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各位读者,最近比较忙,每章改为3ooo字,保证每日两更,争取三更,还请多多见谅!
——————————————————————————————————————
“牧之,你说下贤兄邀请我等去淄州干嘛?还特意派车来接我们?”
说话的是晚唐着名诗人李商隐,此时他还是一个19岁的青葱少年。
“我哪知道?听说下贤兄和千仞贤弟在金龙真人那里混得不错,我想是富贵不忘旧友,想要邀请我们游玩吧!”
答话的也是晚唐着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这会儿他也是一个19岁的青葱少年。
“我猜着沈亚之和沈云翔是想邀请你们两个去做官!”
插话的这位还是晚唐着名诗人,正是和李商隐并称为“温李”的温庭筠,今年也只有2o岁。
这三个人能凑到一块儿,既是机缘也是巧合。
这事儿还得从沈亚之说起,自从沈亚之担任金龙观道门教授之后,有感于黄巢给与的优厚待遇,又挨不过弟弟沈云翔的一再怂恿,决定邀请自己的好友杜牧和李商隐来淄州“考察教育”。
实际上是想把这两个才华横溢的朋友也拉到淄州为官,黄巢给两人开出了节度使府掌书记和推官的职衔。
虽然只是两个从八品的小官,但是对于还没有进士及第的李杜二人来说,已经是不低的起点了。
不过李杜二人,都是系出名门,李商隐自称李唐宗室,杜牧乃是宰相杜佑之孙。
这俩人虽然现在都还混的不咋地,但是李商隐已经获得了宰相令狐楚的赏识,杜牧也获得了宰相牛僧孺的赏识,两人都处于迹的前期。
所以沈亚之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目的,他想要让两个好友亲自来淄州看看,也许就愿意留下了。
至于温庭筠,这货纯粹是被黄宗旦给忽悠来的,按理说温庭筠也是名门之后(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应该与黄宗旦这个不第秀才没什么交集。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巧合,这两人连续两届都是同考生,而且都是落榜生,两人由此结识。
在宝历五年温庭筠又一次落榜后,温庭筠又在长安见到了自己的难兄黄宗旦。
不过此时的黄宗旦已经是朝廷清贵人,跟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在一次久别重逢的大醉之后,两人的感情得到了迅升温。
于是黄宗旦趁机提出推荐温庭筠到淄州做官的想法。
温庭筠为人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所以在长安混得人憎狗嫌。
此时有个旧日难友不嫌弃自己潦倒落魄,愿意出手相助让他感激万分,所以欣然同意黄宗旦的推荐。
黄宗旦就给自己儿子和老舅爷诸葛慎都写了信,推荐温庭筠去淄州做官,还叮嘱一番一定要给个好职位。
于是三个人奔着同一个目的地就一起上了开往河南道的客船。
这才有了“李杜”、“温李”同舟的名场面。
“哦?飞卿(温庭筠的字)兄为什么这么说?”李商隐问道。
“因为咱们这一科的落榜考生基本都收到了淄青节度使府的邀请,这沈亚之和沈云翔恐怕就是想邀请你们去做官。”
温庭筠答道。
“啊?淄青镇这是要干嘛?”杜牧惊呼。
“听说淄青镇要搞一个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很缺教瑜,就给这一科落榜考生都了邀请,不过你们俩既然有人邀请,想必不是请你们去做个从九品的教瑜,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好职位的。”
“九年义务教育是什么意思?”李商隐从没听说过这样的政策。
“据奉贤兄(黄宗旦的字)说就是在淄青镇范围内,从孩童六岁起就开始免费教育,共进行九年教育。”
温庭筠一脸向往地说道。
“啊?这可能吗?淄青镇所有的孩童?”
“无论家世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有一天,19岁的李玉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五年後和简隋英的家里CP李玉X简隋英...
...
我要结婚了。 从来没想到一向做事优柔寡断,任何小事都要思虑再三的我会这么快做出结婚的决定,我想,是因为我遇到了天使的原因吧。 语蕾是在一年前走入我的生活的。当时是一家服装品牌的新品布展示会,我负责展台的设计布置,而语蕾则是众多模特中的一名。从业多年,我见过的专业的业余的各种时装模特也算是不少,然而从没有一个女孩子可以像她一样在见面的第一眼就牢牢抓住我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