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章回程
因为贾赦铺垫了好些时候,所以当乌日格王一命呜呼的时候,倒是没几个人怀疑到拖穆头上,毕竟拖穆之前确实“低调内敛”,甚至在骁勇善战的北戎人看来,有些胆小懦弱。
所以,谁也没有第一时间将乌日格王驾崩的事情和那几个庶出王族联系起来,但拖穆还是担心这件事——他把乌日格王“气死”的事情东窗事发。
索性将乌日格的心腹都剥夺了权力,打发他们处理乌日格王的後事,等人离开之後,便安排了自己的心腹身居要职,将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这个时候,他倒是开始感谢他那个霸道专横的弟弟了,北戎上下有勇气反抗的“硬骨头”被清理了个干净,剩下的都是些唯唯诺诺,终日只会聆听圣言的“应声虫”。
这倒是让拖穆省了很大的力气。他在几日之内迅速将内政大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几乎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这场“改朝换代”便以一种轻松荒诞的形式落下了帷幕。
同时,拖穆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就像他和帕恩私底下商议好的那样,他在坐稳了位置之後,便给帕恩安排了个大周使臣的名头,让他领着队伍去大周送国书。
基本上这些国家换了王位上的人时,都会以这样的形式互送国书,以示友好。当然,北戎的这一习惯只是终结在了乌日格王手中,在拖穆登基後又重拾旧例,为寻求两国的友好关系而努力起来。
另外,这一举动还有一重意思,那就是帕恩会留在大周,作为两国和平建交的象征。这一点,拖穆已经在信函中讲明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虽然他最近忙着搞下乌日格王,自己坐上王位,但是大周的风向还是有所耳闻的。
既然大周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他何不顺水推舟,既卖自己这个与自己亲善的侄子一个好儿,又与大周行事一致,其他的事情等他彻底掌握北戎政权再说也不迟。
就像拖穆在大周有眼线,同样的,大周皇帝也在北戎有探子,这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只不过是心照不宣,假装不知道罢了。
本来这几日大周朝堂之上就为了这件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下,北戎的拖穆新王都诚心派出自己的侄子来大周奉送国书,那麽他们大周也不能无动于衷。
一直争论不休的事情也有了定论,老皇帝深觉脸面无光,自己终究是在与司徒晟的针锋相对中败了一步,毕竟北戎一方送来的是王族血脉,那麽相对的,他们大周也要送一位皇室子弟去北戎,以示友好。
但现在的情况来看,老四明显想要老九外派去北戎,他也曾提议过让一向和老四亲近的老七司徒宴,但因为他早年习惯冷落这个儿子,加上司徒宴胸无大志,就算他四哥起复之後,也没跑到他四哥这里寻个重要的差事,眼下也只是终日躲在府中,赏玩字画,与自己的新婚王妃待在一处培养感情。
他刚提议让老七去北戎一趟,那边老七府上就传出了消息,说是王妃有了身孕,这下子,老皇帝心中一堵,面上还得为自己儿子有了後代高兴,倒是五味杂陈。至于老三,虽然之前担着一个“贤王”的名头,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明显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混账东西。
就算老三想要去北戎以修两国之好,他也不能同意这个儿子出去搞事情。这麽左挑挑,右捡捡,便只有老九司徒曜可以用了。大周的皇帝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过是去北戎待两年,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等到双方的关系修好之後,便只派个官员在那里就行,老九就能回来了。
说不定老九出去镀个金,也比现在在朝中没有大臣支持的现状要好很多。只能说司徒玺想得太好了,就是不知道後续会不会按照他现在想的这样发展。
见保不住老九,司徒玺有些恼羞成怒,便直接将一应事务都推给了司徒晟,只能说司徒玺的皇帝才干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有些昏聩了。
而司徒晟直接认命了早前派出去的那一队京军,也就是史家兄弟等人作为护送北戎使臣队伍进京的护卫队,同时给贾赦安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差事,让他一块,随着护卫队,麻溜儿地回来。
而一心想要来到大周学习先进文化从而改变北戎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帕恩王子已经迫不及待,在大周的同意建交的文书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了。
与建交文书一起过来的还有对贾赦等人的任命文书,所以,贾赦和乌恩在随着帕恩来到房河郡这一边境郡县的时候,就已经和从平安州赶过来的“贾赦”互换了身份,这一切都进行得天衣无缝,知道的人也只是他的几个心腹,为了避免万一北戎之事失败後,受他牵连,他连两个舅兄和方信将军都没有告诉。
当他们这一行人正式啓程的时候,在金陵苦苦等待多日的秀云也终于放下心来,眼下贾瑚已经过了童生试,贾琏因为年纪小,再加上确实对读书不如他大哥贾瑚那般感兴趣,便落了榜,在大哥贾瑚为童生试宵衣旰食的时候,陪伴在心神不宁的母亲身边。
只是这样一来,便免不了与薛家的应酬了。正因为薛家的家主与贾赦交好,比起前世的因病逝世,这一世,薛城也多活了几年,但到底是命数难为,终究是个英年早逝的命运。
早在病重的时候,薛家家主便叫来了族中长辈,他只有妻子薛王氏一人,膝下也只有嫡子薛蟠和嫡女薛宝钗一双儿女,薛王氏在大事上做不了主,又没什麽主见,平日里,只知道溺爱孩子,若不是他将儿子拘在身边多教了几年,恐怕他的儿子就被养废了。
女儿倒是有主见,只是年纪小,薛王氏又主张王家的养女教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许女儿读四书五经,只终日跟在薛王氏身边,学些女红之类。
薛城也只能拜托贾家的关系,把女儿送去上女学,多亏了贾敬听了贾赦的提醒,之前下力气整顿了族学,又加上贾家对自己族中的女子一向爱重,又加上贾敬为了自己刚出生的小女儿惜春着想,特意从族学中分出来了一个女学,让族中有女儿的族人可以送孩子来识字知礼。
经此一遭,贾家的家风也算是清正了许多,至少在金陵城中,贾家的风评已经改善了很多。
薛王氏对自己夫君的这一举动不满,但又不敢违逆薛家主,儿子和女儿都碰不到,她一腔对孩子的爱就有一部分分给了被她收留的王仁和王熙凤那里。
王仁年纪不小了,薛王氏也曾想着托关系让王仁去读书,好有一条出路,毕竟在大周读书出仕才是正途。但是王家这事情可是在皇帝那里都留了案底的。
薛王氏一个深宅夫人,在王家如大雪般凋零後,也没有人脉和门路替自己的侄子去谋一份前程。再加上她也知道薛城对她这一行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前提是,不要多事。
刚开始几年,她只好招了先生去给王仁授课,但王仁听不进去,他不是读书的料子,他跟着父亲王子胜已经左了心性,吃喝玩乐才是他毕生的追求。不知道招了多少举子先生,都是摇头,直叹道“孺子不可教也!”
