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章 横原征粮(第2页)

余柱的话这让欧阳轩不寒而栗,这让他想起“逆淘汰”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个词。从历史知识中他得知南宋政权统治阶级腐败,在金蒙两国频繁掠边,内忧外患之际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描述官府高层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纸醉金迷,但中低层官僚也是如此腐败不堪,这让他感叹这个腐朽政权能支撑到现在,简直是奇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便带着黄大根去找杜富,一则治疗身上的箭伤,二则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点粮食,以便回去交差。不多时,黄大根便面带喜色回来叫人拿马肉和食盐,并去搬运粮食。原来经杜富父子再三劝说,寨中富户咬牙答应李爽的提议:用两百斤腌马肉和食盐换2000斤粮。杜富父子还借了二条木船,以便通过寨外的文井江将粮食送往崇庆府。船装好粮时已是日上三竿,由于船小并载不下众人。李爽当下决定由熟悉水战的火长刘忠带本火士卒随船护粮,因箭伤未痊愈,他也随船回崇庆府,余柱带着其余士卒走陆路回崇庆府。

横原镇离崇庆府城约五十里,欧阳轩等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崇庆府城门口时已是日暮。崇庆府在唐及北宋皆称“蜀州”,在南宋称为“崇庆军”,曾为高宗赵构在即位前的潜藩,在赵构成为皇帝后,便于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升为崇庆府,辖永康县、晋原县、江源县、新津县。这四县中,永康县在西北部,新津县在南部,江源县在东南部,而晋原县为附廓县即崇庆府城的所在地。只是此刻眼前破败的府城景致跟欧阳记忆中繁华的故乡如此不同,只有西门外的文井江仍静静向东流淌,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因久经战乱,横原寨现寨中人口不过五百余人,倒显得寨中空荡荡,乡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满了小麦、豆类等粮食。杜富倒是分外热情,找了几间闲置破屋供众人住下,又派人送来简陋食水,但当李爽提及来意时,他却一脸难色,不肯吭声说话。话问得急了,一同前来的其子杜大全忍不住说道:“各位大人,朝廷钱粮我等本应缴纳,但鞑兵剽掠,盗匪横行,加之寨中精壮流失,也无牛马驱使,全靠乡民人力躬耕,所得粮食除去种子,只够果腹而已。前几日又遭山中盗匪来攻,刀兵加颈之际,永康城也不肯派官兵前来救援。以致盗匪攻破堡寨,不仅杀死杀伤寨民,还劫走大批口粮。若将再征粮,寨中老弱妇孺如何活?”

“官兵不来救,横原寨全靠刀枪不齐的百余民壮守御,实不能敌山中盗匪,盗匪威胁若不交纳粮食便要屠寨,我等为保全寨中之人,不得已只好向盗匪缴纳粮食”。旁边另一名姓谢的乡绅补充道。欧阳轩脑中存在的疑问被打消了,百余名的民壮依托寨墙,其战力不在征粮队之下。看来如果征粮队遇到盗匪,怕也是凶多吉少。他现在明白了进寨前曹二狗为何报告横原寨周边无盗匪活动的原因了。

杜富等人走后,李爽召集余柱、欧阳轩及各伙长商议征粮之事,议论多时皆无良策。这时有伙长提出若不使出强硬手段,定然难以完成征粮任务,难逃潘统制责罚,建议效法其他征粮队,以强硬手段强行征粮。对此众人有批驳者也有附和声,这让欧阳轩心中极不痛快,他不由高声道:“此种做法与盗匪何异?”李爽等人听罢,众皆默然。半晌李爽才长叹一声道,“横原寨向来心向朝廷,民风淳朴,杜富父子向来为公事出力甚多,若非时日艰难,定然不会为难我等,此等忠厚之民如何用强?”原来杜富父子既是大药材商还精通医术,不管医治贫苦百姓还是军中伤兵从不计较报酬,在崇庆府周边颇有好名声。说罢,李爽便叫众人早点歇息,明日再想办法。

