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集 商鞅入秦(第1页)

商鞅入秦:变法大幕的前奏

公元前361年,咸阳城的春雪尚未完全消融,巍峨的宫墙下,一辆由两匹瘦马拉着的简陋马车缓缓停在驿馆门前。车上之人面容清瘦,目光如炬,腰间悬挂着一卷用牛皮细细捆扎的竹简——那是他钻研多年的变法之策。此人正是卫国人公孙鞅,后世称为商鞅,此刻他正带着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踏上了秦国的土地。

一、壮志难酬:魏国的失意与抉择

公孙鞅出身卫国公族旁支,虽为贵族,却因血缘疏远而家境中落。少年时的他便展现出对刑名之学的浓厚兴趣,常常彻夜研读李悝的《法经》和吴起的兵书。成年后,他投身魏国相国公叔痤门下担任中庶子,得以近距离观察魏国的变法成果。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临终前曾向魏惠王郑重推荐:"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可惜魏惠王以为这是病榻上的胡言,只是敷衍点头。

魏国的冷落让公孙鞅心灰意冷。此时的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和吴起强军,虽为中原霸主,却因贵族势力盘根错节,改革陷入停滞。公孙鞅明白,在这个论资排辈的国度,自己难有出头之日。恰逢此时,他听闻西方的秦国发布了一道震动天下的《求贤令》。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时,秦国正处于低谷。河西之地被魏国占据,山东六国视秦为戎狄,不屑与之会盟。孝公在《求贤令》中痛陈秦国困境:"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继而向天下承诺:"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道充满血气与决心的诏令,像一把火点燃了公孙鞅的壮志。他意识到,秦国这个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的国家,正因为落后,才有着破旧立新的迫切需求;正因为贵族势力相对薄弱,才可能成为实施变法的理想舞台。于是,他毅然辞别魏国,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二、咸阳初遇:景监的引荐与试探

初入咸阳,公孙鞅便感受到了与中原不同的风气。这里的百姓质朴剽悍,街头巷尾常可见身强力壮的汉子,腰间别着青铜剑,脚步匆匆,透着一股实干的劲头。驿馆的官吏虽态度冷淡,却效率颇高,很快为他安排了住处。

然而,想要面见秦王谈何容易。公孙鞅深知,在秦国这样的集权国家,没有合适的引荐人,纵使有千般才学,也难入君王法眼。他打听到,秦孝公身边有一位宠臣景监,虽为宦官,却深得孝公信任。于是,公孙鞅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拜访。

景监初见公孙鞅,见他衣着朴素,言辞却不卑不亢:"鞅闻秦王求贤若渴,故不远千里而来。然鞅之所学,非空谈仁义之道,乃强兵富国之术。愿借大人之口,得见秦王一面。"景监见他谈吐不凡,便留了心,答应为他安排引见。

第一次面见孝公,公孙鞅选择了试探。他知道,君王对于治国之策,往往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循序渐进的王道,有的偏爱立竿见影的霸道。他先向孝公大谈"帝道",讲述上古尧舜禹的治国理念,强调道德感化与无为而治。孝公听着听着,渐渐打起了哈欠,目光也变得游离。退朝后,孝公便责备景监:"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

景监将孝公的反应告知公孙鞅,公孙鞅却不气馁,反而笑道:"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请复见。"第二次见面,公孙鞅改谈"王道",说起夏商周的仁政德治,强调礼乐教化与分封制衡。孝公虽比上次专注一些,却仍未露出兴奋之色。事后,孝公对景监说:"客善,可与语矣。"

公孙鞅心中有数,知道时机已到。他对景监说:"吾下次见王,必以霸道说之。"景监虽有些疑惑,但见他胸有成竹,便再次为他争取到了面见的机会。

三、论道咸阳宫:霸道之策与君臣相契

第三次会面,咸阳宫内气氛略显紧张。公孙鞅步入殿中,见孝公正襟危坐,目光如炬地盯着他。这一次,他不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夫强国之术,在于赏罚分明,在于农战结合。今秦国地广人稀,良田未垦,百姓虽勇,却无纪律,此乃弱国之根也。"

