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节(第1页)

&esp;&esp;[考证o关于照片]

&esp;&esp;清宫正式开始接受照相技术,是在光绪二十七年两宫回銮,展开新政之后。随着以孝钦显皇后为核心的“内廷外交”的发展,宫廷内的女眷们才留下比较丰富的照片资料。恪顺皇贵妃在入宫之时,宫廷还相当守旧,对照相技术十分排斥,而恪顺皇贵妃“研究摄影术,慈禧则以为宫嫔所不应为”。4这也是孝钦显皇后批评她们崇尚“新巧希奇物件”的一个缘故。

&esp;&esp;按说恪顺皇贵妃喜欢照相,应该存有不少照片,但是能够见到的两种所谓“珍妃照片”,应该均不是恪顺皇贵妃的真实照片。

&esp;&esp;第一种照片,出自1930年5月3日的《故宫周刊》。照片中有一位站立的旗人妇人,梳着两把头,戴“大拉翅”,身穿滚边的花氅衣,上身穿琵琶襟紧身。照片最上方写着“珍妃遗像”,旁边注释为“刘宫女言照于南海”。5但是据清史学者单士元和朱家溍讲,照片中人并非是恪顺皇贵妃,而是宣统帝皇后婉容的母亲。6实际参考定王府和荣公府后裔所存老照片来看,照片

&esp;&esp;——————————

&esp;&esp;1《珍妃进药零用药味底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32页。

&esp;&esp;2《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3版。

&esp;&esp;3《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4版。

&esp;&esp;4《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3版。

&esp;&esp;5《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1版。

&esp;&esp;6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80页。

&esp;&esp;中的人应该是定王府奉恩将军毓长的第三女,也就是宣统帝皇后婉容的三姨。

&esp;&esp;第二种照片,即是现在最为流行的半身照,最早出自《紫禁城》杂志1982年第1期,题名为《贞贵妃遗像》。据说这是用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底片洗印出来的。同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印的《清代帝王陵寝》一书也用了这张照片,直接命名为“光绪皇帝的珍妃像”,从此之后遂成定说,也被大众引用至今。但是这张照片也一样并不是恪顺皇贵妃。首先,这张照片的完整版,在原照片之上还有一行通过暗房合成的“贞贵妃肖像”几个字,这种方法属于明胶银盐纸基工艺,是到了1910年左右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恪顺皇贵妃并未能赶上那个时代。1再者,照片中“珍妃”的发型和实际上旗人贵族的很不一样。清代旗人女性发式,凡是已婚的女性,额前均不留刘海,而照片里“珍妃”前额有一排小刘海,这在清代是典型民籍汉人之女的发式。另外,照片里的两把头也“似是而非”,正式的两把头需要有“头座”作为底座,大拉翅则是固定在这个“头座”之上的,而照片里的“珍妃”两把头完全看不到“底座”,大拉翅的形状也十分诡异。这都说明照片中的人并非恪顺皇贵妃。

&esp;&esp;——————————

&esp;&esp;1徐家宁:《光绪珍妃传世照片多为误认?》,《北京日报》2017年4月11日,第16版。

&esp;&esp;清宣统帝的后宫

&esp;&esp;清宣统帝,名溥仪,满文作“pui”1。作为和硕醇亲王载沣的第一子,生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午时,生母为和硕醇亲王嫡福晋瓜尔佳氏。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德宗崩逝,以孝钦显皇后懿旨,命和硕醇亲王载沣第一子溥仪过继与穆宗毅皇帝为嗣,兼祧德宗景皇帝,由本生父和硕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十一月初九日,于太和殿即位,改元宣统。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九月初九日,清廷下四诏罪己。十月十六日,以孝定景皇后懿旨,令监国摄政王和硕醇亲王载沣归藩,不再预政。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室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正式逊位。

&esp;&esp;宣统一朝只有短暂的三年,而且当时宣统帝年幼,没有形成他的后宫。在退位之后,依照《清室优待条件》,他以“小朝廷”的形态继续着宫廷生活,并且在小朝廷的末期,以“皇帝”的身份“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大婚”之后,“皇后”婉容住在储秀宫,2“淑妃”文绣则住在长春宫,3形成了某种特殊意义上的清代最后的后宫。

&esp;&esp;无论是宣统帝还是婉容和文绣,他们作为近现代的重要人物,已经有不少相关的文史资料或研究文章。在本书中,主要对她们嫁人小朝廷的背景以及家世、人物关系进行说明。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她们各自的成长环境、门第、婚姻圈,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虽然当时已经是小朝廷时期,但是婉容和文绣的入宫依然和清末的后宫势力有着复杂的关系。

