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7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第1页)

饮酒?其十

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

赏析:

《饮酒·其十》是陶渊明对人生经历与价值追求的深刻反思之作。通过回顾过往远游经历,以及对颜回、荣启期等先贤的思考,展现其从世俗奔波到坚守归隐的心路历程,表达对本真生活的执着追求。

一、往昔远游:世俗奔波的写照与反思

1.远游的艰辛历程:“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诗人开篇回忆往昔那次远游,行程直至东海之滨,路途遥远且漫长,还遭遇风波阻碍。“迥且长”强调空间上的遥远,“风波”象征人生道路的坎坷。这不仅描绘了实际旅途的艰难,更暗示诗人在世俗中追求某种目标时所经历的重重挫折,为全诗奠定对过往经历反思的基调。

2.远游的动机剖析:“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诗人自问远游原因,推测是为饥饿所迫,为求温饱竭尽全力。但随后意识到,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并不需如此辛苦,稍作努力即可。此句揭示世俗奔波常因基本欲望而起,可人们往往过度追求,陷入无意义的忙碌,体现诗人对过往为生计奔波行为的深刻反思,发现为满足物质需求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与实际收获不成正比,从而引发对人生真正价值的思考。

二、回归归隐:人生价值的重新抉择

1.对世俗追求的否定:“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诗人担心只为温饱奔波并非获取美名之法,毅然决定停止这种世俗追求,回归隐居生活。“息驾”形象地表达结束奔波、回归宁静的决心,表明诗人认识到世俗追求既无法带来真正的精神满足,也无助于实现人生价值,只有归隐才能寻得内心宁静与自由,标志其人生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2.坚守归隐的内心笃定:从远游的疲惫与迷茫到回归归隐的坚定,诗人完成思想蜕变。归隐并非逃避,而是主动选择更符合内心需求的生活方式,体现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与对世俗诱惑的超脱。通过对比远游的艰辛与归隐的宁静,凸显归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高度认同与坚守。

三、先贤启示:坚守本真的精神支撑

1.颜回与荣启期的典范意义:“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诗人提及颜回和荣启期,颜回以仁德闻名,却生活贫困且早逝;荣启期被赞有道,同样长期挨饿直至终老。他们虽身处困境,却坚守高尚品德与精神追求,成为诗人坚守本真的精神榜样,表明物质匮乏并非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精神富足才是关键。

2.对身后名与当下生活的思考:“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诗人认为,颜回和荣启期虽留身后美名,但一生物质困苦。进而思考,人死后对身后名并无感知,当下生活称心如意才重要。这反映诗人在追求精神富足时,也注重当下生活体验,不单纯追求虚名,强调按自己意愿生活,坚守内心本真,不被世俗观念左右,深化诗歌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四、生死观念: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1.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诗人指出,人们如过客般养护珍贵身躯,离世时一切皆空。“裸葬何必恶”,以一种极端事例说明不应过分执着物质与外在形式,“解意表”呼吁人们理解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此句表明诗人对生命本质有深刻理解,认为生命短暂,不应为物质与虚名束缚,应超脱世俗观念,关注生命内在价值。

2.豁达生死观的体现:这种生死观体现诗人的豁达超脱,面对生死,他不恐惧、不执着,以平和心态看待生命终结。从对过往经历反思、归隐选择到生死观念表达,构成完整思想体系,展现诗人追求本真、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启示人们珍惜当下,坚守内心,以豁达态度面对人生。

五、艺术特色

1.叙事与抒情结合:诗中先叙述远游经历,后抒发对过往反思、归隐决心及对人生思考,叙事为抒情铺垫,抒情深化叙事内涵,使诗歌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

2.用典自然贴切:运用颜回、荣启期典故,借古贤事迹表达观点,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说服力与文化底蕴,自然融入对人生探讨,无生硬之感。

3.语言质朴深刻:语言质朴平实,如同日常诉说,却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如“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通俗易懂又直击

;人心,体现陶渊明诗歌独特魅力。

……

解析:

1.“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解析:开篇诗人回忆往昔,点明曾有过一次远游的经历,目的地是“东海隅”,突出远游路途之遥远,为后文叙述此次远游的种种遭遇和感悟做铺垫,展现其人生经历的丰富与波折。

2.“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解析:“迥”强调道路遥远,“长”进一步突出路途漫长,表明前行之路充满艰辛。“风波阻中途”描述在远游途中遇到风波的阻碍,既指现实旅程中的风浪,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反映出追求目标过程中的坎坷不易。

3.“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解析:诗人自我发问,探寻此次远游的缘由,给出“似为饥所驱”的推测答案。“似”字带有不确定与无奈之感,揭示出此次远游可能是为生活所迫,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奔波,体现出世俗生活对人的一种逼迫,引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

4.“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解析:“倾身”描绘出诗人为谋求一饱而竭尽全力的状态,凸显为满足生存需求所付出的努力。“少许便有馀”则表示其实满足基本的生存所需并不需要过度的操劳,只需付出少许努力即可,使诗人意识到之前为生计的奔波或许是一种过度的付出,为下文做出人生选择的转变做铺垫。