孝公一听"强国之术",顿时来了精神,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公孙鞅继续说道:"昔李悝在魏,行'尽地力之教',奖励耕织,魏国乃强;吴起在楚,明法审令,裁汰冗官,楚国乃盛。秦国若欲崛起,必当效仿此等变法,却又不能照搬。魏楚之弊,在于贵族势力过强,变法半途而废。秦国当废井田,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激发百姓耕作之热情;当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使勇士有进身之阶;当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使政令畅通无阻。"

说到激动处,公孙鞅解下腰间的竹简,展开铺在殿中:"此乃鞅多年研习之变法大纲,分耕战、法治、集权三部分。耕战者,富国之本;法治者,治国之纲;集权者,强君之基。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孝公越听越入神,不知不觉间,膝盖已从席子上移到了公孙鞅面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生之策,真乃强秦之良方!然变法非易事,必遭贵族反对,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公孙鞅正色道:"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君上但需坚定决心,以法治为盾,以赏罚为剑,谁敢不服?昔吴起在楚,虽遭贵族忌恨,却能使楚国强盛一时。若君上能信任鞅,鞅必能使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数年之后,必能东出函谷,争霸天下!"

孝公拍案而起,哈哈大笑:"得先生如得良将,秦国之兴,指日可待!"两人从午后一直谈到深夜,殿外的侍卫换了一班又一班,殿内的烛火灭了又点,君臣二人却浑然不觉。

四、暗流涌动:变法前的舆论与准备

公孙鞅与孝公的彻夜长谈,很快在咸阳城传开。贵族们纷纷议论,担心变法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甘龙、杜挚等老臣更是直言不讳地反对:"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吏习而民安之。"

面对反对声,孝公并没有急于让公孙鞅掌权,而是决定先在朝廷上举行一场辩论,让公孙鞅与守旧派公开论战,以统一思想。

辩论当天,咸阳宫前殿挤满了文武百官。甘龙率先发难:"变法乃乱国之道,昔者鲁国用变法而衰,卫国用变法而亡,此乃前车之鉴。"公孙鞅冷笑一声:"此乃腐儒之见!商汤周武不循古而王,夏桀商纣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鲁国之衰,非变法之过,乃变法不彻底也;卫国之亡,非变法之罪,乃国力太弱也。"

杜挚接着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变法若不能带来百倍之利,又何必多此一举?"公孙鞅针锋相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今天下各国皆在变法,魏国变而强,楚国变而盛,秦国若不变,只能永远被人欺凌!"

一番论战下来,守旧派被驳得哑口无言,孝公趁机宣布:"即日起,拜公孙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事宜。"消息传出,咸阳百姓议论纷纷,有期待者,有疑虑者,更多的是观望者。

公孙鞅深知,变法的第一步,在于取信于民。他命人在咸阳城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张贴告示:"徙木于北门者,赐金十镒。"百姓们皆感奇怪,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公孙鞅又将赏金加到五十镒,终于有一个胆大的汉子将木杆搬到了北门,立刻得到了五十镒黄金。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纷纷称赞左庶长言出必行。

公元前356年,在公孙鞅的主持下,秦国正式颁布了第一道变法令——《垦草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大幕。这道法令以"垦草"为核心,围绕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提出了二十条具体措施,包括奖励垦荒、抑制商业、推行户籍制度等。

商鞅入秦的故事,至此暂告一段落。从魏国的失意到秦国的崛起,从景监的引荐到与孝公的君臣相契,这段历程不仅是一个谋士寻找明主的过程,更是一个国家寻求变革的缩影。商鞅变法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秦国的范围,它开创了战国时期变法的先河,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商鞅本人,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中国历史上变法改革的标志性人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咸阳城的宫墙依然巍峨,当年的木杆早已消失不见,但商鞅入秦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史册上,成为后人探讨改革与变革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勇气、智慧和机遇缺一不可,而一个有决心、有远见的领导者,更是变革成功的关键。商鞅变法的大幕已经拉开,接下来的岁月里,秦国将在商鞅的带领下,踏上一条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崛起之路。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万古刀

