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永光三年(公元前年)
春天二月,冯奉世回到京城,改任左将军,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三月,汉元帝立皇子刘康为济阳王。
夏天四月癸未日,平昌考侯王接去世。秋天七月壬戌日,任命平恩侯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冬天十一月己丑日,生地震,还下了雨。
恢复盐铁官的设置;设立博士弟子名额一千人。这是因为朝廷财政用度不足,很多百姓都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待遇,导致无法供给朝廷内外的徭役需求。
永光四年(公元前o年)
春天二月,大赦天下。
三月,汉元帝前往雍城,祭祀五畤。
夏天六月甲戌日,汉宣帝陵园的东阙生火灾。
戊寅日是月末,出现日食。汉元帝于是召集之前说日食变异是因为周堪、张猛的人进行责问,这些人都叩头谢罪。汉元帝因此下诏称赞周堪的优点,征召他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任命他为光禄大夫,俸禄为中二千石,兼管尚书事务;张猛再次担任太中大夫、给事中。中书令石显掌管尚书事务,尚书的五名官员都是他的党羽。周堪很少能见到皇帝,常常要通过石显奏报事情,事情也都由石显说了算。恰逢周堪生病不能说话,最终去世。石显诬陷张猛,致使张猛在公车署自杀。
当初,贡禹上奏说:“汉惠帝、汉景帝的宗庙,按照亲尽的原则都应该毁掉,还有各郡国的宗庙不符合古代礼制,应该加以整顿确定。”汉元帝认可他的建议。秋天七月戊子日,撤销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的陵园,都不再进行祭祀,只裁减设置一些官吏士卒守护。冬天十月乙丑日,撤销各郡国的祖宗庙。
各个皇陵分别归三辅管辖。把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作为汉元帝自己的初陵。汉元帝下诏,初陵不要设置县邑,也不要迁徙郡国的百姓。
永光五年(公元前年)
春天正月,汉元帝前往甘泉宫,祭祀泰畤。三月,前往河东,祭祀后土。
秋天,颍川生水灾,淹死了一些百姓。
冬天,汉元帝到长杨射熊馆,进行大规模打猎活动。
十二月乙酉日,按照韦玄成等人的建议,毁掉太上皇、汉惠帝的寝庙园。
汉元帝喜好儒术和文辞,对汉宣帝时期的政策有较大改动。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人大多能得到召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符合皇帝心意。此外,傅昭仪和她的儿子济阳王刘康深受汉元帝宠爱,过了皇后和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说:“我听说国家治乱安危的关键,在于审慎地考虑用心之处。接受天命的开国君主,致力于开创基业、传承国统,使之无穷无尽;继位的君主,心里应想着继承和宣扬先王的德行,并光大他们的功绩。从前周成王继位后,思考着遵循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来修养自己的品德,把美好的功业都归到两位先王身上,而不敢独占美名,因此上天享用他的祭祀,鬼神也保佑他。陛下圣德如天覆盖万物,像爱护子女一样关爱天下百姓,然而阴阳尚未调和,奸邪尚未禁止,大概是因为议论政事的人没有大力宣扬先帝的伟大功绩,反而争着说以前的制度不可用,一定要变更,而变更的内容有的不可行又再改回来,因此群臣相互指责,官吏和百姓都无所适从。我私下里为国家放弃已经成功的事业,却白白陷入这种混乱局面而感到遗憾!希望陛下全面审视国家大业,留意遵循先帝制度、弘扬先帝功绩,以此来稳定群臣之心。《大雅》说:‘不要忘记你的祖先,努力修养你的品德。’这是最高道德的根本。《传》说:‘审明好恶,修养情性,那么王道就完备了。’修养情性的方法,一定要审视自己的长处并强化自己的短处,大概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苛察,见闻浅陋的人要警惕被蒙蔽,勇猛刚强的人要警惕过于暴躁,仁爱温良的人要警惕优柔寡断,沉着冷静的人要警惕错失时机,胸怀宽广的人要警惕疏忽遗忘。一定要审视自己应当警惕的地方,用义来加以匡正,这样中和的教化就会相应显现,奸巧虚伪的人就不敢结党营私谋求晋升。希望陛下能引以为戒,这是尊崇圣德的方法!
