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世民:“玄成对他的评价很高啊。”
魏征:“新党旧党都在走向极端,将宋朝庭推向绝路,他们需要苏轼这样的人来拉一拉缰绳!”
可惜苏轼行事光明磊落,却斗不过心有偏私的两党。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为官,当时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爆发。苏轼采取各种措施救灾济困:他请求减免税赋,卖和尚的度牒换取粮食,救济灾民。控制粮食价格,开设粥铺、医馆赈济灾民,活人无数!】
【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苏轼便组织当地百姓,动用民工二十余万,疏浚钱塘江和西湖,修建堤坝,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在湖水最深的地方建造三塔作为标志,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景点——三潭映月!】
【他把挖出来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上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为了感谢苏轼的功绩,当地百姓就将这个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评论区
“苏轼一生修建了许多长堤,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才被称为治水达人!”
“在徐州有防洪长堤,明朝的时候还在起着预防洪水的作用。”
“被贬颍州的时候,也曾对颍州西湖进行了疏浚,并修筑堤坝。”
“还有惠州西湖,当时的苏轼已经六十多岁,千里迢迢来到惠州赴任,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惠州西湖,又修了一条长堤。”
……
【如今的杭州西湖已经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每天前往西湖游玩的人成千上万,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天幕出现了现代的西湖,数不清的游人围绕在西湖岸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与湖中荷花、游船、青山交织成一副美丽祥和的画面……
苏轼:“曾经的西湖淤泥横塞,水草纵生,没想到居然变成了如画美景!”
一时间,古代文人诗兴大发,将自己的诗文发到了评论区,写得最好的当然还得是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也有很多人看到了出将入相之外的另一条路,到地方为官,只要能做出政绩,就能被老百姓记几百年。
若是像白居易和苏轼一样留下点什么,还能被当地树碑立传!
儒家追求的“立功、立言、立德”,苏轼已经算是圆满了!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但依旧无法躲避朝堂的风雨——元祐六年到元祐八年,苏轼两次被召回京,都因为与掌权者政见不合,自请出任地方官。】
【元祐八年(190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重启新政,苏轼作为旧党的一员被贬到惠州(广州),当时的广州经济远不及江淮流域,算是发配流放。】
【生活的苦难并不能打倒苏轼,他苦中作乐,在广东找到了新的乐趣——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097年,已经六十二岁的苏轼再次被贬到更遥远的海南岛儋州。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豁达的苏轼将海南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已经有了埋骨此地的心理准备,唯一的遗憾是无法再见弟弟最后一面。】
【苏轼在海南兴办学堂,改造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向苏轼求学。后来,苏轼北归不久,这里就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举人——姜唐佐。苏轼特意为此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人们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就连当地的语言都叫“东坡话”,无不表达了人们对苏轼深深的缅怀之情。】
苏轼眼眶微红,这份感情太沉重了,他自觉受之有愧:“若有机会,我还要去海南,为当地人做些什么。”
苏辙哭笑不得:“这次怕是轮不到兄长了。”
是啊,只要海南的地方官不傻,就会按着天幕的提示,在当地开启学风,等不到苏轼被贬了……
【宋徽宗继位后,朝廷大赦,苏轼得以恢复曾经的官职——朝奉郎。】
【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诸如书法、绘画、医药、烹饪、水利等领域也有突出的建树,堪称六边形战士!】
【苏轼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培养人才。有许多文人众星拱月般围绕在他周围,“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还有李格非等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的影响。】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曾一度禁止苏轼的作品流通,但是禁愈严、传愈广。到了南宋,苏轼的作品铺天盖地的流传开来,历代翻刻不绝。】
【苏轼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典范,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就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评论区
“唐朝有李白、杜甫双子星,宋朝有苏轼冠绝古今!”
第446章内忧外患
【宋哲宗亲生子早夭,自己又英年早逝,皇室继承人的选择就成了宋朝廷的一件大事。】
【宰相章惇主张按照礼法,应该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或者立当时最年长的申王赵佖。】
【但向太后有自己的私心,她没有儿子,所有皇子都是庶子。哲宗的生母朱太妃还在世,向太后不能容忍一个妃子凌驾于自己之上,不肯立简王赵似,再排除掉患有眼疾的赵佖后,她主张立端王赵佶为帝。】
赵煦对嫡母的小心思心知肚明,但“赵佶怎能为帝!”
旋即,他便反应过来,原来赵佶就是天幕不断提及的宋徽宗,终于找到你了!
宋神宗赵顼也明白了,向氏这个皇后本就不得他的喜欢,若不是高太后力保,他早就以无子为由,废了向氏!
