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2页)

想明白这一点后,朱襄心中难免涌出惆怅。

蔺贽的才华或许不一定比蔡泽差多少。但他居然不给自己贡献奖励,说明他在历史中没留下多少涟漪。

现在的赵王已经不再听蔺相如的劝诫,之后的赵王更加昏庸。蔺贽留在赵国,怎么可能在历史中留下涟漪?

朱襄的好感度名单中有许多他不认识的人的名字。正如系统提示的那样,或许是自己擅长种田的名声传到了这些人的耳朵里,他们就对自己有了起步一颗心的好感。

这些人中,有的名字一看就不是贵族。他们在史书中可能都籍籍无名,但这些人都被系统评价为会影响历史进程的人。

原来这“名人”,并非是青史留名的名人,而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哪怕后人并不记得他们的名字。

朱襄隐约有一种,系统想告知他什么的错觉。比如他以穿越者思维想去“集”的卡,和系统想让他“集”的卡不同。

只是一个好感度系统,就让朱襄想了如此多的事,生出了如此多的烦恼和感慨。让他连抽奖都有些意兴阑珊,没有焚香沐浴洗手更衣,直接抽了。

像素抖动,朱襄把一颗心的好感度的奖励抽完,多了八角孜然茴香草果等种子,全是香料,全都不能直接吃。

朱襄嘴角抽搐。这些香料拿出来价值千金吧?在系统看来,不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垫卡池的垃圾?

他又抽了二颗心的好感奖励,仍旧全是香料种子,还是重复的香料种子。他想,可以给雪和政儿做一顿撒了五香粉的烧烤了。

为朱襄提供三颗心好感奖励的只有秦庄襄王、蔡泽、蔺相如、钜子和一个叫许明的他不认识的人。

许明的卡池稀有度最低,朱襄抽出了芝麻;

钜子和蔺相如的卡池稀有度一样,朱襄抽出了两种产量更高的小麦;

蔡泽的卡池稀有度明明更高,朱襄居然又抽出了芝麻,他想这一定是蔡泽运气比较差的错;

最后只剩下秦庄襄王的三颗心好感度没抽,朱襄破罐子破摔地一点,一道黄色像素方块冒充的金光闪过,最后组成了两个字,土豆。

朱襄愣住。

半晌,他伸出手,一个土豆出现在他的手中。

他咬了一口:“真的是土豆啊。”

朱襄一只手捂着眼睛,一只手握着土豆,一点一点将生土豆全部吃了进去。

生土豆虽然能直接吃,但是不易消化,非常难吃,吃得朱襄眼泪都流出来了。

红薯、玉米、土豆,传说中三大神器,网络皆传,大清三亿人口是红薯、玉米、土豆催出来的。穿越者只要带着这三大神器回去,就能铸造一个盛世。

朱襄当然知道这是假的。

现代红薯玉米土豆动不动高产几千斤,那是经历了现代技术的良种培育和化肥、农药的功劳。

古代文献中粮食亩产量的记载不太精准,有些还故意夸大,比如《汜胜之书》中记载亩产量一百石,即一万多斤,现在都达不到。

但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对粮食亩产量较为科学的统计。根据记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统计的山东风调雨顺没有战乱那一年,冬小麦亩产量一百五十斤左右,玉米亩产量一百八十斤左右,红薯亩产量一千四百斤左右。

土豆产量也是约一千斤左右,实际上达不到这么多。现代土豆良种“超白”、“中薯4号”、“中薯10号”等的亩产量也就一千多公斤。且古代土豆不会种植在良田上,亩产大约就是五百斤左右。

这样看来,红薯和土豆的产量仍旧很高。但稍稍有点农业常识的人就该知道,红薯和土豆这类作物因为是无性繁殖,非常容易积累病毒,导致产量退化,甚至直接绝收,种植时需要经过脱毒处理。而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功劳。

爱尔兰饥荒就是因为土豆退化和病害造成。

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在1914年至1918年的统计数据中,红薯、土豆、玉米种植面积只有百分之九,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规模种植过红薯和土豆。

清朝人口暴增的原因很简单。

清朝入关时多次大屠杀让富庶之地十室九空,变向“缓解”土地兼并;摊丁入亩之后,新的户口统计,统计到了大量隐户;清中期的实际控制面积包括了东北、西北、草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百姓对这些地方进行开垦,耕地达到了前朝的两倍;因为人口压力,劳动人民绞尽脑汁进行套种,提高产量,甚至弄出了两载十三收这样的绝活……

红薯、土豆、玉米当然也有功劳。更多的主粮作物丰富了农民的选择。农民能在灾荒年间补种更多种类的作物,还能利用贫瘠的土地。套种增收技术也能将低产作物换成这三种高产作物。

但将清代劳动人民用苦难、聪明、勤劳铸造的奇迹,全部归功于三种外来作物,朱襄作为农学人,自然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即便他知道土豆不是什么穿越神器,推广了也不可能让所有勤劳耕种的百姓饿不死,他还是泪流满面。

确实,在没有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土豆,就仅仅是救荒作物。

但战国时代,还没有“救荒作物”,甚至平时吃的主粮、蔬菜都极其匮乏。如果遇到了灾荒绝收,农人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只能挖杂草、啃树皮、吃泥土。

救荒,就能救命啊!

