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 西军钱庄(第1页)

宣和五年,北方金国把辽国打的是稀里哗啦,陕西路却是天灾肆虐。

先是大旱,接着蝗灾便如约而至。幸好,在何灌的技术团队的指导下,由常同总负责的水利工程颇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减缓旱情。

另外,刘錡提倡大力发展的禽类养殖业,在蝗灾来临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李椿年的指挥下,蝗灾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除了几百万只鸡鸭鹅被蝗虫喂得膘肥体壮外,蝗虫烤串也成了陕西名噪一时的小吃。老百姓大力捕捉蝗虫,要么拿去官府兑换粮食,要么去掉头足翅膀,穿在树枝上用火烤炙。被烤得流油的蝗虫,金黄酥脆,香气扑鼻,口感极佳。更有会吃的,弄出来什么椒盐版、油炸版。甚至被捕捉后,被成批贩卖到没有蝗灾的州县酒楼里做成下酒菜供人们享用。

以至最后李椿年都遗憾地觉得,蝗灾扑灭得太快,烤蝗虫没吃上几次就没地方可以抓到了。

旱灾、蝗灾没给便陕西造成多大的损失,可其他路州可就不一样了。河北、京东、淮南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大批饥民流亡。

江南一带刚闹过兵匪,被糟蹋得乱七八糟,自然不是好地方。大家都听说陕西路安定繁荣,去了还有地分。于是,浩浩荡荡的流民大军再次开进了陕西,在早就严阵以待的收容司官吏的引导下,去往秦凤路各路州县定居。

好日子没过几个月,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的三月,京师、河东、陕西发生大地震,兰州损失最大。

刘錡第一时间发布命令,震区所有军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严禁趁乱抢劫财物,违者军法处置。

各军区陆续杀了几十个抢劫百姓的士卒后,刘錡的威望在老百姓的心中上升到了极点,军中威信当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有了军队的帮助,官府又及时的开仓赈济,灾后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刘錡又从灾民中征召了几百个能识文断字的账房先生,在各地专门负责统计损失、发放物资、户籍清理等各类登记造册工作。

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让老百姓和军队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本来大多数的兵员就来自于流民之中,做这些事就像帮助自己的家人一样。

刘錡趁机向士兵们灌输“子弟兵”的思想,让这些来自于陕西路之外的流民们,尽快认同自己的新身份,那就是既然来了陕西,那大家就都是陕西人。

总之,灾情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也带来了大量人口、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富户甚至资金,秦凤路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人口多了,粮食、食盐、布匹等民生物资,短期内就紧张了不少。

在楼铸的组织安排下,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发展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比如蔬菜、水果、水产养殖、畜牧业、禽类养殖、甚至还搞起了食品加工业,在刘錡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盐卤,搞起什么火腿啊、腌肉啊、腌鱼啊等等加工业。

李椿年再次向刘錡建议,尽快发行军票。岷州和巩州以前本来就有“钱监”,也就是造币局,一应设备倒是齐全的。只是刘錡还没想好军票的具体形式,是用金属币还是用纸币发行?要不要先成立钱庄再发行票据?

刘錡最后决定,还是不要着急办这件事。不过可以先进行设计,特别是注意防伪、母版保密等。

其实刘錡已经早就把图案的具体内容想好了,只是一直没有设计成实物。那就是后世的“工农兵”标志,火枪正中,锤头和镰刀一左一右护卫。最下面正中是一块铁砧,四周是麦粒围成的花边。象征着西军士兵是从农人和匠人中产生而来,是农人和匠人的子弟兵,而士兵又护卫着广大的农人和匠人。麦粒象征着人们生存的根本,粮食;铁砧象征着发展进步的根本,技术!整个图案呈锯齿边的圆形。

刘錡放下笔,把图稿拿给李椿年看,并把每个图案象征的含义说给李椿年听。

李椿年听完,皱了皱眉,说道:“除了农人、匠人,可还有商人、士人,为何没有体现?”

刘錡道:“商人、士人最初不也来自于农人、匠人吗?再说商人贩卖的难道不是农作物、手工作品?即便是酒楼,食料不也是农作物吗?用的锅盆、刀具不也是匠人打造?”

李椿年愧道:“仲永受教了!”

李椿年还提出修改意见,把铁砧美化一样,形状是铁砧,却是“西”字的字样,表明这是西军出品。

另外,建议刘錡不要使用火枪图案,毕竟这是西军的杀手锏,还是隐藏起来比较好,不如用锥枪代替,锥枪为四棱刃,形如麦穗,也叫麦穗枪,锋锐坚硬,做成图案也非常合适。

刘錡非常喜欢这几个改动,立刻同意定稿。

李椿年本就是农户出身,倒也对这所谓阶级身份不太在意。只是对刘錡的想法感觉很新奇,感觉刘錡对这些底层百姓过于看重,无形之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虽然李椿年没明说,可刘錡心里十分清楚,只有让百姓们感觉到自己地位的提升

;,才会珍惜眼前的一切,才会拼命维护自己的利益。另外,任何时候,老百姓都是需要领袖的,比如方腊,明明就是一个以宗教为名的大忽悠,什么好处都没落实到百姓头上,却能短时间就糊弄百余万老百姓跟着他造反。

