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放生(第2页)

高殷没有继续喝,而是稍微等了一会,等米香上溢、口齿习惯了酒液的刺激,再缓缓饮入,这次便舒服了许多,高殷顺手拿起桌上的瓜果,用汁水清洗残存的酒液。

等他喝完第三杯,脸庞已经发红,连忙摆手:“量够了,再饮就醉了。”

高洋没有逼迫,令侍者端盘下去,自斟自饮。

“太后赏赐颇丰吧?”

“嗯,也就有人多了些手脚。”

“这些腌臜的奴才!”高洋笑了两声:“为何不杀了?”

“些许钱财,未曾叛主,杀之则过矣。”高殷松了松衣领,饮了酒后,便闷得难受:“赏罚得当,才能让下人安心。”

高洋对刚刚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高殷并不例外。作为天子,还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天子,没有这点能量,他都活不到现在。

高殷言辞中的暗讽之意,高洋已渐渐不在意。

他命狱吏停止“放生”,犯人们站在高台之上,浑身都是汗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你那小说,叫三国什么的……还不错。可要继续写下去?”

高洋即便不清楚小说的结局,也知道是以汉末那段历史为蓝本,知道三国最终由篡魏的司马氏一统,曹魏又兴起于河北,在政治角度来说,利于他们齐国得到天命的宣传。

高洋不是深宫天子,倒是个马上皇帝,他想得明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种故事太过精彩,流传到民间必然吸引民众,引起广泛的追捧。至少他是民众的话,必然对这类故事感兴趣。

其中的刘备,则是正面刻画的主角,不仅和高欢、高洋有形象上的重叠,更重要的是,他乃汉室宗亲。刘备也的确建立了蜀汉,只要能引起讨论,那对汉朝的仰慕和追思就会开始蔓延,进而吸引到更多的汉人,稍稍压制住齐国内部的鲜卑势力。

“当然,孩儿至少要写到司马篡魏呢。”

齐国太子写就这部书,至少能让国内的汉人明白,他们齐国并不抵触汉人得势。

高殷对此比高洋看得更加透彻。

在后人看来,宇文泰依靠汉人苏绰、炉辩等人仿《周礼》制定了新官制,而北齐沉沦于于汉人和鲜卑人的斗争之中,因此北周的汉化程度比北齐高。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北齐的汉化程度实际上是高于北周的。

首先,不论是周还是齐,他们的本质都是“鲜卑化”,这是他们统治的基础,如果不保持这个本质,宇文家和高家就都得不到封建特权,这是承袭元魏而留下的弊病,不因他们是鲜卑人或汉人而转移。

尤其是高氏集团,高欢的统治基础是六镇鲜卑,而六镇鲜卑是被元魏朝廷排挤出统治集团高层的,因此六镇鲜卑痛恨洛阳汉化政权,发起全面的鲜卑化反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由六镇鲜卑构建的东魏、北齐政权,是反对汉化的。

然而在实际的利益面前,民族之分其实不大重要。从东魏到北齐,都不存在纯粹的汉人、鲜卑人集团,各方力量都处在不断地分化组合的动态变化中,例如代表汉人士族利益的高殷集团中,有平秦王高归彦的一席之地,但他却投身到了高演的阵营中;而高演这边,始终都有一个王晞作为他的心腹幕僚,王晞不仅是汉人,甚至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后代。

北齐国祚二十八年,先后担任宰相的有七十人,其中汉人、接受汉文化的胡人并胡化汉人共有五十八人,仅有十二人不接受汉文化或情况不详,可以说北齐基本上是由汉人、接受汉文化的胡人所控制,特别是皇族高氏,他们虽然自认鲜卑人,但实际上还是会用汉人、重视汉文化。

高纬作为北齐最后的实权皇帝,他的统治已经是北齐王朝的末期,那应该是“汉化失败”的时期,但恰恰就是北齐灭亡的前五年,高纬设立了文林馆,征召文学之士入馆,由汉族名士颜之推掌知馆事——颜之推甚至不是北齐的汉人,而是南梁被俘至西魏,又想南归而入北齐,得知陈霸先灭南梁而出仕北齐的南梁旧臣。

若说文林馆的设立仅仅是高纬心血来潮,可背后又有着宰相祖珽的推动,祖珽同样是汉人。

更不用说高洋统治的前期,高洋刚登基之时,就下诏书命令各郡国修建学校,广泛延请俊才敦述儒风,而他持续打压鲜卑勋贵、重用汉人士族,让他们能卷入高层斗争,本身就是汉化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光是北齐的核心统治区域是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等地,就决定了北齐的汉化程度不可能低,在这个时代,这些地方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遥遥领先于关中,北齐无论是学者人数、学术水准、著述多寡、中枢决策机构的汉人人数,文人数量都优于北周。

而无论北周还是北齐,都一定会汉化,因为中原的土地还是汉人居多,鲜卑人的数量比不上汉人,那么要建立统治,就需要依靠汉人,为了适应发展,就不得不吸收一部分汉人的思想、向汉人妥协,从而巩固统治地位。

