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esp;&esp;睡下没多久,也就午夜刚过不久吧,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和后来过年的时候类似,那时人们都抢第一炷香,他们这里,大家都抢第一个放鞭炮。&esp;&esp;这里过年,都是大早上的吃年饭,吃年饭之前,供奉先人的时候,放一串鞭炮。&esp;&esp;现在这个时候,三十的早上大家都起得很早,基本上吃完饭天都还没亮,那些天亮后才放鞭炮吃年饭的人,是会被大家说成懒惰的。&esp;&esp;到得后来,十几二十年后,这些习惯就越来越没有人讲究,半夜三更就吃年饭的越来越少见,偶尔有家半夜放鞭炮吃年饭的,大家多半还会笑,大多数人家都和平时差不多,稍微提前一点,在五六点的时候起床。&esp;&esp;也没睡几个小时,五点多的时候,冯一平被妈妈叫醒,睁眼一看,外面还黑漆漆的。&esp;&esp;但同样的凌晨,今天好像明显不一样。也许是不断传来的鞭炮声,和厨房锅里的菜煮的“嘟嘟”的响声,让空气里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一时让冯一平有些陶醉,真的有了些微醺的感觉。&esp;&esp;很冷,冯一平打着哆嗦,飞快的穿好衣服,打开厨房,热气香气扑◎%,面而来。昨天晚上虽然吵了一架,但今天已经看不到一点痕迹,冯振昌在灶后烧火,梅秋萍炒菜,两个人小声说笑着,很和谐,很快乐。&esp;&esp;冯一平刚洗好脸,隔壁的冯家升家就在放鞭炮,放了好长时间,冯振昌往灶里加了块柴,“至少八千响。”&esp;&esp;梅秋萍说,“那怕是有,估计卫东家也不会少。”&esp;&esp;过年放鞭炮,不但比早晚,大家还比放时间的长短,当然是放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家里条件越好,日子越好过,也就是越有钱。隔壁两家,冯家升和冯卫东在,在塆里条件都算好的,这些年就一直比着。&esp;&esp;等炒好了菜,冯振昌准备供奉先人。&esp;&esp;他把堂屋的电灯拉灭,点上蜡烛。把桌子正对大门摆好,冯一平帮着把几碟菜送到桌上,菜里这个时候都是没有加香菜和其它调味料的。然后冯振昌把把家里最好的几张椅子整整齐齐的摆在桌旁,去筷子笼里挑最整齐的筷子摆上,再挑杯口没有缺口的酒盅摆放好,倒上酒。&esp;&esp;边倒酒,边小声虔诚的说着话,再拿起印满铜钱的黄纸,到桌旁的火盆里烧,然后他喊厨房里的冯一平出来。&esp;&esp;冯一平出来后,走到桌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听到冯振昌在旁边小声嘟囔,“保佑他明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esp;&esp;招呼着把黄纸烧完,父子二人打开门,一起去放鞭炮。再进来,把凳子挪动几下,把把筷子动一动,把杯里的酒都倒到地上,仪式结束,最后才收菜。&esp;&esp;这几个响头,冯一平磕的心甘情愿。&esp;&esp;过年供奉先人这件事,冯一平不知道其它地方是不是也这样做,国内应该都是有的吧,可能形式不一样。&esp;&esp;他记得后来好像跟一个同事争论过一次,那人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说是典型的迷信。冯一平则认为,过年的时候悼怀祖宗先辈,不忘他们的哺育和教养之恩,也期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这是我们几千年一种传承,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迷信完全不搭边。&esp;&esp;他最后反问那个一直崇拜欧美文化的同事,“按你这样说,欧美人在平安夜的时候,举家去教堂做大弥撒,那也是典型的迷信。”那个崇洋的同事当时哑口无言。&esp;&esp;把收回来的菜端到厨房,放到锅里热一下,再加上葱蒜辣椒粉味精调味,年饭做好了。&esp;&esp;冯振昌喝酒,冯一平和妈妈和喝可乐,这是家里第一次买这种洋汽水,梅秋萍喝的津津有味的。两个人不断给冯一平碗里夹菜,都放不下了,他只好挡住碗说,“你们自己吃,我自己知道夹。”&esp;&esp;冯振昌美滋滋的抿了一口酒,夹了一筷子牛肉,“就是本来说回来的玉萱,没有回来。”&esp;&esp;梅秋萍闻言也说,“她又是一个人在外面过年,不知道怎么样。”&esp;&esp;后来这个唯一的姐姐狠狠的伤了冯一平的心,现在这些事虽然没有发生,但他心里始终有疙瘩。