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章 红绸牵起的过往与南瓜盛满的将来(第1页)

第七十章:红绸牵起的过往与南瓜盛满的将来

小满的热风裹着麦香,寸头男孩——如今已是高中生的周麦,正站在老槐树下给“记忆接力棒·第十七棒”石碑系红绸带。绸带是他用培育“五彩南瓜”获奖的奖金买的,正红色,在阳光下像团跳动的火焰,边角还沾着点南瓜花的金黄粉末。石碑上的“”被晒得烫,旁边孩子们按的手掌印像烙在石上的朱砂,在青灰色石面透着灼人的暖。

“周清老师说,红绸带要系在能接住麦香的地方,好让它带着收获的信。”周麦的手指在绸带上打了个“同心结”,结的形状像颗饱满的麦穗——这是周春太奶奶教他的,说“结要像小满的麦,看着沉,却藏着灌浆的劲”。麦香落在绸带上,顺着结的纹路往下渗,在碑基的裂缝里积着,像给时光撒了把金粉。

树旁的南瓜架爬满了五彩藤蔓,紫的、绿的、黄的藤条缠着竹架,卷须勾着第十六棒的红绸带,把两年的光阴缠成了花绳。今年的南瓜结得格外热闹,青的、黄的、橙的小瓜挤在叶间,像串挂在藤上的彩球,瓜蒂处的雄花刚落,花瓣沾着蜜,引得蜜蜂嗡嗡转。周麦给藤蔓绑绳时,指尖碰到一颗刚坐果的小南瓜,圆滚滚的,“这藤比节气还准,小满前后准挂满果,像在给老石碑送彩礼。”他笑着说,叶片上的绒毛沾着麦芒,风一吹,麦芒落在“”的刻字里,像给数字镶了圈金边。

社区博物馆的“时光谱系”展区里,新添了“物件血脉”互动屏。触屏滑动,能看见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从o年装南瓜,到年陈列时篮底仍留着南瓜汁的褐痕;杨永革太爷爷的竹篾刀从o年编竹架,到年刀刃的豁口还保持着编竹时的角度。“这些不是老物件,是有血脉的长辈。”讲解员是周麦的学弟,指着屏上流动的基因图谱,“你看这竹篮的木纹,o年了,还朝着当年的南瓜地方向生长。”

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接力棒的收获季”:o年的石蛋在麦香里摘瓜,蓝布衫沾着黄澄澄的汁;o年的林小满在蝉鸣里系绸,围裙兜着海棠果;o年的小周在桂香里编篮,竹片上落着枯叶;o年的周芽在雪光里盖藤,草帘下藏着春的信;o年的周叶在雨雾里磨石,石屑飘成绿的云;o年的周穗太奶奶在烈日里酿酒,坛口冒着凉的甜;o年的周禾在秋风里晒籽,竹匾摊着圆的暖;o年的周蕊太奶奶在寒霜里剪花,剪刀裁着岁的边;年的周籽太爷爷在春雨里撒种,指缝漏下光的线;年的周苗太奶奶在夏雨里搭架,竹条撑起天的蓝;年的周蘑太爷爷在秋雨里扫叶,扫帚堆着年的厚;年的周穗老师在冬雪里呵手,手套沾着冰的寒;年的周夏老师在春风里数花,指尖点着香的瓣;年的周冬老师在夏雨里藏冰,窖里冻着夏的盼;年的周春老师在秋雨里培土,铁锹翻着土的软;年的周清老师在麦香里摘瓜,竹篮盛着彩的果;年的周麦系着新绸带,寸头上沾着麦芒,像撒了把碎金。

周麦的书桌里,锁着个铁皮饼干盒,是周清老师送的“接力信物”。盒子里装着第十七册“接力棒日志”,第一页贴着他和十一代传人的全息合影:周穗太奶奶的影像里,竹篮盛着海棠飘出香;周禾太爷爷的影像里,手握着竹刀泛着光;周蕊太奶奶的影像里,窗花映着雪在融化;周籽太爷爷的影像里,磨盘沾着粉在飞扬;周苗太奶奶的影像里,辫梢别着花在摇晃;周蘑太爷爷的影像里,架下藏着瓜在生长;周穗老师的影像里,凉棚飘着香在流淌;周夏老师的影像里,石碑落着桂在芬芳;周冬老师的影像里,冰砖冻着花在绽放;周春老师的影像里,新芽顶着土在昂扬;周清老师的影像里,红绸缠着藤在飘荡;自己则在动态影像里,站在五彩南瓜旁,寸头上的麦芒和碑顶的红绸连成线,风一吹,线就带着影像里的人一起晃。