这三天经历的事情太多,欧阳轩哪里能入睡。睡在身旁的余柱也是辗转反复不能入眠,两人便低声谈了起来。欧阳轩从余柱口中得知,他和李爽都是余玠大人的亲随,跟随余大人南征北战,就在余玠要将蒙军全部驱逐川峡四路时,却遭奸相谢方叔和云顶城守将姚世安等人陷害,不仅含冤而死。余大人死后,他俩也受牵连被贬落到崇庆府。潘统制曾因贪墨和贻误战功被余玠责罚,便处处为难他俩。火长曹二狗则是名将曹友闻的族人,在蒙军初次入侵川峡四路时,曹友闻和弟曹友万与蒙古血战阳平关,时为统兵之帅奸臣赵彦呐却见死不救,导致两人终因寡不敌众俱战死,曹二狗随父流落到蜀地。黄大根也是有功之臣原阆州知州王惟忠的亲兵,王惟忠被奸臣余晦、陈大方、丁大全等人诬告"潜通蒙古"被诛杀,他属下的兵丁也被打散分到各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余柱特别关照受排挤之人,久而久之他手下的这支征粮队便汇集的被陷害忠良之后或亲随下属,竟然有十数人之多。征粮之前余柱此队原本只有三十余人,此次在临行前又调了些不讨上司喜欢的兵卒过来,潘统制显然是想借蒙古人或匪类之手除掉他们。

余柱的话这让欧阳轩不寒而栗,这让他想起“逆淘汰”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个词。从历史知识中他得知南宋政权统治阶级腐败,在金蒙两国频繁掠边,内忧外患之际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描述官府高层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纸醉金迷,但中低层官僚也是如此腐败不堪,这让他感叹这个腐朽政权能支撑到现在,简直是奇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便带着黄大根去找杜富,一则治疗身上的箭伤,二则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点粮食,以便回去交差。不多时,黄大根便面带喜色回来叫人拿马肉和食盐,并去搬运粮食。原来经杜富父子再三劝说,寨中富户咬牙答应李爽的提议:用两百斤腌马肉和食盐换2000斤粮。杜富父子还借了二条木船,以便通过寨外的文井江将粮食送往崇庆府。船装好粮时已是日上三竿,由于船小并载不下众人。李爽当下决定由熟悉水战的火长刘忠带本火士卒随船护粮,因箭伤未痊愈,他也随船回崇庆府,余柱带着其余士卒走陆路回崇庆府。

横原镇离崇庆府城约五十里,欧阳轩等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崇庆府城门口时已是日暮。崇庆府在唐及北宋皆称“蜀州”,在南宋称为“崇庆军”,曾为高宗赵构在即位前的潜藩,在赵构成为皇帝后,便于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升为崇庆府,辖永康县、晋原县、江源县、新津县。这四县中,永康县在西北部,新津县在南部,江源县在东南部,而晋原县为附廓县即崇庆府城的所在地。只是此刻眼前破败的府城景致跟欧阳记忆中繁华的故乡如此不同,只有西门外的文井江仍静静向东流淌,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因久经战乱,横原寨现寨中人口不过五百余人,倒显得寨中空荡荡,乡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满了小麦、豆类等粮食。杜富倒是分外热情,找了几间闲置破屋供众人住下,又派人送来简陋食水,但当李爽提及来意时,他却一脸难色,不肯吭声说话。话问得急了,一同前来的其子杜大全忍不住说道:“各位大人,朝廷钱粮我等本应缴纳,但鞑兵剽掠,盗匪横行,加之寨中精壮流失,也无牛马驱使,全靠乡民人力躬耕,所得粮食除去种子,只够果腹而已。前几日又遭山中盗匪来攻,刀兵加颈之际,永康城也不肯派官兵前来救援。以致盗匪攻破堡寨,不仅杀死杀伤寨民,还劫走大批口粮。若将再征粮,寨中老弱妇孺如何活?”

