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 听风的人(第1页)

凌晨四点十七分,上行脉冲信号的记录在系统日志里像一道微弱的电火花,短暂却刺眼。江临风的指尖在触摸板上划过,将那条持续了1.8秒的数据流放大、解析,每一个字节都清晰地指向了同一个源头——清明桥村,那个被他亲自下令整改的“甲子-9”节点。数据包的内容简单到近乎原始:一个标准的心跳响应。然而,它的触发时间,恰好在王有福那段忏悔录音的最后一个字落下后的静默期内。这不是系统自检,更不是网络抖动。这是人为的、蓄意的回应。引擎的轰鸣撕破了黎明前的宁静,车灯如两柄利剑,劈开笼罩在乡间公路上的薄雾。江临风没有通知任何人,甚至没有带上李春来。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常规调查的范畴,更像是一场跨越了三十年的私人对话,而他,只是一个无意中闯入的窃听者。清明桥村依旧沉睡,连狗吠声都吝于响起。基站小院的铁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门轴在被推开时发出一声疲惫的**。一股松香和焊锡混合的焦糊味扑面而来,屋内的灯亮着,一道瘦削的身影正伏在工作台前,背对着门口,手里的电烙铁尖端闪烁着橘红色的光点。是杨小满。江临风放轻了脚步,像个幽灵般靠近。桌上摊着一张用铅笔画在牛皮纸上的电路图,线条歪歪扭扭,却逻辑清晰。核心区域用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静默=倾听,按钮=回应。图纸旁,一块烧得焦黑的继电器板躺在那里,显然是这次“对话”的牺牲品。杨小满正用焊枪,小心翼翼地将一颗新的继电器焊接到备用板上,他的动作专注而虔诚,仿佛在修复一件神圣的法器。他没有注意到身后的来客,直到一双大手按在了他的工作台上。杨小满的身体猛地一僵,触电般抬起头,惊恐地看着江临风。他以为等待自己的是一场风暴,是对于他擅自改装国家通信设施的严厉问责。他下意识地想用身体挡住那张电路图,嘴巴张了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急促的喘息。然而,江临风并没有像他预想中那样勃然大怒。这位身形高大的警官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复杂的、探究式的平静。然后,他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坐在椅子上的杨小满平齐。他抬起手,用一种略显生涩但准确无误的手语,比划出了一个简单的问句。“你,听见了?”杨小满的瞳孔在瞬间放大,所有的惊恐、慌乱和戒备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他怔怔地看着江临风的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那不是审问,而是确认。不是质问,而是理解。他紧紧抿住嘴唇,防止自己发出不成调的呜咽,然后,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重重地点了点头。一次,又一次。眼眶里迅速积聚起一层水雾,在灯光下,像两颗即将升起的、明亮的星。他听见了。在那个死寂的凌晨,王有福跨越三十年的忏悔,被他用自己创造的方式,听见了。杨小满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打开锁扣,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封面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字迹的硬壳笔记本。他将本子递给江临风,像递交一份迟到了太久的答卷。江临风接过本子,一种沉甸甸的、属于时间的重量压在掌心。他翻开泛黄的内页,里面贴满了从各种报纸上剪下来的新闻简报,大多是关于通信技术发展的报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BP机到大哥大。每一篇剪报旁边,都用清秀的字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和心得。这是一个沉默者的世界,一个用文字和电路构建起来的、渴望沟通的灵魂。翻到中间,一则本地新闻的豆腐块报道吸引了江临风的注意。标题是《村口小卖部意外频发,老人摔伤引关注》,日期是1996年秋。报道内容语焉不详,只说一位姓周的女士在自家店铺内摔倒,头部受伤,因其有语言障碍,无法清晰描述事发经过,警方初步判断为意外。杨小满伸出手指,轻轻点在报道上,然后又指了指自己。江临风瞬间明白,报道里的周女士,就是他的母亲。他继续向后翻,一页手绘的草图赫然映入眼帘。那是小卖部的平面图,画得极为精细。柜台、货架、门窗的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最让江临风心头一震的是,图中那个本应立着的柜台,被画成了倾倒状,倒下的方向是朝着店铺内部,而不是顾客站立的外部。更重要的是,在柜台倒下的位置旁边,地面上被着重画出了几道平行的、断断续续的划痕,旁边用三个字注解:拖拽痕。这与他记忆中那份早已归档的卷宗记录截然相反。卷宗里写着,柜台是向外倒塌,现场无明显搏斗痕迹。一个简单的方向差异,一个被忽略的细节,瞬间将“意外摔倒”的结论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江临风的呼吸陡然