“记忆工坊”的课表上,多了门“时光酿蜜”课。孩子们学着用历年的花果酿蜜,海棠花瓣、桂花蕊、南瓜花、麦花蜜,封在陶瓮里——周清老师说,“甜的滋味混在一起,才叫日子有回甘”。周麦酿的蜜里加了五彩南瓜花,他在瓮口贴了张纸,写着“百花香里藏岁月,一瓮甜中见春秋”:“o年的花,甜了年的蜜。”他还跟着酿酒师的耳孙学做南瓜麦仁粥,砂锅上刻着“第一百九十锅”,熬粥时要往锅里撒把新收的麦仁,“太爷爷说,这样粥里就有收获的沉”。

离芒种还有一个月时,社区起了“时光囤粮”活动。周麦带着孩子们在老槐树下挖了个地窖,埋下二十个陶缸,每个缸里都装着当年的新麦仁和五彩南瓜干,缸口用红绸布扎着,布上写着“o年开缸”。“这些是给明年开挖时的粮礼,”周麦往缸旁铺了层麦秸,“让它们在土里和木盒一起囤着,等明年小满,香能漫出半条街。”孩子们在窖壁上刻满刻度,从o到,每个刻度旁都画着对应的南瓜:o年的歪瓜、o年的长瓜、o年的圆瓜……年的五彩瓜,像串挂在时光墙上的勋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清老师的眼睛有些花了,却总在孩子们酿蜜时,坐在葡萄架下看。看到谁的花蜜加得太多,她就会说:“周清太奶奶说,甜要掺点苦,才不腻人,就像日子,光甜没味,得混着麦香的醇才够厚。”有次周麦往蜜里加了太多南瓜花,她拿起木勺舀出点:“你看,留三分空,才像真的收获,哪有囤粮囤得太满的?”

周春老师去年冬天走了,临终前把那册第十五册“接力棒日志”交给周清老师:“把它放进第十七棒的木盒,告诉十年后的人,这日志里的字带着麦香,比任何糖都甜。”日志的最后一页,周春老师画了片五彩南瓜地,地里的红绸带缠着麦穗,穗旁写着:“麦会割,瓜会摘,可只要有人接着种,日子就永远在结果。”

酿酒师的“第一百九十锅”南瓜麦仁粥熬好那天,正赶上芒种,社区的人捧着粗瓷碗来的。粥里混了新麦的香、南瓜的甜、蜂蜜的润,周麦给每个碗里都撒了把炒香的南瓜籽,“太爷爷说,粥里得有咬劲,才叫日子有嚼头。”“圆圆”的第十九代重孙“团团”蹲在砂锅旁,脖子上的红绳系着个微型录音器,里面录着十七代人的笑声:从周砚田太爷爷混着酒气的爽朗笑,到周麦带着麦香的明亮笑,像串风铃,摇过o年的风雨。

芒种前一个月,周麦开始筹备第十七棒的开挖仪式。他翻出周清老师手绘的“接力棒地图”,在“o年开挖处”画了幅《麦浪瓜田图》,图里的老槐树下,十七株南瓜藤缠着十七束麦穗,每株藤上都结着对应年份的瓜,从o的歪瓜到的五彩瓜,像片铺在时光里的锦绣。“每个瓜都盛着年成,”他给孩子们讲,“就像你们的米缸,装着饱,也装着香。”

开挖那天,天朗气清,老槐树下的麦秸堆得像座小山,五彩南瓜藤顺着麦秸往上爬,把“”的石碑缠成了花柱。周清老师抱着周春老师的日志(摆在碑前的供桌上),供桌旁放着那串“光阴链”,珠子在阳光下折射出彩光;周麦捧着新木盒,盒子是用老槐树年修剪的枝桠做的,盖刻着十七束麦穗,每束穗上都停着只蜜蜂,最末一束麦穗下,坠着颗五彩南瓜籽,像颗裹着金粉的宝石。

执铲的是“新芽班”最新的孩子——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她的太外婆正是当年的寸头男孩的妈妈。女孩的手沾着麦糠,却握得极稳,当铁锹碰到木头的瞬间,周麦仿佛听见了o年的声响:从o年林小满太奶奶开盒时的春风拂叶声,到年周清老师开盒时的麦浪翻滚声,像条河,淌过了o年的四季。

