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初夏的晨雾还没散尽,林溪就被院外的脚步声惊醒。她披上衣衫走到窗边,看见晨光里站着个背着帆布包的姑娘,正踮脚往“自然角”里望——那片去年种下的向日葵已经抽了新叶,叶片上的露珠在晨光里闪着光。
“请问,这里是山里的小书屋吗?”姑娘听见动静转过身,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我叫苏晓,是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想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林溪连忙开门迎她进来,刚走到亲子阅读区,就见丫丫抱着本《昆虫记》跑过来,仰着小脸问:“林老师,这位姐姐是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吗?”苏晓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丫丫的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讲一整个夏天的故事。”
自那以后,苏晓每周都会骑着电动车来书屋。她带来了自己攒的儿童诗集,还在周末办起了“诗歌小课堂”。孩子们坐在云朵形状的坐垫上,听苏晓念“蒲公英是会飞的小伞”“萤火虫是夜空的星星”,念到兴起时,苏晓还会带着孩子们到院子里,把看到的牵牛花、小蚂蚁写成小诗。毛豆以前总坐不住,可每次上诗歌课,他都会把小本子揣在兜里,认真地把自己写的“向日葵朝着太阳笑,我朝着书本笑”记下来,回家念给打工的爸爸听。
这天傍晚,苏晓帮林溪整理书架时,忽然指着一本泛黄的《格林童话》说:“这本书我小时候也有,后来搬家弄丢了,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林溪笑着说:“这是去年县图书馆捐的,说不定就是你当年那本呢。”苏晓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忽然眼睛一亮——扉页上歪歪扭扭的“苏晓”两个字,正是她小时候写的。“真的是我的书!”苏晓的声音有些颤,“原来它一直在这里等着我。”林溪看着她惊喜的模样,忽然觉得,书屋就像一个藏着魔法的盒子,总能把失散的美好重新拼在一起。
七月的雨来得急,一天午后,林溪正在记忆馆整理李奶奶捐的针线包,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哐当”一声。她跑出去一看,只见一辆三轮车陷在泥坑里,车上装着满满的旧书,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爷爷正急得直跺脚。“大爷,您别着急,我们来帮您!”林溪赶紧叫来正在写作业的孩子们,苏晓也放下手里的诗集跑过来。大家挽起袖子,有的推车轮,有的垫石头,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三轮车推了出来。
老爷爷擦了擦汗,指着车上的书说:“我叫赵建国,以前是镇上小学的校长,这些书是学校淘汰的,我想着扔了可惜,听说这里有个小书屋,就想送过来。”林溪和苏晓打开书箱一看,里面不仅有《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还有好几套完整的儿童绘本。“这些书太珍贵了!”林溪激动地说,“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赵爷爷笑着说:“我教了一辈子书,就想让山里的孩子多读书,以后我每个月都来送一次书。”
从那以后,赵爷爷成了书屋的“常客”。他不仅送书来,还会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讲他年轻时背着粮票去县城买书,讲他带着学生在山坡上读书,讲他怎么用黑板擦教孩子们写毛笔字。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每次赵爷爷来,都会围在他身边,像一群小麻雀似的问个不停。有一次,毛豆问:“赵爷爷,您以前的学校有‘自然角’吗?”赵爷爷笑着说:“那时候没有,但我们会在山坡上种向日葵,比现在的还高呢。”
八月中旬,县文化馆听说了书屋的故事,特意派来两位美术老师,想帮孩子们办一场“山里的色彩”绘画展。美术老师带来了水彩、油画棒和画纸,林溪和苏晓带着孩子们到山里写生——有的画“自然角”里的牵牛花,有的画院子里的斑鸠,有的画远处的青山,还有的画亲子阅读区里的云朵坐垫。丫丫画了一幅《书屋的早晨》,画面里,阳光洒在书架上,孩子们坐在坐垫上读书,斑鸠落在牵牛花架上,连露珠都画得亮晶晶的。
绘画展办在记忆馆的院子里,林溪把孩子们的画挂在竹架上,还在旁边贴了孩子们写的小诗。镇上的居民都来参观,张阿姨看着丫丫的画,笑着说:“这画里的书屋,比真的还好看呢!”赵爷爷也来了,他看着孩子们画的向日葵,眼眶有些湿润:“没想到几十年后,山里的孩子还能这样爱读书、爱画画,真好。”
