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檐角铁马在渐密的雨雾中叮咚作响,每一记清音都似敲在青石板的旧魂上。沈知白立于茶肆檐下,素手微抬,一滴剔透的雨珠滚落指尖,竟凝而不散,莹然透出《千里江山图》才有的幽邃青绿,内里山峦叠嶂,烟岚浮动。她指尖微颤,那滴凝聚了千里江山的雨珠便无声滑落,砸在湿漉漉的石板上,碎成一片迷蒙水光。
“这雨水,竟也通了画魂不成?”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桐油伞面在她头顶倏然绽开,隔断了细密的雨帘。裴砚之执伞而立,玄色衣袍几乎融进雨雾里。伞骨是沉甸甸的老竹,油润亮,细看之下,每一根都阴刻着繁复的《宣和画谱》纹样。伞影投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二十四道清晰的水痕晕染开来,竟似一幅微缩的节令图卷缓缓铺展。他目光沉静,越过雨幕望向巷口:“看那老篾匠。”
巷口避雨处,一个须皆白的老篾匠佝偻着背,枯瘦的手指翻飞如蝶,正编织一件尚未成型的蓑衣。他脚边散落着柔韧的篾条,一个半开的竹编小篓斜倚墙根。篓口微敞,竟露出一角泛黄的古卷,湿润的空气里,隐约可见“林泉高致”几个古拙的墨字。
“听——”蹲在药铺门边整理草药的苏枕雪猛地抬头,手中药锄顿在潮湿的地面。她黛眉微蹙,侧耳凝神。原本单调的雨打芭蕉声里,不知何时混入了一缕极幽微、极清越的调子,似冰珠落玉盘,又似檐溜滴空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意。“是‘檐霖调’!”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碧鸡漫志》里提过,前朝宫廷消夏避暑的雅乐,早失传百年了!怎会在此处重现?”
茶寮灶上,粗陶铫子里煨着的雨水茶正“咕嘟咕嘟”冒出细小的蟹眼泡,水汽氤氲。角落里,一位双目微瞌的盲琴师,枯瘦的手指按在焦尾琴上,用的正是《乐府杂录》中记载的“水云揉弦法”——指尖轻沾琴旁小盏中接来的无根雨水,再落于丝弦之上,揉捻推拉间,那琴音竟真如涟漪般层层荡开,勾勒出《月令七十二候图》中雨水三候的意境: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叮、叮、叮…”
三声清脆的撞击声突兀响起。三人循声望去,只见街心一处浅浅的积水洼里,三枚色彩斑斓的雨花石被雨水冲刷挪移,竟诡异地排列成一个规整的图案——赫然是《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古老星斗纹“斗栱连珠”!
“怪事年年有,今年雨水特别多。”驼背老翁沙哑的声音传来。他不知何时掀开了酒肆门口一只半人高的粗陶酒瓮,浓郁的酒香混合着松针清气瞬间弥散开来,冲淡了雨水的微腥。他眯着眼,用长柄竹勺搅动着瓮中琥珀色的酒液,浑浊的眼中映着漂浮其上的点点洁白:“去岁冬至,取的是梅梢最净的雪,松针也是雪压青松时采的嫩尖…《北山酒经》里说的‘松针雪’,可不就是这般模样?”
沈知白腕间那串从不离身的素银铃铛,毫无预兆地剧烈震颤起来,出细密如急雨般的嗡鸣!“嗡——!”一声尖锐长鸣,银铃周围丈许的雨帘竟被无形的声波瞬间震碎、排开!无数细如牛毛、闪着幽蓝寒光的银丝在震开的雨幕空隙中一闪而逝,快得令人目眩,随即又被更密的雨水淹没。
“雨丝天罗!”裴砚之眼神骤利,玄铁扇“唰”地展开,扇骨边缘寒光流转,“《武林旧事》里提到过的前朝内卫秘藏暗器!知白,小心!”
他话音未落,扇面已闪电般挥出,精准地截住一滴正从沈知白鬓边滑落的水珠!那水珠凝在漆黑的玄铁扇面上,竟未破碎,珠心深处,清晰地映出一幅精妙绝伦、线条繁复的立体图谱,图谱旁两个古篆小字隐约可辨——梓人!
“是《梓人遗制》!”裴砚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失传数百年的机关圣典图谱!竟藏在这雨水之中?”
