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1(第1页)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处)人,在那里过着隐士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3世纪郭象重编的。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所以我们不能肯定《庄子》的哪几篇是庄子本人写的。事实上,《庄子》是一部道家著作的汇编,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代表第二阶段,有些代表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就连它们也不会全都是庄子自己写的。因为,虽然庄子的名字可以当做先秦道家最后阶段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体系,则可能是经过他的门人之手,才最后完成。例如,《庄子》有几篇说到公孙龙,公孙龙肯定晚于庄子。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现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做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政治、社会哲学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原因就在此。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情和理

相对幸福是相对的,因为它必须依靠某种东西。这当然是真的: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佛家以老、病、死为“四苦”中的“三苦”,是不无道理的。照佛家说,还有“一苦”,就是“生”的本身。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所以是相对幸福。

人可能有许多大祸临头,最大的大祸是死亡,《庄子》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讨论。畏惧死亡,忧虑死亡的到来,都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不过这种畏惧和忧虑,可以由于对事物自然本性有真正理解而减少。《庄子》里有个故事,讲到老子之死。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却批评别人痛哭,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

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他们受苦,是“遁天之刑”。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的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6)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庄子本人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够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郭象注:“未明而概,已达而止,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也是道家的观点。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情感。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忧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xl2)

这样,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方向,其中有不少的悲观认命的气氛。这个方向强调自然过程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人在自然过程中对命的默认。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可是道家思想还有另一个方向,它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解。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庄子》的《逍遥游》里讲明了这种幸福。

这一篇里,描写了大鸟、小鸟的幸福之后,庄子说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所待者就是风,由于他必须依赖风,所以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写的就是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他是至人、神人、圣人。他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他也许治天下,但是他的治就是只让人们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让每个人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被当成肉便器使用十二年后,骑士逃离了哥布林巢穴

被当成肉便器使用十二年后,骑士逃离了哥布林巢穴

曾经是王国第一的骑士长,英勇无畏的天才男剑士,仅仅十八岁便率领远征军对哥布林进行了讨伐然而如今像她这样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的三十岁女人,非男非女,非人非鬼,没有荣誉也没有身份是否还能找回自己过往的人生?...

楚薇薇温疏白

楚薇薇温疏白

楚薇薇,你到底知不知错!  一声中气十足的男性怒吼,夹杂着皮鞭落在后背的痛,让楚薇薇瞬间被疼醒。  睁开眼,正想骂一句谁敢对她动手,突然就被眼前的景象怔...

双焰—圣女淫落

双焰—圣女淫落

他远远地看到了那抹白光,先是一点,随后如同胀大的气球般开始膨胀。起初,他以为那是奇怪的烟火,可并不是,而最后,这绚丽的烟火竟席卷了他的整个世界。  于他而言,这座边境小镇便是整个世界了。...

福运崽崽带哥在娃综

福运崽崽带哥在娃综

文案收尾中,即将完结~下本开玄学大师的悠闲日常小金橘是财神庙里人见人爱的小财神,她小小年纪,业务能力超强,指谁谁发财。直到一天,师父带来一个倒霉蛋,说是她哥哥。哥哥是个顶流明星,全网黑的那种,他还被人窃取了气运,现在霉运缠身丶命不久矣。为了保护哥哥,小金橘下山了。顺便上了个娃综,还把哥哥的黑粉萌得叛变了。娃综直播第一天。主持人问萌娃们有什麽特长,别的萌娃会唱歌跳舞弹琴画画,到了金橘这里画风突变我会画招财符,能招很多很多小钱钱!黑粉们封建迷信要不得!很快,他们就发现金橘说的是真的。她买了张刮刮乐,随便一刮就中了一千块。黑粉们妹妹好像有点东西!她随机买了注彩票,第二天开奖,中了五百万,数千万观衆涌进直播间,娃综直接爆了。黑粉疯了江狗,放开我妹妹!妹妹快来带哥哥姐姐一起发财!她随手买了三只股票,连续三个涨停板,热搜当场就爆了。黑粉集体跪了谁说这是妹妹?这明明就是财神!别拦着我,快让我拜财神!!!成年人就要好好搞钱,骂江翊他们又发不了财,不骂了再也不骂了。阅读指南1丶慢节奏养崽日常,无原型2丶死逻辑小白文,人物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2丶喜欢就看,不喜欢就换,骂我发不了财文案始于2022年4月18预收玄学大师的悠闲日常玄门天才白荔穿到八百年後,这一世她开局满级,还把上辈子的遗産带过来了。十八岁前,白荔只有一个烦恼师门没有一个靠谱的!师父算命算不准,偏他人菜瘾还大,天天被人追着骂。师姐的胃是个无底洞,一顿能吃三斤肉,还天天嚷着肚子饿。师兄每天去地府打麻将,隔三差五就把裤衩子输掉,她得拿着冥币下去赎人。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师侄。上有老下有小,白荔只能扛起养家的重担,小小年纪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大师。完结文女配的悠闲生活清穿咸鱼六皇子六零咸鱼小团宠小猫咪能有什麽坏心眼呢内容标签娱乐圈穿书爽文轻松日常萌娃金橘玄学大师的悠闲日常其它女配的悠闲生活六零咸鱼小团宠清穿咸鱼六皇子一句话简介小财神,指谁谁发财立意好好生活,努力工作...

贵族学院的炮灰大小姐觉醒后

贵族学院的炮灰大小姐觉醒后

常宁是一本玛丽苏贵族学院小说里的炮灰大小姐。她本是富家千金,却因为喜欢上原书男主而对女主打压欺凌,最后被男主瞒着善良女主送进监狱,在里面度过自己凄惨的后半生。而在她知道了小说剧情之前,她正站在某位男主的面前,一脸傲慢地说出做我男朋友,以后一个月给你一万块钱花这样践踏男主高贵尊严的话。常宁果然网友说的没错,给男人花钱倒霉一辈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