“官兵不来救,横原寨全靠刀枪不齐的百余民壮守御,实不能敌山中盗匪,盗匪威胁若不交纳粮食便要屠寨,我等为保全寨中之人,不得已只好向盗匪缴纳粮食”。旁边另一名姓谢的乡绅补充道。欧阳轩脑中存在的疑问被打消了,百余名的民壮依托寨墙,其战力不在征粮队之下。看来如果征粮队遇到盗匪,怕也是凶多吉少。他现在明白了进寨前曹二狗为何报告横原寨周边无盗匪活动的原因了。

杜富等人走后,李爽召集余柱、欧阳轩及各伙长商议征粮之事,议论多时皆无良策。这时有伙长提出若不使出强硬手段,定然难以完成征粮任务,难逃潘统制责罚,建议效法其他征粮队,以强硬手段强行征粮。对此众人有批驳者也有附和声,这让欧阳轩心中极不痛快,他不由高声道:“此种做法与盗匪何异?”李爽等人听罢,众皆默然。半晌李爽才长叹一声道,“横原寨向来心向朝廷,民风淳朴,杜富父子向来为公事出力甚多,若非时日艰难,定然不会为难我等,此等忠厚之民如何用强?”原来杜富父子既是大药材商还精通医术,不管医治贫苦百姓还是军中伤兵从不计较报酬,在崇庆府周边颇有好名声。说罢,李爽便叫众人早点歇息,明日再想办法。

这三天经历的事情太多,欧阳轩哪里能入睡。睡在身旁的余柱也是辗转反复不能入眠,两人便低声谈了起来。欧阳轩从余柱口中得知,他和李爽都是余玠大人的亲随,跟随余大人南征北战,就在余玠要将蒙军全部驱逐川峡四路时,却遭奸相谢方叔和云顶城守将姚世安等人陷害,不仅含冤而死。余大人死后,他俩也受牵连被贬落到崇庆府。潘统制曾因贪墨和贻误战功被余玠责罚,便处处为难他俩。火长曹二狗则是名将曹友闻的族人,在蒙军初次入侵川峡四路时,曹友闻和弟曹友万与蒙古血战阳平关,时为统兵之帅奸臣赵彦呐却见死不救,导致两人终因寡不敌众俱战死,曹二狗随父流落到蜀地。黄大根也是有功之臣原阆州知州王惟忠的亲兵,王惟忠被奸臣余晦、陈大方、丁大全等人诬告"潜通蒙古"被诛杀,他属下的兵丁也被打散分到各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余柱特别关照受排挤之人,久而久之他手下的这支征粮队便汇集的被陷害忠良之后或亲随下属,竟然有十数人之多。征粮之前余柱此队原本只有三十余人,此次在临行前又调了些不讨上司喜欢的兵卒过来,潘统制显然是想借蒙古人或匪类之手除掉他们。

余柱的话这让欧阳轩不寒而栗,这让他想起“逆淘汰”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个词。从历史知识中他得知南宋政权统治阶级腐败,在金蒙两国频繁掠边,内忧外患之际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描述官府高层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纸醉金迷,但中低层官僚也是如此腐败不堪,这让他感叹这个腐朽政权能支撑到现在,简直是奇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便带着黄大根去找杜富,一则治疗身上的箭伤,二则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点粮食,以便回去交差。不多时,黄大根便面带喜色回来叫人拿马肉和食盐,并去搬运粮食。原来经杜富父子再三劝说,寨中富户咬牙答应李爽的提议:用两百斤腌马肉和食盐换2000斤粮。杜富父子还借了二条木船,以便通过寨外的文井江将粮食送往崇庆府。船装好粮时已是日上三竿,由于船小并载不下众人。李爽当下决定由熟悉水战的火长刘忠带本火士卒随船护粮,因箭伤未痊愈,他也随船回崇庆府,余柱带着其余士卒走陆路回崇庆府。

