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9章 陶渊明祭程氏妹文(第1页)

祭程氏妹文

陶渊明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

呜呼哀哉!惟我逮事,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未知有志。弱冠逢家乏,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彭泽去官,家贫无储。值汝登行,百罹备经。存翘勤而匪懈,没吾欢于一朝。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林下,夷险相俱。岂谓程氏,快及中年,奄然朝露。阶庭空矣,棺殡远归。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茕游魂,谁主谁祀?奈何!奈何!

汝之丰才,奈何无用?汝之清识,曾不克申。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余惟人斯,昧兹近情。蓍龟有吉,制我祖行。望庐指期,临穴永诀。遗情想像,顾影凄恻。

昔先君之爱女,即同生之娣也。自幼及长,未尝远离。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同气,情过友生。欢乐永绝,悲痛靡愆。

呜呼哀哉!余既有志,尔亦同怀。奈何舍我,一旦长乖。昔我闻丧,将自吴越。内顾奔弛,事与愿违。天地辽阔,中涂徘徊。临穴永诀,抚榇尽哀。遗情想像,顾景衔悲。

今我来思,涕零东楚。天高路遥,人生几何!奄忽若飙,卧莫知所。弃我丘园,在天之隅。存既不可见,没又不可闻。日徂月流,寒暑代迁。死生异方,存亡有间。侯星叫月,夕梦宵魂。临祠感痛,中心若摧。

呜呼哀哉!尚飨!

……

赏析:

《祭程氏妹文》是陶渊明为悼念远嫁武昌不幸早逝的妹妹而作。在古代,交通不便,亲人分离后相聚不易,妹妹的离世对陶渊明而言是沉重打击,他饱含悲痛写下此文,以寄哀思。

一、情感真挚深沉

1.痛失至亲的悲恸:文章开篇“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直接点明祭奠时间与缘由,质朴的叙述已隐隐透出哀伤。“如何一往,终天不返!”这突如其来的诘问,如晴天霹雳,将作者痛失妹妹的悲恸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那种至亲永别的绝望与痛苦,瞬间击中读者内心。

2.回忆往昔的温情与眷恋:“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作者回忆年少时与妹妹相伴成长,自己十二岁,妹妹仅九岁,从懵懂无知起便相互扶持。这段童年回忆满是温情,也正因如此,此刻的生死相隔才更显残酷。“方当偕老,中路先倾。”本期待与妹妹相伴到老,她却中途离世,强烈的反差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眷恋与哀伤,往昔的欢乐与当下的悲痛交织,情感真挚浓烈。

3.对妹妹品德的敬重与追思:“德音孔昭,幽明永隔。”高度赞扬妹妹美好的品德声名远扬,即便生死殊途,她的品德依然熠熠生辉。作者通过对妹妹品德的追思,表达出对她的敬重,这种敬重与亲情融合,使情感层次更为丰富,不仅是亲人离世的悲痛,更是对美好品德消逝的惋惜。

二、结构清晰有序

1.点明祭奠缘起:文章开篇交代祭奠的具体时间“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并说明以少牢之礼祭奠,让读者迅速了解写作背景,为全文奠定哀伤基调。

2.回忆过往情谊:从“我年二六,尔才九龄”开始,作者详细回忆与妹妹一同成长的点滴,从童年的相伴到对未来偕老的期许,再到妹妹的突然离世,时间线索清晰,情感随回忆层层递进,逐步展现出对妹妹的深厚情谊和失去她的痛苦。

3.抒发内心悲痛与祝愿:在回忆之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妹妹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最后以“庶几有知,魂兮不遐。呜呼哀哉!”寄托希望妹妹在天之灵能感知自己的思念与祭奠之情,使文章在悲痛氛围中结束,结构完整。

三、语言质朴自然

1.质朴无华的表述:语言简洁质朴,不事雕琢。如“奈何兮一往,终天不返!”“寻念平昔,触事未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表达内心想法与感受,毫无华丽辞藻堆砌,却能真切传达出悲痛之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哀伤,体现出陶渊明一贯的自然文风。

2.细节处见深情:虽语言质朴,但在细节描写上饱含深情。“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简单勾勒与妹妹一同劳作、同舟共济的场景,细节生动,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兄妹俩相处的画面,感受到其中深厚情谊,质朴语言因细节而充满感染力。

四、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1.反映东晋社会家庭观念:从文中对兄妹情谊的深刻描绘,可窥探东晋时期社会对家庭伦理、亲情的重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家庭成为人们心灵的重要寄托,陶渊明对妹妹的深情

