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节(第1页)

&esp;&esp;亚历山大三世此时抓狂的对着陆军上将波多尔诺夫大声的训斥道:“中国在中俄边境上集结了30多万大军,北犯意图明显。你告诉我,能不能击败那些野蛮的中国人。”

&esp;&esp;“陛下,中国是一个狡猾的民族。他们在缅甸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一切,如今他们并不想兑现承诺支付给我们出兵的军费。所以才会在中俄边境集结了这么多队伍,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北犯,首先他们在缅甸的战争已经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能量。而且,他们也不敢同时得罪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只要陛下答应不问他们收取军费,相信他们会撤兵的。”波多尔诺夫沉稳的说道。

&esp;&esp;亚历山大三世破口大骂:“我是问你有多少把握可以守住我们帝国的土地,而不是让你分析中国会不会出兵。你是一个军人,只需要考虑有可能发生的战争,而不是当一个政治家来判断未来国家的走势。”

&esp;&esp;波多尔诺夫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很遗憾,陛下。如今我们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中国的进攻,就近的部队可以在东至鄂霍茨克西到萨列哈尔得

&esp;&esp;构筑起第二道防线。阻挡中国军队的入侵,何况我们并不知道中国的军队会从哪里进来,两国的边境线实在太长了。”

&esp;&esp;逐鹿东亚中国出兵

&esp;&esp;随着中英缅甸战争的结束,关绪清已经把目光盯向了西伯利亚这块土地上了。

&esp;&esp;虽然他心里清楚,英国此次的战败并不是大清的战斗力有压倒性的优势或者英国已经没落的人见人欺了,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实在太多,顾及不了同时发生的战争,自古以来多线作战除非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否则一定会被拖死,一战、二战中的德国已经让关绪清看到了这点。更何况这次是已经走下坡路的英国。

&esp;&esp;《大清日报》高调的报道,让国民再次把关绪清奉为神明。这次打败的是在当时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而对于大清来讲,收回了海关的关税除了可以赚取一大笔税银之外还可以限制国外各种物品的进口。被关绪清第一个取缔的就是鸦片,提高关税又可以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

&esp;&esp;这一仗打出了一个光绪盛世,在收回香港之后,大清再也不是任何国家的殖民地了。而当初为了与俄国结盟而租借出去的胶州湾此时已经被“济远”野蛮的强占了,几艘停靠在港口内的俄国炮舰早已灰溜溜的撤离了那个理论上还属于他们的港湾。

&esp;&esp;而憋了一肚子火的英国,在缅甸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当然希望能在其他地方有所斩获。

&esp;&esp;缅甸俄国的野蛮入侵,英国集中了远东所有的力量在阿富汗、土耳其、伊朗三处对被俄国占领的土地疯狂的反击。任凭俄国提出归还土耳其、伊朗的土地,只保留阿富汗的部分利益等各种条件,只是一味的疯狂的攻击着有俄国人的任何地方。

&esp;&esp;而在新疆、黑龙江、蒙古三处集结了大清三十多万精锐部队,亚历山大三世对此一筹莫展,在国内各处调兵遣将希望能够阻挡大清的北犯。

&esp;&esp;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大清只是集结部队没有任何越轨的动作。这让亚历山大三世看不懂了。

&esp;&esp;其实正如俄国上将波多尔诺夫所言,整个大清扩充了四十万部队。在中英缅甸战争前耗尽全国的枪炮局及各国的海量订单加班加点才勉强装备完成,一场大战下来弹药消耗等情况非常严重。

&esp;&esp;缅甸局势不稳所以枪炮弹药又从其余部队中紧急调往缅甸,导致在黑龙江、新疆、蒙古的三十几万大军弹药严重缺乏,有的部队甚至光有大炮,没有炮弹。光有枪没子弹。所以集结部队之后,还需要等待弹药的补充。

&esp;&esp;然而,英国人为了打压俄国这匹饿狼。多次催促关绪清对俄国用兵,希望履行中英缅甸停战协约中的条款,并表示已经准备好了1000万英镑的军费。

&esp;&esp;关绪清当然明白,英国人是把他当刀使。打压了俄国间接的帮助了英国,并且也使得中国彻底的得罪了俄国,从此北疆永无宁日。英国就有机会重新对缅甸动手,这些小算盘又怎能逃得过关绪清的眼睛。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并不是打不打俄国的问题,而是弹药的问题。

&esp;&esp;连年的征战,使得大清国库的银子像流水一样的往外流。刚刚有了点盈余,又立刻扩充了四十万部队。

&esp;&esp;另外去年从法国购买了整套的造船机器,聘请了大量的外籍工程师、设计师正在紧张的建造与“镇远”同级的铁甲舰,但是航速可以达到185节并不像德国制造的仅仅155节,另外在侧弦增加了八门240的副炮。全舰超过240的火炮共计12门,前甲板和后甲板各两门370的主炮。其他180、140的火炮及机关炮总计24门,如果制造出来的话绝对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凶猛的铁甲舰,排水量比“镇远”略大拥有8800吨。