横原镇离崇庆府城约五十里,欧阳轩等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崇庆府城门口时已是日暮。崇庆府在唐及北宋皆称“蜀州”,在南宋称为“崇庆军”,曾为高宗赵构在即位前的潜藩,在赵构成为皇帝后,便于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升为崇庆府,辖永康县、晋原县、江源县、新津县。这四县中,永康县在西北部,新津县在南部,江源县在东南部,而晋原县为附廓县即崇庆府城的所在地。只是此刻眼前破败的府城景致跟欧阳记忆中繁华的故乡如此不同,只有西门外的文井江仍静静向东流淌,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因久经战乱,横原寨现寨中人口不过五百余人,倒显得寨中空荡荡,乡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满了小麦、豆类等粮食。杜富倒是分外热情,找了几间闲置破屋供众人住下,又派人送来简陋食水,但当李爽提及来意时,他却一脸难色,不肯吭声说话。话问得急了,一同前来的其子杜大全忍不住说道:“各位大人,朝廷钱粮我等本应缴纳,但鞑兵剽掠,盗匪横行,加之寨中精壮流失,也无牛马驱使,全靠乡民人力躬耕,所得粮食除去种子,只够果腹而已。前几日又遭山中盗匪来攻,刀兵加颈之际,永康城也不肯派官兵前来救援。以致盗匪攻破堡寨,不仅杀死杀伤寨民,还劫走大批口粮。若将再征粮,寨中老弱妇孺如何活?”

“官兵不来救,横原寨全靠刀枪不齐的百余民壮守御,实不能敌山中盗匪,盗匪威胁若不交纳粮食便要屠寨,我等为保全寨中之人,不得已只好向盗匪缴纳粮食”。旁边另一名姓谢的乡绅补充道。欧阳轩脑中存在的疑问被打消了,百余名的民壮依托寨墙,其战力不在征粮队之下。看来如果征粮队遇到盗匪,怕也是凶多吉少。他现在明白了进寨前曹二狗为何报告横原寨周边无盗匪活动的原因了。

杜富等人走后,李爽召集余柱、欧阳轩及各伙长商议征粮之事,议论多时皆无良策。这时有伙长提出若不使出强硬手段,定然难以完成征粮任务,难逃潘统制责罚,建议效法其他征粮队,以强硬手段强行征粮。对此众人有批驳者也有附和声,这让欧阳轩心中极不痛快,他不由高声道:“此种做法与盗匪何异?”李爽等人听罢,众皆默然。半晌李爽才长叹一声道,“横原寨向来心向朝廷,民风淳朴,杜富父子向来为公事出力甚多,若非时日艰难,定然不会为难我等,此等忠厚之民如何用强?”原来杜富父子既是大药材商还精通医术,不管医治贫苦百姓还是军中伤兵从不计较报酬,在崇庆府周边颇有好名声。说罢,李爽便叫众人早点歇息,明日再想办法。

这三天经历的事情太多,欧阳轩哪里能入睡。睡在身旁的余柱也是辗转反复不能入眠,两人便低声谈了起来。欧阳轩从余柱口中得知,他和李爽都是余玠大人的亲随,跟随余大人南征北战,就在余玠要将蒙军全部驱逐川峡四路时,却遭奸相谢方叔和云顶城守将姚世安等人陷害,不仅含冤而死。余大人死后,他俩也受牵连被贬落到崇庆府。潘统制曾因贪墨和贻误战功被余玠责罚,便处处为难他俩。火长曹二狗则是名将曹友闻的族人,在蒙军初次入侵川峡四路时,曹友闻和弟曹友万与蒙古血战阳平关,时为统兵之帅奸臣赵彦呐却见死不救,导致两人终因寡不敌众俱战死,曹二狗随父流落到蜀地。黄大根也是有功之臣原阆州知州王惟忠的亲兵,王惟忠被奸臣余晦、陈大方、丁大全等人诬告"潜通蒙古"被诛杀,他属下的兵丁也被打散分到各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余柱特别关照受排挤之人,久而久之他手下的这支征粮队便汇集的被陷害忠良之后或亲随下属,竟然有十数人之多。征粮之前余柱此队原本只有三十余人,此次在临行前又调了些不讨上司喜欢的兵卒过来,潘统制显然是想借蒙古人或匪类之手除掉他们。

