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时光藤上的青果与红绸结的新痕(第1页)

第五十七章:时光藤上的青果与红绸结的新痕

谷雨的雨丝裹着泥土的腥气,打湿了社区的青石板路。“新芽班”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初中生的周芽,正踮着脚给老槐树下的“记忆接力棒·第四棒”石碑系新的红绸带。绸带是她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的,正红色,在雨雾里亮得像团跳动的火焰。石碑上的“o”已经被风雨磨得有些浅淡,旁边孩子们画的手掌印却愈清晰,像一朵朵绽放在时光里的花。

“林太奶奶说,红绸带要选带点浆的,才挺括。”周芽的动作带着股认真劲儿,手指笨拙地打着“同心结”——这是小周老师教她的,说这结里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雨珠落在绸带上,顺着结的纹路往下淌,在碑基积起小小的水洼,倒映着老槐树的新枝。

树旁的南瓜架已经换了新竹,是去年冬天社区组织孩子们一起搭的。藤蔓是从“接力南瓜”的籽长出来的,顺着竹架爬得很高,把第四棒的石碑半遮半掩,几片新叶正贴着红绸带生长,像在悄悄阅读时光的秘密。周芽给藤蔓理了理须,须尖的小钩子牢牢抓住绸带,像怕它被风吹走。

社区博物馆的新馆里,多了个“时光剧场”。全息投影正还原o年的埋盒仪式:年轻的石蛋蹲在土里,红绸带从木盒里露出来;李淑琴坐在长椅上,手里的竹篮泛着旧光;杨永革的竹篾在膝间翻飞,手环的缺口留得恰到好处。“这不是电影,是真的日子。”讲解员是周芽的同学,指着投影里的石蛋说,“他当年掉的牙,现在还在第一棒的木盒里呢。”

展柜里,前三棒的木盒被特制的灯光照着,物件上的细节看得一清二楚:第一棒竹篮的破洞边缘,还留着石蛋当年修补的粗线迹;第二棒的海棠花瓣,新旧两片叠在一起,像母女俩的脸;第三棒的南瓜籽,饱满得能看清上面的纹路。电子屏上滚动着每个物件的“时光档案”,点一下“o年竹篮”,就会弹出石蛋当年的日记片段:“今天摔破了篮子,却捡了颗最大的南瓜籽。”

周芽的书包里,总背着个铁皮饼干盒,是小周老师送的“接力信物”。里面装着第四册“接力棒日志”,第一页贴着她和林小满太奶奶、小周老师的合照:林奶奶的轮椅旁摆着王大爷太爷爷的“笑脸谱”,小周老师手里拿着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周芽捧着颗新磨的鹅卵石,石面上画着三个叠在一起的笑脸。

“记忆工坊”的课表上新添了“时光复刻”课。孩子们学着用老槐树的枝桠做木盒,刻南瓜花时,周芽总故意把花瓣刻得歪歪扭扭——小周老师说,石蛋太爷爷刻东西从不求圆,“太圆了像假的”。她还跟着周禾爷爷学酿青梅酒,陶瓮上写着“第六十坛”,酿酒的水特意取自古槐树根下的井水,“这水带着树的记忆”。

离芒种还有半年时,社区起了“物件寻亲”活动。周芽带着孩子们在老槐树下的泥土里翻找,挖出了o年的红绸残片、o年的竹篾碎条、o年的布线头、o年的酒渍土。“这些都是时光的鳞片,”周芽把红绸残片放进玻璃瓶,“拼起来就是咱们社区的龙。”

林小满太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弱,却每天让护工推着去老槐树下坐会儿。她摸着石碑上的手掌印,总能准确说出哪个是石蛋太爷爷的,哪个是杨永革太爷爷的。“你看这小的,”她指着周芽当年的手印笑,“当时才这么点,现在都快比我高了。”阳光穿过她的白,在碑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片会呼吸的云。

小周老师成了社区的“记忆馆长”,办公桌上摆着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和杨永革太爷爷的竹篾刀。他常给孩子们讲“留余”的道理:“手环留个缺口,是给日子透气;日子留个遗憾,是给回忆留地儿。”有次周芽编竹篮时把底编得太密,他没让重编,只在旁边补了个小洞:“你看,这样就透气了,就像你上次考试没考好,不是坏事,是让你知道哪里该使劲。”

