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姿色不减当年的她被朱慎送给了杨三郎,虽只是侍妾,但杨三郎的正妻没有渡江,这些年她被杨三郎宠得仿若正妻一般。
她知道杨三郎想要的是朱氏支持他为太子,而她所求只是他成功继位後,许她後位。
隋元初五年五月,杨三郎联合朱氏发动政变,先假借杨宪的名义传旨给杨章速回建邺。
杨章收到旨意,手下谋臣劝说他不要去,可他狂妄自大,认为两个弟弟都是既无谋虑又无兵权,肯定不敢对他如何。
後来在谋臣的多番劝说下才带着一万将士顺江而下,奈何才至建邺城几里外就遭遇了朱氏兵将的埋伏。
朱氏盘踞江东多年,水上作战技术比杨氏兵将强,杨章的一万兵马瞬间被朱氏打得溃不成军。
杨章迅速逃上岸後,带着残兵逃去建邺城,却在刚入城门後,被站在城楼上的伏兵射杀。
伏兵口中喊着,“听尚书令之命,射杀逆贼杨章。”
杨章至死都以为想要对他赶尽杀绝的人是尚书令杨充。
杨章被射杀後,宫中传来皇帝的死讯,杨充听到丧钟忙从尚书台奔入皇宫,却被杨三郎带兵迅速包围。
“二兄,我不知你竟如此狼子野心,父皇刚病逝,您竟将前来探病的大兄射杀在城门口,我如今要替父皇处决你这不忠不孝之人。”
杨三郎当着前来奔丧的朝臣的面,字字珠玑,不待杨充解释一二,迅速将杨充射杀。
杨充的同党见状,慌乱不已。
杨三郎狠厉一笑,“衆卿不用惊慌,逆贼已伏诛,我不会秋後算账,衆卿准备国丧吧。”
杨宪其实早就把传位诏书拟好交给尚书台,可作为尚书令的杨充不想长兄继位,所以一直压着。
今日听闻杨章被射杀时,他心情激动只想着要即刻控制住皇宫,却不曾想一直唯唯诺诺只会拍马屁的弟弟,竟然也有这般迅速且狠绝的手段。
杨宪驾崩後,杨三郎登基,封朱琳为後,改年号为隋元平元年,封朱慎为大司马大将军,镇守荆州。
同年十二月,新帝杨三郎于宫中突然暴毙,皇後朱琳称太後,扶幼子登基,改年号为元延,太後传朱慎回朝,封其为摄政王。
大魏兴安九年丶隋元延元年六月,江东世家和北方世家为抢占资源,发生大规模内乱,部分曾经南渡的北方世家不堪内乱,从南方逃回北方。
同年十一月,世家内乱未停,天师教带领百姓反抗世家,隋朝廷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
大魏兴安十年丶隋元延二年,春三月,陆烈领八万大军攻打荆州,隋摄政王朱慎即刻赶回荆州迎战。
谁知,战事才持续半个月,江澈领四万兵马从逍遥津入江东,江东的世家本就是墙头草,除了朱氏留在建邺的兵马,无任何世家抵抗。
和当年收复孙吴一样,朱慎还在荆州苦苦应敌,身後的朱琳和新帝早已携江东世家开城门迎接江澈的兵马入建邺城。
朱慎听说隋帝已投降时,突然想起了儿时读到陆抗的儿子们带兵顽强抵抗敌军那段历史时,父亲和他说过的话。
父亲和他说,“陆氏就是愚忠,孙吴气数已尽,并不值得陆氏继续效忠。”
如今,大隋的气数已尽,他苦苦抵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又过半月,传来广州牧投降的消息,朱慎终于放弃抵抗。
荆州大捷後,陆烈领兵回北方,陆纯则接收了荆州。
昔年好友再次相见,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下。
朱慎曾领兵追杀北上的陆氏族人,若非陆氏早有准备,江那边又有定北侯带兵接应,恐怕陆丶魏丶姚三家的人都要惨死朱慎手中。
所以陆纯对朱慎早无当年的情谊,他亲自带人抓捕朱慎,也只是念在当年陆萸在华彩阁出事时,朱慎没有把他的去向透露分毫。
朱慎知道成王败寇,所以被锁拿时没有做出反抗。
“你没有话与我说吗”他问陆纯。
“没有!”陆纯冷冷地回。
“可我有话说,让他们都退下”
陆纯的属下不想离去,朱慎接着开口,“谢洐在我手中”
陆纯闻言,眼中瞳孔一震,忙让兵将们都退了出去。
他眼神冷冽地看着朱慎,“你想做什麽?”
“我想见谢皇後”朱慎见陆纯的表情便猜到自己赌对了。
“你休想!”陆纯立即出声拒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无尽的世界游历?一步步接近世界真相,当我到达真相还有两步的时候我才发现,一切才开始这个时候,我要在僵尸至尊干掉石坚,笑傲江湖洗劫门派,教导岳不群。风云之中...
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你如果把此书当谍战看,那就是谍战小说。你以为此书很铁血?那就是铁血报国精忠民族的作品。现在到处都讲正能量,整个民族还真需要正能量的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