余柱的话这让欧阳轩不寒而栗,这让他想起“逆淘汰”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个词。从历史知识中他得知南宋政权统治阶级腐败,在金蒙两国频繁掠边,内忧外患之际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描述官府高层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纸醉金迷,但中低层官僚也是如此腐败不堪,这让他感叹这个腐朽政权能支撑到现在,简直是奇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便带着黄大根去找杜富,一则治疗身上的箭伤,二则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点粮食,以便回去交差。不多时,黄大根便面带喜色回来叫人拿马肉和食盐,并去搬运粮食。原来经杜富父子再三劝说,寨中富户咬牙答应李爽的提议:用两百斤腌马肉和食盐换2000斤粮。杜富父子还借了二条木船,以便通过寨外的文井江将粮食送往崇庆府。船装好粮时已是日上三竿,由于船小并载不下众人。李爽当下决定由熟悉水战的火长刘忠带本火士卒随船护粮,因箭伤未痊愈,他也随船回崇庆府,余柱带着其余士卒走陆路回崇庆府。

横原镇离崇庆府城约五十里,欧阳轩等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崇庆府城门口时已是日暮。崇庆府在唐及北宋皆称“蜀州”,在南宋称为“崇庆军”,曾为高宗赵构在即位前的潜藩,在赵构成为皇帝后,便于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升为崇庆府,辖永康县、晋原县、江源县、新津县。这四县中,永康县在西北部,新津县在南部,江源县在东南部,而晋原县为附廓县即崇庆府城的所在地。只是此刻眼前破败的府城景致跟欧阳记忆中繁华的故乡如此不同,只有西门外的文井江仍静静向东流淌,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因久经战乱,横原寨现寨中人口不过五百余人,倒显得寨中空荡荡,乡民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满了小麦、豆类等粮食。杜富倒是分外热情,找了几间闲置破屋供众人住下,又派人送来简陋食水,但当李爽提及来意时,他却一脸难色,不肯吭声说话。话问得急了,一同前来的其子杜大全忍不住说道:“各位大人,朝廷钱粮我等本应缴纳,但鞑兵剽掠,盗匪横行,加之寨中精壮流失,也无牛马驱使,全靠乡民人力躬耕,所得粮食除去种子,只够果腹而已。前几日又遭山中盗匪来攻,刀兵加颈之际,永康城也不肯派官兵前来救援。以致盗匪攻破堡寨,不仅杀死杀伤寨民,还劫走大批口粮。若将再征粮,寨中老弱妇孺如何活?”

“官兵不来救,横原寨全靠刀枪不齐的百余民壮守御,实不能敌山中盗匪,盗匪威胁若不交纳粮食便要屠寨,我等为保全寨中之人,不得已只好向盗匪缴纳粮食”。旁边另一名姓谢的乡绅补充道。欧阳轩脑中存在的疑问被打消了,百余名的民壮依托寨墙,其战力不在征粮队之下。看来如果征粮队遇到盗匪,怕也是凶多吉少。他现在明白了进寨前曹二狗为何报告横原寨周边无盗匪活动的原因了。

