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初平三年(公元年,壬申年)
春天,正月丁丑日,朝廷大赦天下。
董卓派牛辅带兵驻扎在陕县,牛辅又派校尉北地人李傕、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几万步兵和骑兵,在中牟把朱俊打得大败,接着在陈留、颍川各县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几乎没留下一个活口。
话说荀淑有个孙子叫荀彧,从小就很有才名,何颙见到他,觉得他与众不同,说:“这可是能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人才啊!”天下大乱后,荀彧对家乡的父老说:“颍川这地方,四面都能打仗,很容易遭战火,得赶紧离开。”但很多乡亲留恋故土,不愿意走,只有荀彧带着自己的宗族去投靠韩馥。可巧的是,那时候袁绍刚把韩馥的位子给抢了,袁绍用上宾的礼节招待荀彧。但荀彧觉得袁绍终究成不了大事,又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就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跟荀彧一聊,特别高兴,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啊!”让荀彧当了奋武司马。那些留在颍川的乡亲,大多都被李傕、郭汜他们给杀了。
袁绍亲自出马抵御公孙瓒,双方在界桥以南二十里的地方干了一仗。公孙瓒有三万兵马,来势汹汹。袁绍让麹义带着八百精兵打先锋,又安排一千张强弩在两边掩护。公孙瓒看麹义兵少,就没当回事,直接派骑兵冲了过去。麹义的士兵都躲在盾牌下面,一动不动,等公孙瓒的骑兵到了跟前,不到十几步的时候,突然一起动攻击,喊杀声惊天动地,公孙瓒的军队被打得大败。袁绍这边斩杀了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还斩获了一千多敌人的级。袁绍的军队乘胜追击到界桥,公孙瓒收拢兵力回头再战,又被麹义打败,袁绍的军队一直打到公孙瓒的营地,拔掉了他的军旗,剩下的人都四散而逃。
之前,兖州刺史刘岱跟袁绍、公孙瓒都结盟了,袁绍把老婆孩子安置在刘岱那里,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带骑兵去帮刘岱。公孙瓒打败袁绍的军队后,就告诉刘岱,让他把袁绍的老婆孩子送走,还另外吩咐范方:“要是刘岱不送走袁绍的家人,你就带兵回来!等我收拾了袁绍,就去收拾刘岱。”刘岱跟手下人商量,讨论了好几天都没个结果。后来听说东郡的程昱很有智谋,就把他找来问计。程昱说:“要是抛弃袁绍这个近在眼前的援助,而去指望公孙瓒那个远在天边的帮助,这就好比想请越国的人来救自己掉进水里的孩子,不现实啊。公孙瓒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现在虽然打败了袁绍的军队,但最后肯定会被袁绍收拾。”刘岱听了程昱的话。范方带着骑兵往回走,还没到,公孙瓒就吃了败仗。
曹操的军队驻扎在顿丘,于毒等人去攻打东武阳。曹操却带兵往西进入山中,去攻打于毒他们的老巢。将领们都请求去救东武阳,曹操说:“要是敌人听说我们往西去打他们的老巢,肯定会回兵救援,东武阳的围困自然就解除了。就算他们不回兵,我们也能端了他们的老窝;而他们肯定没办法攻下东武阳。”于是就这么做了。于毒听说后,果然放弃攻打东武阳,往回赶。曹操就在内黄攻打眭固和匈奴的于夫罗,把他们都打得大败。
董卓让他弟弟董旻当左将军,侄子董璜当中军校尉,都掌管军事大权,董家的宗族亲戚在朝廷里到处都是。董卓侍妾怀里抱着的孩子都被封侯,还赏给他们金印紫绶。董卓的车马服饰都仿照皇帝的规格,还随意召唤三公府,尚书以下的官员都得亲自到董卓的府上汇报事情。董卓还在郿县修了个大堡垒,高和厚都有七丈,里面储存的粮食够吃三十年,他自己还说:“要是能成就大业,就能雄霸天下;要是不成,守着这个地方也能安度晚年。”董卓这人杀人不眨眼,将领们要是说话不小心说错了,当场就被杀掉,搞得大家都没法好好生活。