第十七棒木盒露出红绸带的刹那,阳光穿过麦芒,在绸带上织出金色的网,麦香顺着网眼往里钻,像时光在囤粮。周麦上前轻轻擦去盒上的麦秸和泥土,盒盖的麦穗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石蛋太爷爷当年刻的那样,带着股“接地气”的实在,仿佛能闻到o年的烟火气,混着刚熬好的南瓜麦仁粥香。

打开木盒的瞬间,气息漫出来——竹篮的柏香混着十七年的麦,窗花的纸香缠着十七季的风,南瓜籽的土香裹着十七缸的蜜,拼布的棉香带着十七代的暖,乳牙的奶香沾着十七朝的雨,青梅酒的醇香渗着十七载的涩,竹刀的铁腥气缠着十七春的润,录音器的金属味裹着十七秋的甜……混在一起,像被时光熬了o年的粥,稠得能拉出丝,每口都尝得到不同的年成,却又融成了一味,叫“日子”。

周麦一件件取出物件,声音洪亮却带着颤:“这竹篮的破洞,装了十七代人的年成,洞是老的,装的新麦却是香的;这蝴蝶窗花,剪了十六代的缺口,口是缺的,拼的收成却是满的……”

当讲到那册第十五册日志时,周清老师突然说:“闻闻,纸页上还有麦香呢,周春太爷爷当年总在麦地里写日志。”孩子们轮流嗅日志,果然闻到股淡淡的麦甜,像有人刚在纸上撒了把新麦。

往第十八棒木盒里放物件时,每个人都像在续写农耕的诗篇。周麦放的是石蛋太爷爷的破竹篮,旁边摆着“接力南瓜”的新籽(刚从五彩南瓜里掏的,带着彩虹色的纹):“告诉o年的人,这籽从o长到o,结了o年的瓜,收了o年的麦,却还在长,就像咱们的日子,一辈接一辈,从没停过,也从没变过。”他还放了本新的“接力棒日志”,第一页贴着现在的全家福——周春老师的日志摆在中间,周清老师坐在旁边,周麦和孩子们围着他们,“团团”的重孙“圆圆”蹲在最前面,啄着周麦掉的麦仁,旁边的南瓜藤上,十七个五彩南瓜在阳光下晃,像串挂在时光上的彩灯笼。

羊角辫女孩的妈妈——当年的寸头男孩的女儿,放的是自己剪的第十六代蝴蝶窗花,翅膀上留着十六个缺口:“每道缺口都是块田,种过春的芽,浇过夏的雨,收过秋的果,盖过冬的雪,才把日子种成了现在的模样。”她还放了段录音,十七代人的声音叠在一起,说:“家就在这老槐树下,在接力棒的红绸带上,在每颗结了又结、甜了又甜的南瓜籽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一代种粮能手——周明叔叔的云孙,放的是“接力南瓜”的百年基因图谱,从o的普通南瓜到的五彩南瓜,基因链像条彩绳,串着每代人改良的痕迹。他往盒里倒了点第一百九十锅的南瓜麦仁粥(混着麦香的醇),粥液在盒底积成小小的一汪,映着老槐树的影子,像片装着o年阴晴的天空,蓝得让人心头沉,沉得像装满了金黄的麦。

社区裁缝师傅的仍孙——戴眼镜的小姑娘的耳孙女,放的是新拼的“同心结”,拼布上有十七代人的针脚,连“圆圆”的爪印、“团团”的羽毛、蜜蜂的翅膀、麦芒的尖、南瓜花的粉都拼了进去,“少了哪样都不叫丰收。”

“新芽班”的羊角辫女孩放的是自己磨的“o”鹅卵石,石面上的笑脸扎着羊角辫,嘴角边画着束麦穗缠着南瓜藤,“王太爷爷说,笑脸要带着土地的样,才不会忘本。”她还放了块刚烤好的南瓜麦饼,饼上撒着五彩南瓜籽,咬一口,麦香混着瓜甜,像把整个小满的收获都嚼进了嘴里。

木盒盖好时,孩子们唱起了那老歌谣,声音穿过麦浪和瓜田,格外清亮,像o年前的调子,又像刚谱的新曲:“老槐树,新芽,你一言,我一语,日子就像筐里瓜,甜的苦的都要拿……”周清老师跟着轻轻哼,手指在膝盖上打着节拍,阳光透过麦芒落在她的白上,像撒了层金粉,暖得能化开最后一点疲惫,暖得能把o年的时光都焐得甜。