5.“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解析:诗人开始思考并担心,这样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奔波行为并非是获取美名的良策,体现出诗人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思考。“息驾”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决定停下为世俗奔波的脚步,回归到悠闲的隐居生活,表明其人生追求的转变,从世俗的奔波转向对内心宁静的追寻。

6.“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解析:诗人在此列举了颜回与荣启期的例子。颜回被世人称为仁人,荣启期被赞誉为有道之人,通过引入这两位历史上以品德高尚着称的人物,为下文探讨坚守高尚品德与人生境遇之间的关系做铺垫,借助古贤事迹来深化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7.“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作为一个颜正,又前途光明的八十年代大学生,除了没钱,狄思科再无其他烦恼。直到他发现自己生活在一本名叫粉红大亨之爱情难逃我手的书里。书中女主是未来娱乐业女大亨,而他是女主回忆里的短命白月光!按照剧情,狄思科去了朋友介绍的新兴娱乐场所歌舞厅,当服务员。刚上班就在群魔乱舞的舞池边,遭遇了疑似闹分手的男女主。女主撂狠话甩了你,我扭头就能捧出一个比你更红的!然后她一扭头就瞧见了立在一旁,盘靓条顺的狄思科。叫什么名儿?狄二狗。为了摆脱短命白月光的命运,狄思科自取贱名。土是土了点,不过,没有我捧不红的土狗!别干了,以后我包装你!白月光本该很有骨气地拒绝。可是狄思科却痛快应承,给钱就行。之后,他在女主身边呆了一个暑假,开学就溜了。毕业前去部里实习时,狄思科被领导请去家里给孩子补习外语。刚进门却发现,女主正好整以暇地窝在沙发里。你叫迪斯科呀?嗯。狄思科忐忑点头。那你先给我扭一段儿吧~本文又名没发过白金唱片的翻译官不是好企业家粉红大亨与她的大知识分籽儿白切黑语言天才+VS+人美路子野北京大妞...

不得行

不得行

巴蜀撇脱潇洒攻×耳背道士受1V1架空历史勿考究寒灵子有耳背,与他说话有沟通障碍。殊不知是他李亦行说话,带有严重的口音,出门在外自带家乡话。所以这两人相处,难免会有不愉快。遇到你,我真的是霉,倒了血霉,倒了你妈蜂窝煤。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可好的时候,又非好。那个要是敢动我心尖尖儿上的人,劳资一杆杆夺死他。所以,你说遭不遭得住。...

末世路人甲,但恋爱手游宗师

末世路人甲,但恋爱手游宗师

欧阳业穿到了热门漫画再临末世里,成为了和主线毫无关联的路人甲。本该死在开场,可意外被男主救了。差点死掉的欧阳业不想死,死好可怕。好在只要苟到最后,原文男主柳复生会结束末日,他得想办法坐享其成。比如一直跟在男主背后扫荡过的安全区苟命?只是跟着跟着这个人好像是亲朋好友无一存活备受打击,封闭情感的亡灵剑仙?那个人该不会是天生恶骨,病态扭曲诅咒万物的因果诗圣?这个孩子难道是因为孤独饥饿,未来创造死亡食谱的万毒厨神为什么男主走了,这些本该成为男主队友的人还在这??不带走真的没问题吗?男主在前面开路,欧阳业苟着一群队友在背后偷偷跟着。队友不知道为什么和你在一起特别安心,果然情绪稳定很重要。欧阳业面无表情因为路人没得感情。队友你选择的地方,都很安全。欧阳业因为有世界第一强者扫荡过。队友说起来你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从来没见过?欧阳业沉默。偷偷摸到无人之处,掏出手机,看着上面粉萌萌的app恋爱游戏。他的能力,是恋爱手游app。作用是恋爱提升好感度后,得到附加技能。他现实接触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手机里的恋爱对象。他真的没胆子告诉他们本人,自己为了苟命在手机里和他们谈恋爱。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柳复生重生后,抛弃前世可靠的队友,不让他们再跟随自己面对更悲惨的未来。一人背负,独自战胜末世。他也知道,在身后跟着一个人,捡走他抛弃的人。躺在血泊之中,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柳复生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有一张复活卡,可以复活一次命定爱人,我给你用了,如果有什么副作用,你千万别怪我。柳复生闭上眼睛。好。...

强制来的小太阳

强制来的小太阳

双男强制爱囚禁逃跑文学失忆变傻故事从陆晨被厉砚囚禁的第三年开始。会有一些前情回顾。被强制爱三年之後,陆晨的记忆回到了他还没有认识厉砚的十九岁。三年前,厉砚想和陆晨在一起,陆晨不想和厉砚在一起,厉砚非要和陆晨在一起。陆晨跑,厉砚追,陆晨再跑,厉砚再追。跑,追。陆晨心死,然後求死,没死成。还因为发烧,不积极治疗,把自己烧傻了,厉砚後悔,随後陆晨渐渐恢复记忆新手写书,希望大家喜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