚踏式设计的好处,能完全空出双手,为什么不在纺纱机上达成这个设计呢?是不想吗?显然是不能。
所以这个时候莱昂这样说,路易莎也只能叹口气说:“哦,我只是说说,与其那样,还不如研究加宽纺纱机,然后一个人只负责摇转轮,另一个人就专门照看纱线呢……”
当然,这个也不容易,一个大转轮可以传动的转轮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增加。或者说,达到一定数目后,故障率等就会激增,除非其他的地方也有相应改进。这样的话,先不说这个改进做不做得出来,只说由此增加的费效比是否合理,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能用上生产效率更高的大机器,生活在工业时代的现代人会普遍觉得这是大好事,但现实却是很多小厂用的依旧是几十年前的旧机器。因为以人家的情况,换大机器根本不合适——现在也是的,中世纪盲目追求大机器什么的,听着就很不靠谱了。
能增加一倍效率的机器造出来,成本比造两个原来那种机器更高,那还有什么意义?就算可以节省一些人力,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毕竟这始终是工业革命前,使用人力、畜力的时代,机器减少的人力使用是有一个天花板在那里的。
使用现在这版纺纱机用的人,也不会比之后再加宽的大型纺纱机用的人少多少了。
总之,事情就差不多这样定下来了。路易莎一边让莱昂带着工匠多多制作纺纱机、梳毛机,一边就让羊角庄园今年别卖羊毛了,准备着这些羊毛留着自己用。为此,洗羊毛的池子都挖出来了,还特别去城里找了两个洗羊毛的师父来,准备就在庄园里搞洗毛场……
当然,也不只是指望羊角庄园这个‘试点’自产自加工,也是预备着从周边收羊毛的。而拉尼这边多的是牧羊地,不然也不会自然形成拉尼这个毛皮交易中心了,所以要收羊毛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第173章穿越中世纪173
羊角庄园的庄园管家罗斯得知,路易莎有意在羊角庄园建立一家纺纱场,并让他兼任纺纱场的管理者时,是意外且惊喜的。
先不说被路易莎记住了,这对他这种庄园管家是多大的好事儿,就是管一个纺纱场本身,这就是有现实好处的!县官不如现管,管着一摊事儿,就有过手沾油的机会,金钱上的、人事上,甚至组织上的好处,那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恭喜您了,被殿下分派了这项工作……只要能够做好,说不定就能去殿下身边呢!殿下并不是一个在意出身高低的主人,您都知道的吧,不少现在得到重用的人,其实都出身普通,和您也差不多。只是因为有才能,又恰好在殿下眼前表现了出来……”来通知罗斯先生的是路易莎身边的一个侍从,颇为感慨地说道。
罗斯先生连连感谢,详细问了这件事的流程之外,又接手了这个侍从送来的两台纺纱机,以及粗梳机、精梳机各四台——梳毛机比纺纱机容易制造,很快就做出了这么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强强,双性受,外表正直的腹黑强攻x风流英俊的黑道老大受第一次见面就被那个男人强制戴上宠物锁,还以为是暂时倒霉,没想到居然是长期占有!又名我的宠物总想杀掉我怎么办并不是...
...
〔暴爽玄幻,最热爽文〕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
郑平亚身为小说的主角,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美女看到都会倒贴,就算是强上的美女也会在事后爱上自己,复仇时正道中人也会倾力相助,敌人应该望风臣服… 这个,叫做主角威能,『鹰翔长空』的叶凌紫算有主角威能,郑平亚也…他也以为自己是主角,应该有主角威能,所以做任何事前都不加考虑,只要是我做的,全部都是对的!我看上的女人都该对自己倾心,我讨厌的家伙都会死的很惨,etc...
秦春晓生活在一个有着灵魂伴侣设定,名为豪门少爷是顶流的世界中,书中记录着豪门少爷与前夫影帝白明的情感纠缠,没有赚钱金手指,没有致富捷径。老家房价四万多一平的秦春晓面无表情这剧情知道了有毛线用,又不能赚钱。作为书中没有姓名的路人甲,秦春晓不沾原文剧情,在排球的赛场上兢兢业业的奋斗,目标在争取2024年之前打入男排国家队,去巴黎奥运见见世面,以及在30岁前攒够首付,带家人搬出老破小租房。几年后,他终于作为国家队成员出国比赛,结果飞机空中解体,第一块朝他砸过来的机舱碎片被好心的邻座挡了,邻座咽气的那一刻,他的视野失去了色彩,第二块飞机碎片则将他也送走。再次睁开眼睛,秦春晓回到七年前,彼时他读初三,手捧三年中考四年模拟,他看着手中的卷子悲喜交加。悲的是中考高考又得重来一遍,喜的是重来一回,他的排球梦或许能飞得更远。秦春晓想要成为世界第一的排球自由人。自由人是什么?是赢球时别人庆祝我趴着的存在。是撑起防御第一道线的人形铁塔。是让敌队主攻的一切攻击无计可施,明明全队最矮就是气场爆棚的守护神。是球没落地就不放弃的勇者。绝境到来前,我抵御绝境的到来,绝境到来后,我掀翻绝境。阳光小天使排球运动员受x基圈天菜天籁财神攻显性灵魂伴侣双方出生时会有一人仅有黑白两色视觉,见到另一人时才会看到彩色。隐性灵魂伴侣双方视觉正常,其中一人去世后,另一人将失去彩色视觉,两人确认彼此的唯一方法,是他们相遇的时候身上会出现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前,两人无法对彼此说话。温馨提示本文文案在2022年3月5日就已挂在了上个坑即花滑穿到民国写小说的103章作话里,剧情大纲都已经做好至少1个月,而灵魂伴侣色击等设定最早诞生自欧美同人,属于大众梗,南韩电视剧绝非这个设定的始祖。谢谢づ ̄3 ̄づ收藏了绝对不亏的甜文,蘑菇打滚卖萌求收藏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