“客官…您、您的茶…”药铺小学徒脸色煞白,捧着一个青瓷盖碗,战战兢兢地挪到苏枕雪身边,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碗盖掀开,清冽的茶香四溢。碗中,以无根雨水煎泡的明前龙井嫩芽,正缓缓舒展下沉,姿态优雅如枪似旗,根根竖立,水汽蒸腾间,叶片脉络清晰可见,正是《茶录》中推崇备至的“旗枪相”!
“当啷…当啷…”醉仙楼高耸的檐角下,悬挂着一串造型奇特的鎏金铃铛。此刻,那铃声不再清脆,每响一声,竟有大片酥白如糖霜、细密如粉尘的奇异“雨丝”簌簌落下,沾衣不湿,触手微凉,带着清甜的气息。裴砚之伸手接住一捧,指尖捻动:“酥雨饧?《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北宋宫廷秘制甜点,竟真能从天而降?”
苏枕雪忽然伸手,挑开自己那件半旧靛蓝道袍衣襟的第三颗盘扣。布扣解开,内衬的月白里衣上,赫然露出一行墨迹淋漓、筋骨峥嵘的行书残句!墨色深深浸润在棉布里,字迹边缘却泛着无数细如针尖的湿润小点,仿佛被微雨打透。正是《寒食帖》中那句“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绣法正是失传的《绣谱》“雨点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雨水…有古怪。”苏枕雪的声音沉了下去,指尖抚过那行被“雨点针”绣出的墨字,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沈知白鼻翼微动,一股极其熟悉、带着山林清冽与岁月沉香的独特气息,毫无预兆地钻入鼻腔。是降真香!父亲生前最爱的香!她猛地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街角。一个挑着红漆货郎担的汉子正缩在檐下避雨,担子上各色香粉瓷盒琳琅满目。一个打开的乌木小匣内,盛着深褐色的香粉,匣盖内侧贴着一张残破黄的签纸,上书五个古篆:“雨水合香方”——正是《陈氏香谱》中早已失传的秘方!
“父亲…”沈知白低喃,心口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
“轰——嗡——!”
一阵沉闷而宏大的嗡鸣毫无预兆地席卷了整个街巷!仿佛来自地底深处,又似源自九天之上。声音的源头,赫然是皇城方向!钦天监那高耸入云的檐角上,七十二条镇压风水的鎏金铜钉,正在这诡异的雨水中,同时出低沉而整齐的共振!
随着这嗡鸣声,前方浓密的雨幕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搅动,水汽蒸腾翻滚,竟缓缓凝聚、勾勒出一幅巨大而朦胧的山水虚影!山势雄浑,水波浩渺,林木蓊郁,屋舍俨然…正是王维笔下的《辋川图》!更令人骇然的是,在这虚幻的山水之间,一个身着蟒袍、面白无须的老太监身影清晰浮现,他枯瘦的手指正捏着一柄薄如柳叶的小刀,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度,片着一条肥美的鲥鱼!每一刀落下,鱼片薄如蝉翼,纹理分明,竟是《膳夫经手录》中记载的失传刀法“千堆雪”!
“嗤!”
一道银芒,细如丝,毫无征兆地撕裂雨幕,直射沈知白眉心!快得越了人眼的捕捉!
裴砚之瞳孔骤缩,玄铁扇化作一道乌光横挡。“叮!”一声轻响,银针被扇骨精准格飞。针尾,系着一根细得几乎看不见的丝线,在雨水中折射出奇异的光泽——那丝线并非寻常丝麻,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只在谷雨时节由一种特殊柞蚕吐出的丝,浸染山间赤霞后呈现的独特红色,正是《齐民要术》中一笔带过的“谷雨红”!
“他们要改《授时历》!”苏枕雪猛地捂住嘴,一阵剧烈的咳嗽让她弯下腰。一口鲜血喷溅在脚下湿漉的青砖上。那血珠并未立刻洇散,反而诡异地凝聚、伸展,如同活物般,瞬间晕染开一朵姿态妖娆、层次分明的重瓣芍药!花瓣饱满,色泽由深红渐次淡至粉白,叶脉纹理清晰可辨,竟与失传的《芍药谱》中那朵“醉杨妃”图样分毫不差!
《授时历》!朝廷颁布天下的历法根基!沈知白脑中“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轰然炸开!幼时在父亲书房中,偷偷翻阅那本夹着许多奇怪画片的《梦溪笔谈》,其中有一页,画的便是几个扭曲的符号围绕着水滴,父亲曾指着它说:“此乃‘雨水’卦象,主变数,亦藏杀机…”她猛地抬头,目光如利剑般刺向西市方向!