;急促起来,他猛地意识到,杨小满不仅仅是想让母亲未曾说出的话被听见,他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调查着一桩被全世界遗忘的罪案。这或许不是“十七案”的延伸,而是被遗漏的第十八起案件。一个被错误定性,从而完美隐匿在时间尘埃里的开端。“还有别的吗?”江临风的声音有些沙哑。杨小満点了点头,转身从箱子底翻出一盘用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老式录像带,上面贴着标签:清明桥供销社,1996。回到市局技术中心时,天已大亮。金小霜顶着两个黑眼圈,正在调试一台布满接线的古怪设备。“数字考古,”她灌了一大口咖啡,言简意赅地解释,“专门对付这种快要变成化石的磁带。”当江临风说明磁带的来历和重要性后,金小霜的表情严肃起来。她将磁带小心地送入修复设备,屏幕上先是满屏的雪花和刺耳的噪音。金小霜戴上耳机,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着,一道道指令输入,频谱分析的窗口在屏幕上跳跃。她像一个顶级的拆弹专家,在纷乱的信号里,抽丝剥茧地寻找着那个有效频段。“磁头老化严重,信号衰减超过百分之九十,”她头也不抬地报告,“我试试频谱增强,把残存的动态影像帧强行拼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屏幕上的雪花渐渐凝聚成模糊的色块,色块又慢慢显现出轮廓。画面抖动得厉害,像一场发生在水底的梦。那是当年村口供销社的门口,一个固定的监控角度。画面里人来人往,快进播放下,如同一群模糊的影子。“停!”江临风突然喊道。金小霜精准地将画面定格。在供销社门口一晃而过的人影中,有一个男人显得格外突兀。他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鸭舌帽,看不清脸,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肩上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正匆匆离开。“放大他右肩的位置。”江临风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屏幕上。金小霜依言操作,经过数次像素锐化和插值补偿,那个模糊的区域逐渐清晰起来。在那人右肩的外套上,赫然缝着一个颜色更深、针脚粗糙的三角形布料补丁。那补丁的形状极不规则,像一枚笨拙的勋章,烙印在陈旧的衣物上。“数据库比对。”江临风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金小霜立刻调出“十七案”的物证数据库,将补丁的图像输入进行模糊匹配。系统高速检索,几秒钟后,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匹配项,置信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来源:1996·珠城便利店劫杀案。物证编号:A-034。描述:于现场搏斗中撕脱的衣物残角,材质为深蓝色帆布,三角形。那起案件的凶手,至今在逃。常远达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他听完江临风的汇报,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良久,才缓缓转过头,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临风,你知道重启一桩二十多年前的案子,尤其是一桩已经被定性为‘意外’的案子,意味着什么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这意味着你要推翻前辈的工作,挑战当年的司法结论。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炸药,会炸出多少陈年烂泥,谁也说不准。”“我知道。”江临风站得笔直,“但杨小满等了二十多年。”常远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骨头。“这类陈年旧账,重启容易,结案难。有时候,我们穷尽一生追寻的,可能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真相。你现在手里有的,只是一张小孩的画,一段模糊的录像,和一个逻辑上的推论。你要的,恐怕已经不是证据那么简单了。”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你是想让那个聋哑的孩子相信,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愿意听他说话的。对吗?”江临风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给出了答案。第二天下午,一份盖着省厅红头印章的特批协查函,悄无声息地放在了江临风的办公桌上。函件的授权范围被严格限制:“不公开、不立案、仅作线索评估”。这是一张有限的通行证,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江临风将函件复印了一份,再次驱车来到清明桥村。他把那张带着油墨香和国家威严的纸,交到杨小满手中。杨小满先是愣住,随即用那双修理过无数精密零件的手,近乎颤抖地接了过来。他的指尖,在那枚鲜红的国徽上反复摩挲,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那枚小小的徽章,仿佛拥有无穷的重量。许久,他忽然抬起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他抓过纸笔,在上面用力地写下一行字,每一个笔画都透着决绝:“我想当证人,哪怕没人听我说。”当晚,江临风独自一人坐在物证中心的播音室里。他调出王有福的那段忏悔录音,在数字音频工作站里,将它切开一个微小的缺口。那个缺口,就在王有福说完“我对不

;住你”之后,那段长达数秒的、令人窒息的静默里。然后,他将一段新的音频插入进去。那声音很奇特,不是语言,不是音乐,而是一段被处理过的、富有节奏的心跳声。江临风截取了杨小满在得知可以重启调查时,用手指敲击桌面模仿出的心跳——短,长,短。在摩斯电码里,这是字母“R”的信号。江临风将它注解为“我在”。他将这个嵌入了新密码的新版本音频,命名为“回响”,然后上传至“十七号行动”的专属节点网络,广播范围设定为最大。他要让这张网,捕捉到那个隐藏了三十年的幽灵。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监控日志上只有各个节点规律的自检反馈。江临风靠在椅子上,双眼紧盯着屏幕,几乎要看出残影。凌晨三点五十二分,系统界面突然跳出一个红色的高亮警报。一条新的日志生成了。和上一次一样,是上行脉冲信号。但这一次,来源不再是清明桥村。日志显示,一个位于珠城市郊的、早已被标记为“废弃”的节点,短暂上线了0.6秒,传输了一个无效的空数据包后,立刻断开连接。江临风猛地坐直,将那条日志放大。节点的代号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代听节点-珠城南郊-废弃电话亭-7号”。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坐标,那个曾经作为“十七案”时期,凶手用来藏匿赃物和作为临时联络点的老式公用电话,那个被认为早已彻底腐朽在荒草里的绿色铁皮亭子,在沉寂了近三十年后,第一次,对一声来自遥远村庄的心跳,做出了回应。江临风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停在了一个标记为“追踪并回拨信号源”的按钮上,迟迟没有按下。空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脏的擂鼓声。那个幽灵,终于从网络的深渊里,探出了头。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她的焦虑症

