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集 盐引惊魂(第1页)

晨雾·衙门初现

1868年春,扬州城晨雾未散,两淮盐运司衙门朱漆大门前已停满青呢小轿。28岁的苏承宗身着藏青缎面长衫,袖口绣着半枚算盘暗纹,手中握着卷边沿磨白的《两淮盐法志》,目光扫过门前张贴的《盐引招商榜》,眉峰微蹙——榜文末尾盖着盐运使司的朱砂大印,“仅限三家”的批注格外刺眼。

“掌柜的,胡记钱庄的伙计刚把二十万两银票抬进去了。”跟班阿福凑在他耳边低语,布鞋在青石板上蹭出细碎声响。

苏承宗指尖摩挲着书页间夹着的宣纸,上面是他连夜算出的两淮盐区产销数据:“胡雪岩这是要砸钱铺路。”纸页翻到夹着红绸的那章,“乾隆朝定例,盐引需凭‘窝本’申领,如今窝本都在盐商世家手里……”话未说完,忽见一顶八抬暖轿径直落在内衙门前,轿帘掀开,露出江宁织造府的金丝牡丹纹。

午刻·账房惊变

晌午的日头晒得盐运司后巷石板发烫,苏承宗跟着管账老吏钻进潮湿的档案库。霉味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成排樟木箱上贴着“同治三年”“同治五年”的封条。

“苏掌柜要看十年内的窝本流转记录?”老吏咳嗽着点亮油灯,“自庚申之乱后,这些账就没人碰过……”

木箱开启的刹那,老鼠窜过的响动惊得阿福差点打翻灯盏。苏承宗借着摇曳的火光翻查账册,突然指尖顿在泛黄的纸页上——同治五年的“窝本易主记录”里,扬州盐商吴永盛的名字旁,赫然盖着两江总督衙门的关防大印,批注栏写着“报效军饷银十万两,准领窝本二十张”,却无任何银钱过账记录。

“不对。”他抽出随身携带的算盘,噼啪拨弄算珠,“当年军饷解送清单上,吴永盛明明只捐了五万两。”账册边缘的火漆印已开裂,露出底下重抄的墨迹,“阿福,去查吴永盛去年卖给胡记钱庄的盐引数目。”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锣声,有人高喊:“南乡盐场走水了!”

申时·火场夺账

南乡盐场的晒盐池在暮色中泛着白光,火势借风势窜上草顶,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中,盐工们抱着竹筐往河沟跑。苏承宗赶到时,正见账房先生抱着一摞账本往火里冲——那是盐场历年的产销底账,若被烧毁,便再无凭证证明盐引配额。

“拦住他!”苏承宗甩了长衫往肩上一搭,抓起木桶泼湿领口,“阿福,去搬救兵!”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账房先生已被火舌逼到墙角,账本散落一地,其中一本封面赫然印着“两淮盐引窝本清册”。

“先生!”苏承宗冲过去时,房梁“咔嚓”断裂,火星溅在他手背上,烫出一串血泡。账房先生已昏过去,他单膝跪地收拢账本,突然听见头顶传来crag声,抬头见燃烧的房梁正砸下来,立刻将账本护在胸前,就地一滚——

“掌柜的!”阿福带着盐工们提水赶来,只见苏承宗从火海里爬出来,后背的衣衫已焦黑,怀里的账本却用衣襟裹得严严实实。他往地上一坐,翻开被火星燎了边角的“窝本清册”,目光落在同治五年那页:果然,吴永盛的窝本转移记录被人用酸水改过,原数“二十张”被涂改成“五十张”。

戌时·密室权衡

二更天,隆昌号扬州分号的密室里,三盏气死风灯将苏承宗的影子投在青砖墙上。桌上摊着两摞账:一摞是火场救下的窝本清册,一摞是阿福连夜查来的胡记钱庄盐引流水。

“胡雪岩通过吴永盛倒买窝本,虚增三十张盐引配额,再以低于官价一成的价格倾销。”苏承宗蘸着茶水在桌面画起关系图,“但他漏掉了最关键的一环——每引盐需缴纳的‘余盐银’,朝廷今年加征三成,他若按低价卖,每引要倒贴三钱银子。”