只是因为北齐高层的权力斗争过于激烈,又被后人套上了一层民族

;斗争的皮,因此觉得北齐反汉化反得很严重。

北齐的反对者主要是晋阳军方为首的鲜卑勋贵,但他们并不排斥汉文化,就像汉文化也不排斥胡床胡乐胡服一样,文化本身是互相融合、进化的状态,他们真正反对的是汉人掌权。

就像娄昭君,说什么“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实际上目的还是继续当太后掌握朝政,和汉族无关,哪怕李祖娥、高殷是鲜卑人,也要被娄昭君打下台。

高洋穿着胡服、自命鲜卑的种种姿态,恰恰是无法阻止汉化的徒劳反抗,鲜卑人只能通过杀死汉人来延缓两种文化交融的进程。

而北周这一点并不明显,因为宇文泰压根就没打算让汉人掌权,西魏地位最高的是八柱国与十二大将军,这二十人中只有李虎李弼赵贵是三个进入了西魏权力中心玩游戏的胡化汉人,且赵贵进入北周时代不久就被诛杀,顺带牵连独孤信,后续掌权者多是宇文家宗室,而这些人多数不接受汉文化。

宇文泰甚至不打算让汉人保留汉姓,鲜卑部落原有大族三十六、氏族九十九,宇文泰让西魏内部功高者改姓三十六大族的姓氏,功低者改姓九十九族的姓氏,而且让他们统属的士兵跟随诸将的胡姓,时日一久,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鲜卑人。

因此也才会有“普六茹广”、“大野世民”的梗,李世民早生十七年,还真叫做大野世民。北周要是没被杨坚篡灭,宇文家一统天下,那么只要持续上一百年,汉人就将变为鲜卑人。

因此在这个时代的世人看来,高家虽然自命鲜卑,但地处河北、关东,除了南朝,就是最正统的汉人根基;而宇文家改制六官,虽然仿自周礼,实际上是托古改成更符合鲜卑宝宝体质的体制。

甚至光看皇族,高家是渤海高氏,宇文家是武川鲜卑,谁更“汉”,一目了然。

所以高殷所做的这本《三国通俗演义》,便是一个暗号:虽然我大齐现在胡风昌盛,但一股照顾汉儒的新风正从东宫吹起。只要支持太子,便是“兴复汉室”,所有郁郁不得志的汉人们,都可以期待太子!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继承的遗产

继承的遗产

桀骜不驯霸道傲娇AlphaVS清冷儒雅不怒自威Omega养了个儿子是什么体验?还是养了个逆子!身为商业精英伪装Beta的Omega虞淮礼与沈家老爷子谈了一笔生意。除了拯救ACT集团以外,还要帮沈家独苗走向正轨。自从虞淮礼嫁给老爷子当了独苗沈执的爹,这小子就没给过他好脸色。一个月后,老爷子就去世了,沈家上下全是虞淮礼来管,包括沈执。结果呢,外有盛世虎视眈眈,内有沈执上房揭瓦。虞淮礼,你能耐,这辈子都别想让我服你一点!沈执很是嚣张,对他是各种不服。但为什么,时间久了,虞淮礼总觉得这个逆子看他的眼神好像变了呢?直到沈执将虞淮礼逼至墙角,将他的手按住,并且极具倾略性的嗅着虞淮礼的信息素,沙哑着声音说道虞淮礼,做我Omega吧。沈执,你想以下犯上吗?...

越界占有

越界占有

父母车祸双亡后,哥哥们将怨气泄在了替身妹妹上。岑念从最受宠的小公主,变成了人人践踏的玩物。哥哥们对她视若仇敌,恶语相加,欺凌至极。在这场地狱游戏里,谁都不是赢家。后来,岑念如他们所愿,成了任人摆布的破布娃娃。在她跳海的那一刻,哥哥们终于慌了。高冷大哥沈寒川跪在地上,声音乞求念念,我知错了,别走好不好?毒舌二哥沈知言双眸湿润,语气卑微念念,你打我骂我都可以,别离开我好不好?暴躁三哥沈澈死死将她搂在怀里,哭着哀求能不能再给哥哥一次机会?哥哥不会再那样对你了。病娇邻居慕容宸为她打造金笼子这样你就跑不了了,你只属于我。心机竹马何俞,对她百般照顾,温柔至极阿念,跟我在一起,只有我是真心待你。早已遍体鳞伤的岑念,一心只想着逃离解脱。他们伤害她一年又一年,到头来却用爱的名义为自己辩解。是偏执,是病态,更是无可替代。...

池总,你老婆改嫁了

池总,你老婆改嫁了

洛绾在前男友的订婚宴上,喝得伶仃大醉,勾搭上前男友哥哥池砚舟,还说当不了你老婆,我就当你嫂嫂。池砚舟嘴上说你想得美,身体却诚实沦陷。他们约定各取所需,只欢不爱!可看到男人们在她身边频频献殷勤时,他开始按耐不住了。而她也在他的百般维护下,动了不该有的念想。朱砂痣的归来,池砚舟频频失态,洛绾夜夜孤枕难眠。那天,池砚舟主动提出解除关系,洛绾不哭不闹,体面退出。可洛绾的订婚仪式上,池砚舟失控地拽着她的手绾绾,是我先跟你好的,你是我的!你怎麽可以嫁给别人?洛绾轻笑池总,结婚可不讲究先来後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