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五章 赶赴台州风浪已至6300(第1页)

徐行皱眉道:“可当初那一战,王阳明不是向全天下人宣布,姚莲舟纵死不从,已将血经销毁吗?以他的身份,何必为姚莲舟作假。”沈一石微笑道:“武当乃本朝国教,岂会轻易作反,还不是因为正德帝生了不该生的觊觎之心吗?王守仁毕竟是个讲道理的人,自觉理亏,有些事便不会说破。更何况,光一个达摩遗体,已在江湖上掀起无数风波,若三丰血经的消息再传出去,天下又会如何动荡?所以,他选择了帮助姚莲舟,完成这最后的遗愿。其实早在姚莲舟参加宁王之乱时,便已将三丰血经交给了那些武当遗孤们。而这件奇物,也是我父亲机缘巧合之下,才从一个老人那里得来的。”瞧着徐行的惊讶表情,沈一石却只是感慨一声:“那是大灾之年,这人说想要凭拳脚,在我家谋个护院的位子,我父见他年纪大了,还带着个孩子,于心不忍,便给了他两斗米。那人便给了我父这两本血经,以作报答,并讲述了这个故事。我父只当是玩笑话,并未在意,可我却留了心。四方查探之下,才发现,这竟真是传说中已遗落世间的神经。”徐行听到这里,不由得感慨一声:“任是什么重宝,也比不得性命珍贵。他应该明白,若是无缘丹道,这所谓仙宝也与废纸无异。话是如此说,可此人能如此果决地割舍血经,足见性情如何,果然有武当道人的风范。”说完,徐行忽然想起一件事,又问道:“皇帝老儿喜好道术,已是天下皆知,反正这东西留在你手中,也当无甚大用,何不直接献上去,图个荣华富贵?”沈一石哈哈大笑,摇头道:“经商一事,最重时机。若是时机不对,十分的货,便只得五六分、甚至是三四分的价钱,时机若对了,哪怕是一分货,也能卖出十分钱。我将血经留在手里,正是为了等待时机,若时机合适,这两本破书就不只是卖钱了,指不定能换一条命下来。”听到这话,徐行立马意识到,沈一石原本是打算,将这两本血经留给那名女子,在危机时候上承朝廷,用以保命。明白这点后,徐行心头的渴望马上淡了下去,他虽然也很想见识一番这种仙宝,却实在不愿强人所难。更何况,现在徐行有石镜在手,这血经对他来说,也未必就有那么重要。念及此处,徐行站起身来,握住沈一石的手,将那本血经还回去,正色道:“沈老板既有打算,何必坏了时机呢,不若留着吧,而且……”徐行挑动眉梢,平淡却坚定地道:“哪怕没有这血经,人仙之道,我也未必不能成。”这还是沈一石第一次,在徐行身上看到少年宗师该有的傲气与自信,这种昂扬向上的奋发之意,实是令人心神往之。短暂沉默了会儿,沈一石又苦笑道:“踏法,不要误会,我给你这两本血经,也有自己的打算。本朝这位嘉靖帝,表面上虽然沉迷于求仙问道,却是个极重实利的性子。不然,他也做不出改稻为桑这种事。这本血经在他眼中,到底价值几何,能抵得上多少白银,还是未知数。但你,却比他更值得信任,交给你,我放心。而且,就像你说的……”说到这里,沈一石的目光也锐利起来,他轻笑一声,斩钉截铁道:“你徐踏法有自己的规矩,我沈一石也有我的规矩。沈某人虽然不才,但此生行商,却从不做欠账的事。你既然答应了我的请托,那就请收下这两本血经。”徐行看着沈一石的坚毅面容,没说话,重重一点头,接过了他从袖笼里取出的两本经书。沈一石站起来,朝徐行郑重躬身,抱拳,行礼。做完这一切,他又道:“踏法,我的事,不会现在就发,你大可先去做你想做的事,有需要的话,我会让人来联系你的。”徐行只说了四个字。“随叫随到。”事情谈妥,沈一石也不废言,当即转身,推门而去。舍去一身珍宝及随从后,孤身上路的他,反倒是步履轻快,像是甩开了某种负担,越显潇洒从容。徐行凝视着他离开的背影,过了良久,才一叹:“真奇人也。”感慨完后,徐行也不急着研究这两本血经,而是推开门,朝演武场走去。沈一石这般姿态,已令徐行明白,这东南变局果真近在眼前。连一介商贾都能嗅到如此气息,那些正处在风口浪尖的大人物们,还能体会不到吗?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有所动作的。想到这里,徐行忽然感觉筋骨一阵发痒,他来到演武场,对齐大柱招招手。齐大柱收了手上拳架,快步跑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疑惑道:“师父,怎么了?”徐行吩咐道:“收拾东西,再问一问这些兄弟,有多少愿意跟咱们走的。愿意走,就一起上路,不愿意再冒险的,就发一笔遣散费,好聚好散。”齐大柱知道这位馆主师父,向来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天动地的性子,有些兴奋地问道:“师父,咱们去哪儿?”