&esp;&esp;关绪清深知在拥有飞机的现代战争中,制海权还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在海军的投入上一点不敢放松,为了建造这世界上最恐怖的铁甲舰,一方面召回了在德国学习造船技术的单柄超回到马尾军港跟着法国工程师学习,另一方面特批了两亿两白银最为经费,一旦制造成功就批量生产。

&esp;&esp;在江南造船局技术总监汤宏正在法国设计师的帮助下建造与“乘风”、“破浪”相同的巡洋舰,已经有一艘下水试航了。为了庆祝大清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关绪清特为此舰取名为“崛起”。

&esp;&esp;一切都照着关绪清的计划在一点一点的变为现实,终于在英国的三催四请之后,在各部队弹药补充齐全之后关绪清终于下达了对俄国进军的命令。

&esp;&esp;所谓师出有名,关绪清洋洋洒洒的一篇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宣战书热情四溢。

&esp;&esp;国人看的热血沸腾,国际上更没有任何的指责或者抗议,更是得到了英国1000万英镑的军费赞助。

&esp;&esp;“沙俄夙以征服亚、欧大陆,太平洋为其国策。数百年前,尼布楚条约规定绰尔纳河附近向下流入石勒喀河左岸之格尔必齐河定为两国之边界。

&esp;&esp;自此河源之石头山起,顺该山之岭脊直至于海:凡山南流入阿穆尔河之大小河流,均属大清国。但其沙俄狼子野心,时常越界抢劫、杀人放火,多次借口重划边界割我大清国土,我大清本着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原期侵略者之沙俄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能反省。

&esp;&esp;在此时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陴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残暴成性之沙俄,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国友邦公开挑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为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职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俄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俄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特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九日。”

&esp;&esp;一句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俄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让之前中俄签订的军事同盟变成了一张废纸,不但不用履行支付军费的条款,胶州湾也不用租借,更是借口对友邦英国动兵,对其出兵。亚历山大三世在看到光绪的这张宣战书之后,已经抓狂到了连自己家人都不认识的地步了。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扔。

&esp;&esp;沙俄零星的阻击根本无法抵挡大清三十多万铁骑的进攻,更何况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又无险可守,八、九月份的天气让长期呆在南方的士兵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清铁骑风卷残云般横扫了整个西伯利亚。

&esp;&esp;更让俄国抬不起头的是在连续一个月内跟两个国家签订了两份停战协议,与英国签订停战协议赔了巨款。与中国签订停战协议割了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esp;&esp;至此,中国与俄国的边境线重新划分,东起尼古拉耶夫斯克西至新西伯利亚。

&esp;&esp;大片的国土回归,使得中国的常规陆军更显得不够用。而大清如今采用的还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职业军人制度,而后世较为流行的服兵役制度并未推广。

&esp;&esp;逐鹿东亚货币改革

&esp;&esp;到了十月中旬的时候,终于在得到俄国巨额的赔款后,英国兑现了支付大清1000万英镑的承诺。坦率的说,英国人经过这次中英缅甸战争之后,对中国人是恨之入骨。关绪清手握1000万英镑却买不到英国任何东西,这不由使他非常的头疼,但是用英镑去买德国、美国的货物肯定会被他们赚取相当多的差额。所以大清的货币改革迫在眉睫。

&esp;&esp;可是要实现货币的改革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如今各地督抚都通过“火耗”、“厘金”赚取老百姓的钱,填满自己的腰包。所以货币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是损害了各地督抚的利益。

&esp;&esp;“火耗”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后,赋税普遍征银,百姓所缴的银子由于纳税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块的碎银为主,各州县衙府汇总上缴国库时,要将碎银熔炼成大块,在碎银熔炼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州县官吏要求百姓补足,于是在应缴税银之外,纳税人还要多缴一些,这多缴的部分就叫“火耗”,用来补偿熔炼碎银损耗和运输费用。

&esp;&esp;按照碎银熔炼损耗规律,一般损耗率在12左右,而州县官吏却大肆多征,每两加耗到二三钱,附加税达到正税的2030,有时更高。清初,征收火耗比明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年间各省征收火耗一般省份达到30%。

&esp;&esp;至于厘金,则是另外一样害民的东西。厘金起源于咸丰于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地军饷。当时清廷根本没有多余钱支付军费,而清朝早在顺治年间就定下“永不加赋”的铁律。

&esp;&esp;于是当时朝廷官员就想出一招,在各地设局劝捐。说是捐款,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加赋。

&esp;&esp;全国局卡总数有二千二百三十六处之多。局卡既多,用人亦滥。厘局差事最优,厘局薪金不多,主要是靠侵蚀朘削而得此巨款。得一厘差,每年可获万金或三、五千金不等。官场中竟有谓“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之语。

&esp;&esp;而在同一地区不但捐局系统庞杂,而且厘捐名目繁多。以江北为例。抽捐机构有江北粮台、江南粮台、漕河总督和袁甲三军营四个系统,由扬州至淮安不过三百里路程,中间设有八个厘卡;苏州至昆山不过五十余里,竟有四处收厘卡。