杜富等人走后,李爽召集余柱、欧阳轩及各伙长商议征粮之事,议论多时皆无良策。这时有伙长提出若不使出强硬手段,定然难以完成征粮任务,难逃潘统制责罚,建议效法其他征粮队,以强硬手段强行征粮。对此众人有批驳者也有附和声,这让欧阳轩心中极不痛快,他不由高声道:“此种做法与盗匪何异?”李爽等人听罢,众皆默然。半晌李爽才长叹一声道,“横原寨向来心向朝廷,民风淳朴,杜富父子向来为公事出力甚多,若非时日艰难,定然不会为难我等,此等忠厚之民如何用强?”原来杜富父子既是大药材商还精通医术,不管医治贫苦百姓还是军中伤兵从不计较报酬,在崇庆府周边颇有好名声。说罢,李爽便叫众人早点歇息,明日再想办法。

这三天经历的事情太多,欧阳轩哪里能入睡。睡在身旁的余柱也是辗转反复不能入眠,两人便低声谈了起来。欧阳轩从余柱口中得知,他和李爽都是余玠大人的亲随,跟随余大人南征北战,就在余玠要将蒙军全部驱逐川峡四路时,却遭奸相谢方叔和云顶城守将姚世安等人陷害,不仅含冤而死。余大人死后,他俩也受牵连被贬落到崇庆府。潘统制曾因贪墨和贻误战功被余玠责罚,便处处为难他俩。火长曹二狗则是名将曹友闻的族人,在蒙军初次入侵川峡四路时,曹友闻和弟曹友万与蒙古血战阳平关,时为统兵之帅奸臣赵彦呐却见死不救,导致两人终因寡不敌众俱战死,曹二狗随父流落到蜀地。黄大根也是有功之臣原阆州知州王惟忠的亲兵,王惟忠被奸臣余晦、陈大方、丁大全等人诬告"潜通蒙古"被诛杀,他属下的兵丁也被打散分到各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余柱特别关照受排挤之人,久而久之他手下的这支征粮队便汇集的被陷害忠良之后或亲随下属,竟然有十数人之多。征粮之前余柱此队原本只有三十余人,此次在临行前又调了些不讨上司喜欢的兵卒过来,潘统制显然是想借蒙古人或匪类之手除掉他们。

余柱的话这让欧阳轩不寒而栗,这让他想起“逆淘汰”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个词。从历史知识中他得知南宋政权统治阶级腐败,在金蒙两国频繁掠边,内忧外患之际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描述官府高层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纸醉金迷,但中低层官僚也是如此腐败不堪,这让他感叹这个腐朽政权能支撑到现在,简直是奇迹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便带着黄大根去找杜富,一则治疗身上的箭伤,二则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搞到点粮食,以便回去交差。不多时,黄大根便面带喜色回来叫人拿马肉和食盐,并去搬运粮食。原来经杜富父子再三劝说,寨中富户咬牙答应李爽的提议:用两百斤腌马肉和食盐换2000斤粮。杜富父子还借了二条木船,以便通过寨外的文井江将粮食送往崇庆府。船装好粮时已是日上三竿,由于船小并载不下众人。李爽当下决定由熟悉水战的火长刘忠带本火士卒随船护粮,因箭伤未痊愈,他也随船回崇庆府,余柱带着其余士卒走陆路回崇庆府。

横原镇离崇庆府城约五十里,欧阳轩等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崇庆府城门口时已是日暮。崇庆府在唐及北宋皆称“蜀州”,在南宋称为“崇庆军”,曾为高宗赵构在即位前的潜藩,在赵构成为皇帝后,便于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升为崇庆府,辖永康县、晋原县、江源县、新津县。这四县中,永康县在西北部,新津县在南部,江源县在东南部,而晋原县为附廓县即崇庆府城的所在地。只是此刻眼前破败的府城景致跟欧阳记忆中繁华的故乡如此不同,只有西门外的文井江仍静静向东流淌,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登对

登对

他把曾经心尖白月光投来的爱踩碎在脚下。八年前,宋远棠对追求他的贺尹迟爱答不理,八年后,贺尹迟把他投来的爱意踩碎在了脚下。久别重逢,覆水难收。贺尹迟X宋远棠。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故事,he,其他踩雷自负。微博补车就是那个荼呀...

