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紧接前文,1937年1o月28日辰时蕴藻浜南岸)
晨光裹着硝烟凝成薄雾,孙元良的手掌在重机枪烫的枪管上顿住。对岸桥头堡已化作焦土,十五具士兵的残躯被芦苇缠住,在退潮的江水里浮沉。参谋长张平的军用水壶递来时,壶口结着暗红的冰碴——那是昨夜混着血水的雨水。
“旅长!望远镜!”通讯兵突然扯住他染血的绑腿。
江面浮桥残骸处,三艘木船正破开灰绿色的浪。船头飘着青天白日旗,船舷上隐约可见“88师”字样。孙元良瞳孔骤缩,望远镜的橡胶护垫硌得颧骨生疼。船篷下转出个戴钢盔的身影,臂章上“152旅”的字迹被硝烟熏得乌。
“怎么可能...”他的喉结滚动着咽下血腥味。三小时前薛岳的“全线撤退”电文还在火堆里冒着青烟,此刻竟有友军逆流而来?
周志诚的副官小吴突然从尸堆里爬出,半边脸嵌着弹片,却死死攥着染血的作战地图。“152旅...本该在江湾镇死守...”他咳出带泡沫的血,手指颤抖着划过地图上被烧焦的坐标,“除非...”
孙浩勇的铜哨声突然刺破雾霭。他浑身泥浆地撞进指挥部,怀里还卡着个日军掷弹筒。“南岸现小股敌军!穿咱们的军装!”他扯开衣领,锁骨处三道抓痕渗着血,“他们说152旅是...”
话音被剧烈的爆炸声碾碎。最近的木船突然腾起蘑菇云,碎片如雨点般砸进芦苇荡。孙元良被气浪掀翻在地,看见船头那面军旗在火中翻卷,旗杆顶端的青天白日竟泛着诡异的灰——那是日军特制的伪装旗。
“中计了!”张平的钢笔尖戳破地图,“是第九师团的‘幽灵部队’,专扮友军渗透!”
雾中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芦苇丛间,数百顶钢盔在晨光里明灭,刺刀上的膏药旗沾着露水。孙元良抹了把脸上的泥浆,摸到额角裂开的伤口——那是昨夜被弹片擦过的旧伤,此刻又渗出温热的血。
“传令兵,给薛长官最后一通电报。”他撕开急救包,将绷带缠在突突跳动的手腕,“就说...153旅残部...与阵地共存亡。”
芦苇荡深处,阿春嫂的铜铃突然急促摇晃。虎娃滚烫的小手攥着芦苇哨,却再吹不出声响。她望着密道出口处漂浮的日军尸体,油纸地图上的红圈被血水晕成模糊的圆——那本该是二六二旅的接应点。
“婶子,听!”虎娃表哥突然抓住她的胳膊。
东南方向传来若隐若现的《大刀进行曲》,混着川剧高腔的苍凉。阿春嫂浑身一颤,铜铃从指间滑落,在积水里荡开涟漪。芦苇丛中,数十个背着土枪的百姓探出身影,他们的裤脚沾满烂泥,腰间捆着用桐油桶改制的炸药。
孙浩勇的电台突然爆出刺啦声。“连长...朱旅长...”通讯员的声音混着剧烈喘息,“二六二旅...在芦苇迷宫...”电流声里传来密集的枪声,还有朱赤那把铜哨吹出的《出川曲》,像根钢针直刺耳膜。
孙元良抓起战壕里的半块青砖,砖面还留着周志诚的掌纹。日军的坦克履带声越来越近,碾碎了滩涂上阵亡士兵的家书。他望向江心那艘燃烧的假“152旅”战船,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南京军校,教官说过的话:“战场上最致命的,不是敌人的枪炮,而是自己的希望。”
“师长!东北方向!”张平的喊声带着哭腔。
雾中浮现出真正的青天白日旗,旗角撕裂处露出88师特有的蓝边。当先的军官骑着枣红马,军刀在晨光里划出冷光。孙元良眯起眼,看见对方臂章上清晰的“152旅”字样,却在对方抬手举枪的瞬间瞳孔骤缩——那枪口对准的,不是日军,而是他身后的指挥部。
“卧倒!”他扑向张平的刹那,子弹擦着耳际飞过,击碎了身后那面残破的军旗。芦苇荡里,阿春嫂怀中的虎娃突然剧烈抽搐,嘴角溢出黑血——那是吸入毒气的征兆。远处传来朱赤铜哨最后的长鸣,与152旅伪装部队的枪响,共同坠入蕴藻浜猩红的浪涛。
薄雾渐浓,将滩头阵地裹成血色的茧。孙元良攥着带弹孔的钢盔,望着真假难辨的友军在雾中厮杀,终于明白这场战争最残酷的真相:在芦苇荡的迷雾里,连希望本身,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
(紧接前文,1937年1o月28日辰时蕴藻浜南岸)
晨光裹着硝烟凝成薄雾,孙元良的手掌在重机枪烫的枪管上顿住。对岸桥头堡已化作焦土,十五具士兵的残躯被芦苇缠住,在退潮的江水里浮沉。参谋长张平的军用水壶递来时,壶口结着暗红的冰碴——那是昨夜混着血水的雨水。
“旅长!望远镜!”通讯兵突然扯住他染血的绑腿。
江面浮桥残骸处,三艘木船正破开灰绿色的浪。船头飘着青天白日旗,船舷上隐约可见“88师”字样。孙元良瞳孔骤缩,望远镜的橡胶护垫硌得颧骨生疼。船篷下转出个戴钢盔的身影,臂章上“152旅”的字迹被硝烟熏得乌。
“怎么可能...”他的喉结滚动着咽下血腥味。三小时前薛岳的“全线撤退”电文还在火堆里冒着青烟,此刻竟有友军逆流而来?