因此,刘錡并不担心自己的威望会打折扣,相反,只有他对百姓越好,威望才能越高。

李椿年还是担心目前这种事态,如果不尽快发行军票,可能会出状况,难以控制。

刘錡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点子。

他对李椿年说道:“我看不如先这样。为全军官兵制作军官证和士兵证。有封面,有内页,”刘錡用手比划了一下大小,接着说道:“军饷折算成各类生活必用的实物,比如一定量的米面、油盐、鸡鸭、猪羊牛肉等,于内页印成表格,士卒可凭证领取实物,用不完的部分也可按定价兑换成一定面额的军票,用于购买其他所需物品。也可交与军中钱庄保管存储,随时支取,也可兑换成铜钱去城中消费。军中钱庄由将府作保,必不失信。”

李椿年细细一想,惊讶道:“将军果然高才,如此一来,既核准了将士身份,又直接把军饷转化成了实物,保证了屯田物资的销路,还节省了大量铜钱。特别是钱庄的想法更是神来之笔,将士可以积累储蓄,在外征战之时,可以把储蓄交与家人。官府也可以把军功奖励、阵亡伤残抚恤直接发放到证上,不必携带大量钱帛随军,减轻了负担。所有工作只需文吏一支笔而已!”

刘錡笑道:“正是如此!”

李椿年办事效率极高,加上这时代的印刷术相当发达,刘錡设计的图案除了印在封面上,还被当做水印印在了内页里,除了商品名、发放数量等信息,领用状态一栏是专供文吏盖章确认用。印章分为领用、兑换、核销等类,由后勤官专人负责使用、保管。

印刷精美的军官证和士兵证除了麟府军,其余军区全部执行。刘錡还是按惯例通报了折可求,只是麟府军早就成了折家杨家的私军,对这个不感兴趣,刘錡倒也不强求。

军官和士兵拿到之后,对图案正中的“锥枪”非常欢迎,都觉得这是士兵地位的象征。也觉得这种形式很新颖,也很方便。特别是军官证比士兵证制作得更精美,待遇也高出不少,让普通士兵们非常羡慕。

刘錡还顺势对官兵们的军饷待遇进行了一番调整。普兵按一个月一贯,精兵按一个月三贯,取消伍长,保留什长,一个月五贯,什长之上是都头,一个月十贯,都头之上是部将,一个月二十贯,部将之上是副将,一个月一百贯,副将之上是主将,一个月三百贯,主将之上是统帅,一个月五百贯。

这个标准已经比其他军州的正规禁军都要高上不少了,更何况军饷折算的实物都是经过仔细核算而确定的固定价格,不受市价波动影响,无形中实际价值又高出不少。如此一来,好多秦凤军的老兵生活标准高了好大一截,特别是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的军人,结余比例很大,等到退伍,娶媳妇盖房子都不会有问题,因此都对刘錡感恩戴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万人嫌后宰相大人爆红了

穿越万人嫌后宰相大人爆红了

穿越后身边有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植物人怎么办?楼一树谢邀,已知植物人名叫楼青台,正办理住院手续,债务多得数不清。没办法,为了能有个安身之地,顺便保住楼青台的命,楼一树只能借着楼青台的身份打工赚钱上综艺。可万万没想到,楼青台竟然是全网黑的万人嫌,什么九漏鱼,说大话,搞绯闻,超雄哥,统统安在了楼一树的头上。不仅如此,还附赠了一个便宜影帝男友。但宰相大人哪会怕这些?万人嫌?没关系,楼一树练就十八般武艺,湖边一叉子下去,岛上伙食没问题!全网黑?不要紧,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顺便帮导演补全残缺文章,草原上救下坠马同事的画面强势逆转口碑。就是便宜男友看他的眼神怎么好像越来越不对了?...

强嫁白月光太高冷,重生後不嫁了

强嫁白月光太高冷,重生後不嫁了

上一世,姜亭月喜欢尚书府庶子陆慎,卑劣的靠她爹权势强逼陆慎娶她。可成婚後,她才知晓,原来他另有心上人,甚至连恢复太子身份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也是娶那人为後。而姜亭月,被囚禁在冷宫,有人给她送来一杯毒酒。毒酒入肠後,她没死,而是重生回了尚在闺阁时。这一年,她还未定亲,一切都未来得及发生,姜亭月果断放弃陆慎,转头准备改嫁旁人。宫中盛宴,他却强行掳走她,将她堵在假山後,语气冰冷,怎麽?你以为,招了我,还能嫁旁人?姜亭月雪腮花容冠绝京城,奈何上辈子是个恋爱脑,日日绕着陆慎转,一朝重生,她躲他比躲鬼还厉害。而探花郎陆慎,清冷矜贵,不假辞色,冷的仿若雕栏玉砌上的一堆雪,分外不近人情。姜亭月本以为陆慎会一直这麽冷下去,直到她开始准备嫁人,他一反常态,死缠烂打,非要娶她。後来,春宵酒暖,她面色酡红,酸软着腿从陆慎怀里醒过来,少年天子将玉玺塞她手中,嗓音喑哑,小月牙,江山给你,再跑,腿打断。...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