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第1页)

随即又看向厨师长:“您刚才说红烧的做法被推广开来,和苏苏轼有关吗?”

徐雪筠端着好不容易串好的玉米串过来:“你不知道吗?我以为这是个常识呢。”

毕竟东坡肉多出名啊。

不过也是,毕竟还是叫东坡肉,没叫红烧肉,可能没那么直观,一般不了解苏轼的人也只知道他是个文人,不知道他还喜欢美食。

“苏轼虽然被贬很多次,官运不太好,但他其实是个治水大师。”徐雪筠一边递给几人玉米串一边说道,“他在担任徐州知州期间,因为抗洪救灾而得到百姓的感激,所以百姓就送上自家的猪肉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说到这里她还没忍住打了个岔:“好像古往今来,我们老百姓感谢别人的方式就是送吃的东西哈哈。”

几千年都没变过,现在更是追着车往里面扔,徐雪筠看视频的时候又好笑,又担心那一箱一箱的饮料和西瓜砸到人。

苏洵的脸色又好看了一点,摸了摸胡子,终于在亲朋好友面前撑住了场子。

虽然徐姑娘一开口就说苏轼被贬了很多次官运不好。但这件事苏洵其实早有预料,因为他的大儿子性格实在猖狂,苏洵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过,但有的时候也觉得儿子这张嘴真的挺得罪人的。

这样不圆滑的人,在≈lt;ahref=tags_nanguanchanghtltart=_bnk≈gt;官场上又怎么可能走得久远呢?

现在听徐姑娘说苏轼是一个治水大师,而且还因为抗灾救洪得到了百姓的感激,苏洵已经觉得十分欣慰了。

这样就好了,这样就足够了。

从刘姨那接了一碗大碴粥的徐雪筠言归正传:“苏轼肯定不要啊,还又还不回去,就只好把这些送过来的猪肉都做成红烧肉分发给百姓,众所周知,我们的东坡居士除了是个文人还是一位美食家,所以他做的红烧肉极为讲究和美味,红烧肉这道菜也一下声名大噪,瞬间在百姓中间传开。”

这便是红烧肉最为出名的典故了。

徐雪筠侧着脑袋想了下:“我记得他还曾写过一首《食猪肉》。”

但是她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扭头问厨师长:“阿叔知不知道。”

厨师长这一辈子记得的诗不多,但这首他还真知道:“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一听,嘿——还真是他能写出来的诗。

他倒是看宋朝的历史了,但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很少会提及个人,苏轼虽然是一名出色的文人,但在整个有关宋朝的历史中却着墨不多,更不要提这种他做肉的小事了,所以苏轼之前还真不知道自己之后做了个什么东坡肉出来。

厨师长却不乐意跟他们讲东坡肉了,催促着:“得加快手脚了啊,照这个速度下去,你们下午两点都吃不上饭。”

当厨师长的必须很会把控时间,不然到饭点了饭还有许多没做好的,可真是砸了招牌。

做农家乐的有时候得顾上二三十口人吃饭,所以农家乐的锅碗瓢盆是少不了的,让六人一人一口锅是完全没问题的。

苏轼在知道自己之后甚至还宣扬了红烧的做法后不由得紧张起来,生怕自己这一顿饭做坏了,再让人怀疑他到底会不会吃。

可以怀疑他的长相他的能力,但是不能怀疑他到底会不会吃!

这是一个吃货的尊严!

诸葛亮倒没急着去做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人人皆知的话,就能点明他对种地或做饭不是一窍不通,自然不会担心切不好肉。

刚才在切菜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人在角落里不声不响的,但切的又齐又好。

所以他在徐雪筠的推荐下拿了一串又复烤过一次的玉米串。

徐雪筠的调味掌控的很好——因为用的是现成的牌子烧烤料,就是

诸葛亮眉心微簇,他怎么觉得这熟玉米吃起来有一股糊味呢。

不过不碍事,也是好吃的,而且光凭口感他就尝出这玉米应当十分抗饿。

直到李白也过来拿了一串。

他一口嚼了许久,终于确认道。

“徐姑娘,你玉米烤糊了吧?”