就算救不了所有人,救下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命!

朱襄想起了自己随着蔺相如在赵国各地赈济灾荒时,看到的那一幕幕的惨景。

他空有一身知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闭上眼不去看农人绝望的神情。

如果那时候有土豆,我能救下多少人?

以老百姓们自己的勤劳自己的聪慧,只要告诉他们土豆种植的好处和坏处,他们自己就能摸索出最大化利用土豆活命的技巧,规避土豆的风险。

正如古籍记载的,灾时大规模种植,灾后变成零散种植,这就是老百姓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自从“复活”之后就几乎没掉过眼泪的朱襄,脸埋在手臂上泣不成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万古刀

万古刀

饮不尽的杯中酒,割不完的仇人头。美人恩重,纵酒狂歌,横刀跃马,踏遍江湖。陈棠定睛一看,却见刀身末端赫然刻着两行小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被古代天幕认成神女后穿过去了

被古代天幕认成神女后穿过去了

为保护绝密资料壮烈牺牲的高级军事工程师冯轶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会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古代。好消息是胎穿,还穿越到一户侯门的嫡小姐身上,外家更是声名显赫的镇国大将军府。坏消息是前不久外家所有人已经阵亡在战场上,母亲受惊早产,为了生她难产濒死,濒死之际竟还得到一个消息,新皇为了安抚她母亲,预备给刚出生的她设郡主之位,而冯轶那个未曾谋面的倒霉催的生身父亲,竟然想要掐死冯轶,用宠爱的外室孩子取而代之。冯轶的生母临死前费尽最后的手段,让乳娘将她带离这个危险之地。面临追杀,母亲乳娘将她放在一家农户,不顾危险独自引走追杀之人。冯轶被农户收养,从侯门千金沦落成了农家女。只是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农户,并不是普通农户。她更不知道,在她降生这个世界之前,皇宫天降异象,将她的壮阔生平一一展示在刚登基的新皇及心腹眼中,她成了求贤若渴的新君眼中的神女。司天台与皇帝曰神女降世,得神女可定天下。为寻神女,皇帝命暗卫倾巢而出...

(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番外

(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番外

小说简介(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作者伴生樱完结番外文案少女漫画家野崎同学对转校生前桌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越发现越觉得这是个宝藏。身份转校生,年级第一,前水泳选手,现水泳部经理,和水泳部长cp感满满牙白,设定集get!野崎发现降谷爱画画也很好,他看着面前人画笔落下,目光从欣赏满满变成疑惑不已。肌理分明的线条跃然纸上,蓬勃而美...

行也思君

行也思君

喜欢的可以点个收藏,会不定期掉落番外的昆曲女小生×当红原创歌手双c,he男主暗恋成真二十六岁之前,楚君的世界里只有昆曲,一辈子都呆在舞台上是她最大的梦想。她爱昆曲,爱自己演的每一个人物,爱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只是,当热爱带有功利,演戏不再纯粹楚君迷茫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很多年之後,楚君还是会想起沈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楚君,你只要热爱你热爱的。不要有顾虑,大胆地向前走。二人恋情还未公布时有记者问楚君您觉得歌手这个职业怎麽样,有兴趣转行吗?楚君朝那人笑笑。没兴趣转行。不过,歌手和戏曲演员好像很搭。一直到两人官宣了恋情,那记者才知道自己被塞了一嘴的狗粮。抱着一雪前耻地目的又采访了楚君谈了恋爱後和之前有什麽区别吗?没有太多区别,我还是练戏演戏。听到这儿,沈时的粉丝开始无脑喷了。但听完了最後一句话,他们都变得哑口无言了。但是,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个我爱的人记者表示,很好,这波狗粮我先吃为敬。楚君出现在了沈时最黑暗狼狈的那一年,自此之後便成为了他放在心尖尖上想着的人。她热爱她的事业,他就倾尽全力去支持她丶保护她。她有不愿开口的往事,他也愿意倾尽一生去等待丶去陪伴。他人都道沈时是个温润如玉的淡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到底藏着多麽汹涌的爱意。他想把这世间所有最好的一切都捧到楚君的面前,希望她得偿所愿。宝子们看了之後可以给点建议吗,真的想知道文章哪里有问题,接受批评,会认真对待。内容标签强强都市情有独钟甜文成长曲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