&esp;&esp;捐务名目各有指捐、借捐、亩捐、房捐、铺捐、船捐、盐捐、米捐、饷捐、卡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等。甚至江南、江北军营各自为了争夺饷源,还发生越境设卡抽厘的纠纷。

&esp;&esp;厘捐如此繁重,既阻碍商品流通,又抑制了生产发展。同时。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

&esp;&esp;改变了货币制度之后,如果不再用银子作为主要流通的货币,那么火耗就没有了。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可是却让各地督抚少了一个抓钱的工具。

&esp;&esp;对这些当官的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清朝本来对朝廷官员的俸禄就给的比较少,但是仍然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样的民间说法,可见在其他地方官员的腐败。如果没有其他政策相应出台,而贸然退出更改货币制度的话,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所以关绪清还是决定在退出货币政策的同时给全国公务员加薪!而厘金则直接取消。

&esp;&esp;关绪清用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简单明了的办法,大清银行退出纸币十银元、二十银元、五十银元、一百银行、五百银元、一千银元。

&esp;&esp;百姓可以用银子去各地大清银行兑换纸币,兑换比例按照一两银子兑换十银元。而市面上之前流通的铜板同样不得再用,取而代之的是新造的一元的硬币。

&esp;&esp;由于百姓去大清银行兑换纸币时有许多碎银子,关绪清按照一分银子九分铅的比例制造出一元的硬币。

&esp;&esp;有了英国的1000万英镑作为外汇储备,币制改革也相当的成功。有了新的币制,国内就可以形成单一货币的流通市场,不用像以前,这个省用毫洋,那个省用半开、银角子。统一的货币对商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将国内市场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而国家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对于国家经济的调节能力也就更强了。chapter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落闲池(第四爱)

落闲池(第四爱)

我更完啦!往後我应该就是修文,和陆续完善下边的角色卡。相较于漫改的小说,这个小说其实更像是漫画剧情的脚本。毕竟画画才是我擅长的嘛,用文字描述肯定不如用图片描述来的更好。洛弦×衔辞,第四爱的边缘恋歌金夕×今曦,守护神明的孩童(无恋爱关系)豆娘×公孙杗,恪守的花爱上自由的花,在嘴里塞满为己的话。花汤×华霜降,官家小姐很难爱?主要视角为洛弦(女),衔辞(男)小太阳×乱琼花雷点男主双性,不洁,受害者,被迫的,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是同,望尊重。封面衔辞,洛弦。内容标签生子布衣生活边缘恋歌天作之合悲剧其它雷...

厂花朵朵开(厂花沦陷)

厂花朵朵开(厂花沦陷)

在美女如云的公司里面,步步高升,步步收美。用虫控美女的方式,获得美女的身心和喜欢,在公司里面,打造一个庞大的美女后宫群。...

诸天

诸天

一本诸天经卷和远古祭祀血河图被上古灵兽饕餮窃取凡间,引发了一场浩。莫干山纨绔子弟莫小峰在一次劫乱之中被饕餮掳劫而去,坠入九幽晶焰,从而染上了血煞之气,心魔乱性,欲罢不能。缙云门弟子王崇...

爷青回,我嗑的cp成真了

爷青回,我嗑的cp成真了

人气顶流傅星徽在圈内是个公认的劳模,出道十三年,硬生生凭借着比996更拼的架势,长成了公司最茂盛的那棵摇钱树。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想起来自己这位模范员工快三十了还没谈过恋爱,于是大手一挥,把他送去了一档月老属性加满的生活类综艺。综艺里的女嘉宾一个赛一个的漂亮,结果谁也没想到,最后傅星徽却和节目里的一位男嘉宾官宣了恋情。男嘉宾不是别人,正是傅星徽参演的第一部电影里和他演对手戏的搭档,那位避嫌了九年没见面的前同事纪朗。十年前,粉丝都以为傅星徽和纪朗是真的,结果两人说结束营业就结束营业,这么多年硬是连一丁点还有联系的蛛丝马迹都扒不出来。十年后,粉丝都接受了两人其实不熟的现实,结果一档节目做完,他们嗑的CP居然成真了。傅星徽还记得,从前的纪朗生病着凉发了高烧,在他怀里红着眼睛问他,哥,你也会这样照顾别人吗?你对你别的弟弟们也这么好吗?像只可怜巴巴,湿漉漉的小猫咪。但傅星徽没想到小猫咪有朝一日居然会长成大老虎。直到后来的纪朗把他抱在怀里,依然红着眼睛,声音微哑,说出口的却是耳鬓厮磨的威胁。哥,早知道你喜欢这样的他说我就不装了。食用指南1隐忍克制温柔美强惨大佬受×占有欲强爱撒娇醋精攻。2酸酸甜甜,年下。3双处。4无任何娱乐圈原型,请勿ky鉴原型,鉴谁谁糊(作者乌鸦嘴很灵验的)。5综艺流程有参考心动的信号向往的生活等。6架空背景,请勿代入现实。7没有亲属关系,未成年的时候没谈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