新的石碑立了起来,刻着“记忆接力棒·第十八棒”,旁边的箭头指向o年。周麦让孩子们在碑后按手印,羊角辫女孩的手印小巧,按在周麦的手印旁,新旧重叠,像麦穗缠着瓜藤,又像代接着代。老槐树上的红绸带飘啊飘,第十七棒的新红绸缠着第十六棒的旧红绸,往第十八棒的方向伸,像条永远没尽头的线,一头拴着o年的石蛋太爷爷,一头牵着o年的新期待。

远处的麦地里,收割机正“突突”地响,金黄的麦秆倒成一片,露出底下的南瓜田,五彩的南瓜在麦茬间闪着光,像撒了一地的彩虹。南瓜藤还在往石碑的方向爬,卷须勾着红绸带,红绸带缠着麦穗,麦穗连着麦茬,麦茬挨着土地,土地又养着藤,一辈辈,一年年,把日子缠成了永远解不开的结,也织成了永远割不断的网。

周麦望着那片滚动的麦浪,突然想起周清老师说的:“所谓接力,不过是让土地记得每双手的温度。”石蛋太爷爷的手粗,杨永革太爷爷的手硬,林小满太奶奶的手柔,周穗太奶奶的手巧……直到现在孩子们的手,都在这土地上留下过印,就像这石碑上的手印,叠着叠着,就成了山;这红绸上的结,缠着缠着,就成了河;这南瓜藤的网,织着织着,就成了岁月。

夕阳把麦浪染成金红,穗尖的芒刺沾着光,风过时像片流动的熔金。石碑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斜斜划过南瓜地,碑顶的红绸带在影子里飘,像条通往o年的路,路上还落着五彩南瓜的碎影。

周麦最后看了眼碑上的“o”,指腹抚过数字的刻痕——突然觉得它们不是冰冷的石头纹路。那“”的弧度,像石蛋太爷爷的竹篮把手磨出的包浆,圆润里带着经年累月的温;“”的另一笔,是杨永革太爷爷的竹刀豁口,刃口虽钝,却藏着编竹架时的巧劲;“o”的圆圈,是林小满太奶奶的红绸结,绕了三圈才系紧,结心还留着她指尖的汗印;“”的竖钩,是小周太爷爷的竹片纹路,老竹的纤维在阳光下泛着银,像串没说出口的话。

他再摸,摸到“”的起笔处有细微的凸,像周芽太奶奶的南瓜蒂,带着绒毛的糙;“o”的边缘有处浅凹,是周叶太爷爷的石头痕,当年磨笑脸时特意留的,说“圆里得有个窝,才盛得住事”;“”的拐弯处嵌着粒桂花,是周穗太奶奶的桂花印,那年她往碑上撒花,花籽竟在石缝里了芽;连数字间的缝隙里,都藏着周禾老师的酒坛沿的纹,一圈圈,像他数过的岁月;周蕊太奶奶的窗花角的尖,剪得利落,在“o”的内侧划了道细痕;还有周籽太爷爷的磨盘凹,在“”的尾端陷下去一小块,像他总在磨盘边蹭出的浅窝。

风卷着麦香掠过石碑,“o”的影子在地上晃,数字仿佛活了过来,每个笔画都在动——竹篮把手在摇,竹刀豁口在闪,红绸结在飘,竹片纹路在颤,南瓜蒂在鼓,石头痕在亮,桂花印在香,酒坛沿在转,窗花角在翘,磨盘凹在沉。

周麦突然笑了。原来所谓年份,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一辈辈人的手温焐热的,是一件件物件的痕刻成的,是红绸带缠出的结,是南瓜藤爬过的路,是麦浪滚过的香。就像这石碑,看着是石头,其实是所有过往的总和——你摸它,摸到的不是石,是石蛋太爷爷的掌心,是杨永革太爷爷的指节,是林小满太奶奶的指尖,是所有没说出口的牵挂,都藏在“o”的刻痕里,等着十年后的人来摸,来认,来接。

远处的收割机停了,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碑顶的红绸,把“o”的影子和麦浪的影子叠在一起,像给未来的路铺了层金。周麦转身往回走,脚步踩在麦秸上,咯吱响,像在跟土地说:“放心吧,我们都记着呢。”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dududu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非前任复合指南

