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20230(第2页)

前两个都好说,可是最后要办工厂不说,还要自己花钱……宜兴城遭逢大难,本来府里去年刚积攒的银钱都用来救灾施粥了,如今哪还有余钱?潘宣抚使只知道叫他们办事,可这事也要办得成才行呀!

袁县令支吾道:“下官在宜兴找地方办厂房,这……”

潘邓沉着脸坐在主位,“县令有难处吗?”

袁县令赶紧说道:“没,没有,下官知大人此次前来,都是为了宜兴城,大人吩咐,下官一定尽力去办。”

说完告辞离去,一溜烟走了。

第222章宜兴复苏

日子一晃半月过去,从润州运来的水泥都已经都到了宜兴城,正由工头指挥着在城外浇筑。

百姓们一边看着这眼熟的白色“三合土”,一边忐忑不安地问询梁山兵,“官人,咱们家里没银钱的要怎么买?官府可许借贷?”

梁山兵也是昨晚刚收到的宜兴府衙传令,说道:“县令大人吩咐,城西建厂,去那帮着建厂的人,一天给二十文,包一顿饭,还给优先修缮房屋。”

众人一听还有这种好事,都细细问起来,“城西哪里?”

又有一人说道:“咱们把屋子修缮了,都用这个水泥,要多少银钱?”

那梁山兵说道:“城边不远的地方,往西走就能看见。”而后又对那人说道:“得看你家烧毁多少了,要是还有个地基,那也不要多少银钱,另外城边树林也有木材,官府近几个月许伐木……”

听了此话,人群吵嚷起来,“让去伐木了?什么时候的事?从前怎么没听说?”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

那梁山军又赶紧说道:“昨日里官府下令,每户只许砍两根,做房梁!屋子没损坏的都不许去,叫衙役抓到了要罚钱!”

*

城里热闹一片,从北面赶来的行脚商人也都拉着一车车粮食往宜兴城赶,眼看前面就是城门,车上小子说道:“他们都在城门口干啥呢?”

这看着一群人不知道在忙活什么,热火朝天的,咋不像受灾的样呢?不是说宜兴遭遇火灾,整座城池都烧黑了吗?

车上商人也极目远眺,不一会儿收回了脖子,心中突然有种不祥之感。他们都是听说宜兴城如今粮食价钱飞涨,老百姓都吃不起米了,这才来做生意的,想借着此次机会高价抛售,狠狠大赚一笔!

怎么如今这城外的百姓不像挨饿的模样呢?

不过来都来了,大老远走到这儿,还能回去不成?几人虽然有些狐疑,但也都依旧赶着车往城里走去。

和他们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江南各府的商人,都是听了宜兴物价飞涨,在他们本地低买了各种杂物,来这高卖的。

是以宜兴城这几天外来人颇多,城中渐渐热闹起来。

宜兴城遭逢火灾大难,却没想这才过了半月,却突然繁华起来,百姓们在城中津津乐道,小娃娃们晌午吃了粥,在街上乱跑,到了南城门嚷嚷道:“又有商队来了!好大车!”

一群小萝卜头都往南城门处跑,远远地看着一条好长的车队,领头的一行人却和以往见到的穿丝绸的商贾不同,是几个穿着布衣,面颊消瘦黝黑的老丈。

最为首的一个拨了拨自己头上的斗笠,遥看宜兴城的南城门,心中颇为感慨,他曾数次听自家大姐讲述往事,曾在此门之处的生死一刻,没想到如今他也到了这宜兴了。

拖来的板车上面摞着一棵棵果树苗,正用粗帆布盖着,就近拉倒了城西山坡上。

袁县令知道这老果农今日到来,早就叫人去城外十里迎着,在周寿到城门的时候,他也早已在城门前面等着了。

毕竟这可是潘宣抚使亲自举荐的大果农,也是湖州城招安的白莲叛军首领的父亲,更别说他在宜兴城待了两年,也听过“周寿枇杷”的美名。

有这样的人助他们宜兴种果树,那他们宜兴城岂不是过几年就能成为这江南地界下一个洞庭山,百姓们过上靠着卖果子就能富裕的日子!