阿福盯着桌上的密信,信封上印着“两江总督府密档”:“掌柜的,这贪污证据要是捅出去,胡雪岩的盐引怕是要被吊销,但咱们正在申领特许权,得罪了总督大人……”

烛花“噗”地爆响,苏承宗望着窗外摇曳的灯笼,想起三年前在裕丰钱庄焚账时的场景。指尖抚过账本上被火燎出的焦痕,忽然笑道:“去把扬州府刑房的陈老夫子请来,就说我要誉抄一份‘盐场失火损失清单’。”

子夜·暗棋落子

子时三刻,盐运使司后宅的海棠花影里,苏承宗将一个素白信封塞进老吏手中:“劳烦转呈盐运使大人,就说南乡盐场的账,该由朝廷的御史来查。”信封里除了火场救下的账册副本,还有一张银票——数额恰好是吴永盛当年虚报的五万两军饷。

老吏的手在袖中一抖:“苏掌柜可知,这上面盖着总督府的关防?”

“所以才要请御史台的人来查。”苏承宗压低声音,“明日卯时,我会在招商会上呈交《两淮盐务改良策》,其中第三款‘窝本核查制度’,还望大人留意。”转身时,袖中滑出半块和田玉算珠,正是三年前焚账时客商们联名所赠,算珠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恰与招商榜文上的朱砂印交相辉映。

卯时·朝堂交锋

次日清晨,盐运司议事厅

;内,十二扇缂丝屏风前,七位候选盐商依次陈词。胡雪岩身着宝蓝缎面马褂,手中的西洋怀表滴滴答答走着,听苏承宗说到“愿以隆昌号全部资产作保,推行‘官督商办’盐引制”时,忽然轻笑:“苏掌柜初涉盐务,可知窝本乃盐商命脉?若按你的法子核查,怕是要断了诸位同仁的生路。”

“胡先生误会了。”苏承宗展开手中的账册副本,“同治五年的窝本转移记录显示,有盐商借报效之名虚增配额,导致官盐价高质次,私盐横行。”目光扫过首座上脸色铁青的盐运使,“卑职斗胆,请大人准我以三个月为限,查清两淮盐区窝本数目,若有虚增,甘愿奉上全部身家作赔。”

厅外忽然传来马蹄声,八名御史台差役闯入,宣读御前饬令:“着两淮盐运司配合御史清查盐引窝本,一应账册即刻封存。”胡雪岩手中的怀表“当啷”落地,苏承宗趁机呈上《改良策》末页——上面赫然盖着扬州三十二家商户的连环担保印信,还有他昨夜连夜誊抄的“余盐银”精算表。

尾声·雾散见日

晌午的阳光穿透议事厅的雕花窗,苏承宗站在衙门前,望着阿福抱着那摞被火燎过的账册走向御史台的马车。袖口的焦痕隐隐作痛,却抵不过心中翻涌的畅快——他知道,这把火烧掉的不仅是盐场的草房,更是盘桓在两淮盐务上的层层迷雾。

“掌柜的,接下来怎么办?”阿福递上一杯凉茶。

苏承宗望着天边翻卷的云絮,想起昨夜在密室里写下的“风险对冲”四字:“去给柳姑娘送封信,就说两淮盐场的‘余盐银’账目,需要秦淮河的‘消息树’帮着通通气。”指尖摩挲着算珠,忽然轻笑,“胡雪岩输在太信官字,却忘了,商道之上,算珠比官印更长久。”

衙门前的石板路上,车轮碾过昨夜的灰烬,扬起细碎的烟尘。苏承宗抬头看见招商榜文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尚未干透的墨迹——那是盐运使方才私下修改的“候选名单”,“隆昌号”三个字虽排在末位,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启1991

重启1991

重生回到了1991年,儿子还没死,自己也没走上那条古惑仔的不归路。他决定洗心革面踏实做人。顺道捡回来当年被自己欺负的同学,要不,咱们凑合过吧?糙汉攻X乖巧受。日常种田风,主攻。提示本文主打浪子回头,养娃养媳妇种田向的文,所有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均为杜撰,感谢阅读。...