“我又听说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天下的治理就能得当,所以《诗经》以《国风》开篇,《礼记》以冠礼、婚礼为根本。以《国风》开篇,是推原人的情性来明确人伦关系;以冠礼、婚礼为根本,是端正基础以防患于未然。所以圣明的君主一定要慎重处理妃嫔皇后之间的关系,区别嫡子与庶子的地位,这是礼在内部的体现。地位低的不越地位高的,新的不排在旧的前面,这样来统御人情、调理阴气;尊重嫡子而使庶子地位卑下,嫡子在阼阶举行冠礼,用醴酒来行礼,其他儿子不能参与,这是为了尊重正统、明确嫌疑。这并非只是虚增礼仪形式,而是内心对他们有区别对待,所以礼能探究内心的情感并表现在外。圣人的一举一动、日常起居所亲近的人、事物都能井然有序,那么天下人就会自我修养,百姓也会顺从教化。如果应当亲近的人反而疏远,应当尊贵的人反而卑下,那么奸佞取巧的人就会趁机行动,扰乱国家。所以圣人谨慎地防范事情的开端,在事情还未生时就加以禁止,不因为个人私情而损害公义。《传》说:‘端正家庭,天下就能安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汉武帝堵塞了黄河的决口宣房后,后来黄河又在馆陶向北决口,形成屯氏河,向东北流入大海,河面宽度和深度与黄河相同,所以就顺其自然,没有筑堤堵塞。这一年,黄河在清河灵鸣犊口决口,屯氏河因此断流。
评论
汉元帝永光三年至五年,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水利等多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显着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反映出王朝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复杂局势与潜在危机。
政治层面,汉元帝对官员的任命与调动频繁,如冯奉世的升迁、许嘉担任大司马等。然而,朝堂内部权力斗争依旧激烈,石显凭借权势掌控尚书事务,打压异己,周堪和张猛虽一度被重新启用,但最终仍遭石显陷害,这不仅体现出石显的专权跋扈,更凸显出汉元帝未能有效制衡权力,导致朝廷政治生态持续恶化,正直之士难以施展抱负,政治决策易受奸佞影响。
经济上,恢复盐铁官与增加博士弟子员,旨在解决财政用度不足与培养人才,但百姓大量复除使得徭役供给困难,反映出国家在经济政策调整时面临的困境与矛盾,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国家在平衡财政、民生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举步维艰。
文化与礼仪方面,汉元帝遵循贡禹、韦玄成等人的建议,对宗庙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撤销多处陵园与郡国宗庙。这一举措虽意在遵循古礼,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冲击了传统的祭祀文化和社会的宗法观念,引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汉元帝在文化政策上的摇摆不定,缺乏对文化传承与变革的谨慎考量。
社会层面,匡衡的上疏揭示出当时社会存在诸多问题。汉元帝对儒术和文辞的喜好引政策频繁变动,致使群臣和百姓无所适从,社会秩序出现混乱迹象。此外,宫廷内部的宠爱失衡,傅昭仪及其子刘康备受宠爱,远皇后和太子,这可能引宫廷内部的矛盾斗争,影响政权的稳定传承,也为后续的政治动荡埋下隐患。
水利方面,黄河的决口与屯氏河的断流,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严重的水灾,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也反映出当时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治理存在不足,国家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这对以农业为基础的西汉王朝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总体而言,永光年间的西汉王朝看似在进行各种改革与调整,但实则在诸多方面陷入困境。汉元帝的决策未能有效解决王朝面临的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部矛盾与社会混乱。这些问题相互交织,逐渐侵蚀着西汉王朝的根基,使其在衰落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也为后世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喜欢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dududu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本篇从今天(728)倒V,从第45章节开始。按照惯例晚上有三更掉落,小可爱们别买重复了。本故事为架空,请勿对号入座。齐楚鱼早就发过誓在我和鬼子汉奸之间,只能活一个!完结文清穿之佟皇贵妃内容标签江湖三教九流民国都市异闻正剧齐楚鱼郭邑丰一句话简介惊心动魄和刀光剑影立意无论何时,请冷静自持。...
小说简介魔法少女与咒术师如何兼得作者夜瑜希文案求问拥有魔法少女好友和咒术师男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求问被介绍的男友和好友是职场竞争对手怎么办?求问好友和男友一同来找你约会,你会选择哪一方?求问对于男友糟糕的品味,你要如何处理?知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遇到这种事情,直到她的男友变成五条。温馨提示...
文案一意乱情迷后的一夜情,宴宁以为她和那个男人再也不会相见。父亲自杀,公司濒临破产,她走投无路却没想到竟会求到他的头上。(其实就是平淡无奇偶尔玛丽苏狗血的不是小黄文的小黄文三无文。慎入。)文案二爱是一种鲁莽的...
在大雍王朝,先帝驾崩,幼帝即位,太後垂帘,外戚王氏趁机揽权,朝堂乌烟瘴气,天下动荡不安。镇国大将军楚风遭王氏诬陷谋反,满门抄斩,唯有其子楚昭在老仆掩护下侥幸逃生。流亡途中,楚昭于江南小镇邂逅才女苏瑶,二人互生情愫丶情投意合。可平静生活未久,楚昭身份暴露,被官兵围捕。苏瑶为救心爱之人,历经千辛万苦,凭借奇药配方赢得太後接见,为楚昭洗冤。获释後的楚昭心怀壮志,一心重振家族荣耀丶还天下太平,着手组建势力。然而,外戚王氏岂会善罢甘休,联合四方诸侯欲将其除之而後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较量就此展开,楚昭与苏瑶的爱情能否存续,大雍的江山又将何去何从?内容标签虐文悲剧群像其它复仇爱情权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