果树苗经人拉走,放在树林中间,等待着黄昏时分栽种,周寿则与袁县令商谈助农一事。

袁县令说道:“本官久闻丈人于枇杷一道声名远扬,所植周寿枇杷冠绝江南,远近皆知。今丈人到宜兴来,实乃宜兴之大幸,且蒙潘宣抚使举荐,是以本官欲上书常州府,请丈人出任农师,以广传技艺,不知丈人意下如何?”

周寿连忙摆手,说道:“小民乃是一介农夫,有幸得潘宣抚使青眼,哪里值得上大人如此高看?我既是潘宣抚使一封信叫来,本便不求什么,只想要尽心竭力,为这宜兴城种好果树……”

袁县令不赞成地说道:“丈人助我宜兴城是天大的情分,我府衙怎能不有所回报?若能请得丈人出任农师,不仅宜兴百姓受益,更是我常州农事之幸。望丈人莫辞辛劳,受此一职,本官定当竭尽全力以成丈人之志。”

周寿还是推拒,“大人言重了,小民只是个果农,若能为宜兴种出好果,便是小民之幸,至于农师之职,小民恐不胜任……”

袁县令见周寿谦逊,又连忙说道:“丈人何必过谦?潘宣抚使举荐,自有其道理。本官深知丈人之能,此职非丈人莫属。丈人有什么要的尽管说,本府为提供一切所需,确保丈人能施展所长,造福一方。”

周寿听他此话,犹豫半晌,而后说道:“既然大人如此看重,小民也愿为宜兴百姓尽一份力。只是小民有一请求,望大人能允许。”

袁县令忙道:“但说无妨,只要本官能做到,定然答应。”

周寿说道:“一来小民种树多年,深知农事艰辛,我虽于此种植,尽心竭力育种,却不一定能种出那梅溪县果来,皆因水土不同。”

袁县令听后说道:“此乃应有之意。”

周寿忙说道:“小人还有其二,我周家世代种枇杷,从来没出过梅溪县,祖辈家法乃说技不外传,不然便是不肖子孙。可如今小人感念潘宣抚使大恩,愿将此计献出,却又唯恐违反祖训,是以这几天来心中惴惴,于昨日想出一个万全之法。”

袁县令听他一言,也觉得他们宜兴城要这果农献出自家技艺,确实是强人所难了些,便说道:“丈人所想的是何法?只管说出来,但凡本官能帮得上忙的,必定义不容辞。”

周寿说道:“便是将此地枇杷,若是日后能种得如梅溪一般好的,依旧冠我周家枇杷的名头。”他看着面前大人的脸色,接着说道:“……周寿枇杷在江南也算有些名声,如此一来,也能为宜兴开开销路……”

袁县令听了这话却皱紧了眉头,这个要求可着实有些为难了。

他宜兴本地既然要种枇杷,自然要冠上他宜兴城的名头,这样以后打出销路来,旁人都知道来他宜兴城买,才能切实叫百姓把手里果子卖出去,也是个他们宜兴城的营生。

可如今这老丈要冠他的名?

袁县令眼珠一转,虽知此事不好,却并没当场回绝,而是笑着说道:“本官虽为一县之主,凡事却没一个是自己做主的,这事也要与县丞,主簿官一同商议。丈人远道而来,先在府中歇息一晚,有什么正事明日再谈。”

说着一溜烟跑回府衙,到了州院,把正在向小吏们安排事宜的人拽出来,和他详细说了今日面见周寿一事,以及周寿给他宜兴城的为难。

那人听完了,看着袁县令,“那老丈诚意而来,堂兄就这样把人放在那里,自己回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启1991

重启1991

重生回到了1991年,儿子还没死,自己也没走上那条古惑仔的不归路。他决定洗心革面踏实做人。顺道捡回来当年被自己欺负的同学,要不,咱们凑合过吧?糙汉攻X乖巧受。日常种田风,主攻。提示本文主打浪子回头,养娃养媳妇种田向的文,所有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均为杜撰,感谢阅读。...