万古刀

饮不尽的杯中酒,割不完的仇人头。美人恩重,纵酒狂歌,横刀跃马,踏遍江湖。陈棠定睛一看,却见刀身末端赫然刻着两行小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被古代天幕认成神女后穿过去了

被古代天幕认成神女后穿过去了

为保护绝密资料壮烈牺牲的高级军事工程师冯轶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会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古代。好消息是胎穿,还穿越到一户侯门的嫡小姐身上,外家更是声名显赫的镇国大将军府。坏消息是前不久外家所有人已经阵亡在战场上,母亲受惊早产,为了生她难产濒死,濒死之际竟还得到一个消息,新皇为了安抚她母亲,预备给刚出生的她设郡主之位,而冯轶那个未曾谋面的倒霉催的生身父亲,竟然想要掐死冯轶,用宠爱的外室孩子取而代之。冯轶的生母临死前费尽最后的手段,让乳娘将她带离这个危险之地。面临追杀,母亲乳娘将她放在一家农户,不顾危险独自引走追杀之人。冯轶被农户收养,从侯门千金沦落成了农家女。只是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农户,并不是普通农户。她更不知道,在她降生这个世界之前,皇宫天降异象,将她的壮阔生平一一展示在刚登基的新皇及心腹眼中,她成了求贤若渴的新君眼中的神女。司天台与皇帝曰神女降世,得神女可定天下。为寻神女,皇帝命暗卫倾巢而出...

(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番外

(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番外

小说简介(综漫同人)转校到鲛柄学园后作者伴生樱完结番外文案少女漫画家野崎同学对转校生前桌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越发现越觉得这是个宝藏。身份转校生,年级第一,前水泳选手,现水泳部经理,和水泳部长cp感满满牙白,设定集get!野崎发现降谷爱画画也很好,他看着面前人画笔落下,目光从欣赏满满变成疑惑不已。肌理分明的线条跃然纸上,蓬勃而美...

行也思君

行也思君

喜欢的可以点个收藏,会不定期掉落番外的昆曲女小生×当红原创歌手双c,he男主暗恋成真二十六岁之前,楚君的世界里只有昆曲,一辈子都呆在舞台上是她最大的梦想。她爱昆曲,爱自己演的每一个人物,爱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只是,当热爱带有功利,演戏不再纯粹楚君迷茫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很多年之後,楚君还是会想起沈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楚君,你只要热爱你热爱的。不要有顾虑,大胆地向前走。二人恋情还未公布时有记者问楚君您觉得歌手这个职业怎麽样,有兴趣转行吗?楚君朝那人笑笑。没兴趣转行。不过,歌手和戏曲演员好像很搭。一直到两人官宣了恋情,那记者才知道自己被塞了一嘴的狗粮。抱着一雪前耻地目的又采访了楚君谈了恋爱後和之前有什麽区别吗?没有太多区别,我还是练戏演戏。听到这儿,沈时的粉丝开始无脑喷了。但听完了最後一句话,他们都变得哑口无言了。但是,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个我爱的人记者表示,很好,这波狗粮我先吃为敬。楚君出现在了沈时最黑暗狼狈的那一年,自此之後便成为了他放在心尖尖上想着的人。她热爱她的事业,他就倾尽全力去支持她丶保护她。她有不愿开口的往事,他也愿意倾尽一生去等待丶去陪伴。他人都道沈时是个温润如玉的淡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到底藏着多麽汹涌的爱意。他想把这世间所有最好的一切都捧到楚君的面前,希望她得偿所愿。宝子们看了之後可以给点建议吗,真的想知道文章哪里有问题,接受批评,会认真对待。内容标签强强都市情有独钟甜文成长曲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