九月初,开学的前一天,林溪和苏晓商量着给孩子们办一场“开学礼物”活动。她们从赵爷爷送的书里挑出崭新的绘本,从美术老师留下的画纸里拿出最好的,还让赵爷爷写了“好好学习”的毛笔字贴。活动当天,孩子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毛豆拿着绘本说:“我要把这本书带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丫丫则把赵爷爷写的字贴贴在铅笔盒上:“我要像林老师和苏老师一样,爱读书,爱画画。”
开学后,苏晓不能每天来书屋了,但她还是会在周末赶来。有时候帮林溪整理书架,有时候给孩子们讲新的诗歌,有时候和赵爷爷一起商量怎么给书屋添新的书。林溪看着苏晓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激——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帮助,书屋不会像现在这样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月的一天,林溪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信封上写着“致山里的小书屋”。她打开一看,是一位叫李萌的大学生写的,信里说,她在县电视台的节目里看到了书屋的故事,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山里读书的日子,所以寄来了一批自己攒的书,还有一些文具。信的最后,李萌写道:“等我放假了,一定要去山里看看书屋,看看那些爱读书的孩子。”
林溪把信读给孩子们听,毛豆说:“等姐姐来了,我要给她讲斑鸠的故事。”丫丫说:“我要给她看我画的《书屋的早晨》。”赵爷爷也笑着说:“我要给她讲以前在山坡上种向日葵的故事。”林溪看着大家期待的模样,忽然觉得,书屋就像一颗种子,不仅在山里扎了根,还把爱和希望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十一月的天气渐渐转凉,“自然角”里的向日葵结了籽,孩子们跟着林溪一起收葵花籽,有的剥壳,有的装袋,还把最好的葵花籽留给赵爷爷和苏晓。赵爷爷来的时候,拿着一袋自己炒的葵花籽说:“这是用你们收的葵花籽炒的,尝尝看,香不香。”孩子们围在一起吃葵花籽,苏晓给大家念新的诗歌,林溪则在旁边整理李萌寄来的书,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整个书屋都暖融融的。
有一天,林溪正在记忆馆里整理陈爷爷捐的旧日记,忽然现日记里夹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王奶奶坐在缝纫机前,手里拿着一块蓝布,旁边放着一个绣着梅花的针线包。“这不是李奶奶捐的针线包吗?”林溪赶紧叫来李奶奶,李奶奶看着照片,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这是我和你王奶奶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候我们一起做针线活,没想到这照片还在。”林溪把照片和针线包、头巾放在一起,旁边贴了一张纸条,写下了两位奶奶的故事。游客们看到这些,都忍不住感叹:“这些老物件和老照片,真是藏着太多温暖的故事了。”
十二月初,县文联的作家们又来书屋了,这次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书籍,还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儿童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编辑看着书屋里的孩子们,听着他们讲的故事,激动地说:“我要把这里的故事写成书,让更多人知道山里的小书屋。”作家刘老师笑着说:“我们已经开始写了,书名就叫《山涧书声》。”
圣诞节那天,书屋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李萌从北京寄来的圣诞贺卡,上面画着书屋的样子,还有一行字:“祝山里的小书屋,永远充满书声和笑声。”林溪把贺卡贴在书架上,孩子们围着贺卡,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北京的样子。苏晓说:“等放寒假了,我们可以给李萌姐姐写回信,告诉她我们的故事。”
元旦前夕,林溪和苏晓、赵爷爷一起,给书屋办了一场“新年读书会”。大家围坐在炭火盆旁,喝着热姜茶,轮流读自己喜欢的书。赵爷爷读了《雷锋日记》里的片段,苏晓读了自己写的诗歌,林溪读了李萌写的信,孩子们则读了自己写的小诗和故事。读到动情处,大家都忍不住鼓掌,炭火盆里的火苗跳动着,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红彤彤的。
新年过后,天气渐渐变暖,“自然角”里的牵牛花又开始芽,孩子们跟着林溪一起松土、播种。有一天,苏晓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县城中学要和书屋结成“帮扶对子”,以后会定期派老师来支教,还会组织学生来书屋捐书、讲故事。林溪听了,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样孩子们就能学到更多知识了。”