西市口,一间门脸不大的当铺“聚宝斋”内。高高的柜台后,一个干瘦的朝奉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着手中一块布满裂纹的古老龟甲。窗棂透入的天光,恰好落在那龟甲之上。奇异的事情生了!龟甲上那些深褐色的斑驳纹理,在雨光水汽的浸润下,竟隐隐泛出一种非金非玉、细密如龙鳞般的幽暗光泽!正是《周易集解》中描述的,唯有蕴含天地玄机的上古灵龟甲才会出现的——“龙鳞光”!而那朝奉布满皱纹的脸上,正浮起一丝贪婪而诡异的笑容。
“锵——!”
一声清越悠长、穿金裂石般的剑鸣,毫无预兆地从沈知白腰间响起!她悬在腰侧的“梅魄”古剑,竟在鞘中自行剧烈震颤起来!剑鸣声高亢激越,直冲雨幕!
随着这声剑鸣,不可思议的一幕生了!长街两侧,那些悬挂在店铺门楣、檐角,原本只在节庆夜晚点燃的各式花灯——绘着立春咬春图的兔儿灯、芒种祈蚕的茧形灯、秋分祭月的蟾宫灯、冬至消寒的九九梅花灯……整整二十四盏象征着不同节气的彩灯,竟在此刻,在这白昼的雨雾中,一盏接一盏地自行点亮!赤橙黄绿,光华流转!灯影投射在湿漉漉的街面和弥漫的水汽中,光怪陆离,竟生生在迷蒙的雨雾里,架起了一座横跨长街、流光溢彩、宛如实质的七彩虹桥!桥影憧憧,行人车马仿佛在其上穿梭,分明就是《清明上河图》中那座名动天下的虹桥!
茶肆内,茶博士手中那把长嘴铜壶正“嘶嘶”喷着白汽,壶中烹煮的,正是按《大观茶论》记载,于去岁腊月密封深埋,今日方启封的梅花枝头雪水。浓郁的白雾蒸腾而起,翻滚弥漫。沈知白死死盯着那雾气,瞳孔骤然收缩!翻滚的水汽之中,光影扭曲变幻,竟渐渐凝成一行行扭曲跳跃、却无比熟悉的墨字!正是父亲临终前,用尽最后力气,写在半页残破《金泥玉屑》上的那个诡异而拗口的咒诀——“梅魂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轰隆——!”
一声沉闷至极、仿佛自九幽地府碾来的巨响,撕裂了雨幕,也碾过了所有人心头!并非寻常雷声,而是仿佛有巨轮碾过青铜巨鼎,带着一种摧枯拉朽、改天换地的沉重威压!就在这声撼人心魄的“春雷”炸响的瞬间,沈知白清晰地看到,对面浣衣坊门前,那块被雨水冲刷得光滑如镜的青石捣衣砧上,一张被遗弃、尚未干透的彩色笺纸正被雨水无情浸透。笺纸上描绘的,本是《月令七十二候图》中处暑三候“鹰乃祭鸟”的图景,此刻那代表肃杀秋意的靛蓝色颜料,正在雨水中迅洇染、流淌、扩散,化开一片冰冷而绝望的蓝。
酒肆前,驼背老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芒。他舀起一勺琥珀色的屠苏酒,酒液在粗陶碗中荡漾。浑浊的酒液里,除了那洁白的松针雪,竟诡异地沉浮着几片边缘带着细密锯齿的深绿色草叶,以及一小块半透明的、散着幽冷寒气的冰晶!那草叶,正是《楚辞·离骚》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宿莽”!而那冰晶,其形态与气息,竟与《金銮密记》中描述的、传说能聚敛精魂的“梅魄”一般无二!
“原来宿莽寻根,梅魄引路…竟是真的…”裴砚之盯着碗中沉浮的异物,声音低沉。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街角瓦肆的戏台上,陡然传来杜丽娘幽怨婉转的唱腔,《牡丹亭》的“雨丝风片”选段在凄风冷雨中飘荡。
与此同时,裴砚之手中那块镌刻着繁复星图的紫铜罗盘,其指针如同被无形的巨力牵引,疯狂地旋转数圈后,猛地一顿,颤巍巍地指向了皇城宫墙之外某个方向!那里隐约传来孩童清脆的、带着乡音的歌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是《诗经·七月》。歌声处,几个总角孩童正蹲在湿漉漉的墙根下,围着一个半埋在泥水里的粗陶罐玩耍。罐口敞着,里面浸泡着满满的、颜色深紫的紫苏叶和青黄相间的梅子。那紫苏叶的色泽,那梅子青涩的轮廓,竟与沈知白襁褓时便系在腕上、如今贴身珍藏的那缕褪色的“长命缕”丝线,是同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只记载于《考工记》中的神秘青色——“天水碧”!
