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十一月初五,李义府、杜正伦和李友益被贬黜,这一事件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引起了层层涟漪。没过几天,朝堂上便开始有了新的动静。
中书令一职空缺了两个,这使得日常奏疏的传递和政令的草拟都变得缓慢起来。
官员们在私下里纷纷猜测,究竟谁会填补这两个空缺呢?各种猜测和传言在宫廷内外流传,人们都在关注着这个重要职位的归属。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十三戊戌日。
早朝的钟声刚刚落下,内侍便捧着圣旨,步履稳健地走到了大殿中央。
还没等官员们来得及深思熟虑,圣旨里的话语已经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侍中许敬宗,久在中枢,熟稔政务,今暂命其检校中书令,总领中书省诸事,待日后再择定人选。”
这道圣旨的内容一传出,大殿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惊讶和意外之声。
毕竟,许敬宗跟随朝廷多年,他的资历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早在贞观年间,他就负责过诰命的起草工作,后来又协助处理了许多朝堂上的重要事务。论及经验和能力,由他暂时接管中书令的职责,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朝堂之上,众官员们交头接耳,彼此之间偷偷地交换着眼神,似乎都心领神会。
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帝之所以让许敬宗临时接替中书省的主事之位,无非是担心中书省无人主事会耽误国家大事。
散朝之后,许敬宗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地直奔中书省而去。
他前脚刚踏进中书省的大门,后脚属官们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这些属官们手中捧着一摞摞积攒了好几天的奏疏,纷纷向许敬宗汇报着各种紧急事务。
有的属官焦急地说:
“许侍中,地方上报的赈灾文书已经积压多日,至今仍未得到批复,灾民们都在眼巴巴地盼着呢!”
另一名属官也赶忙插嘴道:
“还有边军的粮草调配问题,也需要尽快定夺啊,不然军队的补给可就成大问题了!”
面对如此繁杂的事务,许敬宗并没有慌乱。他沉稳地接过属官们递上的奏疏,先大致翻阅了一下最紧急的几份,然后迅做出决策。
他指着其中一份来自陇右的赈灾奏疏,对属官们吩咐道:
“这份陇右的赈灾奏疏最为紧要,不能再拖延了。你们先按照去年的规制拟一个批复,让当地官府立刻开仓放粮,先解燃眉之急。至于后续的手续,可以慢慢补办,绝不能因为这些繁琐的程序而耽误了赈灾大事!”
他再次拿起那份关于边军粮草的文书,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文字和数字。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
“程名振那边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战斗,士兵们经历了艰苦的征战,如今寒冬将至,他们过冬的粮草绝对不能短缺。”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断和威严。
众人皆知,边军的粮草供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接着,他略作思考,继续吩咐:
“让户部先设法凑出一半的粮草,以解燃眉之急。至于剩下的部分,就从关中粮仓调集吧。务必确保今天就把调令下去,不得延误。”
属官们闻言,连忙齐声应道,表示一定会尽快办妥此事。然后,他们迅转身离去,脚步匆匆,显然不敢有丝毫耽搁。
随着属官们的离去,原本略显冷清的中书省,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人们来来往往,忙碌地传递着各种文件和消息,气氛紧张而有序。
有年轻属官私下里小声嘀咕:
“许侍中一接手,这办事效率可真是大不一样啊!才半天时间,就把那些积压如山的事情都给理顺了,这能力真是让人佩服!哪像之前的李义府,整天就知道阿谀奉承,正事一件都办不好。”
旁边的老吏听到这话,深表赞同地点点头,附和道:
“可不是嘛!想当年先帝在位的时候,许侍中就经常协助各部门处理事务,每次都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这次他虽然只是临时掌管中书令一职,但也给朝堂带来了不少稳定啊!”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宫外,虽然普通百姓们对“检校中书令”这个官职并不是很了解,但当他们听说朝堂上的差事并没有因为官员的更替而受到影响,都纷纷松了一口气。
有一位农户恰好路过驿站,听到驿卒们在谈论朝廷已经批准了赈灾的文书,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转头对同伴说:“这可真是太好了!要是再晚一点,陇西那边的乡亲们这个冬天可就难熬咯!”
许敬宗在接管中书省之后,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每天,他都会比以往提前半个时辰到达中书省,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规划当天的工作任务。
他会仔细地将需要处理的事情逐一列出,并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然后有条不紊地逐一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遇到一些难以决断的问题时,许敬宗并不会盲目地做出决定,而是会主动与户部、兵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进行商议。他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延误,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一次,吏部递来了一份关于官员任免的名单,其中有一个职位的任免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敬宗对此非常重视,他特意要求相关人员将争议的焦点详细地写下来。
第二天早朝时,他将这份名单和争议点一并上奏给皇帝,并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李治对他的汇报表示满意,并迅做出了决定,使得这个争议得以顺利解决。
虽然没有人确切知道许敬宗会暂代这个职位多长时间,但朝堂上下都对他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只要有他在中书省主持工作,各项事务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令也能够及时下达。无论是边军的补给,还是地方的赈灾等重要事务,都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尽管长安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朝堂里的秩序却井然有序。
官员们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百姓们也能够安心地等待冬天的过去。
这种稳定的局面让人们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许敬宗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国家的政务就能够顺利运转,人民的生活也能够得到保障。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dududu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不要脸嘴欠攻VS睚眦必报受(强强双洁)第一次相遇,没脸没皮的江瑾衍直接喊人夫人。第二次再见,是江瑾衍夜闯城主府,看到了沈城主曼妙的身姿,他出口调戏,不料城主倒在他怀中了。第三次见面时,江瑾衍带着他的小妹,江瑾衍出口一句夫人,他妹妹张嘴一声嫂子,让沈檀祀无言以对。风波过後,本以为一切圆满了,结果梦境坍塌,一切归为虚无,所有的所有都只是他们的梦。结局我认为不是be哈。标签有错,不是将军见谅。...
...
...
人生重新来过,往事已成蹉跎,命运从不安好,重啓青春人生。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从不停歇,有过困难,有过失落,人生何曾静好,只能继续拼搏。我追求着原来所没有的一切,却不知道正在失去着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奶奶离世,谈6两家见没了亲人的许恩棠可怜,都想把她接去照顾。来到北城,许恩棠再次见到那个让她一眼难忘的少年。6襟痞气肆意,之后一起成长的那些年,她看他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问她想不想嫁给他。她以为是自己多年暗恋终于得到回应。直到婚后,她听到他对朋友说家里让娶,我还能怎么办?她心灰意冷,决定离婚。离婚前夜,她重生回到高二被接回北城这天,依旧是两家都住。后来,她夜不归宿,他疯似的找她。你真的谈恋爱了?跟谁?电话彼端的许恩棠红着脸被谈霁礼圈在怀里。谈霁礼开口,声音传进电话里,告诉他,是不是在和我谈恋爱?以前的许恩棠心思都在6襟身上,和谈霁礼不熟,没想到会与疏离懒淡的他在这个夏夜有染。...
结婚已经3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准时的到楼下看着一群玩耍的小孩子呆。妻子也了解我的苦痛。总是默默的陪在我身边,陪着我傻傻看着眼前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戏耍。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人了才拉着我回家 我不知道是我上辈子作了什么孽,喜欢孩子胜过喜欢我自己的一个个性,居然在2年的时间里没有让妻子的肚子有任何反应。我试过了所有的办法,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男性医院。可是药虽然吃了不少,妻子的小腹还是坚强的平坦着。慢慢的,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一道无痕的裂缝在我和妻子之间慢慢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