薛王氏无奈之下,只能养着王仁,打算再打着,就买个铺子给侄儿,让他有个买卖做,找些事干。
倒是侄女可人疼,凤丫头比她的宝贝女儿宝钗没大太多,在宝钗出生前,她一直陪在薛王氏身边,对薛王氏来说,是个贴心小棉袄,眼看着凤丫头大了,娇花一般的年纪,她便动了心思,想要给她寻个好人家,让凤丫头快快乐乐地过了下辈子。
只是这麻烦就出在这“找个合适的人家”上,薛王氏好歹也是薛家的当家主母,加上凤丫头也是王家家主的嫡女,虽然王家没落了,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娶得起的。
薛王氏的目光先是放在了薛家这金陵城中一等一的家族上,只是却碰了一鼻子灰,她想物色的是薛家嫡系子弟,想要亲上加亲,又不想矮了自己侄女的身份。
在薛王氏看来,王家当年也是赫赫威名,所以薛家的旁系子弟一开始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是这薛家嫡系,哪个不是对王家知根知底,对王家的遗孤更是避之不及,生怕惹了人惦记。
所以,薛王氏这一出无疑是没人答应,她不甘心在薛家找不到好人家,便动了心思到昔日与王家交好的贾家头上,只是还没接触就被自己的夫君拦下了。
在经过一番深切交谈之後,她放弃了接触贾家,只是还不死心,想要物色一个能配得上凤丫头的杰出子弟来。倒是没留神自己的侄子王仁,後来也是因为这件事,惹出了一番乱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不要脸嘴欠攻VS睚眦必报受(强强双洁)第一次相遇,没脸没皮的江瑾衍直接喊人夫人。第二次再见,是江瑾衍夜闯城主府,看到了沈城主曼妙的身姿,他出口调戏,不料城主倒在他怀中了。第三次见面时,江瑾衍带着他的小妹,江瑾衍出口一句夫人,他妹妹张嘴一声嫂子,让沈檀祀无言以对。风波过後,本以为一切圆满了,结果梦境坍塌,一切归为虚无,所有的所有都只是他们的梦。结局我认为不是be哈。标签有错,不是将军见谅。...
...
...
人生重新来过,往事已成蹉跎,命运从不安好,重啓青春人生。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从不停歇,有过困难,有过失落,人生何曾静好,只能继续拼搏。我追求着原来所没有的一切,却不知道正在失去着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奶奶离世,谈6两家见没了亲人的许恩棠可怜,都想把她接去照顾。来到北城,许恩棠再次见到那个让她一眼难忘的少年。6襟痞气肆意,之后一起成长的那些年,她看他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问她想不想嫁给他。她以为是自己多年暗恋终于得到回应。直到婚后,她听到他对朋友说家里让娶,我还能怎么办?她心灰意冷,决定离婚。离婚前夜,她重生回到高二被接回北城这天,依旧是两家都住。后来,她夜不归宿,他疯似的找她。你真的谈恋爱了?跟谁?电话彼端的许恩棠红着脸被谈霁礼圈在怀里。谈霁礼开口,声音传进电话里,告诉他,是不是在和我谈恋爱?以前的许恩棠心思都在6襟身上,和谈霁礼不熟,没想到会与疏离懒淡的他在这个夏夜有染。...
结婚已经3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准时的到楼下看着一群玩耍的小孩子呆。妻子也了解我的苦痛。总是默默的陪在我身边,陪着我傻傻看着眼前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戏耍。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人了才拉着我回家 我不知道是我上辈子作了什么孽,喜欢孩子胜过喜欢我自己的一个个性,居然在2年的时间里没有让妻子的肚子有任何反应。我试过了所有的办法,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男性医院。可是药虽然吃了不少,妻子的小腹还是坚强的平坦着。慢慢的,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一道无痕的裂缝在我和妻子之间慢慢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