周禾爷爷的“第六十坛”青梅酒开封那天,社区来了好多年轻人。周芽给每个酒碗里都放了片老槐树叶,“太爷爷说,酒里得有树的味,才叫家乡的酒”。“圆圆”的第六代重孙“团团”蹲在酒坛旁,脖子上的红绳系着个微型录音器,里面录着四代人的笑声:周砚田太爷爷的爽朗笑,周禾爷爷的温和笑,小周老师的年轻笑,周芽的清脆笑。

芒种前一个月,周芽开始筹备第四棒的开挖仪式。她翻出小周老师手绘的“接力棒地图”,在“o年开挖处”画了个小小的南瓜藤,藤蔓上结着四个果,分别写着“o”“o”“o”“o”。“每个果都带着前一个的甜,”她给孩子们讲,“就像你们吃的南瓜,甜里藏着十年前的阳光。”

开挖那天,天放晴了。林小满太奶奶坐在最前排,怀里抱着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篮子里垫着杨永革太爷爷编的竹篾垫;小周老师推着周禾爷爷的轮椅,轮椅上摆着“第六十坛”的空酒瓮;周芽捧着新木盒,盒子是用老槐树o年修剪的枝桠做的,盖刻着一串南瓜花,从第一朵到第四朵,越开越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执铲的是“新芽班”最新的孩子——个扎着双马尾的小男孩,他的爷爷正是当年的羊角辫女孩。男孩的手很小,却握得很稳,当铁锹碰到木头的瞬间,周芽仿佛听见了三十年前的声响——o年林小满阿姨开盒时的惊叹,o年小周老师开盒时的哽咽,o年自己开盒时的心跳。

第四棒木盒露出红绸带的刹那,阳光穿过南瓜藤的缝隙,在绸带上织出金色的网。周芽上前轻轻擦去盒上的泥土,盒盖的南瓜花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石蛋太爷爷当年刻的那样,带着股“接地气”的拙朴。

打开木盒的瞬间,气息漫出来——有竹篮的柏香、窗花的纸香、南瓜籽的土香、拼布的棉香、乳牙的奶香、青梅酒的醇香,混在一起,像被时光酿成的蜜。周芽一件件取出物件,声音清亮却带着颤抖:“这竹篮的破洞,是石太爷爷摔的,却装了四代人的故事;这蝴蝶窗花,是三代人剪的,翅膀从缺一片到缺两片,却飞得越来越远……”

当讲到那颗红绸布包的南瓜籽时,林小满太奶奶突然说:“这籽,当年石蛋埋在菜窖旁,现在长到石碑上了。”所有人都看向南瓜藤,藤蔓正顺着石碑往上爬,最顶端的黄花旁,结着颗小小的青果,像颗攥在时光手里的星星。

往第五棒木盒里放物件时,每个人都像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约定。周芽放的是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旁边摆着“接力南瓜”的新籽:“告诉o年的人,这籽从o年长到o年,还在长,就像咱们的日子。”她还放了本新的“接力棒日志”,第一页贴着现在的全家福——林小满太奶奶坐在中间,周禾爷爷握着她的手,小周老师、周芽和孩子们围着他们,“团团”的重孙“圆圆”蹲在最前面,啄着周芽掉的饼干渣。

双马尾男孩的妈妈——当年的羊角辫女孩,放的是自己剪的第三代蝴蝶窗花,翅膀上留着三个缺口:“李淑琴太奶奶的缺一片,我妈妈的缺两片,我的缺三片,缺口越多,飞得越稳。”她还放了段录音,里面有四代人的声音在说同一句话:“日子像蝴蝶,要飞,也要回家。”

周明叔叔的儿子——现在的种粮能手,放的是“接力南瓜”的完整藤条标本,上面结着四颗青果,每颗都标着年份:“这藤记着所有的时光,o年的根,o年的果。”他往盒里倒了点第六十坛的酒,酒液在盒底积成小小的一汪,映着老槐树的影子,像片缩小的天空。

社区裁缝师傅的徒弟——戴眼镜的小姑娘的女儿,放的是新拼的“同心结”,上面有石蛋、杨永革、林小满、李念、周禾、小周、周芽和孩子们的针脚,甚至还有“圆圆”的爪印和“团团”的羽毛:“张大妈太奶奶说‘少了哪块都不完整’,现在连鸟儿的痕迹都有了。”

