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之前常有人说,贾母对林黛玉是爱在嘴里,对贾宝玉是疼在心上,不然为什么让林黛玉一直住在她的碧纱橱内,没有个自己的院子。
其实不然。
薛宝钗一路走到了碧纱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这里离老太太最近,老太太最关注着,下人们处处都很用心,纱窗起了线立刻就有人换了,摆件也照着老太太的标准摆,处处不敢敷衍。
林黛玉怎么说也只是个小孩子,想要客居别人家中得到妥善照顾,跟着长辈住才是正常的。
而且据薛宝钗所听说的,这碧纱橱最初住的人是贾府的大姑娘贾元春,后来贾元春入宫,贾宝玉又才住了进来,因着贾宝玉入学,便叫三春姐妹一并住了进来,一起听学,做个伴。
所以后来林黛玉进了贾府,贾母也直接叫林黛玉住进了碧纱橱,这不是什么不看重不疼爱,正是重视疼爱,才会如此安排。
不管贾家内里到底如何,至少在败落之前,贾母是出自史侯府的嫡女,后又嫁进贾府称为超品国公夫人,能拥有一位超品国公夫人的教导,对于林黛玉这样失去了母亲的孤女来说,是十分有助益的。
孤女不好说亲,这是世人眼中的普遍认知,其他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若是丧母又无亲近女性长辈,想方设法也要攀上什么远亲去求教导,这样的教导甚至只是接过去住在府中小院子里,用不用心也只能自己努力,可贾母对林黛玉却绝不是如此。
所以要说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是掺了假的,那就真的是胡说了。
还有说因为后面王夫人的默认,贾家府中传出金玉良缘的传闻,让贾母将林黛玉推出来与薛宝钗打擂台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薛宝钗尚且有母亲,只是丧父,可家里的顶梁柱和继承了紫薇舍人薛公资源的继承人没了,她的婚事尚且艰难起来。
若是薛父并未早早去世,说不定薛宝钗即便以皇商之女的身份也能攀个好亲事,能让王家以嫡次女下嫁联姻的薛公,除了紫薇舍人的身份和太上皇身边红人的地位,手中必定还有别的资本,不然王家怎么舍得下这等血本,让嫡次女嫁给他毫无地位的儿子。
因为薛父会是紫薇舍人薛公手上资本的继承人,即便他只是个皇商身份,也让王家舍得下嫁女儿。
只是薛父早逝,薛蟠年纪尚小,不知内情,他年纪太小,薛父也不可能将那些东西交给他,若是把握不住,那是祸不是福。
可即便如此,薛姨妈也早早的为薛宝钗打算,莫说王夫人是不喜欢林黛玉才选择的薛宝钗,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薛姨妈一定是早先就和王夫人达成了默契的,贾宝玉再怎么说,也是出自国公府的后辈,他的婚事选择范围怎么说也不会只有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人。
若不是薛姨妈使了大力,王夫人也有别的考量,两人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薛姨妈不会这么使劲的,这传出金玉良缘的事,绝不会是薛宝钗自己拿的主意。
原著中,贾宝玉有一回去梨香院探望宝钗时,见到了薛宝钗的金锁和上面的字,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是一对”。随后薛宝钗的丫鬟莺儿便说“这是个癞头和尚送的,必须錾在金器上。”
按她的理解,应当是这字才是癞头和尚送的,并且说要錾在金器上,因此薛家才打造了这样的一把金锁。
可后来又提到,薛姨妈对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这显然前后矛盾了,是为了引出金玉配,又表明不是自家的算计,那是早就有的缘分,因而薛姨妈才说了这样的话。
由此可见,这金玉良缘之事,是薛姨妈传出的主意,而王夫人也没反对,不然薛姨妈不会直接这样做,毕竟传言流传出去,也不过只是传言而已,王夫人不打算替贾宝玉娶薛宝钗,便不会默认这样的传言,不然薛姨妈是疯了才会这么做,损害的那都是薛宝钗的名声,若是事不成,薛宝钗哪里还有什么出路,要不是心性坚定,寻死的可能都有。
名声如此重要,贾母又怎么会不知道。
男女七岁不同席,而林黛玉和贾宝玉一处住着,早已过了不同席的年纪,可贾母却没有提出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其中一人搬走,三春姐妹尚且还能说与贾宝玉同姓,自是因为兄弟姐妹的缘故,所以不避讳也说得过去,可林黛玉是不同姓的。
另有一事,薛宝钗自和薛姨妈住进了贾府,贾母便以贾宝玉学业暂停,三春姐妹暂时不能更着一起就学的缘由,让她们搬到了王夫人处,说她年纪大了没有精力监管这么多后辈,让王夫人照看,只留下了林黛玉和贾宝玉还在碧纱橱住着。
薛宝钗以为,贾母的心思其实早已昭然若揭。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糊涂的人,比起王夫人对薛宝钗起心思,贾母甚至更早就有了叫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的想法。
她不是不疼爱林黛玉,而是对于这个自己唯一女儿的唯一血脉,她想了万全的安排,林家已经无人的情况下,林黛玉的靠山只有贾母还一心想着她。
贾敏的两位兄长,贾赦和贾政都不是那等心思细腻的,若要依靠他们,在贾母死后,还为林黛玉操心,那是异想天开,他们最多将这事交给夫人们操心。
贾赦有多靠不住,从他后期将迎春嫁给孙绍祖那样的禽兽便知道了,先不提是不是“卖女抵债”,可当时连贾政都在反对,他却依旧我行我素。而邢夫人是个继室,能对贾敏这个小姑子和她的女儿有多少面子情?她连没了母亲的迎春都不做好嫡母的职责,何论让她费心照看林黛玉?王夫人更是不可能了。
若是没有长辈撑腰,林黛玉就是一个孤女带着巨额的家财嫁给别人,岂不危险?
