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开春以来,豫省大部分地区滴雨未下,
旱情一日比一日沉重。
豫西的灾民潮已开始压到巩县外围,陈三的接收营连夜加建了几排地窝子,依旧不够用。
包国维在军部地图前站了很久,指尖沿着豫西干裂的河道一路滑到郑城,又从郑城划到商都,
最后目光先后停在了滇缅和青岛两个位置。
他转身向情报部主官宋端说道,声音低沉,“给高家电,特急。绥署的最高指示——运粮,立刻。”
宋端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如今的豫东面临着什么,
而后立即转身离去,用秘密通道紧急向位于泰国的高家本部传送了消息,
高家如今在东南亚站稳脚跟,本就是包国维暗中扶持的结果。
当年他直接派人派款,让高家在南洋开下第一批仓库和码头,如今,那些仓库里堆着成万吨的稻谷与面粉。
电报送到泰国清迈,高家当晚就开了家族会议。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定下两条路:
第一条,是借国府近年大力开的滇缅公路,
将粮食从仓库往内陆起运,经密支那一路北送入滇,再入川转入中原豫省。
只是,这条路工期尚未全通,沿线安全形势也不稳,尤其是缅北的山地地带,
土匪和当地武装随时可能截断道路。
第二条,则是之前经营的老路线——
把粮食伪装成军资物资,从泰缅越三国的仓库海运至上沪,
再由上沪借第四师团的关系以军资运往青岛港,
青岛方面则是沿鲁省干线,层层打点,运到豫省境内。
这一条路线虽然花费惊人,但从仓储到关卡的关系网打点都已熟稔,几乎一路绿灯。
高家最终回电:两路并行,滇缅作试运,青岛海运线主攻。
批两千吨面粉,成本不计,先压进豫东,等候包国维调度。
……
青岛至豫省的那条老路子,在这一年里被迫做了调整。
日军在占领区的经济政策悄然转向——他们在华北打了几年仗,粮、煤、棉、盐样样得靠南边和日本本土输血,
财政早已吃不消。
为了让这片土地自己养活自己,他们开始着手所谓的占领区经济复苏,
要一步便是把华北的资源、贸易和运输全部收拢到自己手里。
在去年夏,驻济南的第四师团奉命成立经济勤务部,并在鲁省南部设立区域补给站试点区,
名义上是方便物资集散,实则是把所有运输线的咽喉卡在自己手里。
凡是经由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南下的物资,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
都必须先在补给站存储和转运。
这座补给站的核心,就设在鲁南的江阳城——一个本来只是河港小城的地方,
因为地处津浦铁路枢纽,被改造成了华北南下物资的中转腹地。
辽东从青岛码头卸下的粮袋、木箱、麻包,会先经胶济铁路运到济南,再转津浦铁路南下到江阳城的补给站。
这里有日军新修的高架仓库、轨道转盘,
哪怕是一袋豆子、一桶桐油,都要在站内过秤、编号、盖上印记才能继续南运。
高家从东南亚运来的粮食就得经过这里,再西进中原。
也正是因为多了这一道关卡,从青岛进豫的运输路子成本再一次被推高,
但好处是,江阳站的路线经营得早,人脉关系早已打通,只要钱到位,
货物依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边送到中原的粮仓里。
经过一整年的修筑与扩张,江阳城的面貌已然脱胎换骨。
新修的水泥马路像棋盘般延展开去,把原本泥泞狭窄的街巷劈成一条条笔直的格子,
沿着铁路和河岸,灰白色的高架仓库一幢连着一幢,
吊车的铁臂在晨雾里缓慢摆动,像是为这座小城安上了忙碌的手脚。
津浦线与运河交汇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成了物资的漩涡
——海边来的军械、粮食、煤炭、燃油,在这里过秤、装卸,
再被分流向豫省与华北腹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小说简介全咒界都能听见阿银我的吐槽作者银发天然卷文案一大把年纪却不要脸地和一群热血少年挤在jump漫里当中年主角的某天然卷杀青了好几年,已经过上了每天躺沙发在枕头里散发废柴大叔臭味的退休生活。但都快奔三了依旧jump毕不了业,每周一都会摸到实体店买漫画看,一遍看一遍吐槽。啊啊不是说少年漫的核心是友情努力和胜利啊,怎...
金无束穿越了,穿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大圣头戴紧箍,跟随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紧箍却想还他自由,化作人形跟在他身边。没了紧箍咒的困扰,大圣依然愿保唐三藏求取真经。紧箍儿不懂大圣大圣,你不是最喜自由,为何还要去西天?大圣冷哼,将紧箍圈在怀里如来那厮困住你的真身,我自当保唐三藏前往西天求娶你。我不要你做大慈大悲的西天斗战胜佛,你本应是任游天地的美猴王。任何人都休想束缚你。...
程方秋生得千娇百媚,肤如凝脂,一睁开眼,居然成了一本七零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她无语望天,在这个充满限制的时代,她只想当条咸鱼,拿着便宜老公的丰厚工资买买买,顺便再好好享受宽肩窄腰,冷峻帅气的男人卖力的伺候,嘿嘿嘿。大院里,谁不知道高岭之花周应淮,相貌堂堂,出身显赫,前途无量,身板高大强壮,鼻子又高又挺,看的小媳妇儿们直咽口水。简直不敢想嫁给他,每晚会过上什么样的好日子。程方秋胆小鬼,我就敢想。只是,后来扶着腰,捶床呐喊直呼受不住的,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