“新芽班”的双马尾男孩放的是自己磨的“o”鹅卵石,石面上的笑脸戴着和周芽一样的眼镜,嘴角边画着颗南瓜籽:“王太爷爷说,笑脸要带着自己的记号,我的记号是南瓜籽。”他还放了颗刚从藤上摘下的青果,小小的,却沉甸甸的,像揣着一整个夏天的阳光。

木盒盖好时,孩子们唱起了那老歌谣,声音穿过雨洗过的空气,格外清亮:“老槐树,新芽,你一言,我一语,日子就像筐里瓜,甜的苦的都要拿……”林小满太奶奶跟着轻轻哼,周禾爷爷的手指在轮椅扶手上打着节拍,阳光落在他们的脸上,像盖了层温暖的纱。

新的石碑立了起来,刻着“记忆接力棒·第五棒”,旁边的箭头指向o年。周芽让孩子们在碑后画手掌印,双马尾男孩的手印很小,却按得最用力,指纹嵌进石碑的纹路里,和前四棒的手掌印叠在一起,像棵越长越茂盛的树。

中午的凉面摆在南瓜藤下,黄瓜是新一代种粮能手种的,芝麻酱掺了双马尾男孩磨的花生粉,醋是周芽泡的海棠醋,香菜是林小满太奶奶去年种的最后一茬——今年,是周芽接着种的。“味道和我小时候一样,”小周老师尝了一口,笑着说,“就像老槐树的影子,不管挪到哪,根都在这儿。”

下午,第四棒的木盒被送进博物馆,和前三棒并排陈列。玻璃柜里的物件已经堆成了小山,却一点不显得挤,像一大家子挤在热炕上,说着笑着,把日子过成了糖。周芽看着那些新旧交织的物件,突然明白“记忆接力棒”从来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温暖的约定——你把日子过成故事,我把故事酿成时光,他把时光种成未来,一代又一代,像南瓜藤一样,绕着老槐树,结出一茬又一茬的甜。

离别的时候,林小满太奶奶把铁皮饼干盒交给双马尾男孩:“该你记日志了,要把每朵南瓜花的开放都记下来,那是时光在点头呢。”男孩接过盒子,感觉沉甸甸的,像捧着一整个社区的心跳。

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响,南瓜藤上的青果迎着阳光,慢慢泛出淡淡的黄。周芽最后一个离开,她给第五棒的土堆浇了点水,水渗进土里的声音,和o年、o年、o年、o年一模一样。树洞里,小松鼠叼着南瓜籽往深处钻,尾巴扫过石碑上的手掌印,像在和所有的时光击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知道,五十年后的芒种,会有个像双马尾男孩现在这样大的年轻人,蹲在这里,挖出这个刻着南瓜花的木盒。那时的孩子们会闻到更浓的竹香,尝到更甜的南瓜,看到更亮的红绳铃铛,摸到更圆的笑脸石头。而那时的老槐树,会更高更粗,枝桠上或许挂着会说话的灯笼,却依旧会有老人坐在树下,看着孩子们打闹,就像现在的林小满太奶奶、周禾爷爷,和四十年前的石蛋、杨永革,和六十年前的李淑琴、张大妈、周砚田、王大爷。

日子就是这样,红绸带系了一个又一个新结,南瓜藤结了一茬又一茬青果,接力棒在时光里传了一棒又一棒。那些埋在土里的木盒,不过是时光的标点,让漫长的岁月有了停顿和回望;而真正流淌在时光里的,是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暖与约定——谁种的南瓜最甜,谁编的竹篮最结实,谁缝的布头最暖,谁酿的酒最醇,谁磨的石头最圆,还有,谁和谁,把“在一起”这三个字,刻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里,像老槐树的年轮,永远清晰,永远生长。

周芽慢慢往家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在跟着四十年前的自己打招呼。她的书包里,新磨的“o”鹅卵石正硌着后背,暖暖的,像揣着颗会光的星星。老槐树下的红绸带在风中轻轻晃,南瓜藤的卷须缠着绸带打了个新结,像时光在说:“别急,我们等着呢,十年后,不见不散。”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dududu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一不小心跟我哥搞一起了陆洵有个哥哥,从小就活得像个优秀模板,衬托得他样样拿不出手。可没人知道,他这个完美得挑不出一丝错的哥哥,早就被他给玷污了。冷淡精英哥×混小子弟陆珩×陆洵年龄差七岁是互攻!!请不要在评论区分攻受!!...