司徒王允和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一起密谋杀掉董卓。中郎将吕布,骑马射箭很厉害,力气也特别大,董卓知道自己对人无礼,平时出行都让吕布保护自己,还特别信任他,跟他誓结为父子。但董卓这人性格暴躁又狭隘,有一次吕布稍微让董卓不满意了,董卓直接拔出手戟朝吕布扔过去,吕布身手敏捷躲开了,然后赶紧赔礼道歉,董卓这才消气。从这以后,吕布心里就暗暗记恨董卓。后来董卓又让吕布看守内室,吕布却和董卓的婢女私通,心里越不安。王允平时对吕布挺好,吕布见到王允,就跟他说了董卓差点杀了自己的事,王允就趁机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了吕布,让他当内应。吕布说:“可我和他有父子情分啊!”王允说:“你本来就姓吕,和他又没有血缘关系。现在保命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情?他朝你扔手戟的时候,有父子情吗!”吕布就答应了。
夏天,四月丁巳日,皇帝生病刚好,在未央殿举行大会。董卓穿着朝服,坐着车进宫,一路上两边都布置了士兵,从军营一直排到宫殿,左边是步兵,右边是骑兵,围得严严实实,还让吕布等人在前后护卫。王允让士孙瑞亲自写了诏书交给吕布,吕布让同郡的骑都尉李肃,带着秦谊、陈卫等十几个勇士,假装成卫士,守在北掖门里面,等着董卓。董卓一进门,李肃就用戟刺他,可董卓里面穿着铠甲,没刺进去,只伤到了他的胳膊,董卓从车上摔了下来,回头大喊:“吕布在哪儿?”吕布说:“奉诏讨伐你这个贼臣!”董卓大骂:“你这个没用的狗东西,竟敢这样!”吕布立刻拿着矛刺向董卓,还催促士兵把董卓给杀了。主簿田仪和董卓的家奴跑过去扑到董卓的尸体上,吕布又把他们也杀了,一共杀了三个人。吕布马上从怀里拿出诏书,对将士们说:“诏书只说讨伐董卓,其他人一概不追究。”将士们都规规矩矩地站着,大声喊万岁。老百姓都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庆祝,长安城里的男男女女都把自己的珠宝玉石、衣服拿去卖了,买酒买肉庆祝,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等董家老小,都在郿县被董卓的部下砍杀射死。董卓的尸体被扔在集市上示众。当时天气开始热起来,董卓又胖,身上的油脂流了一地,看守尸体的小吏做了个大灯芯,插在董卓的肚脐里点着,一直亮到天亮,就这样烧了好几天。袁家的门生把董家的尸体收集起来,烧成灰,撒在路上。董卓的堡垒里有两三万斤金子,八九万斤银子,各种绸缎、奇珍异宝堆得像小山一样。之后,朝廷让王允总领尚书事务,任命吕布为奋威将军,持符节,礼仪待遇和三司一样,封温侯,两人一起执掌朝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董卓死的时候,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正好在王允那儿,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惊叹了一声。王允一下子就火了,大声呵斥他:“董卓是国家的大奸臣,差点就把汉朝给搞灭亡了。你身为朝廷大臣,应该和大家一样痛恨他,可你却念着他对你的那点私情,反而为他难过,这不是和他一起造反吗!”当场就把蔡邕抓起来交给廷尉治罪。蔡邕赶紧谢罪说:“我虽然不怎么忠诚,但古今的大道理,我耳朵听得多了,嘴巴也经常讲,怎么会背叛国家去向着董卓呢!我愿意受脸上刺字、砍脚的刑罚,只求能继续写完汉朝的历史。”很多士大夫都同情蔡邕,想救他,可都没成功。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蔡邕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子,对汉朝的事情了解得很多,应该让他接着写完后史,这可是一代的大典啊;而且他犯的罪其实不算严重。杀了他,恐怕会让大家失望吧!”王允说:“以前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司马迁写了诽谤朝廷的书流传后世。现在国家正处在衰落的时候,到处都是战乱,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皇帝身边执笔,这样既对皇帝的圣德没好处,还会让我们这些人被他嘲讽议论。”马日磾退出来后,对别人说:“王允恐怕要绝后了吧!好人是国家的纲纪,史书的编修是国家的大典;破坏纲纪,废弃大典,他能长久吗!”最后蔡邕就死在了监狱里。
