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瞻基:……
他没吭声,视线却落在了于谦的脚上。
徐妙容也在看于谦的脚,她在想,果然人不可貌相,孩童同成年人比,体力,脚力自是不如。可于谦,竟然能比林映真走的还快,可见,一个人某方面若想出彩,要麽靠天赋,要麽靠努力。
于谦走得飞快,要麽,是天赋了得,要麽,是走路走得太多了,练出来了。
只是,无人会好端端的跟着别人,于谦跟着林映真,自然是因为,林映真有问题。
联想方才于谦说的,她问了:“你是因为知道他是慈溪人,所以才跟着他的吗?”
慈溪人出现在钱塘,很正常。可,前置条件是大明,就不正常了。在户籍制度限制的死死的大明,在出门要靠路引的大明,林映真一个自由民,出现在钱塘,就是不正常。
若说于谦是因为这一点,怀疑上了林映真,倒也说得过去。
可,“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不是钱塘人。”
于谦却摇了摇头,“我怀疑他,是因为,他的饭食与我们的不同。”
饭食?
徐妙容有些糊涂了,慈溪人和钱塘人的饮食,好像错差不是太大。林映真既然是慈溪人,人又在钱塘,就地取材,也该叫人看不出不是异乡人才是。
可于谦说了,不同,这不同……
“我们钱塘人,最喜一口鲜,最喜时令菜。哪怕是最不爱钱塘菜的钱塘人,也会吃上几回应季的蔬菜。偏生这林映真,顿顿只吃两条小鱼丶一小碟腌萝卜丶一碟水煮的野菜丶一碗酱汤和一碗米饭。”
说到此处,于谦顿了顿,看了自己抓的小鱼一眼,方道:“我们钱塘,没人这样吃。况且我先前曾听人说过,东边倭国,以酱汤为人间美味,顿顿佐以为主食。”
“所以,你断定他不是钱塘人。”
徐妙容心中已经门清了。
甚至可以说,仅凭于谦这几句话,她便可以笃定,林映真,不仅有问题,还与倭国,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小鱼丶腌萝卜丶水煮野菜丶酱汤丶米饭,这的确是,日本人的饭食。
同时代的倭国,如果没记错的话,正是室町时代。她记得,先前在哪本书上看过,这时代的日本武士,日常所食,不过一荤两素一碗汤。
那书上还说了,武士们吃的鱼,是几口就能吃完的小鱼。
今日林映真想买的,就是这种小鱼。
“我见他饮食单调,行迹匆匆,又常日里戴着一顶斗笠,似是不想露面于人前,便留了心。”
于谦的声音依然很平静,可接下来的话,却让徐妙容几个不平静了。
“我跟着他,第一回,听到他用慈溪话跟人吵架,我家中有亲眷是慈溪人,慈溪话,我听得懂。第二回,我见他与酒坊赊账,他同那卖酒的说,他叫林映真。第三回,他拿着一包东西与人换宝钞,对方不信他,他便对对方说了几句倭国话。”
“那包东西是?”
徐妙容大致猜到了。又拿东西换钱,又对对方说倭国话的,这样子,像是急着证明自己的身份似的。可大明人的身份,有什麽好证明的。
这行为,倒让她想到後世的代购。代购为了证明自己是源头采购,扫货时会特意拍几个视频,视频里,毫无疑问,会露出写有当地文字的价格标签。
林映真说倭国话,想“卖”的货,应该便是倭国货吧。
可,于谦是如何知道,对方说的就是倭国话呢?
她不急着发问,只等着于谦继续往下说。于谦也确实往下说了,他说:“数十年前,我爹曾见过倭寇,他同我说,倭国话和吴语有些相似,但倭国话,远不如吴语动听。我记住了几个倭国话里的词,林映真,同人换钱时,恰好用了那词。他换给别人的,是。”
说到这里,于谦顿了顿,面上神色忽有几分凝重。
“是苏木丶衮刀和硫磺。”
“苏木!”
朱瞻基瞪大了眼,他也蹙眉,自言自语一般,道:“所以这林映真,也偷偷出了海。”
他用了一个也字。
徐妙容一听便知,刚才河对岸的详情,他也看在眼里。
苏木丶衮刀丶硫磺,都是大明所缺的,也是後来大明从日本进口的。物以稀为贵,林映真代购来这些东西,来杭州倒卖,的确能赚一大笔钱。
但,他当真只是来卖货的吗?
一口流利的倭国语,饮食贴近倭国,衣着也贴近倭国,如此倭化,不像是偶尔出海,倒像是,在倭国住了许久一样!
心里头突然泛起一丝隐忧,她看向朱楹,欲言又止。
朱楹也在思索。
他面色肃然,远没有刚才看到对岸有人卖倭刀时那般平静。一人出海,没什麽稀奇的,一人出海又回来了,也没什麽稀奇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无尽的世界游历?一步步接近世界真相,当我到达真相还有两步的时候我才发现,一切才开始这个时候,我要在僵尸至尊干掉石坚,笑傲江湖洗劫门派,教导岳不群。风云之中...
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你如果把此书当谍战看,那就是谍战小说。你以为此书很铁血?那就是铁血报国精忠民族的作品。现在到处都讲正能量,整个民族还真需要正能量的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