她的焦虑症

中年失业大龄剩女+不务正业十八线男演员女主在一场手术後患上了焦虑症从大城市里的独立女性,到中年失业,白帆陷入了对健康丶事业丶婚姻的一系列焦虑之中好在她拥有最好的家人,她还有故乡可回。虽然她认为这次回故乡只是不得已,只是三两个月,最多半年,调整好身心,她当然还要回大城市的。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的计划。陈柏青,一个拈花惹草的十八线离异男演员,租了白家隔壁的院子,每天种花养鱼不务正业,从大门上的猫眼摄像头到他那风风火火的前妻,个个搅得白帆清净不得!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田园轻松治愈...

星

(综漫同人)主咒回星作者果灯阿珀完结番外文案张安泰决定辞职,黑田管理官撕掉了他的辞职信,将一张照片扔到他面前。照片上是一个粉发青年,年龄看上去二十上下。张安泰这是谁?黑田兵卫虎杖悠仁,你新的恋人。阅前注意1原创男主,左右位边写边看2目前涉及咒回,名柯,文...

欲乱生活(淫乱生活)

欲乱生活(淫乱生活)

我妹叫陈敏蕙,妹妹她小我两岁,目前读国一,他可能没遗傅到爸爸聪明的头脑,所以成绩不怎麽好,常常要我教她功课,可是却遗传到妈妈傲人的身材,目前至少也有个32c而且还在继续变大中,我看妹妹以后会青出于蓝。...

哦莫,我头呢

哦莫,我头呢

高冷腹黑冥王vs软萌笨蛋可爱鬼第一次见面,南噜噜正在满地找头,还把鼻涕悄咪咪蹭到了江宴身上。第二次见面,江宴在正在拍戏,南噜噜跳到江宴身上,一个劲儿叨叨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第三次见面,南噜噜给江宴来了个鬼压床。江宴忍住了,左右鬼门来了小鬼就会走。然而没想到南噜噜睡过头了,错过了鬼门开的时间。从此,江宴家多了一个牛皮糖似的赖着不走的小鬼,江宴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把小鬼送走。他把小鬼收进盒子放在草丛里,第二天小鬼依旧乐呵呵地叼着棒棒糖跟在他屁股后头。他拍完戏故意把小鬼丢在外面,第二天小鬼还会坐在他旁边咔嚓咔嚓吃小饼干。最后他决定把小鬼送到冥兵手里,让他们把小鬼带回地府,结果没多久小鬼伤痕累累哭着找到他,怀里护着为他准备的生日蛋糕。小鬼哭的可怜宴宴,你差点把我弄丢了江宴颤抖着手,心一瞬间疼的无以复加。他把南噜噜抱进怀里对不起,以后再也不弄丢你了人们知道影帝江宴家养了个漂亮的男生,江宴简直把人宠上了天,男生在家摔了一跤,江宴都会紧张地放下工作跑回去看。再后来,江宴把男生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但是南噜噜要走了,鬼门开的时间再次到了。南噜噜知道自己是鬼,迟早要回地府的,他偷偷离开了江宴,回到地府。可是刚回去不久,冥兵突然把他绑了起来,说他惹怒了冥王。南噜噜惊恐的以为自己小命不保,可当他看到面前的王座上那个熟悉的俊美男人时,脑袋轰的一声江宴居然是自己的大boss!你想跑哪儿去?男人钳住南噜噜的下巴,强迫他抬起头。南噜噜揪紧了衣服,颤抖着声音狗腿似的笑跑跑到你心里去你信不信这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几天后南噜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犯蠢讲那种话,导致自己现在连床都下不了...

蛊王六眼与直率少女

蛊王六眼与直率少女

咒术高专就读的神代千绪,和六眼神子眯眯眼蛊王两位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好。她本人并没有察觉出来两人对她的微妙不同。直到有一天身为她好姐妹的硝子,用一种看笨蛋的眼神提醒她。杰跟悟对我有好感?神代千绪看向不远处,正在因为从她兜里掏出的一块糖果,你挣我夺的两个人。察觉到神代千绪的视线,两人同时停下动作看过来。少年们帅气俊美的面上露出的表情很是憨憨不太可能。神代千绪摇头,凑近好姐妹跟她小声哔哔,我觉得他俩是想要造反,以下克上。硝子?硝子的眼神从看笨蛋变成了看傻瓜你怎么看出来的?神代千绪有根有据可能是一直被我压着太久了,看他们的眼神总有种想要反攻的意思,像恶狼。硝子哪里看出是狼了啊?明明是哈士奇不行!越想越觉得压他们一头的地位随时会被倾覆,神代千绪面色阴沉的撸袖子握拳我得稳固自己的地位!她在硝子木着脸的表情下,举着能打碎石头的拳头,走向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傻乐的两位同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