周志诚的副官小吴突然从尸堆里爬出,半边脸嵌着弹片,却死死攥着染血的作战地图。“152旅...本该在江湾镇死守...”他咳出带泡沫的血,手指颤抖着划过地图上被烧焦的坐标,“除非...”
孙浩勇的铜哨声突然刺破雾霭。他浑身泥浆地撞进指挥部,怀里还卡着个日军掷弹筒。“南岸现小股敌军!穿咱们的军装!”他扯开衣领,锁骨处三道抓痕渗着血,“他们说152旅是...”
话音被剧烈的爆炸声碾碎。最近的木船突然腾起蘑菇云,碎片如雨点般砸进芦苇荡。孙元良被气浪掀翻在地,看见船头那面军旗在火中翻卷,旗杆顶端的青天白日竟泛着诡异的灰——那是日军特制的伪装旗。
“中计了!”张平的钢笔尖戳破地图,“是第九师团的‘幽灵部队’,专扮友军渗透!”
雾中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芦苇丛间,数百顶钢盔在晨光里明灭,刺刀上的膏药旗沾着露水。孙元良抹了把脸上的泥浆,摸到额角裂开的伤口——那是昨夜被弹片擦过的旧伤,此刻又渗出温热的血。
“传令兵,给薛长官最后一通电报。”他撕开急救包,将绷带缠在突突跳动的手腕,“就说...153旅残部...与阵地共存亡。”
芦苇荡深处,阿春嫂的铜铃突然急促摇晃。虎娃滚烫的小手攥着芦苇哨,却再吹不出声响。她望着密道出口处漂浮的日军尸体,油纸地图上的红圈被血水晕成模糊的圆——那本该是二六二旅的接应点。
“婶子,听!”虎娃表哥突然抓住她的胳膊。
东南方向传来若隐若现的《大刀进行曲》,混着川剧高腔的苍凉。阿春嫂浑身一颤,铜铃从指间滑落,在积水里荡开涟漪。芦苇丛中,数十个背着土枪的百姓探出身影,他们的裤脚沾满烂泥,腰间捆着用桐油桶改制的炸药。
孙浩勇的电台突然爆出刺啦声。“连长...朱旅长...”通讯员的声音混着剧烈喘息,“二六二旅...在芦苇迷宫...”电流声里传来密集的枪声,还有朱赤那把铜哨吹出的《出川曲》,像根钢针直刺耳膜。
孙元良抓起战壕里的半块青砖,砖面还留着周志诚的掌纹。日军的坦克履带声越来越近,碾碎了滩涂上阵亡士兵的家书。他望向江心那艘燃烧的假“152旅”战船,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南京军校,教官说过的话:“战场上最致命的,不是敌人的枪炮,而是自己的希望。”
“师长!东北方向!”张平的喊声带着哭腔。
雾中浮现出真正的青天白日旗,旗角撕裂处露出88师特有的蓝边。当先的军官骑着枣红马,军刀在晨光里划出冷光。孙元良眯起眼,看见对方臂章上清晰的“152旅”字样,却在对方抬手举枪的瞬间瞳孔骤缩——那枪口对准的,不是日军,而是他身后的指挥部。
“卧倒!”他扑向张平的刹那,子弹擦着耳际飞过,击碎了身后那面残破的军旗。芦苇荡里,阿春嫂怀中的虎娃突然剧烈抽搐,嘴角溢出黑血——那是吸入毒气的征兆。远处传来朱赤铜哨最后的长鸣,与152旅伪装部队的枪响,共同坠入蕴藻浜猩红的浪涛。
薄雾渐浓,将滩头阵地裹成血色的茧。孙元良攥着带弹孔的钢盔,望着真假难辨的友军在雾中厮杀,终于明白这场战争最残酷的真相:在芦苇荡的迷雾里,连希望本身,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安若冒着大雪赶到普众寺,院里已经停了一辆加长版的红旗L9,7777的尊贵豹子号,全防弹结构。 这是乔盛南的车。 乔家就是王权富贵的象征。...
秦尧随母入京本想安心孝养亲母,却被腹黑冷酷的太子盯上。秦尧本是朝廷严令捉拿的一名要犯。几番纠葛之下两人渐生情愫,尝尽人间酸楚爱恨别离。太子追妻千里一诉衷肠,秦...
写野趣是小的人生第一部小说,历时一年四个多月,字数未计算,容量5oo来k,也算中篇了,呵呵!回往日,那些个打字的时光有快感有艰辛,挺多种混合味道,也说不清,此刻想来,还是幸福的,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成就感了。 写野趣,感受最深的就是写着写着自我感觉越好了,其实早在入洞那一刻就流失读者了,也在那时我就少了许多快感,因为后面并不是我想写的,所以我的快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