;厚谊,是当时社会家庭观念的一个缩影,为研究东晋社会文化提供了生动素材。

2.展现陶渊明的情感世界:丰富了对陶渊明的认识。人们熟知陶渊明多为其田园诗中淡泊宁静的形象,而此文展现出他至情至性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他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悲痛欲绝,使陶渊明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

……

解析:

1.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

-解析:文章开篇明确时间为东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日,此时距离程氏妹去世已满两周年,服丧之期已满。“少牢之奠”表明陶渊明以羊、豕各一的祭品来祭奠妹妹,“俯而酹之”描绘出他俯身把酒洒在地上进行祭奠的动作,简洁而庄重地交代了祭奠的背景与仪式,为全文奠定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2.呜呼哀哉!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肴觞虚奠,人逝焉如!

-解析:“呜呼哀哉!”一声悲叹,直接宣泄出内心的悲痛。“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感叹随着时间流逝,自己与妹妹阴阳相隔的日子越来越久。“梁尘委积,庭草荒芜”描绘了居所的衰败景象,暗示妹妹离世后家庭的清冷与凄凉。“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进一步渲染氛围,空荡的房间里只剩下妹妹可怜的遗孤,令人心酸。“肴觞虚奠,人逝焉如!”则表明虽备下祭品祭奠,可妹妹已逝,不知魂归何处,表达出对妹妹深深的思念与生死相隔的无奈。

3.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幼而无父,遇罹闵凶。相及龆龀,并罹偏咎。

-解析:先以“谁无兄弟,人亦同生”泛说人们都有兄弟姐妹,而“嗟我与尔,特百常情”则强调自己与妹妹感情远超常人。接着回忆童年,“幼而无父,遇罹闵凶”说明兄妹幼年丧父,遭遇不幸。“相及龆龀,并罹偏咎”指出到了童年换牙的年纪,又遭遇其他不幸,这些经历使他们兄妹相互依靠,感情愈发深厚,为下文抒发悲痛之情做铺垫。

4.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念兹在兹,泣涕盈袖。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

-解析:再次强调与妹妹感情深厚,“斯情实深,斯爱实厚”直抒胸臆。“念兹在兹,泣涕盈袖”生动描绘出作者对妹妹念念不忘,以至于常常哭泣,泪水沾满衣袖。“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进一步说明他们不仅是普通的兄妹,父亲是同胞兄弟,母亲是亲姐妹,血缘关系极为亲近,更凸显出这份感情的珍贵与失去妹妹的痛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旋风花

旋风花

旋风花,究竟是什么呢?一阵旋风一朵紫红的玫瑰花,如此而已。但它竟能使江湖黑白两道的着名人物闻风丧胆,因为旋风花是武林大豪的阎王帖。据说凡是接到旋风花警告的人,任你武功如何高强,保护如何严密,在一阵不知起自何方的旋风,一朵无可抗拒的花朵下,丧失了生命。这是一件非常离奇而神秘的事,由于一传十,十传百,传说的人们多少总要加油加醋的加上一些,于是把旋风花更说得神秘莫测。...

意外迷恋[穿书]

意外迷恋[穿书]

我想我以後的人生,也不可能再有这样一个五年了和一群人相识于少年微末,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走到终点。陈簇因对小说尾声的一句话産生共鸣,穿进了意外迷恋这本她并不熟悉的小说,成为里面的女配。系统告诉她要完成故事补全的任务,达成她心目想要的结局。来到故事的最开始,女主尚未登场,而她已然被命运的大手推上了舞台。剧情玛丽苏狗血(1v5皮套是个架空世界,但融合韩国财阀背景有校园霸凌的情节,还有些肉的描写女主一直在抗争,但始终像被压在五指山下,处境艰难,是个百折不挠很顽固的人,成长型性道德感低,有时候感觉在装傻(注意这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比较稚嫩)内容标签豪门世家女配穿书成长校园救赎其它挣脱,重塑...

嘴硬小狗他爱惨了[快穿]

嘴硬小狗他爱惨了[快穿]

嘴硬小狗他爱惨了快穿作者梦呤狐完结  本书简介  萧陌,大佬中的顶级天花板,却一朝失足,被几人合力陷害,扔进了小世界中沦为了炮灰。  身患各种疾病的他该如何摆脱那些悲惨的垫脚石一般的命运,不知从何时开始,他身边多了一个嘴硬心软的小少年,为他遮风挡雨,而在他的身边,萧陌开始恢复了一些久远的记忆。  萧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