&esp;&esp;第一节清宣统帝“选妃”的情况与背景

&esp;&esp;虽然宣统帝已经“退位”,但是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他依然居住在宫

&esp;&esp;——————————

&esp;&esp;1溥伟:《皇清帝典简明册》,民国写本,国家图书馆藏。

&esp;&esp;2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50册,第26519页。

&esp;&esp;3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50册,第26525页。

&esp;&esp;中,以小朝廷的身份延续宫廷的运作。对于小朝廷而言,“皇帝”的婚姻势必是相当重要的事务。

&esp;&esp;1920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对时年十五岁的宣统帝提出了婚事的请求。当时,徐世昌膝下有两位女儿,第一女十七岁,为嫡室夫人所出;第二女十六岁,为庶出。徐世昌通过当时的内务府大臣世续,向小朝廷表示了“欲许婚清帝”的意愿,并且将两位女儿的照片交入小朝廷中。1数日之后,清室的长辈敬懿太妃(献哲皇贵妃)和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表示:“清帝年岁尚幼,正在求学之际。拟援照穆宗、德宗两皇帝之先例,于清帝年十七岁之时,再行举行大婚。”2

&esp;&esp;虽然徐世昌的议婚被两位太妃应付了过去,但是这件事情也使得小朝廷把宣统帝的婚姻提上了日程。在1921年,近派宗支的和硕醇亲王载沣、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洵、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涛以及内务府大臣世续、“帝师”陈宝琛、朱益藩等开始讨论“大婚”事宜。最终在咨询过宣统帝以及太妃们的意见之后,开始着手办理“选后”事宜。“选后”的核心条件,即“必须是蒙古王公或满蒙旧臣家的女儿”3。

&esp;&esp;已知的史料显示,在1921年和1922年两年中,对于宣统帝大婚的对象有过两次重要的变化。根据时任内务府大臣绍英的记载,1921年2月时,清廷是准备与那王府联姻的。4所谓那王府,即蒙古赛音诺颜旗札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其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清末民初最知名的蒙古王公之一。但是,这个想法没有持续太久就遭到了改易。同年6月1日,小朝廷的王公大臣将四位闺秀的照片交入宫中,这四位分别是蒙古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贡桑诺尔布之女乌梁海济尔莫特氏、正白旗满洲云骑尉员外郎良说之女瓜尔佳氏、镶黄旗蒙古候选同知端恭之女额尔德特氏、镶黄旗蒙古

&esp;&esp;——————————

&esp;&esp;1《清帝议婚》,《小公报》1920年11月20日,第3版。

&esp;&esp;2《议婚消息》,《小公报》1920年11月25日,第3版。

&esp;&esp;3溥佳:《溥仪大婚纪实》,文安主编《清宫轶事》,第158页。

&esp;&esp;4绍英著、张剑整理:《绍英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505页。

&esp;&esp;5谨按,喀尔喀赛音诺颜旗札萨克和硕亲王那彦图生有五子三女(另有子女夭折)。其长女称“三格格”,光绪年间嫁入肃王府。次女称“四格格”,宣统初年嫁人睿王府。幼女称“五格格”,民国初年嫁入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齐公府。据笔者所知,这三位格格的年纪应该均年长宣统帝不少,所以原拟嫁与宣统帝的有可能是那彦图的孙女。

&esp;&esp;文绚之女额尔德特氏。1当时宫中对这四位闺秀似乎还算满意,但是在6月23日,宣统帝的本生父和硕醇亲王载沣表示:“端恭之女在教养局织袜,常在街上行走,似不甚恰当。”2所以“奉主位谕,此次所进相片均可发还,即作罢论。”3第一次“挑选”也就这样结束。4

&esp;&esp;到了1922年,开始了新的挑选。根据溥佳5的说法,经过几轮初选,最终只剩下了四家的闺秀,分别是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温都尔亲王阳仓扎布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正白旗满洲候选道轻车都尉荣源之女郭布罗氏、镶黄旗蒙古候选同知端恭之女额尔德特氏和镶黄旗包衣都统衡永之女完颜氏。