贾母是思虑了许多,才有了这个决定,两人两小无猜,自幼培养起来的感情,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才能过得好日子。
若是贾府后期没有败落,林黛玉的结局也不会如此凄惨。
伴随着贾宝玉的一声“宝姐姐来了”,林黛玉和三春姐妹们都高兴的迎了出来。
薛宝钗年纪比他们大些,心理年龄自然也更大了,看这群人就像看一群小孩子一样,平日里不由自主的会照顾几分,她们自然感觉得到,觉得这位宝姐姐人好性子也好,大家相处都十分愉快。
探春先行问道:“宝姐姐这又是给我们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因为薛宝钗总是十分照顾她们,有了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就给姐妹们分享了,所以探春才有这么一说。
薛宝钗笑了笑道:“家中的铺子里进了些齐州的绒花簪子,我瞧着颇有些精致可爱,正适合妹妹们戴,这便拿来了,就在这儿选选吧。”
薛宝钗将匣子放在了桌上,见桌上还放着棋子和棋盘,问道:“是我打扰你们下棋了?怎么这棋盘都乱了?”
薛宝钗也会下棋,一眼瞧着,这棋盘乱糟糟的,不像是正经下棋的样子。
贾宝玉在一旁的匣子里搅了搅,耸了耸肩道:“得了,今儿个又没有我的份,宝姐姐怎么总是偏心,女儿家都是宝,而我是根草。”
“那棋盘子方才探春妹妹使赖,这才乱了的。”
探春撅起嘴:“我哪里使赖了,二哥哥自己没仔细听这规则,就知道浑赖我,也叫宝姐姐来评评理。”
林黛玉笑道:“宝姐姐不是说,妹妹们都是对的,这理可怎么评?还不如让宝姐姐想想,宝玉瞧着我们总得宝姐姐的东西,可眼红了,宝姐姐可有准备给宝玉的?”
薛宝钗平日里总想着这些姐妹们,自然送东西十分频繁,但这么频繁的送贾宝玉却是不合适的,不过偶尔也借着薛蟠的名义一碗水端平,也送些小玩意到贾宝玉院子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周翊然喜欢上那个认真安静工作学习的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纯人也乖,离她近点就脸红,稍微逗一下就害羞他一直觉得小姑娘太乖太青涩,所以每一次她勾人时他都觉得她是不自知的直到有一天,他在小姑娘书包里发现了一枚跳蛋。外乖内...
小说简介书名陈情令与君十六载作者朴阿久简介完结陈情令与君十六载姑苏一杯倒夷陵见狗怂清河耍大刀与君十六载他也曾皎月清风,翩翩公子佳话出后来他一人对雪望,尝遍前尘过与往,十三年来弹一曲问灵空回响…他也曾是泽世韵含光,逢乱必出声名扬,手中的避尘铮鸣,却再也换不回她的一笑尽欢,你还要忘记吗,云深共许一诺人茫...
...
23世纪的末世强者叶初棠,穿成了被扔到乡下十五年,受尽欺辱的尚书府嫡女。开局就被管事嬷嬷下药,送给儿子当玩物?一脚断子绝孙,两脚全家死光!兽药无解,她跑到河里泡冷水澡,却一头扎进绝世美男怀里。帅哥,睡一个,保你不亏!一觉醒来,美男没了,渣爹来了。什么?要她代替庶妹嫁给变态老太监当对食?扒光庶妹衣裳,扔老太监床上,带人围观!怀孕被现,继母要将她浸猪笼?找上崽崽他爹逼婚,十里红妆风光大嫁战神王爷!新婚夜,狗皇帝送来抄家流放的圣旨当贺礼?不怕!空间异能在手,医妃在哪都能横着走。搬空王府!搬空皇宫!搬空尚书府!搬空所有仇人库房!别人流放挨饿受冻惨兮兮,叶初棠吃香喝辣爽歪歪。顺便治瘟疫,化天灾,除人祸,囤物资。还生下龙凤胎,被夫君宠上天。抵达西北边境,叶初棠看着苦不堪言的百姓。家致富,从基建开始!筑城墙,挖水井,建大棚,修公路,搞养殖,开学堂,种粮食当荒漠变成流油之地,狗皇帝慌了,一道斩立决的圣旨送达府衙。祁晏舟手撕圣旨,笑着道娘子,为夫夜观星象,现儿子有帝王之相。叶初棠大手一挥,那还等什么,回京造反!...
所有人都知道叶亭瞳是沈家小少爷沈明淮的小尾巴。可他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一无是处。沈明淮对此烦不胜烦,只不过无论他怎么拒绝,叶亭瞳还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明显对他爱到了骨子里。...
周齐系统!?周齐你别坑我了行不行?分析中,并无这种功能周齐心里绝望要哭了也就是说坑人已经融入你的骨子里,改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