;徐行轻描淡写道:“去台州,杀倭寇。”他转过头,眺望远方,仿佛已跨越了数百里的距离,看见了台州的光景。台州。厚重的森寒铁云聚在天幕上,凝若高城雄岳,雷霆怒啸,青白交加,纵贯天地。这场大雨,已经足足下了四天。这四天,各地书信交流极其不畅,官署只能不断派出更多人手,以求尽快恢复与沿海诸城的通讯。所以,不断有人捧着一封封急报进来,也不断书办从中走出,急匆匆地奔向各处。在这种热火朝天的忙碌气氛中,却不见有混乱,一派井然有序。因为,他们的主心骨,浙直总督胡宗宪,正亲自在坐镇于签押房的大案前,翻着各路急报。一名瘦削文士就在这时跨过门槛,踩着湿漉漉的脚印,进了签押房。他穿着粗布长衫,胸膛裸露,束发却不别簪,面容清癯,满身疏狂气,与这规矩森严的公门重地格格不入。可这人一路走来,却是畅通无阻,沿途官兵纷纷朝他敬礼,文士也只是微微颔首,略作回应而已。踏进签押房的大门,看着胡宗宪峻肃的面容,他两步走到案前,扬声问道:“我才回来就听说,马宁远从台州大营调兵去了淳安、建德,还是戚元敬亲自出马,才把兵带回来?谁给他签的调令?胡汝贞,这事你不管?”文士瞧着像个秀才,口气和架子却大得吓人。哪怕是面对胡宗宪这位被朝野上下视为东南柱石的浙直总督,他说起话来也毫不客气。胡宗宪并不恼怒,只是收起手上急报,久久不语。文士见他不说话,一掌拍在案桌上,发出“啪”地一声,他凝视着胡宗宪的眼睛,继续道:“这件事你不管,那‘改稻为桑’,你还干不干?”胡宗宪抬起头,放下手中公文,长叹一口气:“文长,你我之间,何须这般做派?你既然有话,不妨直说。”这位清瘦文士便是胡宗宪最为信任的幕僚,徐渭徐文长。徐渭径直说了下去。“你若是不愿做这事,就得摆出个态度来,若再这样和稀泥,东南大局倾覆,只在旦夕之间。”胡宗宪皱起眉头,心思电转,忽想起一事,“象山那边,已有变故?!”徐渭冷笑一声。“内忧,必招外患。”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胡宗宪。“线人来报,朱婆龙正在倭奴国集结势力,号令三十六船主齐聚,只怕也是得到了东南民怨四起的消息,准备趁虚而入了。”胡宗宪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地扫过一遍,忍不住复述了一遍徐渭刚才的言语:“内忧,必招外患啊。”