三月的一天,李萌真的从北京来了。她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书籍和文具,还有一台相机。“我要把这里的故事拍下来,分享给我的同学们。”李萌说。孩子们围着李萌,给她讲斑鸠的故事,给她看自己画的画,给她念自己写的诗。李萌跟着林溪参观记忆馆,看着那些老物件和老照片,忍不住说:“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像在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李萌在山里待了一个星期,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起在“自然角”里浇水,一起在亲子阅读区里读书,一起在记忆馆里听老人们讲故事。临走的时候,李萌说:“等我毕业以后,一定要来这里当老师,和你们一起守护这个小书屋。”林溪看着李萌的背影,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把爱和希望传递下去。
四月的山里,野花遍地开,“自然角”里的太阳花也绽放了,红的、黄的、橙的,像撒在院子里的小宝石。林溪和苏晓带着孩子们,把李萌拍的照片贴在书屋的墙上,还在旁边写了一行字:“山涧书声远,爱心永相传。”赵爷爷来的时候,看着墙上的照片,笑着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书屋,能吸引这么多人,真是太好了。”
这天午后,林溪坐在窗边,看着孩子们在“自然角”里追逐嬉戏,看着苏晓在给孩子们讲新的诗歌,看着赵爷爷在整理新到的书籍,心里忽然想起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那时候,小书屋只有几十本旧书,记忆馆也只有几件老物件,而现在,这里不仅有满架的书籍、温暖的老物件,还有一群爱读书、爱生活的人。
林溪知道,小书屋和记忆馆的故事,还会继续。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这里爱上阅读,会有更多的老人在这里留下回忆,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里传递爱和希望。而她,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这片温暖的角落,守护着孩子们的梦想,守护着这段属于大家的美好时光。就像院子里的向日葵,不管风吹雨打,都会朝着太阳,朝着希望,努力生长。
五月的风带着山里特有的清甜,吹得“自然角”的太阳花轻轻摇曳。林溪刚把新到的绘本摆上书架,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抬头一看,是苏晓带着县城中学的几个学生来了。“林老师,这是我们班的‘读书小分队’,特意来给书屋捐书,还想跟孩子们一起读故事。”苏晓擦了擦额角的汗,指了指学生们手里的帆布包。
学生们刚把书放下,丫丫就抱着一本《海底的秘密》跑过来。
喜欢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请大家收藏:dududu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周国八十年,内乱党争好转之际,邻国边陲骚动不停。周王虢昭应大臣所谏,欲派遣公主前往峣姜和亲,用以暂缓与各国之间暗流涌动的纷争。同年十二月,有大周第一貌美之名的公主琅朱奉召上路,自此峣姜风波四起,前朝後宫阴云密布,一国的末路与消亡就此开始琅朱有言吾以整个峣姜做局,人心谋划,所有皇室贵胄皆为棋子,讽这天下偌大,无一处不是笑柄。内容标签宫斗爽文朝堂权谋其它妖後,皇陵,毒瘴,峣姜,筹谋,良善之辈...
A市的街上,车水马龙。 我在一家名叫遇见的咖啡厅已经坐了两个小时,靠墙角的位置,正对着操作台的方向,一位穿着天蓝色围裙的年轻女孩,正在忙碌的冲泡着各类饮...
团宠+养崽+综艺沈应律作为圈内走黑红路线的大明星,突然凭空冒出一个便宜女儿!只不过,他这个便宜女儿好像还不是个人?!一开始,面对这个嗷嗷叫的小龙崽子时,沈应律非常嫌弃。但小龙崽特别喜欢他,啪叽一下抱上他的大腿,成为粘人的小挂件。参加综艺时,作为一只喜欢亮晶晶的小龙崽,别人的行李箱里都是私藏的零食,她的是一箱子宝石!好家夥!导演看着那些亮晶晶,擦着冷汗,让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私人物品先收好。没了宝石的小龙崽,当场抱住沈应律的腿,开始嗷嗷大哭。她的大宝贝都被抢走了!...
...
小说简介网王苦夏作者超难食简介...
主攻,主攻,主攻!苦逼神明攻vs傲娇魔头受重明是天界混子,不爱工作爱摆烂,天界有仙叛逃,十万天兵下界追拿,他在人间喝着小酒,谈着恋爱,魔头打上天宫,天界被搅得一团乱麻,他坐牢里看戏,于是,做混子的代价就是被天帝一巴掌拍进凡尘。你去陪那魔头苦度六世吧,不度完,不准回来。重明我现在立刻马上痛改前非,来得及吗?凉夜,魔头抱着他夜吐真心,泪眼婆娑。重明替他轻轻擦去眼泪,然後一刀刺进了他心口。重明妖魔诡计!魔头,别爱我,没结果。送你入黄泉,种你苦世果浮生梦中梦,而我早已分不清这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