终予归

终予归

一场带有谋略的杀戮,将这个王朝战场杀敌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害了,他的家人皆被送上断头台。她身为慕氏皇族的长公主,行的是张扬跋扈,做的是守护天下苍生,她虽被人认为是疯子,但人人都记得她在战场上是如何的英姿。她漠视感情,但对于恩情有恩必偿。她实力强大,可对于一些东西却又不得不放手。她在布局,布一场天下人畏惧的棋。(我是个写作废,真的不会写简介,但是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这是篇爽文)这文女主没有喜欢的人,番外也没有,但会碎好几次。内容标签朝堂...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2024年12月,重啓更新,这是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温暖故事。在命运面前,顾佳雪向来随波逐流,机缘巧合下,她拿到了逆转遗憾的门票。有人对她说做你自己,凌驾伤痕。有人对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什麽,一定要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有人对她说参加比赛是所有赛车手不可逃避的宿命在飞速向前的跑道上,顾佳雪体会到了命运的真谛。当帷幕缓缓拉起,在时间的漩涡中,她能否与他重逢?求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我的完结文四驱兄弟重塑现实,请戳我专栏!内容标签少年漫励志甜文正剧其它休米,卡罗,米海尔...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末世第三年,靳迟的名字成了中部基地不可言的恐怖。S级异种末日最强人形兵器。同时,也是临城基地最成功的实验品,多次从地狱里归来复仇的污染物。更惨无人道地闯入临城,将当年负责实验的唯一一名治愈系异能者生生掳走。有知情者传言,那个异能者在靳迟手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最开始,被抓走的异能者本人叶溪闻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看看碗中被仔细剔除尖刺的鱼肉,再看看三室一厅还附赠一个大院子的住处,以及被塞了一柜子的高级异种晶核。靳迟信心满满我准备这么充分,他肯定能感受到我的心意!叶溪闻陷入沉思你们对俘虏都这么好的吗?后来,临城基地来人,想要将叶溪闻带走。人前,靳迟冷冷淡淡,连眼神都懒得给一个。人后,靳迟一脸阴沉,将人打得满地找牙,又在叶溪闻找来时,飞速转身撇清关系我不是我没有我没动手,是他自己摔倒的!叶溪闻?胸口开了个大洞的受害人?再后来,红月低垂,异种躁动,狰狞的腕足撼动高楼,遮蔽天日。异能者们战战兢兢守在城楼,满心悲愤只待赴死。却无人知晓,湿泞触手缠绕之下,叶溪闻正伸出手,挣扎着送出一个轻轻的吻。下一秒。靳迟陡然清醒,一脸慌乱,后退三尺我还没表白我们就做这种事情不太好吧!叶溪闻?那你的触手倒是放开?成功骗到亲亲的触手双c彼此都没有对不起过对方攻有触手属性应该不长(我努力),主要想练练人设和感情线,剧情线可能会一笔带过...

道诡异仙

道诡异仙

诡异的天道,异常的仙佛,是真?是假?陷入迷惘的李火旺无法分辨。可让他无法分辨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他自己,他病了,病的很重。...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滇地的天在一年四季中总是黑的比别的地方要早,郁郁葱葱的林子和那无处不在的瘴气让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而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九黎部族来说,这里无疑是美丽的净土,虽然生活苦了点,但是因为没有外界的打扰,所以这里的人仍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当然,或许他们的某些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有些伤风败俗。在滇地深处靠近滇池的一片地方,有着一座竹屋,那是上代白莲圣母安碧如当年盖的,现为当代圣母依莲闭关居所,虽然有些旧了,但是清净的环境总比部落中那日夜的喧闹要好太多了。酉时方过,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在池边,缓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