&esp;&esp;这四位闺秀的照片被呈给宣统帝,由宣统帝“钦选”。根据宣统帝自己后来的回忆:“我把这个符号,画在文绣的照片上了。可是我在当时所认为的这个‘良缘’,却被某一太妃的‘母权’所给冲散。她不满的理由是:文绣家既贫寒,相貌又不怎么样。于是……我也就得放弃成见,重新另挑一次。这次我的铅笔则是落在郭布罗o婉容的相片上了。论家底,论容貌,这位太妃满意了,可是却又有一位太妃提出了一个‘公平合理’的折衷新方案来。那就是:‘文绣既是一度中选,岂能遗弃,可纳她为妃!’于是……婉容当上了皇后,文绣做了淑妃。”6而根据《我的前半生》定本的描写,前一位“太妃”就是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后一位“太妃”则是敬懿太妃(献哲皇贵妃)。7

&esp;&esp;从宣统帝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婉容是端康太妃(温敬皇贵妃)所中意的,

&esp;&esp;——————————

&esp;&esp;1绍英著、张剑整理:《绍英日记》,第516页。

&esp;&esp;2绍英著、张剑整理:《绍英日记》,第520页。

&esp;&esp;3绍英著、张剑整理:《绍英日记》,第521页。

&esp;&esp;4谨按,这四位闺秀之中,第一位乌梁海济尔莫特氏,其父贡桑诺尔布与那彦图一样,是清末民初炙手可热的蒙古王公之一。第二位瓜尔佳氏,其父良说是清末大学士荣禄的堂侄,亦即是宣统帝的生母和硕醇亲王载沣嫡福晋瓜尔佳氏的从堂侄女,从血统上讲,是宣统帝的远房表姐妹。第三位即后来的“淑妃”文绣。第四位额尔德特氏则是四川川东道锡珮的曾孙女,也就是文绣的远房堂侄女。关于这四位闺秀,在当时是四位均被选中,还是只选中了额尔德特氏姑侄两人,目前不得而知。

&esp;&esp;5溥佳(1908—1979),爱新觉罗氏,汉名金智元。为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涛的第二子。宣统帝“大婚”从挑选皇后到举办婚礼,都有郡王衔多罗贝勒载涛参与。其举办婚礼时,还特地允许溥佳拍照。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佳曾撰写过《清宫回忆》《溥仪大婚纪实》《溥仪出宫前后琐记》等珍贵文史资料。

&esp;&esp;6溥仪;《我的前半生(灰皮本)》,第95、96页。另,溥佳《溥仪大婚纪实》一文中的叙述与宣统帝的回忆有不小差异。这里采取的是当事人宣统帝的说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番外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番外

小说简介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作者我煞费苦心简介源名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别名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标签玄幻言情古代言情穿越异世穿越群像魂穿主角萧染书姬觉修简介「爽文」言出法随迪化群像原名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萧染书怀疑这个世界癫了!她捡的狗,是战力惊人的苍狼王?...

岁寒(父女)

岁寒(父女)

裴靖松以为裴妍比较像妻子,到头来现这孩子还是更像他一点。高冷少女x糙汉爸爸短篇。...

创造一夫多妻的家庭

创造一夫多妻的家庭

二零零零年,经人介绍,我和石颖认识结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我爸爸见石颖原工作单位面临破产,托人拉关系把她调到和我一个单位,我们两个人每个月一万元工资,生活的美满幸福,小日子蒸蒸日上。可就在这时候,我现石颖人心不足蛇吞象,好高骛远,她十分羡慕那些穿金戴银,满身名牌,出入坐豪华车的老板娘。  后来我得知,石颖在外面有了男人,这个男人叫孙尔多,比她小三岁,没有婚史,曾因抢劫被判七年徒刑,是个开出租车的,两个人背着我好了一年了。于是,我们离婚了。...

妻殇(崩毁人生)

妻殇(崩毁人生)

这是一个的深绿文故事,某些内容是根据一些经历来创作,当然,小说,一定会有一些加工,多少真,多少假,不用过多深究,全当一乐,因为本人的红颜堕系列开坑较多,虽然一直在写,但是的实在有些慢,导致很多坑看起来都好似没完结一样,这个文,本来是想要等写完的,不过奈何要求,所以就直接了,因为不确定性,所以就不署名红颜堕前缀了,其实心里也是怕开坑太多会被喷,哎!只能解释说,我坑开的多,但是我都会写完,一直在6续开,6续写的状态中,原因,很现实,混生活啊,毕竟大市场不景气,只能多搞点私下定制。...

逃脱

逃脱

女主人公蓝静仪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已经有七八年教龄,算是老牌教师了。那家私立学校还算比较有名,这也许是雇主找她做家教的原因,她也遇到过几个家世不错的学生,所以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本来应该强势的教师却被她的三个学生折磨的最终摆脱不了妥协的命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