终予归

终予归

一场带有谋略的杀戮,将这个王朝战场杀敌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害了,他的家人皆被送上断头台。她身为慕氏皇族的长公主,行的是张扬跋扈,做的是守护天下苍生,她虽被人认为是疯子,但人人都记得她在战场上是如何的英姿。她漠视感情,但对于恩情有恩必偿。她实力强大,可对于一些东西却又不得不放手。她在布局,布一场天下人畏惧的棋。(我是个写作废,真的不会写简介,但是我唯一能说的就是这是篇爽文)这文女主没有喜欢的人,番外也没有,但会碎好几次。内容标签朝堂...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四驱兄弟]暖歌挚侣

2024年12月,重啓更新,这是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温暖故事。在命运面前,顾佳雪向来随波逐流,机缘巧合下,她拿到了逆转遗憾的门票。有人对她说做你自己,凌驾伤痕。有人对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什麽,一定要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有人对她说参加比赛是所有赛车手不可逃避的宿命在飞速向前的跑道上,顾佳雪体会到了命运的真谛。当帷幕缓缓拉起,在时间的漩涡中,她能否与他重逢?求收藏我的作者专栏!我的完结文四驱兄弟重塑现实,请戳我专栏!内容标签少年漫励志甜文正剧其它休米,卡罗,米海尔...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S级异种竟是恋爱脑

末世第三年,靳迟的名字成了中部基地不可言的恐怖。S级异种末日最强人形兵器。同时,也是临城基地最成功的实验品,多次从地狱里归来复仇的污染物。更惨无人道地闯入临城,将当年负责实验的唯一一名治愈系异能者生生掳走。有知情者传言,那个异能者在靳迟手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最开始,被抓走的异能者本人叶溪闻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看看碗中被仔细剔除尖刺的鱼肉,再看看三室一厅还附赠一个大院子的住处,以及被塞了一柜子的高级异种晶核。靳迟信心满满我准备这么充分,他肯定能感受到我的心意!叶溪闻陷入沉思你们对俘虏都这么好的吗?后来,临城基地来人,想要将叶溪闻带走。人前,靳迟冷冷淡淡,连眼神都懒得给一个。人后,靳迟一脸阴沉,将人打得满地找牙,又在叶溪闻找来时,飞速转身撇清关系我不是我没有我没动手,是他自己摔倒的!叶溪闻?胸口开了个大洞的受害人?再后来,红月低垂,异种躁动,狰狞的腕足撼动高楼,遮蔽天日。异能者们战战兢兢守在城楼,满心悲愤只待赴死。却无人知晓,湿泞触手缠绕之下,叶溪闻正伸出手,挣扎着送出一个轻轻的吻。下一秒。靳迟陡然清醒,一脸慌乱,后退三尺我还没表白我们就做这种事情不太好吧!叶溪闻?那你的触手倒是放开?成功骗到亲亲的触手双c彼此都没有对不起过对方攻有触手属性应该不长(我努力),主要想练练人设和感情线,剧情线可能会一笔带过...

道诡异仙

道诡异仙

诡异的天道,异常的仙佛,是真?是假?陷入迷惘的李火旺无法分辨。可让他无法分辨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他自己,他病了,病的很重。...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极品家丁之三哥歪传

滇地的天在一年四季中总是黑的比别的地方要早,郁郁葱葱的林子和那无处不在的瘴气让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而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九黎部族来说,这里无疑是美丽的净土,虽然生活苦了点,但是因为没有外界的打扰,所以这里的人仍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当然,或许他们的某些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有些伤风败俗。在滇地深处靠近滇池的一片地方,有着一座竹屋,那是上代白莲圣母安碧如当年盖的,现为当代圣母依莲闭关居所,虽然有些旧了,但是清净的环境总比部落中那日夜的喧闹要好太多了。酉时方过,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在池边,缓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