评价
这段关于初平三年(公元年)的历史记载,生动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政权动荡的关键转折期,其中诸多事件和人物选择至今仍具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现代视角的评价:
乱世中的生存智慧与战略抉择
荀彧的远见与“跳槽”逻辑:荀彧早年预判颍川“四战之地”的风险,力劝乡人迁徙,在袁绍势力鼎盛时却选择转投曹操,体现了越时代的战略眼光。他的决策基于对“雄主”本质的判断——袁绍虽强却“终不能定大业”,而曹操的“雄略”更符合乱世中统一秩序的需求。这种“择主而事”的逻辑,打破了传统地域、身份的束缚,本质是对“治理能力”的理性选择,类似现代职场中对“平台潜力”的评估。
刘岱的摇摆与程昱的清醒:兖州刺史刘岱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犹豫,折射出弱小势力在强权夹缝中的生存困境。程昱以“假人于越以救溺子”的比喻点破本质——依附远弱而弃近强,是舍本逐末。这一决策不仅避免了兖州的覆灭,更揭示了乱世中“实力对比”远比“盟约道义”更具决定性的现实,类似现代国际政治中“地缘利益优先”的逻辑。
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与正义的复杂性
董卓之死:暴力循环的开端:董卓的倒台是民心所向——其“车服僭拟天子”“虐杀无度”的暴政,早已突破君臣伦理的底线,百姓“歌舞于道”的反应,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朴素正义观。但诛杀董卓的过程依赖吕布的背叛(“私于傅婢”“掷戟之怨”),本质是权力集团内部的暴力清算,而非制度性的纠错。这种“以暴制暴”的模式,为后续李傕、郭汜之乱埋下伏笔,揭示了“缺乏规则的权力斗争只会制造新的混乱”。
蔡邕之死:道德洁癖与文化灾难的冲突:蔡邕因“惊叹”董卓之死而被王允处死,是典型的“政治正确压倒专业价值”的案例。王允以“防佞臣讪议”为由拒绝赦免,本质是将个人道德判断凌驾于文化传承之上——蔡邕的史学价值(“续成汉史”)与他对董卓的“私恩”本可分离,却被简化为“忠奸对立”。马日磾“灭纪废典,其能久乎”的感叹,恰是对这种短视的批判:一个政权若容不下专业人才的“灰色地带”,终将因文化断裂而失去根基。
军事与政治的互动:细节决定成败
界桥之战:战术创新的价值:袁绍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麹义以“八百精兵+千张强弩”大破三万骑兵,关键在于利用地形(伏楯不动)、把握时机(十数步内同),打破了“骑兵无敌”的固有认知。这印证了“以少胜多”的核心在于“针对性战术设计”,而非单纯兵力对比,类似现代战争中“不对称作战”的思维。
曹操的“围魏救赵”:逆向思维的应用:曹操在东武阳被攻时,不救反而直捣敌军本屯,利用“敌军回援”的心理破解围困,展现了对“主动权”的精准把握。这种“跳出局部看全局”的思维,在资源有限的乱世中尤为重要——不被眼前危机牵着走,而是通过调动对手实现破局,体现了顶级军事家的战略定力。
历史的启示:秩序崩塌与重建的阵痛
初平三年的核心矛盾,是旧秩序(东汉皇权)崩溃后,新秩序(割据势力)尚未形成的“真空期”。董卓的暴政、吕布的背叛、王允的偏执、荀彧的选择,本质都是不同群体在“规则失效”后的生存策略:有人追逐暴力(李傕、郭汜),有人依附强者(刘岱),有人赌定未来(荀彧),有人固守道德(王允)。
这段历史的现代意义在于:乱世的本质是“价值体系的重构”,个体或群体的命运不仅取决于实力,更取决于对“趋势”的判断——是被旧秩序的惯性裹挟,还是主动参与新秩序的塑造。而最终胜出者(如曹操、荀彧),往往是既能认清现实的残酷,又未完全抛弃底线的人。