徐渭颔首,沉声道:“朱婆龙是纵横海上的拳法宗师,手下又有一众倭奴武士、剑客相助,若是决心一战,戚元敬毕竟兵力不足,未必能守得住海口。”徐渭抬起头,定定地看着胡宗宪,一字一句地道:“我知道,你是想将‘改稻为桑’再拖一拖,慢慢来做,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余地了。若在此时,因此事激起民愤……”胡宗宪了然,感慨道:“后果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徐渭摇头,嗤笑道:“有什么‘不堪设想’的?无非是浙地大局倾覆,沿海边防彻底糜烂,东南彻底沦为朱天都的予取予求,肆意劫掠的猎场,再来一场宁王之乱罢了。他都打出建文帝后裔的旗号了,想做什么事,还用猜吗?”徐渭指了指胡宗宪,又指了指自己:“你胡汝贞大不了一死殉国,我徐文长本就是一介布衣,顺势从贼,朱天都难道还会拒绝?”徐渭顿了顿,又道:“到那时,你不用再夹在清流和严党之间,两头受气,还能赢个身后名,倒也落得一身轻松。”胡宗宪听到徐渭口中轻飘飘的“无非”时,眉头紧锁,等听见“大不了”后,却是笑了出来:“以你徐文长的才识、名头,真去从贼,朱天都定要将你奉为上宾。若真有那天,你便来我坟头,敬一杯酒吧,也当全了咱们这段情谊。”说着,胡宗宪已站起身来,徐渭却又摇了摇头:“只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胡宗宪奇道:“怎么,你也想跟我一起殉国?”徐渭正色道:“以你胡汝贞的身份,若是落到朱天都手里,只有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哪里还找得到坟头?”胡宗宪一愕,哈哈大笑。“文长既还能笑谈,我便放心了,有何良策,请直言罢。”徐渭也收敛起戏谑神情,肃然道:“攘外必先安内,在此紧要关头,我们必须收束力量,决不能再激起民愤,更不能引发民变。‘改稻为桑’要立即喊停。”胡宗宪那张消瘦憔悴的脸上,现出决然神采,斩钉截铁道:“好,就这么办。”虽然知道,叫停‘改稻为桑’便是忤逆圣意,但在该做决断之时,他仍是没有丝毫迟疑。徐渭又道:“朱天都手下大拳师众多,皆能生撕虎豹,快逾奔马,朱婆龙更是生机固锁,调和五内的拳法宗师。以前只是僵持,倒还好说,若要真刀真枪