作古

作古

昆仑山上有仙人。传闻仙气没有,道行散了,风流成性,烟酒都来。被人塞了个徒弟,结果没养几年,就闹掰了。掰得彻底。传言这二位师徒不睦,孽徒为盗取成神之道,欺师灭祖大逆不道,捅了自己的师尊一刀。而他最终叛出师门,不知所踪。郁危一觉醒来,记忆没了,命也丢了,孤魂野鬼一个又穷又瞎不说,还碰上一个冒充自己净不干人事的冒牌货。冒牌货很能装,他看对方很不顺眼。若是讨厌的人有排名,他那师尊排第一,冒牌货就排第二。不太正经又仙又蛊厌世装弱攻明如晦×冷漠毒舌缺爱敏感疯批反差受郁危*师徒年上,养受≈养小猫,爱写萌萌养成日常√*攻虚,很厉害也很脆,我愿称之为脆脆鲨受轴,小时候装乖装老实,实际经常打架受伤变成脏脏包。*不正经和不高兴的相爱相杀故事*传闻都是假的,不风流也不来烟酒,坏猫猫瞎编的(雾...

自甘堕落小娇妻

自甘堕落小娇妻

毕业后来到了h市工作,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薇薇,她是一名高中的美术老师,从我见她第一眼开始就深深的迷上了她,姣好的面容,披肩,白皙的皮肤,高耸的胸部,纤细的腰肢,修长的双腿,无一不让她成为男人眼中的焦点,更令我难忘的是她那微带柔弱却隐隐显出一种高贵的知书达理的气质,让我感觉,一个天使来到了人间,来到了我的面前。也许真的缘分天定,第一次见面,我们就感觉到自己对对方都很满意,留下了通讯方式,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约会。一年过后,我牵着她的手走进了婚姻的礼堂,定下了永世相爱的誓言。...

穿到古代去养猪(美食)

穿到古代去养猪(美食)

现代养猪大亨董福珠一睁眼穿到不知名的朝代礼朝。前世作为养猪专家,怎能眼睁睁看着这一猪圈的崽崽沦为低贱之物。猪肉腥臭,那是他们不会养,猪肉吃法毫无新意,那是他们孤陋寡闻,看我最懂猪的福珠儿怎么把猪肉做的让人垂涎三尺白肉罩火烧蜜汁叉烧肉锅包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应有尽有。猪肉配菜难吃?客官来些梅菜扣肉腌笃鲜尖椒炒肉水煮肉片怎么样?娘子可别再报菜名啦,快把菜上上来,口水都要流出来啦!猪场要建,酒楼要开,姐妹要亲香,郎君就随缘啦。...

远离渣男计划

远离渣男计划

极度双标高冷学神攻X热情开朗阳光帅哥受每晚8点,日更,希望动动手指点下收藏哦专栏预收哥哥到底几个前男友不出意外下本就会开这个喽颜欢死于十九岁,为了所谓真爱,他勇敢出柜,被逼退学,和父母翻脸,在父母去世的当天,他失足从公寓阳台落下。结果再一睁眼,他回到了十八岁,刚刚过完生日,高考还在倒计时。这一次,他一定要掐死恋爱脑,远离渣男,孝顺父母,重回人生巅峰!但他明明已经更改了志愿,掐死了两人相遇的幼苗,却仍然在江大的宿舍里遇到这个和渣男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但没关系,颜欢默默在自己远离渣男计划书上写下最新规定远离所有名字里带有陆和笙的人!!!!于是他加入了街舞社,想填满自己的时间,却发现对方竟然成了街舞社副社长,还要双人共舞?!然後又申请了调换宿舍,逃离原来的寝室,却变成了和渣男同住一间?!颜欢恨恨地想,看来只有最後一招了,他决定要谈个恋爱,彻底告别过去!可他还没物色上人选,就被人按在了沙发上除了我,你还想找谁?食用说明1,攻不渣,内容标签情有独钟重生甜文校园轻松HE其它失而复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