喜欢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dududu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作为一个颜正,又前途光明的八十年代大学生,除了没钱,狄思科再无其他烦恼。直到他发现自己生活在一本名叫粉红大亨之爱情难逃我手的书里。书中女主是未来娱乐业女大亨,而他是女主回忆里的短命白月光!按照剧情,狄思科去了朋友介绍的新兴娱乐场所歌舞厅,当服务员。刚上班就在群魔乱舞的舞池边,遭遇了疑似闹分手的男女主。女主撂狠话甩了你,我扭头就能捧出一个比你更红的!然后她一扭头就瞧见了立在一旁,盘靓条顺的狄思科。叫什么名儿?狄二狗。为了摆脱短命白月光的命运,狄思科自取贱名。土是土了点,不过,没有我捧不红的土狗!别干了,以后我包装你!白月光本该很有骨气地拒绝。可是狄思科却痛快应承,给钱就行。之后,他在女主身边呆了一个暑假,开学就溜了。毕业前去部里实习时,狄思科被领导请去家里给孩子补习外语。刚进门却发现,女主正好整以暇地窝在沙发里。你叫迪斯科呀?嗯。狄思科忐忑点头。那你先给我扭一段儿吧~本文又名没发过白金唱片的翻译官不是好企业家粉红大亨与她的大知识分籽儿白切黑语言天才+VS+人美路子野北京大妞...
巴蜀撇脱潇洒攻×耳背道士受1V1架空历史勿考究寒灵子有耳背,与他说话有沟通障碍。殊不知是他李亦行说话,带有严重的口音,出门在外自带家乡话。所以这两人相处,难免会有不愉快。遇到你,我真的是霉,倒了血霉,倒了你妈蜂窝煤。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可好的时候,又非好。那个要是敢动我心尖尖儿上的人,劳资一杆杆夺死他。所以,你说遭不遭得住。...
欧阳业穿到了热门漫画再临末世里,成为了和主线毫无关联的路人甲。本该死在开场,可意外被男主救了。差点死掉的欧阳业不想死,死好可怕。好在只要苟到最后,原文男主柳复生会结束末日,他得想办法坐享其成。比如一直跟在男主背后扫荡过的安全区苟命?只是跟着跟着这个人好像是亲朋好友无一存活备受打击,封闭情感的亡灵剑仙?那个人该不会是天生恶骨,病态扭曲诅咒万物的因果诗圣?这个孩子难道是因为孤独饥饿,未来创造死亡食谱的万毒厨神为什么男主走了,这些本该成为男主队友的人还在这??不带走真的没问题吗?男主在前面开路,欧阳业苟着一群队友在背后偷偷跟着。队友不知道为什么和你在一起特别安心,果然情绪稳定很重要。欧阳业面无表情因为路人没得感情。队友你选择的地方,都很安全。欧阳业因为有世界第一强者扫荡过。队友说起来你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从来没见过?欧阳业沉默。偷偷摸到无人之处,掏出手机,看着上面粉萌萌的app恋爱游戏。他的能力,是恋爱手游app。作用是恋爱提升好感度后,得到附加技能。他现实接触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手机里的恋爱对象。他真的没胆子告诉他们本人,自己为了苟命在手机里和他们谈恋爱。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柳复生重生后,抛弃前世可靠的队友,不让他们再跟随自己面对更悲惨的未来。一人背负,独自战胜末世。他也知道,在身后跟着一个人,捡走他抛弃的人。躺在血泊之中,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柳复生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有一张复活卡,可以复活一次命定爱人,我给你用了,如果有什么副作用,你千万别怪我。柳复生闭上眼睛。好。...
双男强制爱囚禁逃跑文学失忆变傻故事从陆晨被厉砚囚禁的第三年开始。会有一些前情回顾。被强制爱三年之後,陆晨的记忆回到了他还没有认识厉砚的十九岁。三年前,厉砚想和陆晨在一起,陆晨不想和厉砚在一起,厉砚非要和陆晨在一起。陆晨跑,厉砚追,陆晨再跑,厉砚再追。跑,追。陆晨心死,然後求死,没死成。还因为发烧,不积极治疗,把自己烧傻了,厉砚後悔,随後陆晨渐渐恢复记忆新手写书,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