非前任复合指南

(可恶,图床链接崩了,还我封面!全文修订中,番外待更新)文案郁冶幼年时意外卷入一场蓄意绑架,被注射某类药剂後腺体受损,出生起便被确认为alpha的他迟迟没有二次分化,一直以beta的身份生活。高中时郁冶同贺玦彼此双向暗恋,碍于各种因素一直没有表白,少年人的情愫心照不宣。贺玦本打算在高考後向郁冶告白,但郁冶却突然失联,找不到任何能联系到他的途径,两人就此错过八年。实际上郁冶是因为迟来的二次分化患上了信息素识别障碍,由于识别不了omega信息素,市面上普通的alpha抑制剂对他无法産生效用,第一次易感期就陷入生命危险,当时国内对于这类腺体病研究不深,于是家人把郁冶送往了国外治疗。患病後的郁冶不愿意再耽误贺玦,于是单方面切断了和他的所有联系。时间和距离隔绝不了思念,远在大洋两岸的两人从未放下过这段年少时尚未来得及戳破的恋情。八年後的再次相遇,他们瞬间就认出了彼此,本来想刻意保持距离的郁冶却因为各种意外与巧合一次又一次的与贺玦碰面,对上贺玦的强势攻略,郁冶克制不住的动心,他的态度逐渐软化,终于决定向贺玦坦白当年离开的实情—双初恋,两人除对方外均无前任,前期A×B,重逢後是A×A,本文设定会有两次分化期,不管什麽性别都会有腺体,AO的腺体会在二次分化後再次发育,Beta不会。小贺属于那种表面冷静自持,内里占有欲极强,後面可能会有点疯,当四也想和郁冶在一起,有误会,但贺玦有脑子自己会想办法了解实情,不会无理取闹。小郁是外热内冷的性格,很少与人交心,因为是早産儿还有幼年经历,身体不太好,後面更是因为腺体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院,信息素识别障碍治愈的概率并不高,手术也有风险,他的未来是不确定式,害怕耽误贺玦,就一直不敢接受这份感情。本人非攻控也非受控,很爱自己笔下的角色。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破镜重圆现代架空ABO治愈HE其它双A...

[咒术回战]待我长发及腰

[咒术回战]待我长发及腰

文案五条悟你怕不是要连我的内裤都包了!>>>>五条悟三鸦,我内裤呢?内容标签花季雨季少年漫咒回轻松三鸦素纟一句话简介互相驯养立意爱是最温柔的祝福...

City of Angels

City of Angels

阿崇住在天使之城。丢硬币呗,你想要哪一面?我要1。大概就是(受)和一个旅途中的大帅哥睡了一觉后对其死缠烂打的故事,困难点是帅哥很难追。阿崇×宁宇浪子(极其会撩)×直球老实人双视角原名天使城浪子≠渣总体基调应该比较轻松愉快,不提供排雷。PS天使之城不仅指洛杉矶,也是曼谷的别称...

穿成男主的金手指後,我被看上了

穿成男主的金手指後,我被看上了

双男主欢乐逗比作死受X恋爱脑热脸洗裤衩攻爽打脸搞笑谢寻身死後,灵魂意外被系统绑定,拉去给男主当金手指,帮助男主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男主被诬陷,他澄清。男主杀了人,他毁尸。男主有看上的妹子,他牵线搭桥。男主想回家,他拼死也把人送回故国。就差当亲儿子一样在养了!谢寻顺利归国,等他夺得王位顺利登基我就完成任务啦嘻嘻!主角他好爱我!(笃定)结果一手伺候的主角刚登王称帝,就打到谢寻家门口??还威胁老皇帝,把最小的皇子嫁给他??!老皇帝大手一挥把便宜儿子给嫁出去了。毕竟死儿子,不死老子嘛。只恨年轻的时候没多生几个这麽漂亮的儿子。谢寻emm有没有人问过他的意见?洞房花烛夜,谢寻还是没弄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男主挑开盖头,对上一张慌乱的脸。你这麽爱孤,孤绝对不会辜负你。...

我为你翻山越岭

我为你翻山越岭

年下小狼狗攻!兰州rapper小狼狗有钱有颜脾气暴温州警察哥哥温柔人妻有过往小狼狗会长大警察哥哥也会和自己的过去和解总之是个温馨爱情故事!主角梁真邵明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