;地干一场,少不了要再请些帮手。最好是宗师级数,不然也要是巅峰大拳师。”胡宗宪忧心道:“浙地武风虽盛,拳师虽多,但这种人物又岂是轻易可得。”不过很快,胡宗宪便反应过来。徐文长从来不说废话,他既然提出问题,必然有合意的人选,而今摆出这副姿态,怕是那人别有所求。想明白后,胡宗宪摇头:“文长,你若有认识的拳法宗师,不妨引荐一番。无论他要什么,我都尽力满足。”徐渭直言道:“我有一小侄,虽未成宗师,却也是四炼大成的大拳师,或可相助。”“你的小侄……?”哪怕极为信任徐渭,胡宗宪还是忍不住感到荒谬。“你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你这侄儿怕是才年及弱冠吧,年及弱冠的大拳师?为何我从未听闻?”胡宗宪眼中满是狐疑,他乃浙地总督,自然少不了跟武行打交道,对当地那些颇具名气的拳师们也多有耳闻。可即便他在心中翻遍了那份熟记于心的名单,却也找不到一个人与之对应。徐渭微微一笑:“我这侄儿学的乃是北拳,四岁练拳,十三岁便已出师远游,北至京津晋冀鲁,都曾徒步硬打过一遍,还在关外练过几年拳术,跟蒙古鞑子面对面干过几仗。”徐渭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可胡宗宪的目光却有了变化。他虽是进士出身,却也实是文武兼备之才,极为熟稔武行掌故,自然明白这几个地方,都是武风盛行之地,高手如云。至于西北塞外的蒙古人,更是笼罩在整个大明王朝头上的阴影。可徐渭的侄儿,竟然能够在打过北方武行后,还深入蒙古人的老巢练拳,跟这群鞑子干仗?本朝上一个孤身打过北方武行,且深入塞外练拳的人,还是当今圣上的生死之交,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位极人臣的陆炳陆大人。当年壬寅宫变之后,嘉靖帝便想要探清江湖虚实,摸底各地武行高手,重编正德帝的《武知录》。负责摸底北方武行,或者说独挑北方武人的,便是刚过而立之年的陆炳。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时,俺答汗威临京城,也是这位陆大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正是其人一力扫平城中动乱,并单骑出关,纵横驰突,惊扰蒙古本阵,才让城外的数万流民有机会进城避难。因多次救驾有功,武行便尊称其为“擎天保驾”。按徐渭的说法,他这个侄子,岂不是下一个“擎天保驾”陆文明?胡宗宪忽然想到,前几年北方有个传得沸沸扬扬的年轻人,好像就被称为“陆擎天第二”?他一拍桌子,恍然道:“原来,那位北方人屠徐擎道,是你侄子?”徐渭没说话,只是傲然一笑,说不出的自豪。胡宗宪忍不住问道:“你这侄儿既有如此拳法,怎不早说?如此英才,不能为国出力,岂不可惜?”说完,他又搓着手,一脸兴奋。“文长,你还真是给了我个惊喜啊。”整个浙地都知道,胡部堂是个不苟言笑的肃然性子。也只有在徐渭这位元从老人面前,他才会如此自然地流露出情绪波动。徐渭摊手,坦然道:“他这个人,天生无拘无束,不耐官场规矩,若真个投军,定要惹出天大的事来。不过,以他的性格,若是台州将有大战,只怕也是坐不住的。”“他在何处?”“人在淳安。”胡宗宪颔首,雷厉风行地一挥手,下令道:“既然这样,便下去准备吧。通告各知府,东南将有大战,暂缓‘改稻为桑’之事,全力备战。朝廷若有责罚,自有我这个浙直总督一肩担之。”说完这一切,胡宗宪又叹口气,感慨道:“好在,来的只是一个朱婆龙。”徐渭则正色道:“这些年来,三十六船诸事皆由朱婆龙打理,此人也绝非等闲之辈,不可小觑。”胡宗宪摆手笑道:“这个我当然明白,只是比起朱天都,他的火候还是浅了些。若非这位宝龙王爷近些年来,都因伤势而深居简出,只怕咱们这台州大营,早就撑持不住了。”徐渭这才终于颔首,认可道:“这倒是实话,但咱们也要做好准备。毕竟,以朱天都的性情,若真是重伤垂死,只怕早就出来兴风作浪,要闹个天翻地覆了。他既然甘愿蛰伏,就说明他的伤势还不算太严重,仍有复原之机。”胡宗宪沉重点头。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大喊:“这里有徐渭徐文长大人的家书!”徐渭一听到家书两个字,就觉得有些不妙。他知道以徐行的性格,如果没有天大的事,绝对不会主动给自己发信,立即让人把信拿了过来。拆开信封,徐渭只粗略一看,便眉头紧皱,越看越是神情古怪,到最后,更是忍不住长叹一声。胡宗宪奇道:“文长,出了何事?”徐渭转过头来,用一种意味难明的语气,缓缓道:“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咱们的后患已经被人给解决了。”胡宗宪还没来得及展露笑颜,就听到徐渭接下来的话。