他安慰说,“塆里和她在一起的姑娘不是说,她在市里认的干妈硬留她在市里过年吗?”&esp;&esp;梅秋萍说,“我晓得市里的条件肯定比我们乡下好,但是过年总还是家里好,再说今年家里买了这么多的东西。”&esp;&esp;冯振昌也说,“人家再好,怎么比得上家里。”&esp;&esp;冯一平想,姐姐可不一定这么想,嘴里还是说,“现在的事情好好做,将来争取在省城安家,怎么比人家差,是吧。”&esp;&esp;冯振昌和梅秋萍听了大笑,“来,我们喝一口,还是一平有志气,对,我们好好做,将来在省城安家,你也娶个省城的媳妇。”&esp;&esp;冯一平也哈哈笑着喝了一大瓶可乐,心说媳妇就一定会找县城的,还是隔壁县城的。&esp;&esp;只顾着吃喝,煮好的一大锅饭,没一个人吃,一家人放下筷子的时候,天已经大亮。&esp;&esp;居然应景的下起雪来,飘飘洒洒的,冯振昌说,“看来明年是个好年头。”&esp;&esp;今天没什么正事要做,换做往年,中午的时候,就会有债主登门,今年终于没有了。&esp;&esp;冯振昌还有一件事,他今天要写春联。地主成份,留给他的遗泽不多,上过初中,和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算得上一件。虽说塆里识字写字的人不少,但把毛笔字写好的,就只冯振昌一个。&esp;&esp;和往年一样,除了家里的,今天还有另外好几户人家,托他写春联。&esp;&esp;冯一平被叫去帮他裁纸,裁好了,还要叠一下,叠出七个格子。当然,对联他是不会作的,不过他有一本对联集锦。&esp;&esp;来拿春联的都满嘴的客套话,说他写的好,比在街上买的还要好,虽然知道这是客套话,但冯一平发现冯振昌听了这些话还是很高兴。也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能识字写字已经很难得,能把毛笔字写的这么好的,确实不多,这也是他能自傲的地方。&esp;&esp;满肚子的油水,嘴里零食和水果一直没怎么停,中午就简单的吃了点,冯一平少有的只吃了大半碗饭。放下碗,又去找瓜子,他自己也觉得好笑,不由得想起后来儿子说的一句话,用到现在很贴切,“我肚子不饿,是嘴饿。”&esp;&esp;雪不大,暂时地上还没有存住,除了一些看到下雪更疯的小孩子,大人都在家里。吃饱喝足,坐在火边,暖暖的,不一会就想打瞌睡,但是过年的时候讲究多,大白天睡觉不太吉利,冯一平干脆把寒假作业拿出来,争取下午把剩下的全做完。&esp;&esp;晚上是团年饭,吃饭前照样要放鞭炮,而且要把大门闩上,免得有人打扰。团年饭是一定要吃猪脚的,照例还是一大桌子菜,其实吃了碗猪脚,就已经饱了。&esp;&esp;晚上中央电视台有春晚,冯宏兵邀冯一平去他家看,冯一平想大年三十的晚上,还是应该一家人呆在家里,就说晚上想早点睡,明天去他家拜年的时候再看转播。&esp;&esp;冯振昌动了下火塘里的柴,让它烧的更旺,说,“今年应该买个电视的。”&esp;&esp;梅秋萍还没说呢,冯一平就抢着说,“明年我们平时都不在家,买回来也是闲着,没必要,再说电视这个东西,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便宜,明年我们买个好的。”&esp;&esp;刚好在今年,国家全面放开了电视机的价格,但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还要上千,17寸的彩电,则在两千以上,冯一平真心觉得,这个时候买电视机,太不划算。&esp;&esp;梅秋萍这次没有反对,“电视机还是要买,免得一平总是去别人家看电视。”没办法,对冯一平,梅秋萍向来是大方的。&esp;&esp;趁着父母心情都好,冯一平斟酌着提出来,明年想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能自己做饭的,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吃腌菜营养也跟不上。另外在外面住,晚上的时间也能利用的充分些,不管是学习还是写东西,冯一平特别指出,如果住在外面,他能写更多的文章出来。&esp;&esp;今年就赚了四千多块钱,这个理由,特别是对梅秋萍而言,还算是有力的。&esp;&esp;其实主要是他实在很难习惯现在的寝室,一想至少还要在那里呆上两年半,真的接受不了。&esp;&esp;冯振昌说,“现在我们一年总算能赚些钱,不像以前,你主要的任务还是好好读书,不要为了赚些稿费,把学习拉下。”&esp;&esp;冯一平说,“我知道的,肯定是以学习为主。”