师门上下都不对劲

师门上下都不对劲

文案全2册实体书将于1019日(周六)1930正式开啓预售~1如果废物重生,就能焕然一新吗?裴云舒觉得自己还是废物,他只是变聪明了,不去奢求自己得不到的。平静看着师父捡回以後会得到整个师门上下宠爱的师弟,平静等着所有人为了师弟疯魔。他不想再与小师弟相争,也不再渴望重新变成师门中最受宠爱的那一人。师父和师兄们对他好,他便记得一件件还回去,省得变成前辈子那样,被一字一句打成白眼狼。2以往是红尘气息过重,现在一重生,连个红尘味都快没了。师兄们和新来的小师弟担心裴云舒,终于这一天,硬是拉着他去山下喝酒。两碗烈酒入肚,只见裴云舒眼眶微红,脸泛红晕,一滴圆润剔透的泪珠滑落,跌落在酒碗之中。无声落泪,端是无边美色。3从这一天开始,师门上下都不对劲了。cp是由蛇化龙妖兽攻,每日下午6点准时更新,有事会请假整个师门突然发现主角美貌并且发现主角越来越美受万人迷不自知,他上辈子对师门只有亲情受弱,没有想要复仇的想法,但会无形中虐渣已截图,2020322内容标签情有独钟仙侠修真重生甜文轻松裴云舒烛尤一句话简介整个师门突然发现我的美立意追求生活,永不放弃...

暗河(1v1H,伪叔侄)

暗河(1v1H,伪叔侄)

文案周薇五岁时失去了母亲,她从幼女到少女的转变是在十四岁的几个瞬间里完成的。之前素未谋面的,她名义上的小叔叔为她买来卫生巾,告诉她,这是月经。她执意爬上他的床,他便爱抚着她,为她分析身体的每一处构造,并告诉她一些她...

辣手催花

辣手催花

一个朝气蓬勃前途无限美好的富家子弟却被人算计,不但失去了心爱的女人和亿万家产,更是被陷害入狱,遭受到难以启齿的污辱。复仇成了他全部的人生,丧心病狂的对女人的报复,惨无人道的对男人报复,到最后...

女装后反派们更疯了

女装后反派们更疯了

筑山柊是被遗弃在不二家门口的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别说跟哥哥一起打网球了,连出个门都要背负家人们沉重的目光。就在他以为这辈子只能给哥哥做赛外拉拉队时,拯救系统找上了门。系统绝口不提自己搭载的换装小游戏,笑眯眯哄骗道。拯救一个反派可以换十点健康值哦筑山柊!天下竟还有这种好事jpg主世界网球,小世界暂定犬鬼野等贵女×鬼蜘蛛盗贼团被围剿,鬼蜘蛛跌下山崖,濒死时被一位皎皎如明月的贵女所救。他爱慕她迷恋她,可地上的烂泥永远也不配触碰月亮。终于,在一个雨夜,男人堕落成半妖,将贵女连着那幢屋宅一起,编织成半妖的巢穴。妹妹×无惨产屋敷家族的长子生下来便是个病秧子。母亲怕他闷坏了,在十四岁那年,买来一个脏兮兮但十分活泼健康的妹妹。他亲眼看着她长大,越来越漂亮。小时候怯生生的缠着要哥哥,现在却红着脸颊,说有了体贴的未婚夫。想嫁给别人?病到无法离开床榻的男人,顷刻间被嫉妒吞噬,他看向桌上的药物,突然阴沉沉笑了。除非我死。后来,他赌赢了。这世界上多了一个鬼之始祖。雪女×祸津神蠃蚌任务频频失败的筑山柊救命啊这任务越做越歪是怎么回事QAQcp病弱弟弟×小海带弟弟训狗大师!注1女装底下也是男孩子!注2封面人设来自碧水的好心咕咕注3鬼世界没有血缘,没有收养关系,妹妹就是一个称呼。...

超级兵器

超级兵器

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叶天,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一个即将成为神的人,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一个即将成为英雄的人,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