;“坏消息是,郑泌昌和何茂才,都死了。”胡宗宪豁然起身。“嗯?!朱天都亲自出手,刺杀了他们?”徐渭含糊道:“不是朱天都,是岳蹈海的徒弟。三天之前,他冲进杭州城,劫了臬司衙门的监牢,放出了那些被冤枉的百姓,又冲到沈一石府上,杀了何茂才和郑泌昌。杀完人后,他就带着那些百姓离开了杭州,逃进山野里了。”胡宗宪的思维何其敏锐,当即就捕捉到徐渭话里的重点。“郑泌昌、何茂才,怎么会在沈一石的府上?”徐渭看了看左右,凑到胡宗宪身旁,低声道:“据说小阁老有信给他们,让他们毁了新安江大堤,水淹九县。然后沈一石便可以趁机低价收购良田,直接开始改种桑苗。”胡宗宪听得怒火暴涨,一拍桌子,大喝道:“混账!”徐渭有些心虚地缩了缩头,没说话,但胡宗宪如今也没心情观察自家幕僚,下令道:“速速派那个裕王府的谭纶去杭州,辅助马宁远,不要弄出乱子,还要派人去找戚继光,让他加紧防备。”等到左右都离开后,胡宗宪才抬起头,深深地看了徐渭一眼。“说吧,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写成了你的家书?”徐渭答非所问道:“汝贞,郑、何二人敢做此事,那是死不足惜。为今之计,是要尽快在严嵩再派人下来掣肘前,将浙地,乃至整个东南,都握于手中,方便统合力量。”说完,他又感慨一句:“快刀斩乱麻,以点破面,撬动整个东南局势巨变,真是好计。”胡宗宪品出味儿来,眼神凌厉。“文长,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徐渭抬起头,毫不退让地与他对视,掷地有声道:“我虽没有安排,却也愿担此责,海寇事了,你胡汝贞想怎么处置,我徐文长都别无二话。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顾念严嵩的恩情、顾念皇帝的看法,你顾得过来吗?!”胡宗宪愣在原地,徐渭却已拂袖而去。他刚出门,就看见信使翻身上马,正准备赶往象山海口,给戚继光送信,便嘱咐道:“到了象山,告诉戚继光,东南掣肘已去,不需再有后顾之忧。只要他再坚守些日子,部院里便能抽出手来,调集更多兵马援助象山。”信使重重点头,在雨中纵马飞驰而去。——象山城,一处小院内。一个瞧着约莫四十来岁,面白无须,体格健壮,只披了身布衣的男人,正摩挲着下巴,观察这处院落。院子里并未铺设地板,泥土却是极为坚硬,即便雨势瓢泼,地面上也溅不起半点泥水,简直像是生铁铸成。这是有人在此处练功,硬生生踩出来的异象。院墙石皮剥落,遍布深邃痕迹,宛如刀劈斧凿而成,条纹攒簇,形成八个形态各异的离奇神像。这八尊神像虽只有模糊轮廓,却依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压迫力。忽然,小院大门被人拉开,一名全副甲胄的将军走了进来。他头盔上簪有一朵斗大红缨,红中带黑的披风在风中狂舞,正是台州总兵戚继光。戚继光一见那人,便忍不住惊呼道:“左都督?你怎会来此?”陆炳转过头来,朝戚继光笑了笑:“元敬,别来无恙?”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她的焦虑症