&esp;&esp;梅秋萍说,“一平说的也是,你看他一直这么瘦,在学校里整天腌菜就饭,是不好。”&esp;&esp;冯振昌说,“那要不和开明家说说,他们家就在学校对面,方便的很。”&esp;&esp;冯一平首先反对,“在姨父家方便是方便,但偶尔去吃一餐还可以,我们两家关系也不是那么亲,也不是很熟,我就怕到时闹别扭了就不好。再说林慧是个大姑娘,我总到他家去,旁人同学都会说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饮不尽的杯中酒,割不完的仇人头。美人恩重,纵酒狂歌,横刀跃马,踏遍江湖。陈棠定睛一看,却见刀身末端赫然刻着两行小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为保护绝密资料壮烈牺牲的高级军事工程师冯轶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会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古代。好消息是胎穿,还穿越到一户侯门的嫡小姐身上,外家更是声名显赫的镇国大将军府。坏消息是前不久外家所有人已经阵亡在战场上,母亲受惊早产,为了生她难产濒死,濒死之际竟还得到一个消息,新皇为了安抚她母亲,预备给刚出生的她设郡主之位,而冯轶那个未曾谋面的倒霉催的生身父亲,竟然想要掐死冯轶,用宠爱的外室孩子取而代之。冯轶的生母临死前费尽最后的手段,让乳娘将她带离这个危险之地。面临追杀,母亲乳娘将她放在一家农户,不顾危险独自引走追杀之人。冯轶被农户收养,从侯门千金沦落成了农家女。只是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农户,并不是普通农户。她更不知道,在她降生这个世界之前,皇宫天降异象,将她的壮阔生平一一展示在刚登基的新皇及心腹眼中,她成了求贤若渴的新君眼中的神女。司天台与皇帝曰神女降世,得神女可定天下。为寻神女,皇帝命暗卫倾巢而出...
...
小说简介(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作者伴生樱完结番外文案少女漫画家野崎同学对转校生前桌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越发现越觉得这是个宝藏。身份转校生,年级第一,前水泳选手,现水泳部经理,和水泳部长cp感满满牙白,设定集get!野崎发现降谷爱画画也很好,他看着面前人画笔落下,目光从欣赏满满变成疑惑不已。肌理分明的线条跃然纸上,蓬勃而美...
喜欢的可以点个收藏,会不定期掉落番外的昆曲女小生×当红原创歌手双c,he男主暗恋成真二十六岁之前,楚君的世界里只有昆曲,一辈子都呆在舞台上是她最大的梦想。她爱昆曲,爱自己演的每一个人物,爱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只是,当热爱带有功利,演戏不再纯粹楚君迷茫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很多年之後,楚君还是会想起沈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楚君,你只要热爱你热爱的。不要有顾虑,大胆地向前走。二人恋情还未公布时有记者问楚君您觉得歌手这个职业怎麽样,有兴趣转行吗?楚君朝那人笑笑。没兴趣转行。不过,歌手和戏曲演员好像很搭。一直到两人官宣了恋情,那记者才知道自己被塞了一嘴的狗粮。抱着一雪前耻地目的又采访了楚君谈了恋爱後和之前有什麽区别吗?没有太多区别,我还是练戏演戏。听到这儿,沈时的粉丝开始无脑喷了。但听完了最後一句话,他们都变得哑口无言了。但是,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个我爱的人记者表示,很好,这波狗粮我先吃为敬。楚君出现在了沈时最黑暗狼狈的那一年,自此之後便成为了他放在心尖尖上想着的人。她热爱她的事业,他就倾尽全力去支持她丶保护她。她有不愿开口的往事,他也愿意倾尽一生去等待丶去陪伴。他人都道沈时是个温润如玉的淡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到底藏着多麽汹涌的爱意。他想把这世间所有最好的一切都捧到楚君的面前,希望她得偿所愿。宝子们看了之後可以给点建议吗,真的想知道文章哪里有问题,接受批评,会认真对待。内容标签强强都市情有独钟甜文成长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