没想到一念之差,招来这么个祸害!
【宰相章惇当即表示强烈的反对,他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能被朝臣如此明确反对,可见赵佶的风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章惇慧眼如炬,看人很准!】
【赵佶的上位,将本就积贫积弱,党争激烈的北宋王朝推向了末路,赵佶也成功跻身华夏十大昏君之列,便是将其排在榜首也无不可!】
赵顼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赵佶的昏聩程度难道能比得过胡亥、杨广!
大宋这是造了什么孽,为何会遭到如此诅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生回到了1991年,儿子还没死,自己也没走上那条古惑仔的不归路。他决定洗心革面踏实做人。顺道捡回来当年被自己欺负的同学,要不,咱们凑合过吧?糙汉攻X乖巧受。日常种田风,主攻。提示本文主打浪子回头,养娃养媳妇种田向的文,所有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均为杜撰,感谢阅读。...
一场带有谋略的杀戮,将这个王朝战场杀敌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害了,他的家人皆被送上断头台。她身为慕氏皇族的长公主,行的是张扬跋扈,做的是守护天下苍生,她虽被人认为是疯子,但人人都记得她在战场上是如何的英姿。她漠视感情,但对于恩情有恩必偿。她实力强大,可对于一些东西却又不得不放手。她在布局,布一场天下人畏惧的棋。(我是个写作废,真的不会写简介,但是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这是篇爽文)这文女主没有喜欢的人,番外也没有,但会碎好几次。内容标签朝堂...
2024年12月,重啓更新,这是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温暖故事。在命运面前,顾佳雪向来随波逐流,机缘巧合下,她拿到了逆转遗憾的门票。有人对她说做你自己,凌驾伤痕。有人对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什麽,一定要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有人对她说参加比赛是所有赛车手不可逃避的宿命在飞速向前的跑道上,顾佳雪体会到了命运的真谛。当帷幕缓缓拉起,在时间的漩涡中,她能否与他重逢?求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我的完结文四驱兄弟重塑现实,请戳我专栏!内容标签少年漫励志甜文正剧其它休米,卡罗,米海尔...
末世第三年,靳迟的名字成了中部基地不可言的恐怖。S级异种末日最强人形兵器。同时,也是临城基地最成功的实验品,多次从地狱里归来复仇的污染物。更惨无人道地闯入临城,将当年负责实验的唯一一名治愈系异能者生生掳走。有知情者传言,那个异能者在靳迟手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最开始,被抓走的异能者本人叶溪闻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看看碗中被仔细剔除尖刺的鱼肉,再看看三室一厅还附赠一个大院子的住处,以及被塞了一柜子的高级异种晶核。靳迟信心满满我准备这么充分,他肯定能感受到我的心意!叶溪闻陷入沉思你们对俘虏都这么好的吗?后来,临城基地来人,想要将叶溪闻带走。人前,靳迟冷冷淡淡,连眼神都懒得给一个。人后,靳迟一脸阴沉,将人打得满地找牙,又在叶溪闻找来时,飞速转身撇清关系我不是我没有我没动手,是他自己摔倒的!叶溪闻?胸口开了个大洞的受害人?再后来,红月低垂,异种躁动,狰狞的腕足撼动高楼,遮蔽天日。异能者们战战兢兢守在城楼,满心悲愤只待赴死。却无人知晓,湿泞触手缠绕之下,叶溪闻正伸出手,挣扎着送出一个轻轻的吻。下一秒。靳迟陡然清醒,一脸慌乱,后退三尺我还没表白我们就做这种事情不太好吧!叶溪闻?那你的触手倒是放开?成功骗到亲亲的触手双c彼此都没有对不起过对方攻有触手属性应该不长(我努力),主要想练练人设和感情线,剧情线可能会一笔带过...
诡异的天道,异常的仙佛,是真?是假?陷入迷惘的李火旺无法分辨。可让他无法分辨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他自己,他病了,病的很重。...
滇地的天在一年四季中总是黑的比别的地方要早,郁郁葱葱的林子和那无处不在的瘴气让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而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九黎部族来说,这里无疑是美丽的净土,虽然生活苦了点,但是因为没有外界的打扰,所以这里的人仍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当然,或许他们的某些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有些伤风败俗。在滇地深处靠近滇池的一片地方,有着一座竹屋,那是上代白莲圣母安碧如当年盖的,现为当代圣母依莲闭关居所,虽然有些旧了,但是清净的环境总比部落中那日夜的喧闹要好太多了。酉时方过,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在池边,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