她的焦虑症

中年失业大龄剩女+不务正业十八线男演员女主在一场手术後患上了焦虑症从大城市里的独立女性,到中年失业,白帆陷入了对健康丶事业丶婚姻的一系列焦虑之中好在她拥有最好的家人,她还有故乡可回。虽然她认为这次回故乡只是不得已,只是三两个月,最多半年,调整好身心,她当然还要回大城市的。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的计划。陈柏青,一个拈花惹草的十八线离异男演员,租了白家隔壁的院子,每天种花养鱼不务正业,从大门上的猫眼摄像头到他那风风火火的前妻,个个搅得白帆清净不得!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田园轻松治愈...

星

(综漫同人)主咒回星作者果灯阿珀完结番外文案张安泰决定辞职,黑田管理官撕掉了他的辞职信,将一张照片扔到他面前。照片上是一个粉发青年,年龄看上去二十上下。张安泰这是谁?黑田兵卫虎杖悠仁,你新的恋人。阅前注意1原创男主,左右位边写边看2目前涉及咒回,名柯,文...

欲乱生活(淫乱生活)

欲乱生活(淫乱生活)

我妹叫陈敏蕙,妹妹她小我两岁,目前读国一,他可能没遗傅到爸爸聪明的头脑,所以成绩不怎麽好,常常要我教她功课,可是却遗传到妈妈傲人的身材,目前至少也有个32c而且还在继续变大中,我看妹妹以后会青出于蓝。...

哦莫,我头呢

哦莫,我头呢

高冷腹黑冥王vs软萌笨蛋可爱鬼第一次见面,南噜噜正在满地找头,还把鼻涕悄咪咪蹭到了江宴身上。第二次见面,江宴在正在拍戏,南噜噜跳到江宴身上,一个劲儿叨叨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第三次见面,南噜噜给江宴来了个鬼压床。江宴忍住了,左右鬼门来了小鬼就会走。然而没想到南噜噜睡过头了,错过了鬼门开的时间。从此,江宴家多了一个牛皮糖似的赖着不走的小鬼,江宴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把小鬼送走。他把小鬼收进盒子放在草丛里,第二天小鬼依旧乐呵呵地叼着棒棒糖跟在他屁股后头。他拍完戏故意把小鬼丢在外面,第二天小鬼还会坐在他旁边咔嚓咔嚓吃小饼干。最后他决定把小鬼送到冥兵手里,让他们把小鬼带回地府,结果没多久小鬼伤痕累累哭着找到他,怀里护着为他准备的生日蛋糕。小鬼哭的可怜宴宴,你差点把我弄丢了江宴颤抖着手,心一瞬间疼的无以复加。他把南噜噜抱进怀里对不起,以后再也不弄丢你了人们知道影帝江宴家养了个漂亮的男生,江宴简直把人宠上了天,男生在家摔了一跤,江宴都会紧张地放下工作跑回去看。再后来,江宴把男生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但是南噜噜要走了,鬼门开的时间再次到了。南噜噜知道自己是鬼,迟早要回地府的,他偷偷离开了江宴,回到地府。可是刚回去不久,冥兵突然把他绑了起来,说他惹怒了冥王。南噜噜惊恐的以为自己小命不保,可当他看到面前的王座上那个熟悉的俊美男人时,脑袋轰的一声江宴居然是自己的大boss!你想跑哪儿去?男人钳住南噜噜的下巴,强迫他抬起头。南噜噜揪紧了衣服,颤抖着声音狗腿似的笑跑跑到你心里去你信不信这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几天后南噜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犯蠢讲那种话,导致自己现在连床都下不了...

蛊王六眼与直率少女

蛊王六眼与直率少女

咒术高专就读的神代千绪,和六眼神子眯眯眼蛊王两位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她本人并没有察觉出来两人对她的微妙不同。直到有一天身为她好姐妹的硝子,用一种看笨蛋的眼神提醒她。杰跟悟对我有好感?神代千绪看向不远处,正在因为从她兜里掏出的一块糖果,你挣我夺的两个人。察觉到神代千绪的视线,两人同时停下动作看过来。少年们帅气俊美的面上露出的表情很是憨憨不太可能。神代千绪摇头,凑近好姐妹跟她小声哔哔,我觉得他俩是想要造反,以下克上。硝子?硝子的眼神从看笨蛋变成了看傻瓜你怎么看出来的?神代千绪有根有据可能是一直被我压着太久了,看他们的眼神总有种想要反攻的意思,像恶狼。硝子哪里看出是狼了啊?明明是哈士奇不行!越想越觉得压他们一头的地位随时会被倾覆,神代千绪面色阴沉的撸袖子握拳我得稳固自己的地位!她在硝子木着脸的表情下,举着能打碎石头的拳头,走向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傻乐的两位同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