和他之前游山玩水的时候烤糊饼子的味道很像啊。

徐雪筠:“嘿嘿。”

终于明白这不是玉米的风味独特,而是徐雪筠手艺问题的诸葛亮:“”

怪不得这玉米烤制了这么久。

杜甫从一个不爱吃肉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想要学会红烧肉做法的青年。

但这依旧抵挡不住他现在的手艺的确不好。

肉块切的大大小小暂且不提,炒糖色的时候炒的略黑略苦也暂且不提。

徐雪筠是真的很好奇,他怎么在炒牛肉的时候把锅给烧起来的——老高的火了,就在她旁边,给她吓得嗷一嗓子就跑了。

幸好厨师长经验丰富,盖盖关火颠锅,两下火就灭了。

他一闻空气中的味道就晓得了:“一开始焯水的时候料酒加多了吧。”

再一看,好家伙,他灶台旁边小半瓶料酒都加进去了。

那怪不得呢,别人肉上的水没抖干净,下锅的时候都得呲啦一声,崩点油花,他这肉上都不是水,都是料酒,可不就得烧起来吗。

徐雪筠在确定安全后又摸了回来,拍拍杜甫的肩膀:“没事儿,杜大哥,我们会吃就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男妻难为 完结+番外

男妻难为 完结+番外

这就是一个死于小产的受,重生归来后的故事。布衣生活种田文重生…...

四爷能听见心声后[清穿]

四爷能听见心声后[清穿]

四爷晕倒后醒来,忽然能听见兄弟们的心声!然后,他发现兄弟们全都是重生回来的!太子迟早被废,不如咸鱼大阿哥干不掉太子,还让老四当皇帝,我不如养女儿三阿哥修书真香,书中自有黄金屋!八阿哥组团干不掉四哥,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吧!九阿哥没什么比钱更香了!十阿哥我要吃遍世间美食!十三阿哥四哥你是最棒的!十四阿哥夺什么嫡,不如杀敌来得有趣!众阿哥看着四爷这人赢到最后,居然是累死的,这皇帝不如还是让他继续当吧!四爷...

(布袋戏)杀生为生

(布袋戏)杀生为生

一场轮回,两次人生,三回选择,四下入局,五人捣乱,六方避乱,气(七)人翘楚,八成孽缘,十分嫌弃。人物杀无生与竞日孤鸣内容标签其它轮回...

警卫连

警卫连

他刚打完球,光着胳膊穿着件背心,迷彩作训服搭在肩上,和几个兵有说有笑地走来。我痴迷地看着他,他一身的腱子肉紧实又健美,橄榄色的皮肤上铺着一层油亮的汗,把他英气的脸衬托得非常性感。一排长!他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壮起胆子大喊了一声。他转过头,疑惑地打量我。我有点紧张,啪的立正敬了一个礼。...

财迷心窍

财迷心窍

傲娇美人少爷攻见钱眼开小厮受谢谨禾*金玉金玉很早就懂得了在这乱世里银子的贵重,战场上尸横遍野的都是穷百姓,吃人血馒头发战争横财的人反而锦衣玉食长命百岁,谁有钱,谁就能活下去。裴公子给他银子,他就给裴公子当牛做马。裴公子喜欢谢府二公子,金玉在谢府勤勤恳恳打探二公子消息裴公子吩咐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二公子,金玉殷勤得恨不得茅房都替二公子上了。裴公子又喜欢大公子了!金玉金玉二话不说扭头就调到大公子院子里去,只是…只是那个嫌这嫌那的娇气包二公子为什么脸色那么难看??排雷攻有公主病,嘴是真的硬。梗老老的,文土土的,超级狗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