“啪嗒。”
一滴冰冷的雨水顺着沈知白的眉骨滑落,滴在她紧握梅魄剑柄的手背上。几乎是同时,她腕上那串以五色丝线编织、父亲临终前亲手系上的手绳,毫无征兆地变得滚烫!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酸甜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她惊愕低头,只见一缕浓稠如蜜、色泽深红近黑的汁液,正从那五色丝线的缝隙中缓缓渗出,滴落在脚下湿漉的青砖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骑虎难下,恃爱行凶。东境有一秘境,名为黑漩,祸乱三界千年,众生饱受其苦。作为最出众的人修弟子,谢明渊被宗门寄予众望,拥有无上荣光,只待将来他一剑破万法,覆灭黑漩,还三界清平。然而,谢明渊遇上了一只猛虎,猛虎剖走他的金丹,换成了妖丹。意气风发的少年从此跌落云端,沦为笑柄。宗门驱赶他,世人嘲弄他,唯有一人,白衣负雪,清眉冷目,朝他伸出了手白戎跟我。谢明渊从未见过像白戎这样神秘的人,极弱,却又极强,藏有无数秘密,深不可测。可就是这样的人,在所有人抛弃他的时候拉起了他,收他为徒,教他抵御万法,带他一步步接近黑漩。直至某一天烈酒浇身,于月光下,谢明渊亲眼看着白戎化身成了他永生也忘不掉的剖走他金丹的那只猛虎。白戎救了他,可也是白戎毁了他。谢明渊堕魔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白戎抓进魔宫。他将白戎的下巴抬起,凝望白戎的眼眸,轻声问师尊用自身妖丹换我金丹,只是为了利用我救出困在黑漩秘境里千年的魔尊,是吗?师尊对我好,只是为了拿我当魔尊的替身,是吗?师尊,你现在再想逃,晚了。但谢明渊不知道的是,魔尊竟然是他自己。ps病美人白虎受,orz受人形出场很晚,33章才出来。...
这部小说的构思,最早应该能追溯到2o18年初,当时用马甲写了个征文,大家反响不错,心里当时就有了点构思,正好就把情节写出来,以飨读者,也满足自己一下。大概写了两年多一点吧?应该是去年七八月份完稿的,一直扔在那里没有校对,直到近日才腾出手来,校对排版,也对一些内容进行填补,对角色进行进一步完善,目前大概是一天十章左右的进度,没办法,总要生活,加上身体在这里,看多了也扛不住这次对自己是个突破,无论是篇幅上还是人物刻画上,都比以前进步很多但老毛病依然没怎么改,对情节的刻画还是弱项,很挠头。...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后世青年魂穿红楼世界中宁国远亲之上,为了免于被贾府牵连之命运,只好步步为营,然而茫然四顾,发现家国天下,乱世将临,为不使神州陆沉,遍地膻腥,只好提三尺剑,扫不臣,荡贼寇,平鞑虏,挽天倾!这一切,从截胡秦可卿开始...
...
沈澜穿成了扬州瘦马。云鬓花颜,瑰逸绝伦,当得起江南第一美人之称。正因这份美貌,她要被送去给巡盐御史裴慎做妾。沈澜不愿意做妾,千辛万苦逃了出去。阴错阳差,成了裴慎的丫鬟。对丫鬟这份工作,沈澜尚算满意。虽然全年无休007,但薪俸极高,常有外快。更让她满意的是裴慎快要成亲了。只等裴慎成婚后,她便能销去奴籍,靠着自己积攒的人脉钱财,快快乐乐过完这辈子。就在她满心欢喜,只等放良之时,忽然发现,裴慎想纳她为妾。沈澜我不做妾。裴慎三年前就想纳沈澜为妾,只是因为守孝不得已忍了三年。越隐忍,越克制,想得到她的心思就越强烈。如今三年已过,将要成亲,正是纳妾的好时候。裴慎一生顺风顺水,官路亨通,遇到沈澜,才知道世间唯情爱二字,最是摧心折肝。阅读指南1强取豪夺,带球跑,追妻火葬场文学2本文会出现两次时光大法3女主很美,所以文中会出现很多描写女主美貌的句子4男主很狗5请大家友爱看文,不要人身攻击,也不要去别人文下提我的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